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鹿卢剑其佩戴者多为王侯及其以上的显贵。《后汉书·舆服志》未载佩剑制度,致使在佩剑之风盛行的东汉缺乏直接的正史依据去按佩剑来考证佩剑者的官职。但鹿卢剑作为玉具剑的一种,使其可以用玉具剑代替鹿卢剑去商榷汉魏时佩戴鹿卢剑之人的官职。因此拙文认为除汉朝郎官外,佩戴玉具剑的最低官吏为郡守,并得出《陌上桑》中佩戴鹿卢剑的罗敷丈夫应是郡守及其级别以上的官吏。  相似文献   

2.
正剑不仅用于沙场,也是我国古人喜爱的佩饰武器。从周代到唐代约两千年间,人们一直盛行佩剑之风。从西周到春秋,剑主要用于佩戴防身。另外,腰间悬剑也是一种身份地位的标志,剑只有贵族才能佩戴,其他人是不许佩剑的。战国以后,由短剑发展为长剑,秦国剑就更长,长了有利于实战,但从剑鞘拔出却不方便。荆轲刺秦王时,  相似文献   

3.
李莉 《百科知识》2009,(15):57-57
官吏退休,在春秋战国时期已经有了。不过那时不叫退休,而叫“致仕”,即退去官职之意。春秋战国时期,新兴的地主阶级,建立了新的致仕制度。到了汉朝,致仕已经形成了一套人事行政制度,到唐代,规定70岁以上的官员均应致仕。致仕以后,五品以上官吏,可得半禄;有功之臣,由皇帝亲赐,可得全禄;京官六品以下,外官五品以下,  相似文献   

4.
这只从童话故事里跑出来的小猫,完成了从小配角到持剑穿靴一代猫侠的转变。即使你能招架得住它的鹅毛帽、牛皮靴展露出来的帅气以及西班牙佩剑的凌厉攻势,也保不准会被它小时候的猫叫声、大眼睛萌翻在地,更说不定会被它长大后严肃之外的追光斑、打呼噜声给彻底击垮。这便是梦工厂为《怪物史莱克》中那只萌到极点又酷醅的小猫量身定做的影片——《穿靴子的猫》。  相似文献   

5.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庄子.逍遥游》  相似文献   

6.
汪朗 《百科知识》2014,(4):58-59
正中国的官吏,很早便有皇粮可吃。挣粮食的官员春秋战国时,秦国官员的收入主要是实物,按官职大小配给粮食,作为工资。一年领取皇粮100石以上的为"有秩吏",已进入干部序列;能挣到600石以上者,则属于"显大夫",相当于现在的高干了。当时要了解干部的级别,办法十分简单,只要看看该人吃多少  相似文献   

7.
找回自己     
从书中认识了两个人。 一个人叫公子札.是春秋时吴王寿梦的四儿子,照旧礼,我们尊他为季子。这一天,他奉命向西出使晋国。出使之前。季子佩戴着宝剑先去看望了一个人,这个人是谁呢?徐国国君。徐国国君是个爱剑人,当他看完季子的剑后。虽然嘴上没说什么.但满脸的喜欢之色。  相似文献   

8.
击剑运动是一项历史悠久的传统体育运动项目。1896年在雅典举行的第1届现代奥运会上就设有男子花剑、佩剑等比赛。早在远古时代,剑就是人类为了生存进行搏斗所使用的工具。随着人类历史的发展,剑由最初的石制、骨制发展到青铜制、铁制,最后到钢制,并作为战争的武  相似文献   

9.
还记得徐克导演的电影《七剑》中七位剑客佩剑跨马,从白雪皑皑的天山奔驰而下的场景吗?你是否在强烈的视觉震撼之余,萌发了去天山一游的冲动?在中国,以“天”为姓的山脉,只有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境内的天山。天山东西横亘于亚欧大陆腹心,西起吉尔吉斯斯坦共和国的伊塞克湖畔,东止于我国新疆的星星峡,全长2500千米,在我国境内长达1700千米,横贯新疆全境。山体南北宽度在250~400千米之间,包括山地、山间盆地和山前平原在内,山体总面积达57万多平方千米,占到新疆土地面积的1/3略多一点。其中,山地面积27.1万平方千米,占新疆土地面积的16.3%。昆仑…  相似文献   

