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人类社会发展中,马路是必不可少的文明产物,可是现在,很多交通参与者都丧命于马路的魔掌之中。是因为马路变得凶恶了吗?不是的,是人们不断违反交通规则,才使马路变得如此可怕的。春节是个充满欢欣的节日,许多旅游景点都是人山人海的。可是根据统计,我国在春节期间有二万多人在马路上向美好的将来说了永别。一个人违反交通规则,使多少人失去了自己的最亲,使多少人伤心、痛苦啊!在人类的发展中,所有事物  相似文献   

2.
同学们除了在平日里上学、放学,节假日还会与家人外出旅游。进行这些活动一般都得步行、骑自行车、乘公车,路程更远的还要乘火车、轮船或飞机。因此,这就会涉及到交通安全问题。交通安全问题是我们每个人必须重视的,并要从小树起交通安全的意识和观念。生命只有一次,所以我们更要珍惜自己宝贵的生命,遵守交通规则。尤其是同学们上学和放学时,过马路遇到的危险因素会比较大,应特别注意会发生意外事故。因此,我们在过马路的时候就要听从交警叔叔的指挥,做到“绿灯行,红灯停”。在没有交警叔叔指挥的路段,我们要学会避让机动车辆,不与机动车辆…  相似文献   

3.
大学生生命意识的缺失及其培养途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最近几年,关于大学生的话题越来越多,其中有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大学生的自杀和杀人问题。我们不禁会发出这样的疑问:作为天之骄子的当代大学生,为什么如此不尊重和珍惜崇高而伟大的生命?答案也许有很多,但笔者认为最重要的就是因为缺乏生命意识的教育而导致大学生生命意识的缺失。生命是指人的存在和实践活动以及由此而产生的生命的价值和意义。生命对于每个人来说只有一次,其现实的存在是人的一切可能性的基础。西方人提出生命神圣论,指出生命的存在是生命的最高原则,没有生命,就无法谈及生命的价值和意义。我们经常说美国人在战争中最怕死…  相似文献   

4.
交通法规是每一个公民都要做到的。从幼儿园的小朋友到年迈的老人都应该知道怎样遵守交通规则。但是有些人因为一时不注意或图个方便,不走人行道,闯红灯……因而造成了许许多多不该发生的交通事故。就例如说上个星期六,我看见马路中间信手聚集了许多的人。走过去一看,原来是有一位骑自行车的老爷爷闯了红灯;有一辆车  相似文献   

5.
防盗信箱     
每一个人都不希望寄给自己的信件被人偷去,但往往很多人会发现自己的信件不见了。现在的澳门,常常有人偷信,偷信的人通常都是集邮爱好者,他们看到罕见、美丽而自己没有的邮票,就会想方设法把别人的邮票撕下来,甚至连信一起拿走。他们把别人的邮票撕下来,就随手把信扔掉。为了防  相似文献   

6.
遵守交通规则是每个人都应该做到的,有的人非常遵守交通规则,然而却有些人不遵守交通规则,不信你瞧! 星期六下午,我和两个同学一起去培优,放学后,又和他们一起回来。回来的时候,我们三个正准备过马路时,信号灯是红灯的时候,其中一个叫何朋的同学横冲直撞地跑了过去,差一点就出了交通事故。然后当信号  相似文献   

7.
张萌 《八小时以外》2014,(9):102-107
在这个“不作死就不会死”的时代里,仿佛最不缺少的就是个性,但其实我们恰恰生活在一个最没有个性的“个性”时代。从没有哪个时期像现在一样,大众传播媒介空前繁荣,每个人的生活被裹挟其中,看似选择很多却没得选择。  相似文献   

8.
文明行路     
孔子有一句名言,叫做“出门如见大宾”,就是说,一个人一旦走出了家门,融入了社会,不管你是否处于有人监督的情况下,都有一定的礼仪规范着你,你都必须自觉地遵守出行的相关礼仪。遵守交通法规交通规则从一定意义上说是生命之友。如果贪图“方便”,乱穿马路,那势必会带来种种不方便,甚至  相似文献   

