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5 毫秒
1.
高校“思政”课程教学改革进行了多年,在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方面有很多尝试。把辩论赛引入“思政”课堂教学,应着重注意周密调查、精心选择、巧妙引导、把握导向这四个环节。该文对把辩论赛引入“思政”课堂的一些经验进行思考总结,以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为回答“如何破解高职思政课‘教学沉默’”这一实际问题,基于扎根理论研究范式,对206名高职学生的深度访谈记录进行深入分析。通过质性编码,构建了包括高职思政课“教学沉默”、大学生意识形态辨识能力、高职思政课课堂氛围和高职思政课教学制度四个核心范畴的高职思政课“教学沉默”成因分析框架。研究发现:大学生意识形态辨识能力不足、高职思政课课堂氛围压抑、“功能主义”的制度干预是高职思政课“教学沉默”的形成原因,基于“需充分重视大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需充分发挥师生间‘文化反哺’的机制优势”“需充分认识到师生间‘授业关系’与‘观演关系’的转换”研究启示,从完善思政课教学设计、构建主流舆论环境、掌握学生意识形态变化、培养“意见领袖”四个方面提出应对高职思政课“教学沉默”的对策。  相似文献   

3.
辩论赛是参赛双方就某一问题进行辩论的一种竞赛活动,它既是一种知识的竞赛,思维反映能力的竞赛,语言表达能力的竞赛,也是综合能力的竞赛,可以说是机智与智慧的碰撞。把辩论赛这种形式引入中学课堂,这是由政治课的理论性和思辨性的特点决定的,也是达到中学教学“三维目标”的重要手段之一,对培养中学生全面发展具有非常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由于独立学院及其学生都有着与普通高等院校不同的特点,使独立学院“思政课”教学面临着比普通高校更严峻的困境。为此,需要在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等方面进行大胆改革。把影视教学法引入独立学院“思政课”教学,可以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通过全方位的刺激,提高独立学院“思政课”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5.
论英语辩论与新时期高校英语教学改革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尹松涛 《高教研究》2006,22(3):33-35
在对“外研社杯”全国英语辩论赛进行简介后,对该赛事给我们的三点启示展开讨论,提出英语教育现存的由英语辩论赛揭示的几个主要问题,最后对新时期英语教学改革中应该注意的环节给出了建设性意见:把英语辩论引入高校英语教学的紧迫性、必要性和重要性上。  相似文献   

6.
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如何开展是一个热点问题,也是难点问题.思政课教学,不仅仅是让学生了解和接受知识,还可以让学生在参与讨论、辩论和演讲中,思考问题,明辨是非;在观看影视资料中,直接或间接地接触社会现实,体验社会生活.笔者认为:研讨式教学、主题辩论赛、体验式教学、课堂讨论、观摩影视资料等等,这些形式都应属于思政课实践教学的范畴.  相似文献   

7.
胡振光  梁军  王桂霞 《高教论坛》2022,(1):53-55,83
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是当前高校人才培养的基本要求之一。基于新时代的发展需求以及国家一流专业的建设标准,桂林理工大学“化工原理”教学团队积极在专业课程教学中开展课程思政教学,案例引入成为教学团队进行课程思政基本教学模式。本文总结了学校“化工原理”教学团队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创设的案例引入课程思政教学方法及其在化工原理课程思政教学中的实践应用,结果表明案例引入教学法有效提升学生学习化工原理课程的能力,促进了学生的工科思维,培养了学生的工科强国意识。  相似文献   

8.
孔庆伟 《考试周刊》2013,(30):94-95
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勇于放弃"master"的角色,为学生提供尽可能全面的帮助,把学生置于学习的主体地位。英语辩论赛English Debate正是这样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既能训练学生的口语技能,提高说的准确性、得体性、流利性、连贯性,又能贴近生活,有利于学生参与、合作,具有趣味性和真实性。本文从教学中如何把辩论赛引入课堂的具体案例出发,详细阐述了这一观点,并提出了一些经验体会。  相似文献   

9.
在对"外研社杯"全国英语辩论赛进行简介后,对该赛事给我们的三点启示展开讨论,提出英语教育现存的由英语辩论赛揭示的几个主要问题,最后对新时期英语教学改革中应该注意的环节给出了建设性意见:把英语辩论引入高校英语教学的紧迫性、必要性和重要性上。  相似文献   

10.
在“地理信息系统原理与应用”课程教学中,传统教学方式有优势,但也存在不足。通过近几年的教学探索,将在线教学引入传统教学模式中,并融入课程思政元素,构建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并把这种混合式教学模式在课程教学中进行应用。结果表明,这种混合式教学模式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该课程的教学模式、教学设计和思政融入方式适合在应用型工科院校类似课程的教学中借鉴和应用。  相似文献   

