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尽管我们在让学生练习前,对一些常见错例作了预防,但在批阅中还是经常碰到这样或那样的错误,尤其有一些学生犯的错误具有个性特征,不利于集体辅导。对于这样的错误,目前教师普遍采用的是一对一的形式,面对面地教学,指出其错误之处,让其订正,确实能收到好的效果。可时间一长,学生又“旧病复发”,教师又需加以指正,长此以往,耗费了师生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有什么好的方法,避免类似情况呢?对此,我常常进行思考。  相似文献   

2.
"这道题我已经讲了好多遍了,你怎么还是错?"面对一些简单的题型,学生总是错,你是否会气愤地对学生这样说呢?在以往的教学中,学生出现错误,我总是自己把这道题再讲解一遍,或者让其他学生说说正确的解法,如果下次还错,就会想着他上次是不是没有认真听讲,却很少认真去倾听学生自己的想法,或者当着全班的面去帮他找找错误的原因。华应龙老师给我们做了一个很好的典范,他的课给了我很大的启发。华老师就是从孩子们的两道错题着手  相似文献   

3.
高考复习中,经常发现资料上有一些错题并且错题年年重复出现,然而换一本资料书发现也有相同的错题.这样一来学生又不能及时发现题目错了,甚至教师也没仔细分析,按错误思路跟学生分析,这样对学生分析解决问题产生很大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4.
在批改学生的作业、试卷时常常会发现一些同学在同一知识点产生同样的错误。其实,错误也是一种教学资源。开发、利用数学“错题库”是我让错误“变废为宝”的一个巧招儿。一、“错题库”的建立我在教学过程中做到广开渠道收集易错题。如通过课堂提问、巩固练习、批改作业、评阅试卷等环节把学生易错的题目收集记录下来,作为“错题库”中的原始材料。然后,再对原始材料进行详细分析,归纳整理,按知识点分类后收入数学“错题库”。二、“错题库”的妙用“错题库”中收集了学生不容易理解且容易出错的知识点,教师使用“错题库”可在后期的练习中…  相似文献   

5.
在多年的毕业班数学教学实践中,我发现每届学生出现的错误都非常相似,每处错误学生会反复错多次。教学中,我把每次的错误让学生汇成一个错题集,让他们进行系统改错,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我把学生学习中的错题分为四类:A类为课堂练习、作业中的典型错题,B类为单元过关检测中的错题,C类为阶段检测、期中和期末考试的错题,D类为考试中知识空白点的错题。我把这几类错题分类整理,汇集成册,同时指导学生按相同的分类方法进行错题积累。错题处理:A类错题,我利用黑板报以每日一练的形式进行错题重做,如果错误非常集中,就在下堂课的诊断测试时精…  相似文献   

6.
错题库是对自身错误知识的汇总。在批改学生的作业、试卷时常常会发现一些同学在同一知识点产生同样的错误。其实,错误也是一种教学资源。开发、利用好"错题库"是教师提高教学成绩的一个巧招儿。"错题库"中收集了学生不容易理解且容易出错的知识点,教师使用"错题库"可在后期的练习中有目的有意识强化错题的再练习、再分析、再纠错,尽量使学生不在同一个地方跌倒两次。建立错题库对于复习考试来说是非常关键的。但是,只有极少学业优秀的同学建立起了  相似文献   

7.
一、收集整理错题 大多数学生能进行错题的收集与整理,但多数学生只收集不消化,这样导致习惯出错的知识点再次出现时仍会错。怎样有效进行错题收集与整理?关键在于多反思总结更适合自己的方法。如把做过的一些典型练习题的错题整理出来,专门抄写在错题本上,每天坚持收集、整理2~3$题,然后自己把错题再做一遍,错题本的正面是错题的原题与错解,背面是答案,这样错题本即可反复使用。  相似文献   

8.
什么是错题集?错题集就是我们把做错的“好”题目按一定的顺序和层次整理到自己准备好的笔记本中,这些题目都是来自我们平时的家庭作业、课堂作业或阶段检测。把错误的习题从讲义或试卷上“剪切”下来,“粘贴”并整理编辑在笔记本上。也许大家都有这样的体会:每次考试后,教师与学生都有一些缺憾,许多题目讲过了、做过了、甚至考过了,有的还不只考过一次,最终还是错了,拿不到分。为什么会这样呢?这主要是因为我们知识结构的残缺和认识上的盲点造成的。要克服这一弊病,最佳的方法就是建立一本错题集。  相似文献   

9.
<正>学习数学,没有不出错的。但是学生出错之后该怎么应对这个问题,一直处理得不够好。即使教师反复强调要重视错误,仍然有不少学生不以为然,类似的错误一再重现。教师为此头疼不已,懊恼不已。我认为,问题的根源在于学生没有看到学习错误隐含的学习价值,他们的纠错意识和能力还不够强。如何提升学生的学习纠错力呢?经过长时间的探索,我总结出了建立"数学医院",把错题当作"病号",让学生争  相似文献   

