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朱玲玲 《小学生》2013,(3):39-39
计算在生活中随处可见,在小学,计算教学更是贯穿于数学教学的全过程,可见计算教学的重要性。但是小学生计算的正确率常受到学生的兴趣、态度、意志、习惯等因素的影响。在平常经常会听到一些家长或教师埋怨,说学生在计算中粗心大意,出现这样那样的错误,例如,不是看错数字,就是写错数字;不是抄错数字就是漏写符号;或是加法忘了进位,减法忘了退位,加法当减法做,乘法做成了除法;有时甚至会出现一些无  相似文献   

2.
在计算过程中,学生常常会出现写错数字、漏写符号、加法忘了进位、减法忘了退位、将加法当成减法等错误。教师要善于分析学生计算出错的原因,并积极地寻找对策。  相似文献   

3.
小学生在计算过程中,常常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错误。例如:不是看错数字,就是抄错数字;不是写错数字,就是漏写符号,或是加法忘了进位,减法忘了退位,加法当减法做,乘法做成除法;有时还会出现无法理解的错误,如此等等。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错综复杂的。下面就从学生的心理角度作一粗浅的归纳。  相似文献   

4.
小学生在计算过程中,常常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错误.例如,不是看错数字,就是写错数字:不是抄错数字,就是漏写符号,或是加法忘了进位,减法忘了退位,减法当加法做,乘法做成了除法;甚至会出现一些无法理解的错误.对此,部分家长和相当多的学生都愿意将这些现象归结为"粗心大意".我们不禁要问:"粗心大意"又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  相似文献   

5.
培养学生正确、迅速的计算能力是小学生数学教学的基本任务,但学生常常会出现这样的错误。如:不是看错数字,就是写错数字;不是抄错数字,就是漏写符号;或是加法忘了进位,减法忘了退位;加法当减法做,乘法做成了除法。这严重干扰着小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曾有人把这些错误归咎为学生的“粗心、马虎”。其实不然,学生在计算中出现错误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采取积极的预防措施,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1、小学生注意力的广度、稳定性、转移和分配发展很不完善。他们在观察式题中抽象的数字,运算符号时往往只注意到一些孤立的现象,不能看出它们…  相似文献   

6.
在计算过程中,学生常常会出现写错数字、漏写符号、加法忘了进位、减法忘了退位、将加法当成减法等错误。教师要善于分析学生计算出错的原因,并积极地寻找对策。一、学生计算出错的主要原因1.感知粗略,产生错误的视觉迁移在计算练习中,学生常常把计  相似文献   

7.
有些小学生在计算时经常出现抄错数字、看错符号、加法当作减法、乘法做成除法、加法计算忘了进位或多进位、减法计算没有退位或多退位等“低级错误”。究其原因,笔者认为不能用简单的“粗心”或“马虎”来归纳,主要还是由于小学生年龄较小,认知能力有限的心理因素造成的。  相似文献   

8.
计算,是人类社会每时每刻都不能缺少的,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然而小学生在计算过程中,却常常出现不少让我们感到不该犯的错误。不是看错数字,就是写错数字;不是抄错数字,就是漏写符号;或者加法忘了进位,减法忘了退位等等。有时甚至会出现无法理解的错误。  相似文献   

9.
陈炎西 《考试周刊》2013,(32):67-67
<正>生活离不开计算,计算能力是一项基本的数学能力,从小学教材中我们不难发现,计算数学是贯穿小学数学教学全部内容的主线,可见培养小学生具有一定的计算能力,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在实际教学中,老师们普遍发现:对于一些计算题,学生常常由于看错数字、抄错题,加法当减法做,乘法做成了除法,加法忘了进位,减法忘了退位等造成计算错误。那么,如何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呢?我认为小学低年级是学习计算的关键,培养计算能力必须从低年级开始。  相似文献   

10.
低年级学生在计算过程中,经常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错误。例如,不是看错数字,就是写错数字;不是抄错数字,就是漏写符号;不是加法忘了进位,减法忘了退位,就是加法当减法做,乘法做成了除法;有时甚至会出现一些无法理解的错误。对此,部分家长以及相当多的学生,都将这些现象归结为“粗心大意”。  相似文献   

11.
良好的计算习惯直接影响学生计算能力的形成和提高。调查结果显示,现在的孩子,学习粗心、马虎、不认真已经成了习惯。曾经被家长和老师忽略的小毛病,现在正在成为影响学生计算能力的大敌。学生的不良计算习惯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不认真读题,经常抄错数字,乘法做除法、加法做减法;②忘了进位,忘写余数;③计算草稿书写潦草,数位不对齐;④验算方法不完善,  相似文献   

