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实验目的 :1 .采用蚕蛹蛋白代替蛋清做蛋白质的性质实验 ,给学生提供活的感性材料 ,再与蛋清蛋白质对比 ,使实验更具说服力 ;同时能增强实验的趣味性 ,调动起学生积极性 .2 .蚕蛹是人们的食物 ,采用它做实验更贴近生活 ,更具实效性 ;同时使学生进一步认识蚕蛹含有丰富蛋白质 .二、蚕蛹蛋白质溶液的配制方法 :取一只活蚕蛹用剪刀剪去头部 ,剪口大小以能挤出清液为宜 ,将清液挤入小烧杯内 ,大约1 0滴清液加 6毫升蒸馏水 ,使其溶解 ,再将溶液转移至试剂瓶中 ,备用 .三、蛋白质的性质实验过程 :(1 )蛋白质的盐析取 1毫升饱和硫酸铵溶液 ,向…  相似文献   

2.
本实验以赤峰市周边地区蔬菜大棚蚯蚓为研究对象,研究了杰功对蚯蚓的毒性效应和蛋白质含量的影响.经实验得知:不同浓度的杰功对蚯蚓处理24h和48h,蚯蚓的死亡情况和蛋白质含量的变化均有明显的差异,处理24h时,蚯蚓体内蛋白含量的变化趋势为:先上升后下降,蚯蚓死亡数量较少;处理48h时,其蛋白质含量总体表现为下降的趋势,其死亡数量增多.而且相同浓度杰功对蚯蚓处理24h和48h也存在差异性.  相似文献   

3.
禽蛋类是满6月龄婴幼儿较常添加的蛋白质类辅食,本研究通过体外模拟婴幼儿胃肠消化过程,比较不同禽类蛋清蛋白质的消化特性。研究结果表明:单位质量鸡蛋清可为婴幼儿提供的蛋白质高于鸭蛋清、鹅蛋清、鹌鹑蛋清和鸽蛋清。婴幼儿对鸡蛋清蛋白质的胃消化率(48.7%)和胃肠两步消化率(84.1%)是5种禽蛋清中最高的,鸽蛋清蛋白质的胃消化率(39.2%)和胃肠两步消化率(70.5%)最低。经胃肠两步消化后的鹅蛋清(81.4%)、鹌鹑蛋清(80.2%)和鸭蛋清(76.4%)的蛋白质消化率介于鸡蛋清和鸽蛋清之间。5种蛋清的蛋白质消化率与其消化产物氨基酸得率呈显著正相关(P<0.05),与消化前、后的可溶性蛋白质粒径大小呈显著负相关。因此,建议为婴幼儿优先选择添加鸡蛋清,其次选择添加鹌鹑蛋清和鹅蛋清,最后才选择添加鸭蛋清和鸽蛋清,该研究为给婴幼儿合理添加蛋类辅食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
蜗牛吃纸吗     
在一节科学课上,同学们带来了许多材料,有蚯蚓、湿土、干土,纸盒等,其中李朋威同学带来了很多只蜗牛。本课的一个重要内容是实验验证蚯蚓适宜生活的环境,实验时许多同学用蚯蚓做实验,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李朋威用蜗牛代替蚯蚓实验,同样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那是去年九月的第一节自然课,上课时同学们带来了许多材料,有蚯蚓、湿土、干土,纸盒等,其中李朋威同学带来了很多只蜗牛。本课的一个重要内容是实验验证蚯蚓适宜生活的环境,实验时许多同学用蚯蚓做实验,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李朋威用蜗牛代替蚯蚓实验,同样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蜗牛吃纸吗     
杨晓林 《科学课》2009,(4):18-19
在一节科学课上,同学们带来了许多材料,有蚯蚓、湿土、干土,纸盒等,其中李朋威同学带来了很多只蜗牛。本课的一个重要内容是实验验证蚯蚓适宜生活的环境,实验时许多同学用蚯蚓做实验,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李朋威用蜗牛代替蚯蚓实验,同样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陈琳 《中学生物学》2011,27(4):45+54
饲养和观察蚯蚓实验是人教版八年级(上)教材中的一个学生实验,实验要求学生采挖蚯蚓并制作饲养器进行饲养、观察和实验探究,从课本上的描述来看,本实验似乎很容易开展,但实际上由于实验教学已经是9月中旬,气温较低,蚯蚓的活力明显不强,再加上城里学生存在害怕的心理、采挖蚯蚓困难和实验设计中干扰因素太多等问题,本实验教学难以达到教学要求和目标。  相似文献   