10.
一次出题时,我发现一道很有意思的题目,这是一道“错题”,但错得比较隐蔽,不易发现,我把这题作为开放型问题,交给学生讨论,让学生发现错误,找出错误的原因,并找到更正方法,这样做不仅使学生有一种较高的成功感,更重要的是在更正错误的过程中学到了研究数  相似文献   

11.
在小学生的数学学习过程中,总会有一些这样或那样的错误,尽管教师十分重视,及时帮助学生改正,但我们发现,仍有不少的错题会一而再、再而三地重复出错,这是什么原因呢?是我们教的技术不行,还是学生没有认真地听?其实,真实的原因是教师没有真正深入学生的内心,找准错题成因。一、缺乏必要的生活经验  相似文献   

12.
一、建立数学错题集的意义 1.建立错题集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查漏补缺.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难免做错题目,错题暴露了学生知识的薄弱环节和思维方法的缺陷.因此,教师要善于利用错题资源,帮助学生纠查和反思错误思维,让学生在"错与对"的矛盾中再认知.如果考试前能把这些错题重新温习一遍,在考试中就会避免出现同类错误.  相似文献   

13.
笔者作为农村小学数学教师已经工作十多年了,其中教过好几届毕业班.每次批改作业或试卷,都会发现一些错题,也因此而揪心:一些题目做了又做,讲了又讲,学生还是会犯同样的错误.让我烦恼的是学生的在校时间有限,农村学生家长的辅导能力有限,学生在家里最多只能完成教师指定的学习任务,要想学习效果有更大提升,很难!怎么办?  相似文献   

14.
在小学数学学习中,由于学生往往以感觉代替分析,把部分看成整体,将现象误作本质,导致他们的思维出现各种各样的错误,也就产生了各种各样的错题。虽然很多数学教师认真探讨、努力改进,但学生还是一错再错。如何有效破解错题再错这一难点呢?在进行了大量的教学实践后,进行了个性化处理,悟出"五招"破解之术,让学生告别一错再错。  相似文献   

15.
教学过程就是不断发生错误和不断纠正错误的过程。在学校,我们经常听到老师抱怨:"这类型的题目,我不知在课堂上强调了多少次,怎么还有些同学不会做呢?"一些典型问题怎么样才能让学生在老师强调后,不再或更少出现错误现象呢?笔者认为,让学生在平时养成整理与使用错题集的良好习惯,这样能极大地减少学生学习数学的误区与盲区。  相似文献   

16.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告诉我们:要获得对事物本质和规律的正确认识是一个艰难的探索过程,需要不断发挥主观能动性,经过实践到认识,由认识到实践若干次反复和提高才能完成。中学生的认知能力正在形成之中,因此在学习中难免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错误,对学生在学习中出现的错误,我们政治科的教师不应简单地批评或回避,而应该重视错题的教育功能,使学生能通过错例,洞悉错因,因势利导。如何发挥错例的教育功能呢?  相似文献   

17.
正1.要重视错题的再利用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每上完一堂数学课,我们教师都会布置适量的习题,让学生练习巩固.尽管我们在让学生练习前,对一些常见错解作了一些预防,但在批阅中还会经常碰到错解.如学生看错题目,画错图形,抄错数据,遗漏单位,失落答案等,数学作业总是错误百出.教师一般是让其他学生进行更正,或者让做错的同学把答案说一遍或者做一遍,草率收场.学习过程中错误是一种发生学生身边,是学生自己"创造"出来的宝  相似文献   

18.
张梅  东克珍 《中国教师》2012,(22):68-69
<正>教师在平时考试命题时,尽管力求全面科学,准确严谨,但也难免有疏漏错误之处。出现错题,教师如果一味回避,遮掩错误,不但于事无补,还会矮化自己的形象,失去学生的信任。只有善待错题,析错纠错,利用好错题资源,才能变错为宝,生成精彩。这是一节毕业年级月考后的讲评课,有一道这样的选择题:许某从肖某的抽屉中翻到一本日记和一本相册,  相似文献   

19.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反复强调的地方,学生还是会重复犯错.一些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在教学预设的过程中,对学生可能出现的种种错误和易错点作了充分的估计,但他们在课上更想做的是避免学生犯某些错误,以确保课堂教学的顺畅.这样的做法是否正确呢?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是应该尽量避免学生犯错,还是应该让学生充分暴露出他们的错误,有  相似文献   

20.
":让每一个学生都学得好"是五河县的教育理念。那该如何让每一位学生都学得好呢?有很多教师把"好"单纯地理解成学习成绩好,甚至理解成"成功"。我个人认为是"进步"。这个理念要求我们教师不要放弃学生,要抱着这样一个心态:不求生生成功,但求生生进步。作为教师的我们该如何做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