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李晖 《新体育》2007,(4):36-37
一月上旬,乒羽中心副主任兼中国羽毛球队总教练李永波正式对外宣布,29岁的老将夏煊泽在这个月的22日出任中国少年队女单组主教练。  相似文献   

2.
一把“抄”走悉尼奥运会五枚金牌中的四枚,如此骄人的战绩,不仅写就了中国羽毛球发展史上最辉煌的一段历史,在世界羽坛同样堪称一段传奇。弹指一挥间,四年很快又将过去,那些昔日的奥运会冠军龚智超、葛菲、顾俊、吉新鹏,已经各奔前程.仅剩下张军/高崚依然在为卫冕而战。谈起明年的雅典奥运会,中国羽毛球队总教练李永波直言做梦都想把五枚金牌一  相似文献   

3.
2006年4月12日下午4时,中国羽毛球队总教练李永波在潜心备战汤尤杯赛的福州训练基地,正式对外公布了国际羽坛最受关注的中国羽毛球队出征日本汤尤杯决赛阵容名单。经过较长时间的综合考察,经过各项目教练员的全面评估,由中国羽坛最优秀的男女20名选手组成的强大阵容,将向着卫冕汤姆斯杯冠军和完成尤伯杯五连冠的既定目标进发。  相似文献   

4.
9月16日央视一套《看见》栏目播出了主持人柴静对于中国羽毛球队总教练李永波的专访。这是伦敦奥运消极比赛事件后,近两个月李永波首次进行的正式回应,对于曾经发生在叶钊颖、周蜜身上的让球事件,李永波坦承自己做法不当,不过对于此前曾表态“该我负的责任,我一定会负”李永波并没有给出很明确的回重,也没有信守分析过程的承诺,甚至最后与记者不欢而散,勿勿离场,显然李总对于诸多的敏感话题,还没有准备好。  相似文献   

5.
一水 《新体育》2007,(12):36-37
“做名人难,做一个名人的儿子更难。”这句话的前半句可以恰如其分地用在中国羽毛球队总教练李永波身上,而后半句用在李永波之子——李根的身上更是再合适不过了。作为李永波的儿子,李根从出生之日起,就受到了比别的孩子更多的关注和更大的压力,而他,又偏偏选择了羽毛球为自己的职业。一个是世界冠军、总教练爸爸,一个是初出茅庐的中青队队员儿子,这样的一对父子之问,自然有着不同于寻常人家的故事。  相似文献   

6.
李永波这个名宇,对于关心中国羽毛球运动的人来说,并不陌生、作为羽毛球运动员,他在14年中,6次夺得世界冠军,成为一代羽坛骄子.作为教练,他受命于艰难之际,在中国羽毛球队成绩不断下滑之时,勇敢地挑起了副总教练的重担,率领中国羽毛球队经过两年的奋斗,开始走出低谷.今年首夺“苏迪曼杯”,又获得世锦赛女单冠军,且在一系列国际公开赛上,都有上乘的表现.如今,他作为中国羽毛球队的总教练,成为中国体育教练员队伍中一颗正在升起的、令人瞩目的新星.  相似文献   

7.
中国羽毛球队总教练李永波在2005年1月6日举行的羽毛球队冬训动员大会上点评了国家队5个项目组,认为从发展眼光看,目前最为堪忧的不是男双,正是此前成绩最为优异的女子单打。李永波说,雅典奥运周期,中国羽毛球队可以说完成了全国人民交给的任务,重大比赛都取得了领先世界的好成绩,并夺回分别12年的汤姆斯杯。但他同时指出,中国队辉煌的战绩后面还存在着许多不足,认清这一点非常重要。他接着对中国队5个项目组在2004年的表现进行了点评。  相似文献   

