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艺术铸造”实践课程是工程训练中心专门为“本科生参加研究、实验计划”和选修实践课程而设置的一种新颖的实践形式。将艺术与工程相结合,让学生亲身体会到艺术创新与工艺制作的乐趣。  相似文献   

2.
教育部新一轮课程改革推出了“艺术”这一新的综合性课程 ,制订的《艺术课程标准》(实验稿)提出 :新艺术课不仅仅是某一门艺术学科的知识、技能、审美、文化等的综合 ,更是多学科如音乐、美术、戏剧、舞蹈、影视等多种艺术学科的综合渗透和自然融合。“艺术”———突出了学科的人文性、综合性、创造性、愉悦性和经典性 ,强调了“艺术与生活”、“艺术与情感”、“艺术与文化”、“艺术与科学”的有机整合 ,倡导“以活泼多样的形式和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鼓励学生大胆地探究 ,通过体验和实践来体会艺术的要素 ,提高艺术审美和创…  相似文献   

3.
<正>《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指出,艺术教学要“让学生全身心地参与其中,焕发积极情绪,获得审美直觉和美感体验”,并在这一过程中“体验创造的喜悦和自我实现的愉悦,提升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和审美能力”。其中“喜悦”“愉悦”正是学生在艺术学习过程中积极情绪的外显要素之一,展现了学生因满足而表现出的优质学习状态。“艺术课程核心素养‘审美感知、艺术表现、创意实践、文化理解’四个方面,强调在夯实艺术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之上,加强课程的综合性与实践性,促进知识、  相似文献   

4.
当前中小学艺术课程存在诸多“异化”现象,如课程目标功用化、课程内容空心化、课程实施虚无化等。为避免艺术课程异化,就必须让艺术课程观回归,即要让人们认识到艺术就是艺术,它有其独特的存在价值,这种价值是其它任何课程不能僭越和取代的。从这个角度看,中小学艺术课程应是“无用”的、“美”的、“体验”的课程。同时,为了实践这一回归后的艺术课程观,应采取以下对策:从“成人”的角度认识艺术课程;以“专业”的方式实施艺术课程;从“开放”的体系评价艺术课程。  相似文献   

5.
刘海英 《文教资料》2010,(31):89-90
目前艺术类学生“重技能、轻理论”、艺术理论课程被“边缘”化的情况严重。《艺术概论》是一门传统而又现代的课程,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是教师的任务。《艺术概论》教学改革迫在眉睫,采取多媒体辅助教学.建立多元化的考核体系,以及与区域文化相结合等方法,可以很好地解决当前教学中所面临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课程专家斯坦豪尔说:“课程是一门艺术,艺术的本质是一种探究。”教师应多方面创造性地应用课程的补白资源,以教师的创造性教学唤醒、激活学生的智慧。在这里,谈谈在教学中如何合理有效地去开发、利用课程补白资源。  相似文献   

7.
培养音乐表演学生个体良好的实践意识和较强的实践能力,是21世纪高职音乐艺术教育的重要使命,而实践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形成是离不开实践课程的。艺术实践课程是高职音乐表演专业教学计划中一个不可缺少的有机组成部分。本文针对高职音乐表演专业艺术实践课程的现状,提出了“制定切实可行的大纲”、“拓宽艺术实践的途径”、“建立综合评价制度”等强化艺术实践课程的建设对策,为学生终身享受音乐、学习音乐、传授音乐奠定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8.
在新的教学观念下,要求教师在高校公共艺术声乐选修课的教学中,一方面要为学生传授相关声乐知识内容,另一方面还要将“课程思政”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贯穿各个教学环节,促使学生通过学习真正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进而确保高校公共艺术声乐选修课教学实现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基于此,本研究简要阐述将“课程思政”融入高校公共艺术声乐选修课中的重要性,并为高校公共艺术声乐选修课程教学过程中渗透思政教育提出几项实践策略,以此促进高校学生身心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9.
《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颁发意味着艺术课程改革的新一轮推进,这次课程改革是在国家提出“美育进中考”和“双减”政策的双重背景下进行的。“中考”政策的出台彰显了国家对学校美育的重视,“双减”则助力了艺术课程“双增”的可能,艺术课程得到全社会前所未有的关注。“中考”与“双减”这一看似相互冲突的两大背景为学校艺术课程改革带来了难得的机遇与全新的挑战,同时,两项政策又形成了彼此制约与相互协同的态势。在“中考”与“双减”的双重背景下,学校艺术课程必须反思与推进自身“双减”,创新艺术课程评价方式,深化艺术课程教学改革,强化艺术教师队伍建设,切实提高艺术课程教学质量与育人成效。  相似文献   

10.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习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的基础。”艺术高中要加强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就要拓展课程资源,挖掘课程内涵,丰富课程内容。当前的艺术高考,愈来愈注重学生艺术文化的综合素养考核,简单的“技术熟练应对策略”已不能适应未来艺术高考形势,只有深度挖掘素质教育内涵,探索综合素质培养途径,改革僵化的教育模式才是长远有效的人才培养  相似文献   

