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田径运动员肌肉拉伤的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肌肉拉伤 是田径运动跑跳项目中,最常见的损伤之一。在运动过程中如果对肌肉施加的张力过大,超过了 它的负担能力,或肌肉突然被过分牵扯,则引起拉伤。如跑100米时股直肌的拉伤;在攻栏时大腿后群肌的拉伤等。 一、肌肉拉伤的常见原因 在运动过程中肌肉拉伤常由以下原因引起:如训练水平不够,准备活动不充分,肌肉的生理机能尚未达到适应运动所需要的状态,肌肉的伸展性、弹性、力量差;疲劳负荷过度使肌肉机能降低、力量减弱、协调性下降、技术动作错误、动作过猛或粗暴以及气温过低、气温过高、场  相似文献   

2.
伸膝、屈足是蹬地动作的重要环节。有人用肌电图研究还证明:下肢蹬地时,当大腿和小腿在膝关节处伸至135°角以后,股二头肌、半腱肌、半膜肌在近固定时收缩,腓肠肌在远固定时收缩,有协同股四头肌伸膝作用。这里我试提出屈膝肌群的屈膝动作参加蹬地的问题,即:在弹跳蹬地中的最后一个发力环节——继伸膝后,小腿后肌群收缩屈足蹬地的同时,股二头肌(包括半腱肌、半膜肌,腓肠肌等屈膝肌群,以下同)亦近固定收缩屈膝,与屈足的力合成更大的力,叠加成更高的速度,  相似文献   

3.
一、肌肉拉伤的原因在全速疾跑时,大腿后群肌肉和小腿的肌肉产生剧烈的疼痛,无法继续跑进,即所谓的肌肉拉伤。在所有的运动项目中,发生肌肉拉伤最多的是短跑。容易产生肌肉拉伤的季节则是春秋之初和季节变化的时节。容易拉伤的肌肉:短跑是大腿后群肌肉;中常跑则是小腿后群肌肉。肌肉拉伤的感觉,宛如肌肉断了一样,实际上则是极少的一部分或局部拉伤。大腿后群肌肉拉伤,是田径运动中发生最多的运动损伤。拉伤的原因主要是由于肌肉做猛烈的收缩时,收缩力超过了肌肉本身所能承受的能力,而使肌肉发生损伤。运动医学认为:肌肉主动收缩时发生的肌肉拉伤叫“主动拉伤”,主动拉伤主要是肌纤维缩短时发生的,受伤时原动肌或协同肌都可能发生损伤。  相似文献   

4.
小腿肌急性拉伤是体育比赛和训练中的常见病、多发病。多见于田径、球类项目。他们大多数是在往返来回跑动中膝关节伸直时突然用力蹬地提踵所伤。与赛前或训练时准备活动不充分或受风寒肌肉发僵、过度疲劳,老年性缺钙有关。 打网球引起小腿肌肉急性拉伤的原因是直接或间接外力所致。小腿肌的腓肠肌、比目鱼肌、蹠肌因过度收缩或被突然拉长而往往致伤。小腿肌肉急性拉伤大  相似文献   

5.
不同蹬地动作下肢诸肌群拉伤率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征集218例大学生运动员下肢诸肌群运动性拉伤的临床资料,按水平速度类、垂直高度类、水平与垂直结合类三类运动项目,进行综合及分类比较分析,发现三类运动蹬地动作所造成的下肢诸肌群拉伤的发生率存在一定的规律,或可为下肢肌群运动性损伤的预防、诊断及治疗提供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6.
石言序 《中华武术》2007,(12):20-21
一、短跑肌肉用力特点分析参加大腿后蹬动作的肌群有:使髋关节伸直的肌群是臀大肌、臀中肌后半部、大收肌、股二头肌、半腱肌和半膜肌的近侧支撑工作;使膝关节伸直的肌群是股四头肌的近侧支撑工作和小腿三头肌  相似文献   

7.
股后肌群专门练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奔跑和跨栏过程中,当人的重心移过支撑腿后,向前的动力来源除了惯性、后蹬产生的角分力之外,主要是支撑腿向后扒地产生的水平推动。可见,股后肌群是产生跑动加速的动力主肌群,但又是很易拉伤的部位。 在训练中安排一些股后肌群的专门动力性练习,不仅可提高其力量,预防其损伤,而且其动力轨迹上有利于形成步频损失小的“屈腿蹬”跑步技术(有利于折叠小腿,向前摆进)。以下简便易行的练习可一试。  相似文献   