8.
非常完美     
任丽 《网羽世界》2012,(7):26-29
尽管中国羽毛球队总教练李永波一再否认中国队“一家独大”的说法,并且谦虚地说羽毛球队还远远不如中国乒乓球队,但从竞技体育的角度来看,中国羽毛球队已经几乎做到极致,在每一个单项上,中国队都拥有几名或几对选手占据着世界前列的位置。近年几乎所有世界大赛的团体冠军都被中国队收入囊中,单项赛事金牌也很少旁落。  相似文献   

9.
农历腊月二十六距离春节还有四天时间,中国羽毛球队全体队员在总教练李永波的带领下来到中央电视台体育频道《全明星猜想节目》新春特辑——新春喜庆全明星节目,中国羽毛球队的世界冠军和全体成员与刘晓庆和于荣光领军的中国明星羽毛球队共同联欢共贺农历新年。在喜庆祥和的气氛下,晚会现场热闹和兴奋让过年忙于训练无法回家的中国羽  相似文献   

10.
2006年2月10日,中国羽毛球队为备战2006年4月在日本东京举行的汤尤杯比赛,即将奔赴福州进行两个月的封闭性训练。作为上一届汤尤杯两座奖杯的得主,中国队志在双双卫冕。中国羽毛球队总教练李永波对夺取尤伯杯实现“五连冠”志在必得,“虽然尤伯杯韩国队和印尼队还是我们的主要对手,但她们的实力存在着明显的差  相似文献   

11.
《新体育》1997,(6)
龚智超,1977年出生,湖南安化人。身高1米63,体重50公斤。中国羽毛球队女子单打运动员。 龚智超1985年被选进安化少年体校羽毛球队;1989年进入湖南省羽毛球队;1995年入选国家羽毛球二队;1996年5月正式入选国家队。1997年初,她获得了瑞典羽毛球公开赛女单冠军和日本、韩国、全英公开赛3个亚军,世界  相似文献   

12.
黄玉斌垂钓回回一门回回回回回回回回口口回回回回回回回回回回中国女乒队总教练张爱林正在为队员做准备回回回回回回回回回回回回回回回回回回回回回回回回回回回回沈惠章摄三教头(徐益明、黄玉斌、陈运鹏)此时轻松自如个愿{、、人既谈自问刚回款回H回了回回口医输刻回回回回回回回回口回回口回口口回口回回中国羽毛球队副总教练李永波正在高歌一曲男篮主教练蒋兴权沈惠章摄国家队教练训练生活剪影@沈惠章  相似文献   

13.
李永波正准备退役时,某国的体育机构多次找永波商谈,请他到该国的国家队去执教,待遇十分优厚,但都被永波谢绝了:“我还是想做一名中国队的教练员。” 对谢颖来说,他认为丈夫的决定总是有道理的,“他打了十几年球都还没打够,干嘛不让他接着干?”在中国羽毛球面临“冰点”的时候,李永波毅然做出挑起重担出任中国队总教练的决定。  相似文献   

14.
3月在荷兰埃因霍温举行的苏迪曼杯混合团体赛上,中国羽毛球队半决赛战胜印尼队后,为了解决赛对手,全体教练和队员又一起观看了在韩国与丹麦之间展开的另一场半决赛。看着丹麦女双老将奥尔森在场上挪不开步、反应迟缓的表现,总教练李永波不禁感叹:“看来,女队员到28岁真的打不动了,该退休了。”这时,坐在他身后的张宁突然发话:“李导,我今年也28岁了。”李永波有些惊讶地回头看了张宁一眼,然后半开玩笑地对她说:“你也28岁了?我以为你才22呢!” 28岁,对一个普通女孩来说,仍然是青春妙龄,但对一名专业运动员而言,绝对算…  相似文献   

15.
1992年的巴塞罗那奥运会上,中国羽毛球队获得了一块银牌和四块铜牌,登上领奖台的人数虽然不少,但都和金牌无缘。其后,中国羽毛球队进行了大换血,少帅李永波走马上任,率领一批年轻选手参加了亚特兰大奥运会,其中男队和女队的佼佼者分别是孙俊和葛菲。  相似文献   