11.
本文基于清华大学新雅书院艺术通识课程“艺术的启示”的教学研究和实践,分析了高校艺术通识课程对非艺术类专业学生所产生的美育影响,提出了艺术通识课程在培养学生建立文化自信、形成创造性思维和能力以及帮助学生积累审美经验提升审美能力三个方面所发挥的有效作用,以此阐明艺术课程中所包含的美育价值及其实现的意义和目标。  相似文献   

12.
周继坚 《山东教育》2011,(7):124-124
专门发文对学生体育、艺术教育提出要求。足见教育主管部门对于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视。说实话,在现有的教育模式下。体育、美术、音乐等课程,因为跟升学关系不大,不少学校确实不够重视,应有的课时也往往被语数外等主要课程挤占。教育部将体育和艺术定义为“技能”和“特长”,就是要求学校对学生文体教育予以“同等对待“,保证学生参加体育和艺术学习的权利和时间。  相似文献   

13.
音乐课程是一种人文课程。正如《音乐课程标准》在“课程性质”定位上所述:“音乐是人文学科的一个重要领域”。音乐课程把“每一个学生的个性获得充分发展”这一价值观视为根本,突现“以人为本、以学生发展为主体”的当代素质教育思想。这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音乐教育并不是音乐家的教育,而首先是人的教育”。因此,音乐教育中应注重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使学生在获得音乐美感的同时,更得到人格的健全发展。一、联系生活,拓展思维,感受生活情趣音乐课程是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线索来组织学生音乐学习的。生活是艺术的源泉,学生通过观察生活…  相似文献   

14.
本文探讨新时代艺术院校在课程思政理念指导下,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如何将英语的“工具性”与艺术专业的“人文性与思辨性”有机融合,以达到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育“立德树人”的目的。本文以广西艺术学院大学英语一堂示范课程为例,展示艺术专业学生英语教学课程思政“沉浸式”教学设计的过程及效果,以期为我国艺术院校的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学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基于校本课程“中国烹饪艺术”,分析课堂教学方法改革各阶段的主要任务,论述高中语文学科建设实践性课程的策略及意义。“中国烹饪艺术”课程指导学生结合对著名诗词、文学名著、菜名文化等的解读,通过实践体验、情境写作等领悟中国烹饪艺术的核心理念,促进语文学科核心素养落地。  相似文献   

16.
一、“儿童音乐剧”形式综合艺术实践课的崭新理念《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明确提出:“从社会生活、学习经验中构建智慧、技能,是尊从了学生认知的规律:过分强调学科逻辑体系、而忽视学生生活经验,是违反了学生认知的规律。”“小学阶段以综合课程为主。”  相似文献   

17.
《写意中国》是北京景山学校远洋分校开设的一门与中国传统艺术、文化有关的校本选修课程.面向全体初中学生开设有篆刻、中国画、中医药、古代文化常识等内容,是介于文化与艺术的中间学科.课程强调学生的综合素养和思辨能力的提升,是关于中国式的“人”的成长的课程.在这样的课程中自然不会少了对“人”性以及思想性的显露与点拨.比如:  相似文献   

18.
我校以“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培养有根有魂的中国人”为核心德育理念,从“黄河魂”修身课程、“黄河诵”阅读课程、“黄河功”健体课程、“黄河韵”艺术课程、“黄河印”劳动课程五个方面,探讨“黄河风”与小学课程资源的融合,以“必修课程+选修课程+学生社团+实践活动”的立体化设计方式,构建校本化“黄河风”农村小学德育课程体系,有效培养学生国家认同感和责任心。  相似文献   

19.
倪文 《现代教学》2014,(10):F0004-F0004
“多元智慧教育”是上海市浦东新区明珠小学对学生进行综合素质培养和个性化教育的基本思想。我校注重开展艺术教育,每周四下午开设¨陕乐活动日”,每位教师积极参与,充实拓展型课程、开发校本课程,先后开设了“形体”“舞蹈”“合唱”“朗诵”“器乐”“摄影”“书法”“剪纸”“泥塑“”工艺美术”等拓展型课程,开发了“形体课”“律动舞蹈”“艺术畅想”“绿色家园”“文明伴我行”等校本课程。  相似文献   

20.
陶行知重视艺术教育,重视儿童艺术教育实践活动。他认为:艺术教育的目的是培养人的“艺术兴趣”,促进人的身心全面发展;内容要“中国化”;方法需讲究“科学的训练”;艺术教育的环境应是“艺术之环境”;强调学生的实践。我校传承陶行知幼儿艺术教育思想,在学前教育专业艺术类课程的建设和教学中进行实践,实行了“小先生制”、“艺友制”,促进学生艺术教学技能的发展。积极创设艺术环境,让学生在艺术的氛围中成长,努力探索培养高素质学前专业人才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