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李友锋 《内江科技》2007,28(11):F0003-F0003
随着农民工大量进城务工,农民工子女教育难问题越来越显得突出。解决这些问题,要从正确认识农民工子女教育、大力扶持兴办农民工子女学校、强化农民工依法送子女入学的观念和建立农民工子女帮困助学基金等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2.
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是我国城市化进程中的重大社会问题,关系到社会的和谐、稳定与发展。文章从新公共管理的视角出发,在对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的宏观背景加以分析基础上,指出来自政府与市场的失灵,从而提出NPO为主体的公益办学模式,并进行模式构建和外部风险分析,力图为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的解决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3.
范奕民 《金秋科苑》2011,(1):129-130
农民工为服务包头这座美丽的城市,却被都市的文明据之门外。农民工的生存状况是一个值得社会广泛关注的问题。农民工在市民眼里的形象、农民工的衣食住行、农民工的工作情况、农民工的工资情况都足农民工生存状况的最好反映。目前包头市农民工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子女教育问题、住房问题、就业问题、社会保障问题,子女教育问题是农民工最关心的问题,而住房问题是农民工最迫切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随着近年来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大量的外地农民工投身到城市的现代化建设过程中。然而,随之而来的他们子女的教育问题也成了当地基础教育发展的重大课题。本文意从透视农民工子女教育现状以探寻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5.
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快速推进,农民工进城务工已经成为当代一个鲜明的特点。农民工在为城市建设提供丰富廉价劳动力的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时至今日,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引起了越来越多的关注。笔者对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的现状和原因加以分析并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6.
改革开放以来,文安经济得到了飞速发展,伴随着大量农民工的涌入,其子女教育问题也提上了日程,本文对其子女教育问题进行了一些调查和思考。  相似文献   

7.
基于发展型社会政策理念的理论启迪和实践影响,我们以为,要有效地解决长期以来令人倍感棘手的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必须实现治理理念创新,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培育和提升农民工的公民意识和基本素质,促建共同参与机制,从长计议,制订一些相关的适宜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措施。  相似文献   

8.
分别从农民工的概念、农民工就业情况、劳动技能培训、住房问题、子女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社会交往、心理状态、农民工在城市的生活愿景等方面分析了城市农民工的生存发展现状。农民工愿景是提高社会地位,融入城市社会,最终实现市民化。建议:加强职业培训,增加就业机会;城乡统筹,差异化购房;加快教育改革,实现教育均等化;完善医疗保险制度,开设农民工绿色通道;建立农民工社会保障体系;政府带头树立农民工正面形象;城市城镇协调发展,就近实现市民化。  相似文献   

9.
浅析我国户籍制度改革中的农民工公平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户籍制度改革一直是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我国户籍制度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出现了一些新情况,如城市资源的短缺问题日益显现,导致新的不平等现象,尤其表现为农民工方面的不公平.文章主要就伴随着我国户籍制度改革所产生的农民工的住房、子女教育、医疗保险、劳动就业四方面的公平问题进行探讨,希望能够为进一步完善我国户籍制度改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管以东 《科教文汇》2011,(5):173-173,175
农民工家庭在子女教育问题上的经济、时间和精力投入方面相对贫乏。过激的管教方式、父母相对落后的文化程度等因素使得家庭无法给他们提供良好的学习和成长环境,在他们身上也出现心理脆弱、抗挫折能力差、自卑、孤僻、任性、偏激、冷漠等不健康的心理。发挥学校教育的主导作用,引导家长改变观念和教育行为,对于孩子健康成长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1.
留守儿童是中国长期的城乡二元体系松动下的一群"制度性孤儿",留守儿童存在着严重的"亲情饥渴"。亲情的抚慰与关怀对孩子的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改善进城务工人员与子女沟通现状,关注亲情教育,帮助解决他们的子女随迁入学问题就显得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2.
新生代农民工在城市发展中的奉献及作用日趋增大。然而,由于自身文化程度不高,新生代农民工融入城市出现了诸多困难,因此新生代农民工就应当有着比其父辈更为强烈的教育诉求。从新生代农民工继续教育的学习意识、学习目的、学习内容、学习方式、学习经费五个方面进行剖析,并提出解决新生代农民工继续教育诉求问题的对策及建议,提高农民工的素质和融入城市的能力。  相似文献   

13.
农村留守儿童是我国城市化进程中的一个弱势群体,他们在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心理健康等方面都存在诸多问题。本文对山西省D市292名农村留守儿童进行研究,分析个人特征、家庭特征对留守儿童学习状况的影响。结果表明:年龄越大的留守儿童,人际交往越广,学习成绩越不好;留守女孩比男孩学习成绩更好;性格外向的留守儿童学习成绩更好;母亲外出的家庭中,留守子女的人际交往少并且不喜欢学习;子女个数多的家庭中,留守子女更不喜欢学习。  相似文献   

14.
新生代农民工逐渐成为农民工的主体,为我国经济增长和城市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新生代农民工素质的高低对中国未来社会可持续发展、经济可持续增长有着重要的影响。新生代农民工受教育程度比传统农民工高,有较强烈的培训意愿,他们对培训所持的态度在一定程度上将决定他们是否参加培训。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是全面提高农民工自身素质,增强其就业能力和市场竞争地位的一项重要措施。为了适应形势上的变化,农民工技能培训内容、模式也必须随着职业、技术的发展新趋势及培训对象的变化而不断创新。  相似文献   

15.
许恒周  郭玉燕  吴冠岑  金晶 《资源科学》2012,34(10):1864-1870
基于2011年在津农民工的问卷调查数据,运用有序Probit模型,在代际差异的视角下,考察了相关因素对农民工土地流转意愿的影响。研究发现:对第一代农民工土地流转意愿产生较大影响的因素主要是年龄、受教育程度、有无专业培训经历或证书、农户家庭规模、家庭年龄结构、家庭劳力结构、农地流转的稳定性、流转地在养老保障中的作用、是否签订劳动合同、就业稳定性、单位性质及外出务工所利用的方式;对新生代农民工土地流转意愿产生较大影响的因素主要有性别、教育程度、有无专业培训经历或证书、农户家庭规模、家庭年龄结构、家庭劳力结构、是否签订劳动合同、单位性质及外出务工所利用的方式。在此基础上,得出相应的政策启示。  相似文献   

16.
贺娜 《科教文汇》2013,(3):10-11
教育产业化大背景下,通过实地调查,作者试图对农民送子女上大学的动因这个问题做初步研究。本文从农民收入、教育产业化、教育资本三个方面进行了分析思考。  相似文献   

17.
柳建平  魏雷 《软科学》2017,(2):38-43
利用对甘肃10个村庄外出务工农民工的调查资料,基于代际差异视角,在统计分析其特征差异的基础上,通过泊松回归模型分别对两代农民工职业流动的影响因素进行了计量分析,并进一步运用Oaxaca-Blinder分解方法,分离出造成两代农民工职业流动频次差异的主要原因.研究表明:两代农民工存在明显的特征差异,且各种因素对职业流动的影响结果也呈现出较大的差异.个体特征差异是导致两代农民工职业流动频次差异的主要原因,家庭储蓄率低、未婚比例高、家庭劳动力多等因素提高了新生代农民工的职业流动性,提高受教育水平、拓宽就业分布有利于两代农民工的就业稳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