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随着社会的进步,科学的发展,摄影被人们所越来越喜欢和普及.创作摄影作品和鉴赏摄影作品的人也随之增多。可是,懂得如何鉴别一幅摄影作品成败的人并不太多。一幅摄影作品成败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相似文献   

2.
朱金平 《军事记者》2005,(8):i0002-i0002
一幅摄影作品最成功的标志之一,就是画外语言和思想的丰富。它在让读赏心悦目的同时。给人许多思考和联想.让人奋进。而常跃拍摄的《势不可挡》,就是这样一幅难得的军事摄影佳作。  相似文献   

3.
湖北省黄冈报在面向农村的宣传中,有一个比较显著的特点,就是充分运用形象新闻手段。该报为了办出地方特色,把多用和巧用图片新闻,作为新闻改革的内容之一。去年该报共出版179期,采用各种图片1,264幅,平均每期刊用7幅图片新闻。在刊用的这些图片中,通讯员和业余摄影爱好者的作品有935幅,达74%。这样,既美化和活跃了版面,增强了报纸的地方特色,又为广大农村摄影爱好者提供了发表作品的园地,推动了全区摄影活动的开展。据统计,给报纸投寄图片的业余摄影爱好者,1981年为97人,1983年为328人,其中骨干摄影通讯员近百人。这些骨干通讯员的作品,  相似文献   

4.
《采.写.编》2011,(3):2-3
谢军奎,1962年8月生,邯郸市人,河北摄影家协会会员,1980年入伍后开始摄影创作,2010年在美国纽约摄影学院学习。多年百余幅新闻摄影作品在省市和国家的报刊发表,多次举办个人影展,其中另有多幅作品在  相似文献   

5.
当今的新闻摄影报道,不只是具有传真纪实,传播信息的功能,还应具有传情寓意,感染读者的强大魅力。束黎明的影作《解冻》(获全国第九届新闻摄影作品评选铜牌奖,一组5幅,本文例举其中的3幅),就是令读者为之动情的优秀新闻摄影作品之一。作品反映的是冻结了20多年的中苏边境霍尔果斯口岸开通班车,两国人民开始探亲访友时的情景。作者在这一为世人瞩目的重大新闻报道中,紧紧把握住“冻结”与“解冻”在人  相似文献   

6.
优秀的新闻摄影作品本身就是一件优秀的艺术作品,这些作品除它本身所固有的新闻价值外,更是蕴含着巨大的美学价值。如何使一幅新闻摄影作品产生美感和创造出艺术价值呢?那就要在抓取重大新闻题材的基础上去抓取最典型的瞬间。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军事新闻摄影取得了长足的进展,出现了不少优秀作品。但不无遗憾的是,不少军事新闻摄影作品,总给人以似曾相识之感。反映部队执勤,就是指挥员一手拿枪,一手拿旗,战士们往前冲;反映部队训练,就是站炮位,握摇机,抢占阵地,抬腿踢正步;反映政治教育,要么集中上大课,要么几个人围在一起谈心,要么两人在树林里散步,等等。这些画面,使人感觉到总在重复着昨天的故事。只要有一幅较好的新闻摄影作品出现,很快就会有同样的作品不断见诸报端,甚至连光线、构图都一丝不差,只不过地点有所变化而已。这些情况说明,目前的军事新闻摄影模仿过多而缺乏…  相似文献   

8.
朱金平 《军事记者》2008,(1):I0002-I0002
一幅出色的艺术摄影作品,除了必须具有较高的审美价值、文化价值和历史价值之外,还必须具有丰富的画面语言,能让读者细细品味。《岗位》,就是一幅画面语言非常丰富、深邃的摄影佳作。  相似文献   

9.
凝固情感     
王卫东  孙阳 《军事记者》2012,(9):4-I0002
这是一幅令人过目难忘的摄影作品,因为这是一幅会说话会流泪的摄影作品、一幅千言万语也表达不尽的作品。在军事摄影中,那些具有某种特质,能够反映人的内心世界和事物内在精神的画面.比如特写到某张脸、某个眼神、某个手势或者手上的老茧、滴血的伤口等等,往往能达到令人震撼和感动的视觉效果。  相似文献   

10.
完美的构图是一幅新闻摄影作品成功的关键。构图合理可以确保作品内容的完整性,突出主题,做到主次分明,给人一种赏心悦目的感觉。主体和陪体作为新闻摄影构图的重要内容,只有做好两者之间的合理安排,充分了解主体和陪体之间的关系,才能确保新闻摄影作品的成功。本文主要对摄影构图的概念及新闻摄影构图中主体和陪体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与探究。  相似文献   