9.
"每见到一份事故报告,都要引起我一阵阵心痛。尽管许多事故最终都能依法查处并追究责任,但人死不能复生,亡羊补牢,毕竟为时已晚。人死了,还谈什么教书育人呢?生命不保,何谈教育!要不断加深人命关天,安全第一的观念和做好有效的防范措施。在这方面来不得半点官僚主义和形式主义,  相似文献   

10.
在遥远的异国他乡,有一群人叫波西米亚人,与其他劳动人民一样,他们勤劳、勇敢,但有一点不同,他们总是热情高涨,把劳动看成是快乐,而不是压迫。一天,一位德国旅行家行走在沙漠上,迎面就碰到了这样一队人。令他不解的是,为什么每走一小段路,他们就要放下行李休息一会儿。于是他上前问原因。回答声不很响亮,却很清楚:“因为我们走得快,而我们的灵魂走得慢,我们要停下来等待灵魂赶上我们,不至于让它落在后头……”——题记我们每天都在行走着,可能在为目标前行,可能漫无目的。总有一样东西被我们拖着走,那是影子。但影子毕竟是死的,它没有生命,…  相似文献   

11.
死是人生四苦之一,是不可抗拒的自然规律,老并不可怕,人都会老的。有人曾说抽烟的人永远年轻——其实是夭折,那不过是一句戏言而已,有人未老先衰苟延残喘,有人老骥伏枥志在千里。对于老的态度不同,生命状态也随之而不同。一个破旧的轮椅走选我们的视线。他年老清瘦,他身体不好摇着轮椅,他生活窘迫穿着褪色的衣衫,但他没有过自暴自弃的生活,没有让自己沦落到乞讨的境地。有多少人妄自菲薄,未老先衰!他买菜,生活,安详地走过市场。我们感到的不是老的悲哀,而  相似文献   

12.
生命是一个故事吗?还是它只是一个事故?也许从过程看,生命勉强算是一个故事;但从生命的整体和结局来看,它无疑更像是一个事故。生命本来是一次内在成长的机会,我们却把生命完全转变成一个持续的外在积累。我们把自己的生命逐渐转换成了一样一样的东西,我们把活的变成了死的,直到最后我们自己也变成死的。人是动物和神之间的一个过渡,人刚刚超越了动物并且试图达成神。动物有着内在的一致性,神也有着内在的统一和完整。甚至可以这样比喻,动物还没有离开家,神已经回到了家,只有人还在外面流浪。所以,只有人的内在是分裂和混乱的,只有人才会有一种经常的不适和紧张,一种没有家的感觉,因为我们无法在路途上建造自己的家园。一个人无论爬上多么高的山,最后还是不得不  相似文献   

13.
碎片化传播的时代有人做过测算,现在中国人平均每90秒钟就要看一次手机。但是手机屏幕很小,每个人看手机的时间也很短,所以说新的传播方式,比如手机报、微博,篇幅都很短。这使得人们的注意力变得越来越短,我们很难有耐心去看完一本书,更多的耐心可能就集中在20秒看一个东西。所以,有人说,我们进入一个碎片化传播的时代。  相似文献   

14.
最近几年,关于大学生的话题越来越多,其中有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大学生的自杀和杀人问题。我们不禁会发出这样的疑问:作为天之骄子的当代大学生,为什么如此不尊重和珍惜崇高而伟大的生命?答案也许有很多,但笔者认为最重要的就是因为缺乏生命意识的教育而导致大学生生命意识的缺失。生命是指人的存在和实践活动以及由此而产生的生命的价值和意义。生命对于每个人来说只有一次,其现实的存在是人的一切可能性的基础。西方人提出生命神圣论,指出生命的存在是生命的最高原则,没有生命,就无法谈及生命的价值和意义。我们经常说美国人在战争中最怕死,喜欢投降,其实是从一个侧面反映了美国人所具有的生命意识。这对我们理解生命本身是有一定启发意义的。生命意识就是指对生命的认识和自觉。它包括生命的存在意识和生命的价值意识两个方面。一方面,人要认识到生命存在的唯一性、不可替代性、  相似文献   

