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近日,国际奥委会化和奥林匹克教育委员会主席何振梁主持了在瑞士洛桑举行的2003年度国际奥委会化与奥林匹克教育委员会会议。会议强调了化教育对奥林匹克运动健康发展的重要性,并对下一段工作进行了部署。  相似文献   

2.
国际奥委会1974年做出决定:凡在体育工作中模范地遵循奥林匹克精神、成绩卓著以及对奥林匹克事业做出贡献者,可获得奥林匹克勋章。勋章分金、银二种,金质勋章一般授予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等,银质勋章授予体育界领导人和著名运动员。迄今为止,我国共有19人获得这一荣誉。  1986年4月28日下午,国际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在人民大会堂将金质勋章挂在时任国务院副总理万里的胸前。他说:“为了表彰你为世界体育事业所做出的杰出贡献,以及你对奥林匹克理想的忠诚,我荣幸地向你授予奥林匹克勋章。”国际奥委会从1975年开始颁发奥林匹克勋章…  相似文献   

3.
按照奥林匹克章程,奥运会举办体育比赛期间,也要安排丰富多彩的文化艺术活动。在申办2000年奥运会的城市当中,只有北京拥有一座现代化的综合性体育专业博物馆——中国体育博物馆。今年3月7日,以国际奥委会执行委员、瑞典的古纳尔·埃里克森为团长的国际奥委会2000年奥运会申办城市考察团一行11人,在何振梁等人陪同下,视察了中国体育博物馆。这次考察,使考察团成员们大吃一惊,团长埃里克森先生说:“在这里,我们发观  相似文献   

4.
《新疆体育》2001,(8):28-30
7月13日晚.在莫斯科世界贸易中心,当国际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宣布北京获得2008年奥运会主办权后.一楼新闻中心的大屏幕上久久定格在一个动人的场面上何振梁眼含热泪.与排着队上前祝贺的国际奥委会委员逐个握手、拥抱。他轻拍着对方的后背.谢谢老朋友.千言万语尽在不言中。当中国台北委员吴经国含着泪水冲上台.与何振梁紧紧拥抱.  相似文献   

5.
《中华武术》2008,(1):30
2007年9月127日.对于莱州中华武校来说是一个值得纪念的日子.这天.师生们迎来了国际奥委会执行委员会委员何振梁先生。  相似文献   

6.
2002年8月24日,国际奥委会“寓教于体”(EducationThroughSport)世界论坛在德国威斯巴登市举行。来自150多个国家和地区奥委会的代表及雅典、都灵、北京奥组委的代表和国际奥林匹克教育、文化专家出席了会议。受中国奥委会指派,笔者参加了这次会议。一、会议简况会议由国际奥委会执委、国际奥委会文化与奥林匹克教育委员会主席何振梁先生主持。他在开幕式的致辞中阐述了教育和文化在奥林匹克运动中的作用:教育与文化、文化与体育、体育与教育,这几个紧密相连的概念形成了奥林匹克主义的基础。体育的发展使我们认识到应该…  相似文献   

7.
2006年3月25日晚7点,CCTV2005体坛风云人物颁奖晚会在中央电视台举行。吴桥杂技学校参加日本“30人31脚全国大会”的30名小学生被授予特别奖,国际奥委会委员何振梁先生亲自为小学生们颁奖,国际奥委会的终身荣誉主席萨马兰奇  相似文献   

8.
2006年8月31日至9月2日,国际奥委会副主席兰比斯·尼古拉乌先生携其子瓦西里斯·尼古拉乌访问西藏。受到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副主席多吉泽仁的亲切会见。尼古拉乌先生是国际奥委会资深委员,1986年以来先后任国际奥委会文化委员会委员、市场开发委员会委员、文化与奥林匹克委员会委员、国际奥委会执委、副主席。  相似文献   

9.
问:您是什么时候被批准为国际奥委会中国委员的?您的主要职责和任务是什么? 答:我是1981年10月2日,在84届国际奥委会上当选为国际奥林匹克委员的。作为国际奥委会委员的主要职责是维护和贯彻国际奥委会的宗旨。它的宗旨有许多条款,但概括起来主要有两条:一是通过体育运动促进青年人身心健康;二是通过国际体育比赛,促进各国人民和各国青年之间的相互了解和友谊,从而有助于维护世界和平。然而,作为国际奥委会的中国委员,还有另一项任务。那就是为在中国推动奥林匹克运动的发展做各种工作。同时,作为亚洲地区的国际奥委会委员,还应为整个亚洲奥林匹克运动的发展竭尽自己的努力。问:中国目前国际奥委会委员有几位?  相似文献   

10.
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10C),简称国际奥委会,总部设在瑞士洛桑。国际奥委会1894年成立时,总部设在法国巴黎,1915年4月10日总部迁入有“国际文化城”之称的洛桑。国际奥委会是奥林匹克运动的最高权力机构。它是一个国际性的、非政府的、非营利性的组织,是奥林匹克运动的指导者、捍卫者和仲裁人。国际奥委会具有法人地位,按照《奥林匹克宪章》领导奥林匹克运动。它根据《奥林匹克宪章》作出的决定是最终决定。国际奥委会的组织机构包括:国际奥委会全体委员会议、执行委员会、秘书处和专门委员会。国际奥委会成员由国际奥委会委员、执委、副主席…  相似文献   

