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安全生产是推进道路运输行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从"管什么"和"怎么管"两个方面,就如何履行好"三关一监督"工作责任来做好道路运输安全管理工作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2.
萨缪尔森曾经给"政府失灵"下过一个定义:当国家行动不能改善经济效率或当政府把收入再分配给不恰当的人时,政府失灵就产生了。在环境问题日益严重的今天,有关政府部门投入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来处理环境问题,但仍然不甚理想",政府失灵"现象非常严重。试图从政府的"经济人"的角度,来探讨环境问题中的"政府失灵"原因和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3.
覃芳青  周湘婷 《大众科技》2011,(1):75-76,53
文章从三个方面分析了公积金贷款业务发展缓慢存在的问题,并就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法。通过"开源"与"高效"来提高住房公积金贷款效率和使用率,以加快贷款业务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樊建州 《科教文汇》2011,(36):10-10,19
让学生学会"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过程中,仍然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与传统的教师主导作用不同的是:过去教师的主导作用是靠系统讲授来实现的,现在教师除了传授知识,还应该成为学生学习的激发者、组织者和引导者。"启"和"发"的内容正是教师要教的内容,关键是要抓住火候,不要超前。否则就不能引起学生的思考,就不能达到让学生感到"豁然开朗"的目的,就不会出现"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教学效果。正如叶圣陶老先生所说:"提问不能答,指点不开窍,然后畅讲,印入更深。"  相似文献   

5.
陈云 《知识窗》2013,(14):50-50
分数应用题是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十一册重要的教学内容,它不仅是教学重点,也是学生学习的难点。笔者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就分数应用题的教学谈了几点经验。一、正确理解分数应用题中的单位"1",提高解题能力在分数应用题的教学中,有的教师只注意抓住关键词、关键句来辨别单位"1"的数量,然后根据单位"1"是否已知来确定算法,  相似文献   

6.
"天下之大,唯有识也。"自古以来,人类就很重视以"识"来"辨方向,明道理"。现如今人类走入科技智能化社会,"识"在计算机、电子工业等科技手段日益发展的背景下被赋予了更多的功能含义,而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刘长松副教授就是利用现代科技手段,以“识”辨天下的科技工作者之一。  相似文献   

7.
杨海涛 《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2):156+95-156,95
执政权力的保持和行使,需要有正确的权力观来指导。树立共产党人的正确权力观就必须要坚持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一宗旨。  相似文献   

8.
赵元峰 《科教文汇》2010,(27):78-79
在信息技术教学中,一提到"命令"、"编程"大家就感到头痛、枯燥、乏味。其实,Logo语言非常适合小学生学习,它采用儿童十分喜爱的积木拼图的方式,通过海龟绘图来学习编制程序的一般方式,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9.
陈健美 《科教文汇》2013,(14):118-119
概要所谓的敬语,就是用来表达说话人认真谨慎地对待了听话人以及话题中出现的"尊敬的人"的语言。那到底谁是"尊敬的人"呢?这是根据场合不同就不一样的。关于这问题虽然不能用一句话来概括,但是总而言之有一些规律的。掌握好这些规律,几乎适用于所有的经贸日语场面的对话,这样就可以不用担心用错敬语了。  相似文献   

10.
《发明与革新》2014,(5):45-45
在漫长的远古时代,人类没有镜子,但人类还是用"土"办法看到了自己的身形,那就是在平静而清澈的水面上观看自己的倒影。后来,原始人类在打制石器工具时,发现有一种叫"黑曜岩"的石头可以磨平照人,这就是所谓的"石镜"。公元前3000年,古埃及人掌握了青铜(铜锡合金)的生产技术,同时,他们发现把青铜板打磨光滑后,可以照出人形来,这样就发明了"青铜镜"。  相似文献   