11.
由中国新闻摄影学会主办的“中国国际新闻摄影比赛”简称“华赛”,这个比赛面对全球五大洲职业摄影师征稿,迄今为止已经举办过两届。第一届的参赛国家为76个,参赛作品的总数为21627幅;第二届的参赛国达77个,其参赛作品数量比上届增加了5401幅,由中国人举办的这项国际摄影比赛具备一定规模,其参赛作品的学术水平也达到了一定高度,在摄影圈内外引起反响,“华赛”的举办为中国新闻摄影师打开了一个认识世界的窗口,也为世界摄影师搭建了一个交流的平台:从其两届获奖作品情况看,每件作品都有可取之处。我们不妨在此就其银奖作品《米兰时装周》刘新闻照片的艺术性作一次探讨。  相似文献   

12.
一幅完美的新闻摄影作品,不仅要求它的内容充实,而且要求构图的形式也能达到完美的统一。照片的构图形式越优美,就越感人,起到的传递内容效果就越好。所以,新闻摄影作品要求思想内容深刻,意境深邃,并要画面简洁,主体突出,最忌浮浅、庸俗. “此处无声胜有声”是对一幅好摄影作品的概括。一幅构图形式完美的新闻摄影作品应含不尽之意于画外,使人觉得有无穷的画外之音不绝于耳,有无尽的画外之情萦绕脑际。匈牙利著名摄影记者罗伯特·卡帕拍摄的《西班牙战士》、《阵亡的一瞬间》等  相似文献   

13.
徐文耀 《军事记者》2013,(8):I0002-I0002
一幅优秀的军事摄影作品,离不开光圈、快门、构图与瞬间等技术要素。如果说合理运用光圈和快门是摄影的基本技术、捕捉瞬间体现的是摄影者眼光和头脑敏锐性的话,那么唯一考量摄影者审美功底的,就是构图。  相似文献   

14.
新闻摄影是现实生活中发生的新闻事件最佳瞬间准确而真实的记录。所谓“最佳瞬间”,就是运动着事物发展轨迹的“峰巅”,是最能反映事物本质的一刻。一幅好的新闻摄影作品,一定是抓住了这个瞬间,画面具有强烈的动感和视觉冲击效果,让人过目不忘,回味无穷。如果有失最佳瞬间的把握,不加选择地照搬,或是流水帐式地照相,无异于可有可无的鸡肋,甚至成为视觉上的赘物、障碍。  相似文献   

15.
张健 《新闻窗》2008,(6):28-29
在2005年普利策新闻奖获奖的众多作品中,大家明显看到一个共同现象,那就是以关注人的命运和人性的作品陡然增加。像美联社记者迪恩·菲茨莫里斯以反映伊拉克战争带给伊拉克人民和儿童伤害的几幅摄影作品和《芝加哥论坛报》记者朱莉娅·凯勒采写的飓风场面特写报道,都从不同程度说明“人本”意识已在新闻报道中觉醒。  相似文献   

16.
由中国新闻摄影学会主办的“中国国际新闻摄影比赛”简称“华赛”,这个比赛面对全球五大洲职业摄影师征稿,迄今为止已经举办过两届。第一届的参赛国家为76个,参赛作品的总数为21627幅;第二届的参赛国达77个,其参赛作品数量比上届增加了5401幅。由中国人举办的这项国际摄影比赛具备一定规模,其参赛作品的学术水平也达到了一定高度,在摄影圈内外引起反响。“华赛”的举办为中国新闻摄影师打开了一个认识世界的窗口,也为世界摄影师搭建了一个交流的平台。从其两届获奖作品情况看,每件作品都有可取之处。我们不妨在此就其银奖作品《米兰时装周》…  相似文献   

17.
本文选取了2005年中国新闻奖12幅获奖摄影作品和第九十届普利策新闻奖39幅获奖摄影作品为样本,进行对比分析。  相似文献   

18.
2001年河北省新闻奖摄影作品评选上作已经结束。全省30家日报、都市报、晚报、行业报送评和推荐了180幅(组)作品,经过评委会先后三轮的认真评议,《莫让假货在烈火中“永生”》等15幅作品获奖。其中《一个人的考场》、《撕开暴风雪》、《“3·16”爆炸案元凶靳如超伏法》三幅作品在第十二届中国新闻奖摄影作品复评暨2001年全国新闻摄影作品年赛中获奖。 宏观审视送评作品,从题材  相似文献   

19.
随着摄影技术数字化的普及,媒体创意影像的后期制作也对传统摄影形成了巨大冲击。作为专业的摄影人,在这个数码时代如果没有创意,就相当于丢掉了作品的灵魂。与新闻摄影不同的是,一幅优秀的影像作品如果没有独特的技巧、思想结构,哪怕多好的创意也只能似游魂而无寄托。  相似文献   

20.
“以人为本”就是新闻传播的题中之义,而人文关怀是对以人为本理念的延伸和发展。同样,在现阶段的新闻摄影领域,通过影像表达出人本精神的内涵信息,已经成为我们这个时代新的镜头聚焦点。本文通过对新闻摄影中人文关怀缺失现状及其根源的分析,对如何完善新闻摄影中人文关怀的对策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