16.
李永波、田秉毅;球场上一对年轻的老搭档.“年轻”,是相对于他们的职务而言.这二人今年一个是34岁,一个是33岁,可三年前就已分别身居中国羽毛球队副总教练、女子双打组主教练的“少帅”之职.年轻人执掌年轻的国家队,这其中便充满了耐人寻味的故事和意趣盎然的情节.走上帅台“喂,上来坐坐喝杯啤酒呀.”“好的.”电话刚挂上没几分钟,两个老伙计便已脸对脸地坐在了同一张桌前.  相似文献   

17.
俗话说:人三十而立。羽毛球名将李永波恰好如此。1993年全运会结束后,他正式宣布退役,没多久,中国羽毛球教练班子大调整,年届30岁的李永波勇敢地挑起副总教练的重担,一时间成为新闻界追踪报道的热点人物。 李永波是大连市人,在18年的羽坛生涯中,他尝遍了各种国际大赛的冠军滋味,毫无疑问,洁白的羽毛球给李永波带来了令人羡慕的成就和荣耀,然而对于性格豪爽、充满活力的李永波来说,羽毛球并不是他生活的全部。 (一)爱情与事业似乎不可兼得,可对李永波来说却不然。 当李永波在羽坛上刚刚崭露头角的时候,爱情之神便悄然而至,尤如一道吉祥的光环罩在这位英俊的小伙子头上。 她叫谢颖,是位沈阳姑娘。当初,他俩都在辽宁省体育运动技术学院接受训练。虽说谢颖是艺术体操队的选手,但生活在同一个大院里,常常是不期而遇。1984年,两颗年轻的心儿终于在人生的轨道上,撞击出爱的火花。李永波比她大6岁,1989年俩人领取了结婚证书,但由于李永波赛事频繁,致使几次预定的婚礼总是不能如期举行。对此,谢颖从无怨言,仍然一往情深地爱恋着心上人。后来,退役后的谢颖考入  相似文献   

18.
中国羽毛球队圆了苏迪曼杯“三连冠”的梦并在世锦赛上取得了2金1银2铜的成绩,基本实现了赛前的战略目标.作为中国羽毛球队的总教练,从统军位置上看,我的目光却不能仅停留在现有成绩上.本届杯赛中国羽毛球队也暴露出了诸多问题,对此必须给予足够且清醒的认识.  相似文献   

19.
资讯     
《新体育》2010,(4):80-80
红牛赞助中国羽毛球队 3月4日,红牛·中国羽毛球队合作启动仪式暨新闻发布会在华彬紫金剧院隆重举行,发布会宣布红牛维他命饮料有限公司成为中国羽毛球队赞助商。在为期三年的合作中,红牛公司将为国家队提供高品质的能量饮料,助力实现李永波提出的国家队培养造就100个世界冠军的“超级梦想”,并在全国范围内举办和支持100场大众羽毛球赛事活动,让羽毛球运动成为一种时尚生活元素。  相似文献   

20.
在刚过去的九月里,全世界羽毛球迷都把目光汇集到一个地方——西班牙首都马德里。在这里,为期7天的06年世界羽毛球锦标赛刚落下了帷幕。中国羽毛球队以近乎“野蛮”的强盗方式,硬生生地席卷了所有5枚金牌中的4枚。更让国人万分自豪的是,在那张4金3银3铜的成绩单背后,中国女双包揽前4名,男单领奖台全是中国人,女单决赛变成了中国姐妹花内战,男双在时隔17年后重新登上世界之巅的精彩表现。在最后的男双决赛蔡赟/付海峰夺冠后,从领队、教练到运动员直至球迷,脸上无不洋溢着灿烂幸福的笑容,这是他们近17年来最好的成绩。总教练李永波在回到祖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