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史今 《金秋科苑》2009,(19):22-22
1945年8月6日,美国B-29“超级空中堡垒”轰炸机在日本广岛上空投下了一枚绰号为“小男孩”的原子弹,需要说明的是,用于实战的原子弹并不是掉在地上才爆炸,为了增强杀伤效果,这颗原子弹是被设定在空中爆炸的。原子弹从9600米高空被扔下来,在距离地面600米的高度上爆炸。  相似文献   

2.
地球曾经被小行星撞破过,那次要了恐龙的命。如果这个惨剧重演,会不会要了人类的命呢?2013年2月15日,一块直径17米、重达1万吨陨石进入地球大气层,以高达每秒18千米的飞行速度撞向地面,在俄罗斯车里雅宾斯克市上空2万米高处发生爆炸。陨石爆炸的能量相当于500万吨TNT当量,是1945年广岛原子弹爆炸威力  相似文献   

3.
《发明与革新》2009,(10):23-23
1964年10月16日,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后,中国拿到了核大国俱乐部的“入场券”,氢弹技术的研制被国家提上了议事日程。  相似文献   

4.
掰开原子弹     
自从美国在日本广岛、长崎投下“小男孩”、“胖子”两颗原子弹之后,人们都为核威力感到恐惧。在那次原子弹袭击中,有数十万人丧生,两座大城市瞬间变成焦土。对这样一个神秘可怕的怪物,历史上却曾有人把行将爆炸的原子弹掰开过。这听起来也许十分荒唐,但确有其事。这位“超人”就是加拿大科学家斯罗达士。  相似文献   

5.
爱尔 《知识窗》2006,(3):4-5
1944年7月17日,美国芝加哥港海军基地发生了惊天动地的大爆炸,硕大的蘑菇云升上2英里高空,两艘运送军火的商船当场被“蒸发”,地面留下了一个巨坑。60多年来,美国政府一直宣称那是一次因疏忽引发的军火爆炸事故,但越来越多的证据说明,芝加哥港大爆炸可能是美国军方在测试人类第一枚原子弹,  相似文献   

6.
放射性食物——“在太平洋马绍尔群岛设置的爆炸场上进行了第二次热核武器实验,据说它的爆炸力比广岛原子弹的爆炸威力还要强600倍。该爆炸的即时冲击恰巧落在附近一艘叫作福坨丸的日本渔船上,在这艘渔船的敞口舱内装有捕获的金枪鱼和鲨鱼。当时该船距离爆炸场有80海里远(约130千米),它遭遇到一场骤雨般的白色灰尘微粒的袭击,  相似文献   

7.
1944年7月17日,美国芝加哥港海军基地发生了惊天动地的大爆炸,硕大的蘑菇云升上2英里高空,两艘运送军火的商船当场被"蒸发",地面留下了一个巨坑.60多年来,美国政府一直宣称那是一次因疏忽引发的军火爆炸事故,但越来越多的证据说明,芝加哥港大爆炸可能是美国军方在测试人类第一枚原子弹,它比美国公开宣称首枚原子弹试爆时间早整整一年.由于死于爆炸的大多是黑人水兵,因此有人认为,美国军方是在拿黑人当试验品,测试"首枚原子弹"的威力.  相似文献   

8.
1964年10月16日,当广播电台传来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的喜讯后,就有人传言说王淦昌先生是中国原子弹的主要领导者和研制者。直至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叶,有关我国研制原子弹等核武器的内幕不再成为“绝密”时,我和我的常熟老乡们才知道在历次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名单上那位叫“王京”的人,原来就是王淦昌先生!一位世界闻名的大科学家,在和平时期为了国家的特殊使命隐姓埋名17年之久,这在世界历  相似文献   

9.
一颗百米直径的小行星,爆炸威力是广岛原子弹的200倍。这样的威胁是千年一遇,听起来是小概率,却是实实在在的风险。未来的泛星计划,就是要紧紧盯住每一颗与地球擦肩而过的小行星。  相似文献   

10.
1945年8月6日清晨,一架美国B——29重型战略轰炸机在日本广岛市上空投下了一颗重达4.4吨,代号为“小男孩”的原子弹,它在距地面550米高处爆炸。刹那间闪出强烈的白光,把大地照得雪亮;广岛城内一片火海。伴随着一声惊天动地的巨响,强烈的冲击波使许多房屋倒塌,刚才还是高楼林立的广岛城  相似文献   

11.
科苑 《今日科苑》2009,(21):24-27
中国成功爆炸第一颗原子弹 1964年10月16日15时,中国在西部地区爆炸了一颗原子弹,成功地实现了第一次核实验。  相似文献   