10.
夏季话冰窖     
刘阳 《百科知识》2012,(16):47-48
正中国的冰窖有千年以上的历史。《燕京岁时记》记载:"周成王命凌人掌冰,岁十二月,敕令斩冰纳于凌阴。凌阴者今之冰窖也……藏冰之制始此。"从这段记载可以得知,周代设有"凌人"官职,专门掌管采冰、储冰和用冰之事。藏冰的冰室称为"凌阴",相当于后来的  相似文献   

11.
郑瑾 《科教文汇》2011,(20):53-54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课本中有一篇鲁迅的《风筝》,教师用书上的解读提到了鲁迅对小兄弟的兄弟亲情。笔者从这篇课文入手,探究一个不一样的鲁迅。  相似文献   

12.
刘健 《科教文汇》2011,(4):69-70
春秋末期鲁国的曾参是孔子的弟子中很重要的一位,他以孝著称,提出了"吾日三省吾身"的修养方法,认为"忠恕"是孔子"一以贯之"的思想,提出"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犯而不校(计较)"等主张。相传《大学》为他所著,后来他被尊为"宗圣"。  相似文献   

13.
《憩园》是巴金在20世纪40年代由尖锐张扬过渡到内敛深沉的代表作。本文旨在通过以下几个方面说明《憩园》中巴金的矛盾和潜意识,即寒儿执著寻父的源头,寒儿、"哥哥"和黎先生的实质关系,巴金本身的现实生活状态。  相似文献   

14.
苏科臣 《科教文汇》2013,(16):105-106
陆九渊"心学"是汲取先秦儒家思想精华,继承和发展了程颢的思想,形成了"心即理"为核心的"心学"体系。陆九渊的"心学"作为其哲学的核心范畴,它有无限的能动力,在他的哲学逻辑结构里",物"须通过"心"来体现或显现。陆九渊"心学"思想认为,人通过心性的涵养、剥落、存心、养心至求放心,从而获得人的价值和尊严,实现人的道德自由。  相似文献   

15.
徐振超  胡玥 《科教文汇》2012,(19):75-75,133
《一件小事》和《薄奠》叙述对象相同,但在人物身上展示了鲁迅和郁达夫不同的情感,同时从这情感中传达出他们对现实不同的态度。知识分子和人力车夫的关系还凸显出鲁迅独特的现代性。  相似文献   

16.
薄其红 《科教文汇》2011,(29):68-68
没有絮絮叨叨的前情提要,没有裹脚布一般的慢镜头铺垫,《黎明之前》用明快的节奏让人无法起身干别的事。更难得的是它在相信敌人智商的同时,也没有低估观众智商,采用节奏感极快的美剧做派,发自心底地信任观众能在简短的一句话或姿态上明白"怎么回事"。  相似文献   

17.
范铁山 《科教文汇》2011,(23):185-185,206
上世纪50年代,伊犁版画是处在建立业余美术团体和组织开展群众性的美术活动,积极为伊犁美术的发展储备人才资源的时期。60年代"版画西进"对新疆伊犁兵地版画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在兵团和地方画家托永寿、黄戈捷、潘丁丁、韩惠民等人的带动下,经过兵地美术工作者的共同努力,加快了伊犁版画队伍的形成与发展,为70、80年代伊犁版画的繁荣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8.
习琲 《科教文汇》2012,(11):71-72
本文从卡夫卡的短篇小说《饥饿艺术家》中"笼子"、"时间"、"观众"诸意象构成的孤独困境,"饥饿艺术家"以"饥饿"为存在态度的反抗,以及"小豹"的生存状态和"艺术家之死"应引起的反思等方面对文本进行阐释。  相似文献   

19.
鲁迅是一个有血有肉,爱吸烟、会犯病,需要兼职及稿费来养家糊口的知识分子。据有关文章介绍,他的薪水加讲课兼职稿费等收入,年薪可达现在的十几万元人民币,相当于现在的中产阶级。但鲁迅是诚实的、坦荡的,他的每一块银元都能记录在账,清晰、透明,是他用别人喝茶、喝咖啡的时间换来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