11.
2002年8月24日,国际奥委会“寓教于体”(EducationThroughSport)世界论坛在德国威斯巴登市举行。来自150多个国家和地区奥委会的代表及雅典、都灵、北京奥组委的代表和国际奥林匹克教育、文化专家出席了会议。作为中国奥委会派出的代表,我参加了这次会议。深刻体会到教育在奥林匹克运动中的重要地位及奥林匹克教育多元化的价值。一、会议简况会议由国际奥委会执委、国际奥委会文化与奥林匹克教育委员会主席何振梁先生主持。何主席在开幕式的致辞中阐述了教育和文化在奥林匹克运动中的作用:体育与教育、教育与文化、文化与体育、,这…  相似文献   

12.
《体育教学》2008,(8):I0002-I0002
2008年8月5日,首都体育学院举行了“奥林匹克教育博物馆”的揭牌仪式,国际奥委会前副主席庞德先生参加了“奥林匹克教育博物馆”揭牌仪式并揭牌。当日有10位国际奥委会委员和来自世界各个国家和地区的80多位奥林匹克专家和学者参观了“奥林匹克教育博物馆”,并给予了高度评价。  相似文献   

13.
尹晓辉 《新体育》2011,(6):27-27
在中国体育博物馆,珍藏着一个的奥林匹克杯。 奥林匹克杯诞生于1906年,是由“现代奥林匹克之父”顾拜旦先生倡议,在1906年国际奥委会全体委员会通过的,旨在表彰对奥林匹克运动做出很大贡献的国家和地区奥委会或其它社会团体。  相似文献   

14.
四、怀念董守义先生每当我回忆起早期的奥林匹克斗争,我会自然地怀念这位为新中国体育事业做出过特殊贡献的体育家———董守义先生。他是中国第三位国际奥委会委员,但他也是新中国名副其实的第一位国际奥委会委员。最近我在《体育文化导刊》上读到谭华和王玉立的文章《共和国体育史上的1952年》,其中介绍了董守义先生在1952年是如何奉召进京、参与早期的奥林匹克斗争的史实,同时文中也提到我当时负责接待他的情况。我想就从我的切身感受谈谈有幸和董先生交往的前前后后。第一次是晏福民和我到车站去接他。我知道他是解放前旧体…  相似文献   

15.
《体育教学》2008,(8):I0003-I0003
2008年8月5日一7日.在首都体育学院举行了北京奥运会之前以“奥运”为主题的最大规模的一次“国际奥林匹克学术大会”。本次学术大会由国际奥林匹克研究中心和首都体育学院联合举办,主题是“奥林匹克的学术发展趋势与展望”。前国际奥委会副主席庞德先生、国际奥林匹克史学会主席卡尔兰纳兹先生、国际奥林匹克中心主任巴尼先生等10多位国际奥委会委员和来自五大洲的80多位奥林匹克专家和学者云集一堂。  相似文献   

16.
何振梁先生走了,无论是媒体还是坊间,人们谈论的多是何老当年对于中国申办奥运成功的贡献。从一个学校体育工作者的角度看,何先生一生中最大的贡献在于他关于奥林匹克教育理念的推广宣传和普及。归根到底,就是他的教育情结,即将体育赋予了教育以完整的意义,引导了与学校教育紧密结合的体育发展方向。何振梁先生曾经说过:没有体育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没有教育的  相似文献   

17.
国际奥林匹克集邮联合会(FIPO)成立于1982年12月7日,创立者就是国际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当时作为国际奥委会的下属机构,以吸收世界各国爱好奥林匹克和体育集邮的个人会员为主。在萨翁的积极活动和FIP的支持下,首届奥林匹克邮展(OLYMPHILEX’85)于1985年3月18日在国际奥委会总部所在地瑞士洛桑举行。邮展旨在宣传奥林匹克集邮,故展品没有设竞赛类,只分荣誉类、奥运会类、单项运动类、某一国家体育邮票类、世界锦标赛  相似文献   

18.
洛杉矶奥运会的特邀嘉宾 1983年9月18日,荣高棠荣获国际奥委会颁发的奥林匹克银质勋章,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位获此殊荣的人,也是全世界第97位获奥林匹克银质勋章的人。 给荣高棠授勋的国际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是一位有政治头脑、能顺应历史潮流的伟人。他在担任国际奥委会副主席时,就积极协助、支持主席基拉宁恢复了中国在国际奥委会的合法席位,使当时拥有11亿人口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重返国际奥林匹克大家  相似文献   

19.
两票的遗憾     
1991年2月26日,中国奥委会一致同意北京市向国际奥委会提出在北京举办2000年第27届奥运会的申请。3月30日中国奥委会主席何振梁致函国际奥委会和相关体育组织领导人,通报中国奥委会已批准北京市申请举办2000年奥运  相似文献   

20.
(1)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是什么样的组织? 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是一个国际性的、非政府的、非营利的组织,是奥林匹克运动的最高权力机构,其任务是按奥林匹克宪章领导奥林匹克运动。国际奥委会的机构为:国际奥委会全会、执行委员会、主席。国际奥委会从它认为合格的人员中选出它的委员必须至少会说一种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