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给孩子选择零食时,一定要了解孩子在三顿正餐中的饮食情况,同时还应考虑孩子当天正餐时进餐情绪和活动情况。父母选择作为零食的食品时尽可能了解一下营养成分及配料种类。父母还要学会针对孩子生长发育的不同阶段的特殊需要选择零食。  相似文献   

2.
四岁的琳琳在幼儿园爱唱爱跳,整天笑眯眯的,是个讨人喜欢的孩子。但近来孩子的笑容从她稚气的小脸上消失了,常一个人呆在那儿。而这段时间,孩子的父亲却常来看她,带她出去玩一会儿,给孩子买许多零食。每当傍晚,父母双方分别来接孩子的时间一次比一次早。这是为什么呢? 经多方了解,原来是孩子的父母闹别扭,分居已一个多月了。可双方都想把孩子带到自己身边,所以争着来接孩子。这种状况使琳琳感到迷惑、伤心,因而整天都呆呆的,使人看了心酸。为了孩子,我决心去做琳琳父母的工作,帮助他们和好。我了解了琳琳的家庭情况:琳琳的父母是有感情基础的,双方只是因为个性强,为一些小事口角后互不相让,  相似文献   

3.
正【案例】小梅是一名初二的女生。一次,她的妈妈找到笔者哭诉:"我的孩子怎么那么自私啊!我省吃俭用,有什么好吃的东西,自己舍不得吃,都省下来给她吃。可是有一次,我随手吃了她一点儿小零食,立即遭到女儿的呵斥,她还指着我说:‘谁让你吃的!’我真是又生气又寒心啊!"这位母亲说到伤心处,已经泪流满面。【分析与疏导】有类似经历的父母不在少数。很多父母都反映,自己的孩子自私、占有欲强,做事不考虑别人的感受。事实上,现在的孩子尤其是独生子女,自私的现象确实比较普遍。很多孩子从小就养成  相似文献   

4.
盛晓阳 《父母必读》2022,(3):92-100
零食是正餐的补充,适量吃些健康零食可以补充正餐的不足,帮助孩子达到饮食平衡。所以,孩子吃零食应该是被允许的,只不过,零食的种类要选好。回忆起小时候吃过的零食,爸爸妈妈们都会如数家珍,回味无穷。然而,对于自家孩子吃零食,父母却会多加阻止,顾虑多多,不想让孩子吃,而理由无非是零食不卫生、不健康。其实,零食种类繁多,不同年代都有伴随孩子成长的零食。  相似文献   

5.
吃零食,是孩子们的享受,对成年人而言,也是童年生活不可缺少的回忆。但是,在物质极大丰富的今天,在对待孩子吃零食的问题上,父母们存在着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很多父母认为,吃零食是一种不良的生活习惯,会影响孩子的生长发育,所以不应该让孩子吃零食。在访谈中,一位母亲抱怨说:“孩子小时候喜欢吃零食,把牙齿都吃坏了,开始长龋齿,硬的东西都吃不了,很多东西不能吃。”有些孩子也承认他们已经“尝”到了零食带来的恶果:“我以前喜欢吃零食,吃完零食以后就不想吃饭了。”“我喜欢在睡觉前吃零食,结果越吃越胖。”另一些父母则表达了相反的观点…  相似文献   

6.
郑琳露 《科学教育》2004,10(6):61-62
爱孩子,是做父母的本能。从知道怀上女儿的那一刻起,我就发誓:要把最好的一切给予她,包括爱。对我来说,十月怀胎是一生中最幸福的时光:从物质到精神,我无一不是无微不至照料着腹中的她。女儿降生后,再忙再苦再累,我也心甘情愿,乐在其中。但随着孩子的一天天长大,我发现:女儿沐浴在我们的宠爱中,却舍不得对别人付出一点点爱:给她卖的零食放满一抽屉,  相似文献   

7.
刘捷 《母婴世界》2014,(12):124-125
个案分析: 有一个孩子从小就喜欢偷东西,每次偷东西她的父母都会很凶地打骂她,但是,孩子反而越偷越凶,最后只能来做心理咨询。在咨询室中,我跟孩子聊了很久,了解了她的成长经历,原来孩子小时候是非常受父母宠爱的,但弟弟出生以后,父母所有的注意力都在弟弟的身上,平时对她不闻不问。孩子非常痛苦,她觉得父母不爱她了。于是,她就做很多奇怪的事情来吸引父母的注意,但是效果很小。在偶然中她发现当她偷东西的时候,父母会打她骂她,她能够从打骂中感受到父母还是爱她的。从此,偷东西就成为她吸引父母关注的一种手段,因为对她来说,她宁愿父母打她骂她,也不希望父母忽视她。  相似文献   

8.
某天,一位妈妈和我说,她上小学二年级的女儿是一个很乖巧的孩子,学习成绩好、听话,几乎没有什么不良习惯,但相对缺乏主动性。可最近她发现家里的零食消耗极快,但又没有怎么见孩子吃。经过仔细观察和侧面了解,原来是女儿带零食去学校,给另一个女孩吃了。她想知道这是为什么?  相似文献   

9.
时常有些父母跟我抱怨孩子的坏毛病太多,如不爱写作业、贪吃零食、乱花钱、整天粘着电视、沉迷网络等等。父母们还说自己几乎天天训斥孩子,孩子就是改不了。我相信父母们说的是事实,但我也相信没有一个孩子不想成为好孩子,他们之所以遭父母如此数落却难以改变,可能是被坏习惯的一道道绳索束缚住了。  相似文献   