11.
王萍 《科教文汇》2012,(14):143-145
教材《新目标英语》听力材料取材广泛、内容丰富,是非常真实和地道的语言素材。但在实际教学中,这些往往只是用于听力训练,教学局限于"听录音——做练习——对答案"的层面上,没有和说、读、写充分结合。本文就听力材料再开发进行积极的实践,在听力再开发的作用、原则以及教学设计等方面作了有关的探索。  相似文献   

12.
杨柳 《科教文汇》2014,(32):89-90
任务型教学法是以具体的任务为载体来组织教学,将课堂内的语言学习与课堂外的语言活动结合起来,以提高学习者的语言能力。本文以《全新版大学英语听说教程(预备级)》为例,阐释了任务型教学法在预科英语听力课堂中的具体运用,并由此得出一些任务型教学法对英语教学的启示。  相似文献   

13.
刘阳 《科教文汇》2012,(29):126-126,129
近年来,词汇附带习得成为英语教学研究中的热门话题,而词汇附带习得的研究离不开对可理解性语境的研究。“理解”是克拉申专题阅读理论的核心。本文通过分析专题阅读理论、词汇附带习得及二者的内在关系总结出对英语教学的启示,对词汇学习和英语教学有着积极的影响和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4.
郑瑾 《科教文汇》2011,(20):53-54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课本中有一篇鲁迅的《风筝》,教师用书上的解读提到了鲁迅对小兄弟的兄弟亲情。笔者从这篇课文入手,探究一个不一样的鲁迅。  相似文献   

15.
史莹 《科教文汇》2011,(1):134-134,147
听、说、读、写是学习语言要掌握的四大基本技能,而说最能体现学生综合运用英语的实际能力,是学习者英语水平和思维能力的综合体现。如何提高英语口语,也是一直困扰许多英语教师和学习者的棘手问题。本文立足于国外系统功能语法理论,探讨其对英语口语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陈敏 《科教文汇》2014,(20):156-157
为了在课堂上带给学生更多的启发与提升,我尝试在文本细读的基础上进行文本深读,为了实现文本深读的优化效果,我提倡建立文本深读的“快捷方式”,并在九年级做了一些尝试。文本深读即是在学情的基础上,在学生不懂或理解浅显的地方加以点拨与深究。但要找准切入口,精化简化教学过程,化教师灌输为学生主动探究归纳总结,这即建立“快捷方式”。当然文本能否深读,深读到何种程度,能否建立“快捷方式”,建立怎样的“快捷方式”,都是有前提的,需要教师结合学情,需要教师不断提升自己的文学素养,需要教师持之以恒地进行文本深读,并循序渐进。  相似文献   

17.
阳娟 《科教文汇》2012,(29):159-159,161
小学生良好的英语学习习惯主要是指良好的听、说、读、写的习惯。听和说是读和写的前提和基础。英语的学习是从听和说入手的。针对多元教学策略模式中如何加强学生对英语的听说训练,能够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运用能力。  相似文献   

18.
高校双语教学对任课教师外语的“听、说、读、写、译”五项能力提出了较高要求,如何提高双语教学准备工作的效率,出色完成双语教学任务?本文结合个人双语教学的经历,提出了一套从听、读入手的学习方法,以期达到提高双语教学能力、提高双语教学准备工作效率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李鹏飞 《科教文汇》2014,(32):152-153
要培养学生有效地学习,使英语课堂更好地体现学生学习的自主能动性,因此要导入新的教学理念。那么,就要具备最基本的两方面关键因素:自信心和兴趣。正如谚语所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学生有了浓厚的学习英语的兴趣,他们才会喜欢学,所以作为一名合格的英语教师,我们应该创造一种快乐的课堂学习氛围。  相似文献   

20.
张庆 《科教文汇》2013,(19):120-121
英语口语课程的设置旨在改善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教师在英语口语课堂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扮演着"编剧"、"导演"以及"演员"等多重角色,本文主要分析教师在"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教学理念的指导下,熟练适应多重角色的转换,不断提高英语口语课堂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