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韩琴 《学周刊C版》2014,(5):204-204
学前教育是指对3-6岁的学龄前儿童进行早期教育.对他们进行教育启蒙.在大多数中国父母们的观念里.有一个根深蒂固的认识.那就是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一切要从小抓起,重视学前教育对儿童的影响。孩子是祖国的希望与未来.在孩子的学习生涯中.学龄前儿童是学习东西最基础的阶段.是他们正接触世界.对世界充满好奇的时期。  相似文献   

2.
正幼儿园的幼儿成长速度比较快,这个时期他们也都具有巨大的学习潜力。有研究证明,学前教育对学龄前儿童的认知发展具有重大的影响。如果学龄前儿童认知方面落后,则是因为贫乏、单调的学习环境和适合学龄前儿童教育方法的缺失。而为学龄前儿童提供积极的引导、帮助和教育,则能够促进他们认知的发展。此外,学龄前儿童在学前教育时期的学习质量和水平,将直接影响到学龄前儿童是否能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正确的学习态度。  相似文献   

3.
学前教育是指家庭、社会教育机构对0-6、7岁学龄前儿童进行的体智德美诸方面和谐发展的教育,是对儿童实施教育的起步阶段,是基础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是为入小学做好准备的教育,也是为人的一生发展奠定基础的教育。本文首先对当前学前教育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讨论分析,最后阐述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加强当前的学前教育思想工作。  相似文献   

4.
<正>王欣,张真在《学前教育研究》2019年第6期中撰文指出:如何更好地培养和发展学龄前儿童的亲社会行为:第一,培养儿童亲社会行为应结合儿童不同类型亲社会行为动机发展的关键时期。研究表明从2岁起,学龄前儿童开始能够利用微妙的线索来理解他人情绪状态,并在此基础上提供移情帮助。从2岁开始就可以通过儿童喜爱的教育形式对他们进行移情训练,以促进他们的亲社会行为表现。对于年龄较小的儿童可以使用角色扮演的方式,从而体会角色  相似文献   

5.
域外探马     
沫薇 《华章》2004,(12)
芬兰96%的6岁儿童接受学前教育近年来,芬兰在全国广泛开展学龄前儿童教育,收到良好效果。日前,芬兰政府向议会递交了一份有关儿童学前教育改革成果的报告。这份报告表明,芬兰自2001年8月1日起实行学龄前儿童免费学前教育以来效果显著。2003年,全国近96%的6岁  相似文献   

6.
《幼儿教育》2012,(31):5-7
10月9日,教育部印发了《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日前,记者就有关问题采访了教育部学前教育专家指导委员会负责人。问:近日,教育部印发了《指南》,请您谈谈制定《指南》的背景和意义。答:人生百年,立于幼学。学龄前阶段是人生最重要的启蒙时期,科学的学前教育对人的后继学习和终身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教育规划纲要确定了到2020年基本普及学前教育的发展目标,  相似文献   

7.
在我国,0~6岁的学龄前儿童多达1.3亿,是世界同龄儿童的五分之一,学前教育却是整个教育系统中的"短板".当前我国学前教育事业发展所面临的重重困局,如法律保障和政策规范不力,幼儿教师待遇偏低、专业化水平不高,幼儿教育经费投入严重不足等,与对学前教育的功能及其特性的认识不足有关.  相似文献   

8.
归璇 《文教资料》2010,(4):109-111
艺术教育作为学前教育的五大领域之一。在学龄前儿童的教育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听障儿童首先是儿童.他们的发展也应遵循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学习特点,所以应对听障儿童进行系统的艺术教育。但他们又是有些特点的儿童.用怎样的方式进行教育可以最大程度地避免听力缺失带来的影响.对此.本文阐述了怎样在听障儿童的语言训练与听觉训练中渗透艺术教育。以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9.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信息技术正全方位地介入教育教学的全过程。信息技术不仅仅在学校教育中起到显著作用,而且对于学前教育的促进作用也是特别明显的。学前教育的对象是3~6岁的儿童,是所有教育的基础,因此家长们也对学前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在健康快乐地成长的同时激发幼儿的思维、兴趣等。信息技术能够很好地支持儿童达到家长的期望。  相似文献   

10.
孙河川 《教育》2015,(8):78
2008年,在德国柏林举办的世界心理学大会上,全球心理学领域最热议的研究发现是"4岁是儿童大脑发育的关键期",而不是通常人们认为的7岁,这为关键期下移奠定了理论基础。3岁左右是儿童看图、识字的关键期,3岁至4岁是儿童读图画故事书的关键期,4岁至6岁是儿童学习写字和数学概念的关键期,4岁至5岁是掌握书面语言的关键期,5岁至6岁是掌握数学或数字概念的关键期。而儿童发育和学习的关键期恰好处于学前教育阶段。那么,发达国家学前教育有  相似文献   

