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在复习函数与导数时,笔者给学生做了一道大市调研试卷的压轴题,效果不是特别理想,很多学生做对第1问,第2问就无从下手或半途而废了.在解导数综合题时,方法是否得当,常常是问题能否顺利解决的关键所在.在解题时学生一般从条件出发,观察试验,向前推进,但经常是阻碍重重,失去方向,只能望题兴叹.如何进行有效的引导,教会学生突破导数的压轴题呢?笔者在教学中发现,应在方法的突破和细节的处理上下功夫.以下笔者摘录教学片段和大家共同探讨.  相似文献   

2.
1.解法研究 分析 本题考查导数的应用,第(1)问用导数研究单调性和极值,多数学生能解决,第(2)问用导数研究不等式(证明不等式恒成立),看起来很平常,实际上背景丰富,有一定难度和区分度,也有很大的研究空间,本文重点研究第(2)问.  相似文献   

3.
在高中导数的应用中习题种类繁多,结构错综复杂’解题 方法更是层出不穷、千变万化。而学生面对新知识时往往回顾 老师讲过的、自己做过的旧问题的解决问题的途径’目的是寻 求出参照物’对其模仿’进而解决新问题。现把导数中常见常 用的模型加以小结,在解决导数综合问题时能够广泛联想,问 题等价转化后能发现应用模型’从而解决问题。  相似文献   

4.
点评 本题是2013年高考甘肃卷理科最后一题,是压轴题,考查的是导数的应用,第1问用导数研究单调性和极值,多数学生能够解决,第2问用导数研究不等式(证明不等式恒成立),看起来很平常,实际上却背景丰富,有一定难度和区分度,也有很大的研究空间.  相似文献   

5.
导数是由极限来定义的,在导数应用的复习中,要注意沟通导数与极限的内在关系,突出导数定义,再明晰概念,这样做能够使解题简化.通过导数与极限的整合,能够使学生形成有机的立体认识结构.  相似文献   

6.
近几年部分省市的高考压轴题常以含参问题为载体,着重考查学生对函数导数概念的理解和灵活的应用能力,试题难度较大.在2013年高考中,辽宁理科压轴题的第二问便是一道典型且难度很大的求参问题.这类题目容易让学生想到用分离参数的方法,一部分题用这种方法很凑效,  相似文献   

7.
点评:本题是2013年江苏卷最后一题,是压轴题,考查的是导数的应用,第(1)问用导数研究学,调性和最值,学生很容易上手、难度不大,第(2)问用导数研究函数的零点个数(即方程根的个数),题目结构简洁、表达流畅,看起来很平常,实际上却丰富多彩,有一定难度和区分度,也有很大的研究空间,我们重点研究第(2)问.  相似文献   

8.
本题以曲线的切线为背景,考查导数的几何意义,用导数作工具研究函数的单调性,求函数最值以及不等式的证明,第(1)问较基础,相对容易,一般学生都能做出来,只需求出函数f(x)的导数,易得f(1)=2f’(1)=e,从而求出a=1,b=2.第(2)问难度较大,主要考察运用导数知识证明不等式的能力及学生的运算求解能力,是近年来高考压轴题的热点问题.笔者经过研究,从3个不同角度寻找解题思路,得出四种解法,下面谈谈笔者的思考,以期抛砖引玉。  相似文献   