11.
“劳动经济学”是专业核心课程,应积极进行课程思政体系建设。该课程的课程思政应努力寻求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价值目标的和谐统一,使三者紧密融合。在实施课程思政的系统过程中,应在全局视野中提升认识,把握育人高度,体现知识教育与价值教育的内在契合并寻求各方配合的动力支撑。可灵活运用案例讨论法、课堂辩论赛、情景剧微视频、第二课堂拓展等教学方法提升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2.
目前国内众多网络空间安全学院都开设了“网络空间安全数学基础”课程,该课程在教学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共性问题:“重”理论知识传授,“轻”课堂引入;“重”计算和证明,“轻”动手实践能力培养;未能将课程思政元素融入课堂;采用“一考定成绩”的传统考核方式。分析这些问题的成因及危害,提出相应的对策:精心选择课堂引入方式;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将课程思政有机地融入课堂教学;采用注重过程的考核方式。  相似文献   

13.
高校思想政治课线上教学有利于拓展学生的学习空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有利于提高思想政治课教学效果.高校思想政治课教师应充分利用网络平台,把握思想政治课线上教学现状,分析思想政治课线上教学的特征,从多个方面入手提高思想政治课线上教学实效性.要注重提高对思想政治线上课堂掌控能力,保证学生始终"在线";提高线上课堂语言...  相似文献   

14.
生态保护与可持续发展课程属于环境专业的一门基础前导课程。结合生态保护与可持续发展课程的自身课程环境专业属性特点,将“思政元素”纳入“生态保护与可持续发展”专业课程教学体系,实现在专业知识技能传授中培养提升学生良好的环保意识、职业素养、文化素养等综合素质的教育教学目标。以“思政融入专业课程”为主线,挖掘思政元素在环保教学过程中的有效融合方式;设计“生态保护与可持续发展”课程思政融入的教学方案;评价、反思思政进课堂的效果。利用专业课堂教学实践主渠道,充分发挥思政元素引领作用,提高学生的德育水平已成为当前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思想保障。  相似文献   

15.
思政教师课堂教学能力决定着思政理论课教育教学的质量和效果。思政教师课堂教学能力强,思政理论才能对学生产生强烈的吸引力,思政理论课的正能量能够对学生产生作用和影响,马克思主义方法论才能逐步转化为广大学生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加强思政教师课堂教学能力建设,应该围绕三种能力建设抓起,即思政教师课堂理论解读能力的培养;课堂教学中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能力的培养;思政教师指导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16.
理论教育和实践教育相结合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原则,也是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效果的根本方法和途径。"移动课堂"是安徽科技学院在深化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的过程中凝练出的一种旨在实现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有效结合的教学模式。本文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为例,就"移动课堂"教学模式的形成依据、课型形式设计以及对"移动课堂"教学模式的基本认识等问题进行探索。  相似文献   

17.
基于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飞速提升,在线课程融入课堂势在必行。混合式教学是目前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热点。山东中医药大学教学改革团队依据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毕业要求,对“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进行了混合式教学改革。“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知识点多且内容抽象,课堂容量较大,从而导致传统课堂重知识技能的传授,难以展开知识的应用,这进一步导致学生学习兴趣不高。另外,课程思政元素的融入也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首先将知识点拆分,重构知识框架,建成山东省高等学校在线开放课程“医药数理统计”,在此基础上将智慧树平台翻转教学互动工具用于课堂教学,改革成果初见成效。  相似文献   

18.
在高职教育中,专业课是课程思政的基本载体。为推进高职院校专业课程与思政课程协同育人,要以教师队伍为“主力军”、以课程建设为“主战场”、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形成协同效应。相应地,从打造“双导师”教师队伍、构建“双育人”课程体系、拓展“多渠道”课堂教学3个方面提出专业课程与思政课程协同育人的有效路径,对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医学伦理学”是医学人文学科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进行“医学伦理学”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可以充分发挥课堂教学在育人中的主渠道作用,培养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医药卫生事业发展的德才兼备的医学人才。通过分析医学生“医学伦理学”课程中思想政治教育现状及实际问题,思考如何在理论研究与实践经验的基础上,结合信息化教学平台,构建“医学伦理学”“云思政”课程,以期为“医学伦理学”课程教学与思想政治教育提供参考与支持。  相似文献   

20.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是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学生知行合一从而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实效性的内在要求。沈阳职业技术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在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实际的前提下,依托学院素质教育平台,通过课堂实践教学、校内实践教学和校外实践教学等多种形式和途径展开,并构建了具有本院特色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