15.
活动一马路小记者目标:1.观察马路上的交通设施和交通规则。2.通过记录了解人们特别是行人遵守交通规则的情况。准备:师幼讨论外出观察的内容与要求,准备纸、笔、相机等物品。过程:一、分组观察幼儿以4~5人为一小组进行观察,重点观察:①马路上有哪些交通设施。②行人应遵守哪些交通规则。③有没有人违反交通规则,他做了什么。④交警的工作内容。在合适的时候现场采访交警并简要记录。二、展示交流教师将自己拍摄的马路上的交通设施、交通标志、行人过马路的照片,以及幼儿的记录展示在活动室,供幼儿观看、交流。活动二我知道的交通规则目标:…  相似文献   

16.
“爸爸,为什么要绕那么远从天桥上过,从马路上横过去不是会省些时间吗?”“孩子,你10岁多了,也要懂得遵守交通规则了。这里的马路没有‘斑马线’,不允许行人过的,汽车可以开得快一点。如果我们横过去,很容易出事故。你想让汽车撞伤你吗?当然不想了。那就跟着爸爸妈妈上天桥吧!”这位家长以身作则教育孩子遵守交通规则,是很有远见的。因为,孩子在小的时候,是很乐意接受大人的教育,并学习大人的行为的。如  相似文献   

17.
死,一个冰冷的字眼,一个让人不寒而栗的字眼,一个大多数人都不愿意触及的字眼,但是,每一个生命的伊始,亦是死的倒计时。就像是村上春树在《挪威的森林里》所说的那样:"生和死不是对立的,死是生的一部分,生就是随时孕育着死。"死,对于每一个鲜活的生命而言,都是确定不移的事情。当死亡不可逆转,我们该如何面对?虽然死亡确定不移,但我们将如何死去?带你去"找死",不是为了死,而是邀你一起,以一个坦然的心态、幽默的眼光来看待死亡背后的真相。或许,对死亡的沉思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一个新的远景,使生活中的琐碎和没有价值的东西变得更加微不足道,使我们能更好地迎接每一天。诚然,我们每个人都知道死亡已经写在人生的合同里,从心理和生理健康的角度来看,我们都不该总是刻意想着它,但是,如果给你一个机会,一个避免死亡随意性的机会,你,会接受吗?走吧,带你一起去"找死"!  相似文献   

18.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人的生命有多长?生:计量不出来。生:要看身体情况。生:要看实际情况。生:人可以活到八十几岁,我曾祖母就活了八十六岁。生:也有人只活了三十几岁,出车祸死了。师:那是意外。生:有的小孩一生下来就死了。生:我看过有的资料说我们人的平均寿命是七十几岁。师:同学们知道人活着最明显的特征是什么吗?生:(大部分学生脱口而出)呼吸。师:所以,老师有一个判断:生命就在呼吸之间。同学们可以对老师的这个判断谈谈你们的理解与评价吗?生:警察枪毙罪犯,犯人死了,就没有呼吸了。鼻子捂住,没有呼吸人就死了。生:电视里的人被谋杀后,警…  相似文献   

19.
一哥: 我昨天听广播,主持人说每次过马路时,他总是孤零零地站在那儿等变绿灯,孤独地、执着地等候着,有时甚至会有人用异样的眼光看他,觉得没有车的时候为什么还在那儿傻等? 我顿时想到了我自己,其实我也是.从小,老师和妈妈都教我们过马路时要看红绿灯.这是为了自己的安全,也为了别人的安全.一分钟而已,有什么不能等的?尤其有时看到腿脚不方便的爷爷奶奶们过路口时,也急匆匆地在车流中穿行,真是替他们担心,自己也生气. 怎么大人们教我们小孩子要遵守交通规则,却自己说一套做一套呢?  相似文献   

20.
《初中生学习》2015,(Z1):76
蔡康永:每花半小时议论明星的新闻,我们就少去半小时和我们的伴侣谈心;每花一小时和陌生的笨蛋争论,我们就少去一小时和身边的人沟通生活或工作的方向。时间一定是越用越少的, 但我们使用时间的方式, 可以不要越来越失焦。韩寒:有人问我拍电影辛苦不辛苦,怎么看我天天这么欢快。当然辛苦,但剧组很多人远比我辛苦。很多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