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沐俊敏 《学语文》2006,(1):46-47
一、“不毛之地”之“毛” 初中语文课本第四册《向沙漠进军》:“新疆建设兵团在天山南北建立国营农场,开沟挖渠,种麦种棉植树,那里原是不毛之地,现有是一片葱茏,俨然成为绿洲。”课文对“不毛之地”的注释是:“不长草木的地方。毛,指草木。”第六册《出师表》:“五月渡泸。深入不毛。”课文对“不毛”的注释是:“不长庄稼(的地方)。意思是荒凉的地方。毛,苗。”  相似文献   

2.
语言王国举行了一次盛大酒宴。舒服应邀来参加酒宴,刚进门,一个陌生人便走上来紧紧地握住他的手。舒服被这突如其来的举动给弄糊涂了:“你,你是谁?”那人连忙说:“啊,对了,你不认识我,我可认识你。上一次在大街上,我听有人叫你的名字,跟我的一样,正准备上前相认,但一辆汽车过后,就看不见你了。”舒服半信半疑:“把你的名字写给我看看好吗?”直到这时,那人还紧紧握住舒服的手。他将舒服一把拉到一边,随手拾起一块碎瓦片,在地上工工整整地写上他的名字———疏忽。舒服一看:“啊,原来是你。你叫疏忽,而我叫舒服。”说着…  相似文献   

3.
常言:“舍不了孩子套不住狼。”为了套狼,宁可牺牲孩子,这合理吗?可怜天下父母心啊!《语文建设》发表过一篇《因声起意与流俗词源》的文章,作者指出:这里的“孩子”可能是“鞋子”的讹读。因为,在一些方言区中,“鞋子”就读成“hái zi”这条俗语应为:“舍不得鞋子套不着狼。”在一次国际会议上,我特别提到了这一点。  相似文献   

4.
联合国秘书长安南,在接受我国记者采访时,讲了这么一件耐心寻味的小事:那是安南上中学时,一次课上,老师拿出了一张画有一个黑点的白纸,问他的学生:“孩子们,你们看到了什么?”学生们盯住黑点齐声喊道:“一个黑点。”老师非常沮丧:“难道你们谁也没有看到这张白纸吗?眼光集中在黑点上,黑点会越来越大。生活中你们可不要这样啊。”教师教导着他的学生。教室里鸦雀无声。老师又拿出一张黑纸,中间有个白点。他问学生:“孩子们,你们又看到了什么?”学生们齐声回答:“一个白点。”老师高兴地笑了:“孩子们,太好了,无限美好的…  相似文献   

5.
龙文余 《语文知识》2005,(12):14-14
人教版高中课文《我的空中楼阁》中有这样一句:“山上有了小屋,好比一望无际的水面飘过一片风帆……”人教版国标本课文《欢迎台湾小朋友》中也有一句:“一只船,扬白帆,飘呀飘呀到台湾。”这两句中的“飘”都是别字,应改为“漂”。 “飘”和“漂”虽然读音相同,都是动词,  相似文献   

6.
提起牛,总会想起两个故事。 一是韩国的。韩国有位官员曾微服私访来到乡间,见一农夫正在用两头牛耕地,便大声问道:“你这两头牛,哪一头更好?”不料农夫没有回答,等到了地头,才小声附在官员的耳边说一句:“左边的那头更好。”官员挺费解,问:“你刚才为什么不大声告诉我?”农夫回答:“另一头就能从我的表情动作猜出我对它的评价,它虽然尽了全力但没得到好评,心里头准会难过……”那位官员听了,恍然大悟,愧极。  相似文献   

7.
2002年7月8日晚,“稻草人”带着一项神秘的使命,与“小鱼儿”相约在网上。稻草人:小鱼儿,“烤”得怎样?小鱼儿:“烤”糊了。稻草人:哪门?小鱼儿:Maths(数学)。稻草人:嗯,数学是有点难,我也考得不太好。小鱼儿:不会吧,你不是班上的“数学天才”吗?不像我,数学可是我的“老大难”。稻草人:反正,我的感觉不太好,我也觉得挺难的。小鱼儿:你都觉得难,那我就更惨了。稻草人:大家都觉得难,对数学是弱项的同学反而有好处呀!小鱼儿:为什么呢?稻草人:你知道,题目太难了,基础比较好的同学也不一定做得出来,拿高…  相似文献   

8.
森林学校的大象老师在开学的第一天给课代表小猴布置了一个小小的任务:以后每天在教室后墙上的“语文乐园”里写一条成语,并且要注上拼音。小猴愉快地答应下来。第二天,小猴早早来到教室,在“语文乐园”里端端正正地写上了“一口同声”四个字,还认认真真地加上了拼音。过了不一会儿,小熊和小刺猬手拉手地走了进来,说:“哟,我们的课代表还可真负责任!”小熊走近“语文乐园”一看,说:“小猴呀,你写错了。‘一口同声’的‘一’应该是‘异’。”小猴忙从书包里掏出《现代成语小词典》,翻开一看,哎呀,可不,“异口同声”,解释是…  相似文献   

9.
爬“楼梯”     
庄洁 《河北教育》2006,(7):92-92
有人说:“人生就像爬楼梯,要告诉自己:加把劲,一直向上行。”而我要说:“学习就像爬楼梯,一步一步拾级而上,一次比一次有进步,向着更高层努力着。”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结合班级工作,我在班中开展了一次特殊的实验——“爬‘楼梯'”。  相似文献   