8.
谢俞 《中学生物学》2003,19(4):41-41
参照九义教材初中《生物》第一册(下),实验三:观察蚯蚓,我改动了其中的两个条件,纸板用普通的纸,玻璃板用文具盒代替,若蚯蚓爬出了纸或文具盒,再把它放回起点重新开始爬。文具盒必须是铁皮制的。  相似文献   

9.
养蚯蚓     
我家养了很多鸡,为了让鸡长得快、多产蛋,同学们建议我养蚯蚓,养出的蚯蚓给鸡吃,可以让鸡多产蛋,还能够提高鸡蛋的品质。我们通过查资料得知,蚯蚓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特别是蛋白质含量高,能够促进鸡多长肉、多产蛋,是喂鸡的好饲料。  相似文献   

10.
<正>1教学背景和教材分析"蚯蚓"为苏教版生物学七年级下册的一节内容,要求学生合作探究蚯蚓适应土壤中生活的特征。从蚯蚓的体色、体形、运动和对湿度的反应入手,让学生合力探究蚯蚓对土壤生活的适应性,仔细观察实验探究过程,描述实验探究现象,得出实验结论。2教学目标知识目标:自主观察蚯蚓的体色、体形和环带,辨析蚯蚓的前、后端、体毛和刚毛,了解蚯蚓的运动和对  相似文献   

11.
做好课前准备工作是上好自然课的关键,教师必须精心准备好观察、实验材料。这些材料一部分是实验室提供的,还有一部分要靠教师从大自然中获取和自制。我在教学实践中体会到,像这样的观察、实验材料应尽量组织学生自己参与课前准备,因为自然课的主要任务是引导儿童认识一些具体的自然事物,让学生参与课前准备可以使学生在准备的过程中为学习研究新知识获取更多的感性材料。 在教《动物和环境》一课时,课文中有两个引导学生认识蚯蚓适宜生活在什么环境里的实验,实验材料主要是蚯蚓。乡村小学的学生找蚯蚓是比较容易的事,课前我布置每个实验小组自备5条蚯蚓,学生在挖蚯蚓时就在无意中获得了在什么地方能找到蚯蚓的感性  相似文献   

12.
生物是一门实验操作性很强的学科 ,认真上好生物实验课 ,既有利于对学生观察能力、动手能力的培养 ,更有利于对学生的思维能力尤其是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例如 ,有一节学习蚯蚓知识的课(课前教师在每张实验桌上放了一条蚯蚓及各种实验工具)。教材上关于蚯蚓的前端与后端只用“根据环带的位置”一种方法来进行判断 ,但在教学时教师却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 :请同学利用桌上的各种实验工具 ,想一想 :你能用几种方法来判断蚯蚓的前端和后端?进而放手让学生自己进行观察 ,操作实验。有的学生用手去摸蚯蚓的皮肤 ,发现蚯蚓皮肤上的刚毛有顺茬和…  相似文献   

13.
孙继辉 《生物学教学》2003,28(11):29-29
记得我曾看到一条报道 :在美国某中学生物学课上发生了这样的事 :某考察团到美国一所学校观摩 ,当同学们到讲台前领取蚯蚓时 ,由于蚯蚓太滑 ,不少同学不得不爬到桌下或地上 ,费了好大周折。教师并没流露出半点不快。这位教师“组织教学”的能力似乎很差 ,但整节课学生收获却很大 ,每个学生都亲自感触到了蚯蚓粘滑的体表及蠕动 ,有的同学还勇敢地品尝了蚯蚓是什么味道。这些在我们的课堂里似乎很少见到。为什么教师不将蚯蚓分发给每位学生 ?为什么教师不让学习小组组长领取实验材料呢 ?假若在实验前我们的教师就将实验用的蚯蚓用解剖盘装好 ,…  相似文献   