9.
导数是一种特殊函数,它的引出和定义始终贯穿着函数的内容和思想.新课程增加了导数的内容,就是要求学生在学过函数、三角函数之后,再利用导数解决一次函数、二次函数的一些问题,利用这些问题的解决让学生明白和真正理解函数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思维起源于问题,问题是数学的心脏.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发明千千万万,起点是一问……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创新教育要求数学教师把“问题”作为教学的出发点,提出带有启发性和挑战性的问题.课堂提问是数学课堂教学的重要手段,有效的课堂提问能驱动学生“做数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更好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11.
数学核心素养作为高中数学教学的指挥棒、方向标,不仅能促进数学教学改革,赋能数学课堂教学,还能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直观想象及数学模型建构等学科技能,从而带动学生综合解题能力的发展.而导数问题作为近年来高考考查的热点,在其解题教学中渗透核心素养,有利于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导数问题求解能力.为发挥核心素养对学生导数问题求解的促进提升作用,文章将基于核心素养深入探究数学导数问题求解的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12.
导数引入高中教材,丰富了函数内容,也为解决函数问题提供了有力工具.但导数这部分内容的概念较多,且大多比较抽象,学生对导数有关概念的理解容易发生偏差,致使解题时经常发生失误.现结合笔者的教学实践,对运用导数解题时应注意的几个问题作一归纳剖析.  相似文献   

13.
谢丽萍  贺平 《高中生》2014,(4):26-27
与导数有关的函数题是各省市检测和高考年年必考的题目.形式层出不穷,绝大多数还是区分度颇高的压轴题.许多中上水平的考生往往处理完第一问后,埘第二、二三问或是匆忙求导眼到手不到形成一堆烂账,或是写了一堆解答过程发现走进死胡同冉出来,这样做的结果往往是得分较低,  相似文献   

14.
导数法解函数题是每年高考中必考的题,常考常新,联系的知识点可以说无所不容,综合性很强,对学生的能力要求很高.一般地,学生在理解导数的概念,导数的几何意义,运用导数法求函数的单调性、极值、最值等方法后,面对具体问题还是无从下手.究其原因,笔者认为,学生缺乏解此类问题的三个关键意识.本文以近几年的高考题为例对此加以概述.  相似文献   

15.
在高等数学的教学中,用导数定义求函数在一点的导数是比较抽象的,也是教学中的一个难点.对于分段函数在分段点的求导问题,一般是根据导数的定义,并利用导数存在的充要条件即“左右导数均存在且相等”才能确定函数在分段点处的导数是否存在,如果存在,则可得到函数在该分段点处的导数.然而在学生的作业中经常出现不用导数定义来求分段点处导数的问题,因此就出现了以下错误的解法.  相似文献   

16.
包军先 《高中数学教与学》2022,(11):40-41+51+57
<正>2021年新高考I卷第22题是一道导数压轴题,属于极值点偏移问题,主要考查运用导数研究函数的单调性,以导数为工具构造函数对不等式进行证明.考题的第(1)问是基础题,考生一般没有困难;第(2)问不等式证明是压轴题,对考生基本技能要求高,求解过程中转化难度较大、灵活性强.如果方法选择不当,答题时容易出现花费时间多、化简转化不到位、甚至无法完成解答.本文主要对第(2)问从不同视角给出几种常见的解法.  相似文献   

17.
在高中数学中引入导数内容,使得旧教材中许多困难问题得以容易解决,比如求函数的单调区间、函数的极值及最值问题.因而导数成为了每年高考必考、热考的内容,且常考常新.本文拟对有关题型作个归类,以期学生对导数应用问题有个系统的认识.  相似文献   

18.
导数是高中和大学数学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的概念,高中和大学的教学中对导数的引入方式以及要达到层次是不一样的。本文对高中生和大学生对导数概念理解的异同做了比较,并从学生理解方面存在的问题出发对高中阶段导数的教学提出了改进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在求曲线的切线方程及涉及函数的单调性、极值、最值等问题时,导数方法具有明显优势,因此,利用导数方法求解这类问题深受学生欢迎.但根据笔者多年的教学经验发现,学生学习导数时,往往在以下五个方面存在因概念理解不透而导致解题错误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正>在导数问题中,经常会出现一类与函数及数列有关的不等式证明问题.这类问题参考答案学生往往能够看明白,但自己独立完成时却常常出现无从下手的情况.就算有些学生知道大概思路是什么,如利用第一第二问的结论去思考去拼凑等,但要在短时间内找到突破口也很难.经过笔者认真研究,现在给大家分享一种非常适合学生学情的处理这类问题的方法,希望能给一部分高三教师和爱好数学的高三学子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