11.
最近有调查显示,88.6%的中国家长在孩子上学前教孩子识字、算数等,还有28.2%的家长让孩子学习外语,20.3%的家长让孩子学习小学课程。由此可见,中国的过早教育情况非常严重。那么,国外的学龄前儿童受教育的情况如何呢?他们更注重怎样培养孩子呢?  相似文献   

12.
最近有调查显示,88.6%的中国家长在孩子上学前教孩子识字、算数等知识,还有28.2%的家长让孩子学习外语,20.3%的家长让孩子学习小学课程。由此可见,中国的过早教育情况非常严重。那么,国外的学龄前儿童受教育的情况如何呢?他们更注重怎样培养孩子呢?  相似文献   

13.
声音     
《中国教师》2013,(18):2-2
"超过六成的学龄前儿童参加了一个以上的兴趣班。其中,约70%的学龄前儿童每周上兴趣班次数为1—2次,近30%的学龄前儿童每周需要参加3次以上的兴趣班。"这是一项针对全国12个城市家长进行的关于3—6岁儿童参加兴趣班情况的调查,可见,兴趣班给城市学龄前儿童带来了过重的学习负担,亦对其身心健康及  相似文献   

14.
《上海教育》2002,(23):30-31
教育制度奥地利的教育体系是:学前教育、初等教育、初级中等教育、高级中等教育、高等教育。学前教育。要对学龄前儿童实行一年幼儿义务教育,教育他们如何保护环境和注意交通安全。初等教育。即初级小学,学制4年。初级中等教育。分为: 高级小学,它是初级小学的继续,学制4年,在  相似文献   

15.
美国的国民教育在2000年之前要实现六个目标。目标1——作好预备教育一、所有的障碍或残疾儿童将受到高质量的和适宜的学前教育,以便帮助他们作好正式入学准备。二、美国的每一位家长都应是孩子的启蒙老师,家长每天应花一定时间帮助他们的学龄前孩子学习,家长应受到必要的训练和支助。三、学龄前儿童应该在营养和健康方面受到关注,以便让他们在正式入学时达到身心俱健。体重不足的新生儿人数应大大减少,这将通过母亲的健康水平来实施。  相似文献   

16.
《海南教育》2013,(2):13-14
<正>《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海南省规范学前教育机构办学行为的意见》等一系列文件的颁布,标志着幼教改革与发展又迎来了新的春天。春天里,我们倡导走进童心、遵循规律、引领发展的教育理念。我们的主要做法有:一、注重生活课程,为孩子终身发展奠定基础《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明确提出"以为幼儿后续学习和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素质基础为目标"。儿童时期是一个人一生发展的奠基期,幼儿教育不能只考虑  相似文献   

17.
即时     
《中国德育》2014,(7):4-4
正芬兰:学前教育将从6岁开始在国际数学和阅读测评中,芬兰连续数年排名靠前。然而,芬兰学前教育从7岁才开始,让世界甚为惊叹。芬兰教育和文化部教育科学部长克丽斯塔·库瑞表示,在芬兰,政府和学校完全相信7岁开始挺好,而且研究充分显示,过早上学并不能取得更好的效果。目前,芬兰学前教育已经尝试从6岁开始。数据显示,芬兰当前有98%的儿童从6岁起接受学前教育。当然,这很快适用于芬兰所有儿童,因为芬兰教育和文化部正向国会递交一份议案,让100%的芬兰儿童从6岁  相似文献   

18.
教育月览     
《生活教育》2013,(6):126-127
幼儿教育教育部:启动2013年全国学前教育宣传月活动5月20日,教育部在渝举行2013年全国学前教育宣传月启动仪式。今年宣传月的主题是"学习指南,了解孩子"。教育部副部长刘利民出席启动仪式并讲话,强调要通过一段集中的学习与宣传活动,将《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贯彻落实在全国范围内进一步普及开来,引向深入。启动仪式上,教育部举办的全国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网络巡展正式开通  相似文献   

19.
本文提出农村学龄前留守儿童的教育对策,主要从家庭教育、学前教育机构和社会三个方面入手,即重视家庭教育;加强学前教育;通过多种方式呼吁社会对学龄前留守儿童的关注。  相似文献   

20.
爸爸妈妈都已经意识到了,今天的孩子成长速度太快了。一个简单的事实就是,他们要比他们的父辈接触到更多的信息。因此,为了帮助孩子正确了解这些信息,爸爸妈妈们可以主动让孩子接触新闻。新闻并不是成人的专利,让孩子了解新闻,可以提高孩子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也会给孩子的学习带来好处。年龄不同方法不同0~5岁学龄前儿童(小于6岁)很难区分新闻中想象与真实的差别。大多数的情况下,他们还会因在新闻上看到的一些可怕的事情而对现实生活产生恐惧感。因此,父母要避免让孩子接触各种各样的媒体新闻。6~10岁心理学家表明,6~10岁的孩子更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