8.
实验性骨骼肌伤后训练的形态计量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张胜年 《体育科学》2002,22(3):107-111
对SD大鼠小腿三头肌急性拉伤后,进行自然修复组(EC)、牵张(PT)、跑动(MT)和静力(ST)4/11练等不同处理。实验结果表明:肌肉拉伤后自然修复过程表现伤面扩增、稳定和收缩3个时期:拉伤肌肉早期的牵张活动,对肌肉伤面修复产生负面影响。中、后期实施牵张练习能够加快修复的进程;跑动训练对肌肉修复有抑制效应并可使肌肉出现伤面累积,加剧损伤的程度;适度的静力训练能够促进肌肉的修复,大运动量的静力训练可致肌肉萎缩与变性。  相似文献   

9.
关于速滑蹬冰动作"爆发力"性质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通过运动生物力学的方法对速滑蹬冰动作“爆发力”的性质进行了探讨。结果认为:蹬冰技术动作是典型的爆发式动作,逐渐加大用力的蹬冰方式无法实现再加速作用。克莱普冰刀蹬冰动作下肢肌群的工作特点与传统冰刀蹬冰动作的肌群工作方式有着本质的区别。新式冰刀中更好地利用了小腿的能力,增加了蹬冰力量。  相似文献   

10.
骨骼肌伤后训练对其收缩力与松弛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张胜年 《体育科学》2002,22(4):129-134
82只雄性SD大鼠为实验对象,对其小腿三头肌急性拉伤。随机分为自然修复组(实验对照EC)、牵张训练组(PT)、静力训练组(ST)和跑动训练组(MT)、分别于恢复期不同的时间测试腓肠肌的等长收缩力和应力松弛特性。结果发现:在体肌肉中,轻度拉伤早期收缩力的较大幅度的变化,炎性反应是其主要的影响因素,拉伤早期的收缩力恢复与其结构性修复存在着时程上的差异,这种时程方面的差异是肌肉重复损伤的重要原因,肌肉拉伤早期进行牵张训练,对肌肉的功能恢复产生负面影响,拉伤后期的牵张训练,对肌肉的功能性恢复与提高产生重要作用,大强度的跑动训练并没表现出训练效应累积。肌肉伤后静力训练对收缩力及松弛特性的恢复有着积极影响,大运动量的静力训练导致伤肌的功能性消退。  相似文献   

11.
怎样预防大腿后侧肌肉拉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腿后部肌群是由股二头肌、半腱肌和半膜 肌组成,也叫股屈肌。 股屈肌拉伤可直接影响训练和比赛,因此,必须积极预防。 一、股屈肌拉伤的原因 股屈肌拉伤,主要是由于准备活动不足,局部负担量过重及自身力量差、柔韧性差造成的。此外,某些运动项目(如短跑、跨栏、跳跃等)的技术特点对股屈肌有特殊要求,如“起跑时的后蹬动作、200米下弯道处的突然加速,以及踏跳瞬间力量都非常大,而跨栏的过栏动作又要求股屈肌有良好的柔韧性。因此,稍不注意就会拉伤。 二、如何预防股屈肌拉伤 运动前,要充分做好准备活动,还要加强专项的辅助…  相似文献   

12.
研究结果表明:女子体操运动员在双脚同时做起跳动作后,其高度值达不到技术动作所需的要求,这与膝关节伸肌(股四头肌)和踝关节屈肌(小腿三头肌)在爆发式发力瞬间达不到高度地协调一致有着直接的关系。  相似文献   

13.
利用表面肌电图和同步摄像技术,在游泳水槽实验条件下对优秀自由泳运动员的动作技术进行测试与分析.结果显示:表面肌电图和同步摄像技术能较好地检测游泳运动员动作技术;在游泳动作中,股直肌、胸大肌、肚二头肌、肚三头肌和屈腕肌的激活程度较大,在专项力量训练中应加强练习;运动员的动作协调性好,但动作技术仍需改善.  相似文献   

14.
研究目的:对长拳、太极拳冲拳动作进行肌电实验,分析长拳、太极拳完成冲拳动作时所调动的肌肉及其iemg值,得出在研究对象本身无差异情况下,不同拳术冲拳的发力对肌肉的调动情况。研究方法:在肌电实验中,以固定个体为研究对象,通过运用美国noraxon生产的t6无线导遥测肌电对练习长拳、太极拳冲拳时的上下肢肌肉表面肌电特征进行分析。研究结果:长拳冲拳过程中,肌肉活动顺序为腹直肌、三角肌前束、股内侧肌、股直肌、腹外斜肌、股外侧肌、股四头肌、肱三头肌、肱桡肌、竖脊肌;积分肌电显示在长拳冲拳阶段三角肌前束、肱桡肌的积分肌电最高;在整个长拳冲拳过程中,腹外斜肌的肌肉贡献率最大。太极拳冲拳过程中,肌肉活动顺序为肱桡肌、腹外斜肌、股内侧肌、竖脊肌、三角肌前束、腹直肌、股外侧肌、肱三头肌、腹直肌、股四头肌;积分肌电显示在太极拳冲拳阶段肱桡肌、股内侧肌的积分肌电最高;在整个太极拳冲拳过程中,腹内斜肌的机头贡献率最大。研究结论:长拳冲拳过程中,受试者较好完成技术动作,腹直肌首先放电,肌肉力量的发放大部分来源于肱桡肌、三角肌前束和肱三头肌,集中于上肢腰部和手臂。太极拳冲拳过程中,受试者未能掌握技术动作,肌肉发力顺序不符合太极拳冲拳技术要求。  相似文献   