12.
王雪晶 《学子》2014,(7):64-64
小学数学可以说是小学生阶段最为重要的学科之一,它由认识数字开始,逐渐拓展到小学数学的加法和减法。加、减法是小学数学教学中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熟练运用各类加、减法的计算技巧是小学生必须要掌握的基础技能。本篇论文我们就将结合实际,针对小学数学加减法的教学进行详细的探讨。一、实物教学法小学生的思维能力都处在初级的发展阶段,并不具备很强的逻辑性。作为小学阶段的数学教师,我们必须要运用一些形象的、直观的思维去教他们,尤其是对于小学低年级的学生。比如说,在进行最基础10以内的加减法教学过程中,  相似文献   

13.
20以内退位减法,从理论上讲有三种计算方法:“想加法,算减法”、“破十减”、“连减法”。三种计算方法各有利弊。“想加法,算减法”思路简单;但在计算时,有些学生往往想不出相应的加法,出现思维受阻现象,影响了计算的正确与速度。“破十减”规律容易掌握,算题的速度较快,但学生往往只用十减去减数,错误率较高。“连减法”符合减法本身的逻辑,始终是减法运算,但连减法把减数分成几和几,计算速度较慢。有的老师以为把这三种计算方法都教给学生就可万无一失。殊不知,由于低年级学生抽象思维能力差,方法一多,就会相互干扰。影响计算的正确率。我以为在教学中选用其中一种方法为好。  相似文献   

14.
正小学数学可以说是小学生阶段最为重要的学科之一,它由认识数字开始,逐渐拓展到小学数学的加法和减法。加、减法是小学数学教学中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熟练运用各类加、减法的计算技巧是小学生必须要掌握的基础技能。本篇论文我们就将结合实际,针对小学数学加减法的教学进行详细的探讨。一、实物教学法小学生的思维能力都处在初级的发展阶段,并不具备很强的逻辑性。作为小学阶段的数学教师,我们必须要运用一些形象的、直观的思维去教他们,尤其是对于小学低年级的学生。比如说,在进行最基础10以内的加减法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利用小孩子  相似文献   

15.
本单元教材是在学生掌握了20以内数的读写和十以内加、减法计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主要讲一位数加一位数得数超过10的进位加法以及相应的退位减法。教学要求是: 1.使学生正确、迅速地计算20以内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 2.使学生初步认识简单应用题的结构,会解答求总数和求剩余数的加、减法应用题。 这一部分内容是多位数四则计算的基础,也是进一步学习数学必须练好的基本功之一。 教材中还出现少量的十几加几的不进位加法和十几减几的不退位减法的练习题,这是为了进一步  相似文献   

16.
本单元要求学生学会20以内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正确、迅速地进行计算。要达到这一要求,关键是在理解、掌握算法基础上充分练习,教学中可分成三个渐进的层次。第一层次,得数是11、 12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  相似文献   

17.
1.20以内加减法的复习。 20以内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是多位数计算的基础。尽管第二册已学到了100以内的加减法计算,为了检查学生20以内口算的熟练程度,建议再复习一下加法表和减法表。教师可以让学生顺次说出得数是11、12、13、14、……的加法并作板书。即: 进位加法表  相似文献   

18.
一、多位数的加法和减法(一)单元知识结构分析本单元的教学要求是:能够正确、迅速地计算多位数的加法和减法,解答有关应用题.学会加、减法的一些速算法,提高计算能力.本单元的教学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万以内加、减法和多位数的读法、写法的基础上进行的.学生已经学过了万以内数的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教学中可以类推出多位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因此,本单元的教学重点不再是讲算法,而是通过练习,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学好本单元的关键是灵活掌握加、减法的运算定律.加减法的一些速算法,学生接受起来比较困难,是本单元的难点.  相似文献   

19.
许玉梅 《青海教育》2011,(12):43-43
通过多年来的小学数学教学实践,发现小学生的数学阅读能力与数学成绩有着直接的关联,并影响着学生解决问题的准确性和速度。一些成绩不稳定的学生在作业和考试中总会有一些错误,比如抄写错误、加法当做减法、小数点错位等,  相似文献   

20.
教学文摘     
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学习数学 如用文字来定义什么是加法或减法,一年级学生是很难理解和掌握的。虽然教材也设计了几幅图画来说明加、减法的意义,但是单纯地按图意进行讲解,就不如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摆弄小棒,圆片等实物,直接地感知到把两个数合在一起要用加法计算,而从一个数中去掉一部分用减法计算。即使他们暂时还不能用语言来概括加、减法的意义,但是对加、减法的意义已有了较深刻的感性认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