14.
1活动内容以常见的蚯蚓为实验材料,通过思维导图进行主题知识构建,借助发散思维生成10个或更多实验主题;整合中小学实验涉及观察法、实验法、制作法等多种科学探究方法,引进发散思维、求同思维、逆向思维等多种思维训练,在实验设计与开展的同时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同时,鼓励学生继续开发有价值的蚯蚓主题探究实验,进一步生成和丰富实验活动的内容与形式,并以"科学DV活动"的形式记录活动的全程。活动的重点是实验技能训练和科学思维的培养;活动的难点在于科学探究实验的创新设计及有效的DV记录。  相似文献   

15.
1实验原理和材料“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蛋白质”的实验原理是还原性糖和斐林试剂反应生成砖色沉淀,脂肪遇苏丹Ⅲ染液成橘黄色,而遇苏丹Ⅳ染液成红色,蛋白质与双缩脲试剂反应成紫色反应,淀粉遇碘液变蓝色。本实验的实验材料分别是:检验还原性糖的是梨或苹果、检验脂肪的是花生、检验蛋白质的是大豆或蛋清、检验淀粉的是马铃薯块茎。  相似文献   

16.
蚯蚓的采集     
动物学课本中安排了《实验三解剖蚯蚓》(250—251页)。怎样采集蚯蚓呢?有下列四法。①、挖掘法。1.选择有机肥料施用较多、腐植质丰富、质地疏松、肥沃、湿润的菜园地或黄豆地、黄花苜蓿地、刚收割的麦田,用铁鎝翻土,可采集到较多的威廉环毛蚓(俗称“青蚯蚓”)。2.选择腐植质丰富、土壤湿润肥沃的地方(如宅前屋后、禽畜饲养场近旁、有枯枝落叶之处有烂稻草、烂麦杆堆积之处),  相似文献   

17.
那是去年九月的第一节自然课,上课时同学们带来了许多材料,有蚯蚓、湿土、干土,纸盒等,其中李朋威同学带来了很多只蜗牛。本课的一个重要内容是实验验证蚯蚓适宜生活的环境,实验时许多同学用蚯蚓做实验,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李朋威用蜗牛代替蚯蚓实验,同样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课上我极力地表扬了他课下认真准备实验材料,课上大胆实践的精神,并号召同学们向他学习。下课了,同学们陆续走出教室,我看见李朋威同学也跟着走出来,[第一段]  相似文献   

18.
小学自然的课外活动是实现教学目标的途径之一,也是课堂教学的补充。课外兴趣培养的内容主要有简单的实验、制作、观察等。课外活动的方式具有很大的灵活性,可以集体活动、小组活动,也可以个人活动。其目的是通过课外兴趣活动,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以及简单的实验能力。例如,“动物和环境”一课的学习,可以组织实验小组开展第一个实验,即把蚯蚓放入半边明半边暗的纸盒里,观察蚯蚓往哪边爬。在这个实验中盒子里的温度、湿度等条件都一样,只有光的条件不一样。第二个实验是把蚯蚓放在于土和湿上之间,观察蚯蚓往哪边爬、在这个…  相似文献   

19.
一、实验目的:让孩子知道蚯蚓有再生能力(一条蚯蚓分成两段也能成活);培养幼儿做小实验的兴趣。二、实验准备:带幼儿到园地里寻找蚯蚓(从观察蚯蚓的粪便和被蚯蚓钻松了的泥土着手,教会幼儿寻找蚯蚓的方法);通过观察法让幼儿感知蚯蚓的外形特征,了解蚯  相似文献   

20.
蚯蚓体内有极高活性的蛋白水解酶等酶类,利用这些酶水解自体蛋白,使之成为可溶性的小分子活性肽和氨基酸。蚯蚓中的氨基酸组成与禽畜体内组织蛋白质的氨基酸的组成相仿,并且水解产物中含有抗病和促进动物生长等多种功能的活性多肽。本实验为研究蚯蚓对菜粕中的植物性蛋白的水解作用,为利用蚯蚓处理植物蛋白,生产新型高质廉价饲料提供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