10.
孩子不愿吃饭,父母也吃不香心里着急,却又苦无良法,怎么办呢?其实,孩子厌食并不是天生的,多数是由父母一手促成的。解铃还需系铃人,治疗的法子仍是掌握在父母手里。 1、控制零食。先作个统计,请父母计算一下,你每天给孩子提  相似文献   

11.
幼儿园门口有个小店,摆满了琳琅满目的儿童玩具和食品,几乎每个从小店经过的孩子都要驻足停留一番,父母接了孩子给他买点零食、小玩具  相似文献   

12.
妈妈的烦恼:女儿晴晴吃起零食来不停嘴,可体检还查出营养素缺乏,医生说她缺铁和维生素A,难道吃下去的东西都没营养?主持:说到吃零食,刚有个家长问我,她说:“我每次来接儿子,都带5元钱给他买零食,饮料、果冻、膨化食品不能少,羊肉串、烤番薯也喜欢,虽然也知道这样不好,但又觉得别的孩子吃,他没得吃,会不会造成心理问题?”我认为,在幼儿营养结构中,零食扮演着不可替代的角色,研究证实:幼儿全天所需能量的20%来自零食。可什么样的零食有益?父母尺度又该如何把握呢?观点自制零食,既有利健康又体味母爱。儿子:倪昊阳年龄:5岁妈妈:林芳我很赞同给…  相似文献   

13.
在我们的小区沿河岸的地方,每天早晨,总能看到一位古怪的老婆婆。她一手提着塑料袋子,一手握着零食,站在柳树下呆呆地望着上学去的孩子。每当有孩子经过身边,她就会  相似文献   

14.
去年有段时间,孩子特别喜欢花钱。春节期间,他甚至在没告知父母的情况下,私自从压岁钱中拿出100元去超市买玩具,我严厉责罚了他。再之后,他偷拿家里的零钱买零食。责打之余,我也反思,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什么?第一,孩子有了消费的欲望,是好事。只是不懂得私自拿钱是错误的。即使是父母的钱,在用之前也应告知父母。其次,孩子是否没吃好?如果他正餐没吃饱,很有可能通过零食来弥补。第三,孩子对食品的卫生与否缺乏认识,所以应让孩子区别哪些是营养食品,哪些是垃圾食品。  相似文献   

15.
在家里,我经常散布一些怪异的言论,尤其是在教育潇潇的问题上,我跟婆婆的观点经常是相反的,用她的话来讲,我的观点就是“谬论”。零食观Q Q糖、小麻籽、黑白配……每次看到潇潇没吃过的东西,我就想买回家给他尝尝。孩子吃零食好不好?家人一致反对我给潇潇吃杂七杂八的零食,说这样不好。我一笑说道:“孩子吃各种各样的零食,他长大后就不那么嘴馋了!”其实,孩子的逆反心理是很强的,越阻止他吃零食,他就越觉得零食好吃。当然,我注重的是零食的质,而不是零食的量。各种可爱的零食丰富了潇潇的味觉、触觉、视觉,还丰富了他的想像力。见多了零食…  相似文献   

16.
母婴论坛:零食的诱惑力,伴随了我们整个童年。现在,是我们为人父母的时候了,可我们却忘了当年的那个连做梦都思念着棒棒糖的小孩,在自己的孩子面前端起严肃的架子,拒绝给他一点点零食的安慰。零食真的就是宝宝健康的大敌吗?面对一脸渴望的宝宝,你会心软吗?听听爸爸妈妈们的意见吧!  相似文献   

17.
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独生子女的增多,儿童爱吃零食的现象更加普遍。“零食习惯”对儿童的身心健康发展极为不利,家长对此应有清醒的认识。“零食习惯”的形成婴儿期(一至三岁)的孩子就开始有了对食物的好恶和取舍,但由于自理能力尚差,对食物的好恶和取舍还不能自动地完成,需要通过父母  相似文献   

18.
《家庭教育》2010,(3):10-11
诸暨一位家长来电说:“有一天,我偶然翻看了一下女儿的日记本,女儿很不满。她当天就把经常放在书桌上的日记本放到了自己的抽屉里,外面还加了一把锁。钥匙也被她藏了起来。我不是有意检查孩子的东西,但是孩子有事情,作为家长总要尽快知道,以便及时帮助她吧。我该如何让孩子了解父母的心,让孩子相信父母,对父母放心呢?”  相似文献   

19.
某天,一位妈妈和我说,她上小学二年级的女儿是一个很乖巧的孩子,学习成绩好、听话,几乎没有什么不良习惯,但相对缺乏主动性。可最近她发现家里的零食消耗极快,但又没有怎么见孩子吃。经过仔细观察和侧面了解,原来是女儿带零食去学校,给另一个女孩吃了。她想知道这是为什么?报兴趣班不等于交朋友我了解到,这女孩几乎没有什么朋友,每天日程安排得满满的,不是上英语就是学钢琴,只有中午那一点  相似文献   

20.
品格赞赏台     
边意女孩3岁自立分享每天起床,边意都是自己穿衣服。如果父母要帮助她,她会说:不用了,谢谢。我自己会穿。她还特别喜欢把妈妈给她买的零食拿到幼儿园去和小朋友分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