12.
科学家设想过一个实验:在一个隔热的耐高温高压的箱子里,放入小型原子弹,然后称一下箱子的重量。之后用特殊的方式把原子弹引爆,当然由于箱子很坚固,原子弹只能在箱子内闷声爆炸,不仅如此,箱子的隔热作用让原子弹爆炸产生的冲击波、高温、闪光都无法散发出来。这时再把箱子称一下,箱子的质量是变大了?还是变小了?也许我们都会异口同声地说,箱子的质量肯定减小了,因为箱子里的原子弹爆炸了,有质量的物质化成了没有质量的能量,因此质量减小了。但是,科学家却说,爆炸之后的箱子与爆炸之前的箱子一样重,也就是质量没有变!当然,如果箱子不能完全隔热,导致一些热量散发出来的话,箱子的重量就会慢慢减小,  相似文献   

13.
<正>人物简介程天民,第三军医大学军事预防医学系全军复合伤研究所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防原医学与病理学家。首创中国唯一的复合伤研究所,被誉为中国防原医学特别是复合伤研究的开拓者。心系祖国的医学家1964年10月16日,我国第一颗原子弹在新疆罗布泊地区爆炸成功。原子弹爆炸产生的巨大威力让青年程天民感到无比激动和震撼,可当他看到因核爆炸而死伤的动物时,顿时忧心忡忡:“不研究防护救治,怎么能行?”  相似文献   

14.
危险的2036年     
一颗直径几百米的小行星与地球相撞,会产生能量相当于11万颗广岛原子弹的大爆炸。其冲击波掀起的灰尘将笼罩地球上1/4的地区。这是多么可怕的景象。不过科学家告诉人们大可不必惊慌,他们自有对策。  相似文献   

15.
1995年是原子弹爆炸50周年。原子弹问世是本世纪影响人类历史进程的一项重大科技成就,作为总设计师的美国理论物理学家奥本海默为原子弹的设计制造立下了汗马功劳。研制原子弹计划的诞生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夕,物理学领域里的原子分裂实验已在德国取得成功。有情报证实,第二次世界大战期  相似文献   

16.
看到“大爆炸”三个字,您的脑海中一定会浮现出炸弹、炮弹在战争中摧毁生命、破坏建筑物的场景,您甚至会联想到原子弹、氢弹猛烈爆炸的骇人场景可是您是否知道,此处的“大爆炸”却寓意着生命的诞生,而且是突发性地产生多种生物门类,“大爆炸”带来的是一幅万物竞生、生机勃勃的动人画面。  相似文献   

17.
海底大地震     
许多人认为只有陆地才经常发生地震,其实在深深的海底,地震发生的频率更高。据统计,全球80%的地震集中在幽深的海底。特别是在太平洋周围平均深度4000米以上、终年暗无天日的海沟里以及它附近的群岛区的深海中,地震更多。海底地震是异常猛烈的,这些地震每年释放的能量足以举起整座喜马拉雅山,相当于10万颗原子弹爆炸产生的能量。海底地震首先威胁到的是航行在海上的船只。1959年春,前苏联客货轮“库鲁”号正航行在堪察加沿海海域,突然船身受到剧烈的震动,就  相似文献   

18.
俄罗斯陨石雨的谜团 科学家认为,袭击俄罗斯的陨石雨来自一颗坠落的陨石.这块陨石其实是大约一年前脱离小行星带的一颗小行星,进入地球大气层后仅存在了30多秒,随后飞到地球上空24至19千米时摩擦燃烧发生剧烈爆炸并碎裂,产生大量碎片,形成了陨石雨.该陨石重达7 000吨,爆炸威力相当于20颗原子弹,幸运的是,大气吸收了绝大部分能量.  相似文献   

19.
史真 《今日科苑》2009,(19):60-61
“打猎队”在茫茫戈壁滩和荒野上艰难地跋涉 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前夕。1964年4月,在新疆罗布泊的西北核试验基地司令部指示警卫营4连抽调骨干力量,组建一支精悍的“打猎队”,副连长何仕武为队长,副排长王万喜为副队长,战士王俊杰、司喜忠、丁铁汉、潘友功为队员,王国珍是卫生员。  相似文献   

20.
《金秋科苑》2012,(21):72-73
反应堆是指能够在受控下(所以不会发生原子弹那样爆炸)持续进行核裂变链式(连锁)反应的装置。之所以把它叫做“堆”,是因为世界上第一个核反应堆是用石墨块(用以控制反应速度)和金属铀块(反应燃料)一层一层交替地“堆”起来而构成的。后来,其他不用石墨的核反应装置,仍沿用这种叫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