10.
我的小档案生日:1993年7月10日爱好:玩电脑、踢足球、下围棋最喜欢上的课:数学最喜欢吃的零食:薯片、口香糖最高兴的事:设计的“科技小报”获得二等奖最难过的事:去年没当上中队长拍戏感悟:用你的心灵去体会角色 我的格言:我相信我能行在上海东方广播电台的编辑室里,我见到了来这儿参加“小主持人”比赛的范岩。他小小的个子,头发理得短短的,小小的脸上一双圆溜溜的大眼睛,一副古灵精怪的样子。他先模仿主持人的口吻来了一番自我介绍,还真有板有眼,把我们都逗乐了。接着,我们开始了饶…  相似文献   

11.
查《汉语大词典》可知;“撕打”表示扭扯殴打,从字典引例可更加明确“撕打”的含义.是一方对另一方有所动作。例如:《红楼梦》第四十四回:“一脚踢开门进去,也不容分说。抓着鲍二家的撕打一顿。”李斌奎《天山深处的“大兵”》:“犀利的穿山风,像脱缰的野马在混沌无垠的大戈壁上撕打咆哮。”而“厮打”则表示双方(有时也表多方)互相扭打,“厮”就是日,俩男子当街厮打互相的意思。请看下列新闻标题:情人厮打在情人节《合肥晚报》2005年2月15《合肥晚报》2002年2月25日。  相似文献   

12.
“讨杀”应为“计杀”山东省无棣县埕口中学张玉新初中《语文》课本第六册柳宗元《童区寄传》一文有这样一段:“乡之行劫缚者,侧目莫敢过其门,皆曰:‘是儿少秦武阳二岁,而讨杀二豪,岂可近那?’”课本对“讨杀”一词的注释是:“就是杀。因为杀的是豪贼,所以说讨杀...  相似文献   

13.
“蜂”和“峰”是兄弟俩,同是“fēnɡ”家族(zú)的成员。一天,他俩到郊(jiāo)外去玩,遇到了粗心的小牛牛,牛牛说:“咦,你们俩怎么一模一样,是双胞(bāo)胎(tāi)吧?”“蜂”和“峰”齐声叫起来:“不是,不是。”这下可把小牛牛搞糊涂(hútu)了。“蜂”说:“我是蜜蜂的‘蜂’,每到春暖花开的季节,我就忙着去采蜜,是勤劳的小天使。”“峰”说:“我是山峰的‘峰’,在山顶上经常可以见到我的身影。”小牛牛瞪(dènɡ)大眼睛,瞧(qiáo)了个仔细,然后一拍脑袋:“哇,我明白了,原来你俩不是双胞胎呀!”边拍手…  相似文献   

14.
王宏伟 《语文知识》2005,(12):20-20
《现代汉语词典》对“国事”的解释是“国家大事”,对“国是”的解释是“(书)国家大计:共商国是”。它们的意思是不是相同呢? “国是”一词最早出现于南朝范晔的《后汉书·桓谭冯衍列传》:“昔楚庄王问孙叔敖曰:‘寡人未得所以为国是也。’叔敖曰:‘国之有是,众所恶也,恐王不能定也。’王曰:  相似文献   

15.
暖雨 《中文自修》2005,(1):20-22
鲁迅曾这样描述胡适的捉摸不透:“假如把韬略比作一间仓库罢,独秀先生的是外面树一杆大旗,大书道:‘内皆武器,来者小心!’但那门却开着的,里面有几枝枪,几把刀,一目了然,用不着提防。适之先生的是紧紧闭着的门,门上粘一条小字条道:‘内无武器,请勿疑虑。’这自然可以是真的,但有些人——至少我这样的人——有时总不免要侧着头想一想。”  相似文献   

16.
评点:折飞机,既是手工能力的培养,又与学生生活与游戏紧密结合,容易体现“运动参与”。评点:体现了学科综合。“课标”要点:■关注学生个体差异与不同需求,确保每一个学生受益。(请关注教案最后部分)■和谐的人际关系,具有良好的合作精神和体育道德。(请关注教案“第六”部分)■注意整合课外、校外体育课程资源。(请关注教案第二、三、七部分)平均心率120次/分密度45-50%心理负荷好器材录音机一台、纸79张,纸飞机1架,报纸1张。学科:小学体育年级:一年级学校:郫县三道堰小学教师:王发勇五、(5')游戏“打雪仗”1组织:散…  相似文献   

17.
方天福 《福建教育》2005,(2A):32-33
《歧路亡羊》这则大家耳熟能详的寓言讲的是:由于岔道众多,而找不到丢失的羊,它告诉人们:在研究一门学问时,要把握方向,注重领会其实质而不要被各种表面现象所迷惑。  相似文献   

18.
“主课堂”和“二渠道”张小敏(场景一)某小学低年级一教室,黑板上写若“ABCD”等英文字母。一中年女教师用教鞭指着英文字母,声音单调而枯燥地念着:“B[bi:]……E[i:]……”(每音重复5遍)学生们跟随老师机械地重复着:“B[bi:]……E[i:...  相似文献   

19.
例一: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终日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相似文献   

20.
一位牧师为了让他吵闹不休的小儿子老老实实地呆在客厅里,以便腾出时间来看点书,就顺手从书柜里取出一本旧杂志,撕下其中的一幅世界地图,再把这幅地图撕成小纸片。之后,他对儿子说:“如果你能够拼拢这些碎片,我奖给你5元钱。”牧师以为要拼拢这一幅地图谈何容易,足足可以让儿子花去一个上午的时间。儿子不明就里,高高兴兴地捧着一堆小纸片到自己的房间里忙乎开了。然而,分钟,儿子就敲开了牧师的房门:“爸爸,地图已经拼好了。”望着吃惊的父亲,孩子不无自豪地说:“这其实很简单,在那页杂志的另一面,有一个人的照片。我于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