15.
骨骼肌急性拉伤后材料力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查阅国内外大量相关文献资料的基础上,对肌肉急性拉伤后材料力学的研究现状进行了归纳分析,如肌肉拉伤实验研究的动物模型、拉伤肌印次复过程中材料力学特性的变化等,并对该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及今后的发展,提出了看法。  相似文献   

16.
在田径训练中尤其是短跑、跳远的训练中,运动员股后肌群拉伤的现象比较常见,不少有发展前途的运动员,因股后肌群拉伤,影响系统训练,甚至不少运动员,因伤后愈合慢,严重影响到运动员的发展前途。下面就田径运动员股后肌拉伤的原因及预防,谈一下笔者的看法。  相似文献   

17.
哪块肌肉对跑、跳能力的影响最大呢?有些教练员可能说是小腿三头肌,其他也有的说是股四头肌,或者是由股二头肌和半膜半腱肌组成的股后肌群等等。基于这种认识,很多教练员让运功员做大量的提踵,后蹬跑和屈腿  相似文献   

18.
采用即时红外高速摄影技术及三维测力台同步采集7名优秀羽毛球运动员蹬跨步上网接球动作的三维运动学及动力学数据,并计算各关节角参量、力矩和下肢关节肌群功率变化特征。研究结果表明:髋关节屈肌群、膝关节伸肌群、踝关节屈肌群的快速做功能力对羽毛球运动中蹬跨步上网具有极其重要的影响。同时,膝关节屈肌群的能力对跨步蹬跨步上网避免股后肌群的损伤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在训练中要加强对股后肌群的专项化力量训练。  相似文献   

19.
运用表面肌电和高速摄影同步技术,结合功能解剖学,分析短距离运动员直道滑冰单步周期腿部肌电特征。结果:(1)左腿振幅峰值前4的肌肉依次是股内肌、股外肌、胫骨前肌和腓肠肌,右腿振幅峰值前4的肌肉依次是股内肌、胫骨前肌、股外肌和腓肠肌,左、右腿振幅峰值最小的都是臀大肌;(2)单步周期腿部肌肉有效放电时间最长的都是胫骨前肌,最短的都是臀大肌;(3)单步周期腿部肌肉贡献度最大的肌肉依次是股内肌、胫骨前肌和股外肌。结论:(1)单步周期腿部肌肉振幅峰值都出现在蹬冰期,股四头肌和股后肌群在重心转移和蹬冰2个阶段都出现近似的振幅峰值,两者处于共激活状态,因此在训练实践中也要同步发展股后肌群力量;(2)单步周期中,股内肌、胫骨前肌和股外肌在腿部肌肉中有效放电时间最长、做功 最大,在完成单步周期动作时作用最大,臀大肌有效放电时间最短,做功最小,在完成单步周期动作时作用最小,但在训练实践中,胫骨前肌的作用被 低估,臀大肌的作用被高估;(3)运动员左、右腿单步周期动作模式一致,但摆动期左腿更主动,蹬冰期腿部肌肉的具体协调模式不同,在实践训练中设计练习方式时要注意左、右腿的差异。  相似文献   

20.
目的:通过对男大学生小腿三头肌在递增负重提踵和蹲跳动作时表面肌电(sEMG)信号的分析,探讨动作形式与神经肌肉活动方式之间的联系。方法:男大学生在不负重和30%、60%、80%、100%最大力量(1RM)负重下分别进行一次提踵和蹲跳动作,同时记录腓肠肌内侧头(GM)、外侧头(GL)和比目鱼肌(SO)向心收缩阶段的sEMG信号,比较各等级负重条件下两种动作运动时iEMG、MF和MPF等肌电指标的变化。结果:在进行负重提踵时,随着重量增加,GM、GL和SO表面肌电的iEMG均显著增加,但MF和MPF在不同负重等级完成动作时的差异不显著;在进行负重蹲跳时,各肌肉表面肌电信号的iEMG、MF和MPF在各级负重之间具有显著差异,其数值与重量的增加具有线性关系;在不负重提踵时各肌肉的iEMG值与蹲跳差异不显著,但大负重后显著高于蹲跳;MF和MPF值在不负重提踵时显著高于蹲跳,负重后其差异基本不显著。结论:在递增负重提踵和蹲跳动作时,小腿三头肌向心收缩阶段的sEMG信号表现存在差异,其所反映的神经肌肉控制方式不同,提示所完成动作的动力学特性如速度、多关节链等,可能会影响运动单位募集的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