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小型张是如何产生的?如何逐步演变的?是谁发明了小型张?这些问题,萦绕我心中数十年。卢森堡开风气之先集邮界公认,世界第一种小型张是1923年1月卢森堡发行的,纪念伊丽莎白公主诞生(图1)。这个"小纸片"的发行量共5000张,有两种型号。这种小型张只含1枚邮票,墨绿色,面值10法郎,图案是卢森堡市风景:一位穿长裙的女子,趴着栏  相似文献   

2.
《港澳回归 世纪盛事》加字金箔小型张(2000—特1)的边纸上印有防伪荧光标志。其中,香港回归祖国图邮票左侧,“1997”字样上方,有香港特别行政区区徽图案的荧光标志(图1);澳门回归祖国图邮票右侧,  相似文献   

3.
上一回说到卢森堡首枚小型张是"拍卖会的常客";还有几位"常客"呢,这里略作介绍。1933 WlPA凡拍卖涉及奥地利邮票,总有1933年维也纳WIPA国际邮展小型张现身(图1);米歇尔BLOCK专门目录还把它列为封面图案。它发行于1933年6月23日,发行量1万枚。按理说,数量不算太少,但市场价格坚挺。题材的高雅和制作的精美,可能是集邮者对它不离不弃的缘故。127×105mm的底纸上,散布着淡淡的蓝色细丝,使纸张呈现大理石纪念碑一般的质感。四方连的同图邮票,以及下面的文  相似文献   

4.
婕妤 《上海集邮》2012,(1):33-34
澳门邮政2011年10月10日发行《辛亥革命一百周年》纪念邮票,其中有一枚题为"光复中华"的小型张(图1),背景底图采用一幅沿街悬挂五色旗的老照片(图2为印刷过程中尚未打齿孔和未经裁切的小型张),这肯定是庆祝辛亥革命成功的历史一刻,但它究竟是何时何地的街景呢?笔者在网上找到一幅与上述照片构图与内容均十  相似文献   

5.
新邮巡礼     
《集邮博览》2016,(4):111-112
《高逸图》特种邮票发行时间:2016年4月2日志号:2016-5图序图名面值(3-1)T高逸图(局部)1.20元(3-2)T高逸图(局部)1.20元(3-3)T高逸图(局部)1.50元小型张高逸图6元邮票规格:47mm×35mm(一、三图)62mm×35mm(二图)齿孔度数:13×13.5度整张枚数:15枚(5套,3枚连票)整张规格:187mm×218mm小型张邮票规格:134mm×34mm小型张外形规格:160mm×66mm小型张齿孔度数:13.5度版别:影写防伪方式:防伪纸张防伪油墨异形齿孔荧光喷码  相似文献   

6.
2002年4月12日,澳门发行《圣保禄大教堂奠基四百周年纪念》邮票(S028)全套2种及小型张(B029),小型张上有两位人物,邮票上为圣保禄(编者注:又译保罗),边纸上为圣保禄大教堂第三次重建的设计者史宾诺拉神甫。首日纪念邮戳(C095)图  相似文献   

7.
一、分期问题小型张没有古典邮品。如果把1923年卢森堡纪念伊丽莎白公主的小型张视为首创,那么,到1945年为止,这期间的小型张只是属于世界邮票历史的中期产品。而在小型张的范畴里,是否可把1923—1945年的出品,称之为“较早期”小型张。  相似文献   

8.
秋实 《上海集邮》2005,(8):42-42
马来西亚于7月7日发行《马中交往六百周年》纪念邮票,全套4种,另有小型张。邮票图为“郑和宝船”、“满刺加国王印玺”、“伊斯兰字中国青花瓷盘”、“凤嬉牡丹图五彩瓷盘”,小型张邮票图为“马六甲13—15世纪使用的3种钱币”,边纸图为“郑和与马六甲苏丹贸易情景”,图中的郑和生有胡须,这是明显的设计错误,因为郑和是一位太监,不可能生有胡须。  相似文献   

9.
《上海集邮》2005,(11):8-8
12月26日《中华全国集邮联合会第六次代表大会》集邮联“六大”将在北京举行。小型张票图延续古代邮政题材,为西夏驿牌,边纸图为疆域图和西夏。  相似文献   

10.
12月26日《中华全国集邮联合会第六次代表大会》集邮联“六大”将在北京举行。小型张票图延续古代邮政题材,为西夏驿牌,边纸图为疆域图和西夏文。  相似文献   

11.
英国威尔士地区梅钦普票的左上方印有地区标志——飞龙,地区标志也有TⅠ型和TⅡ型之分。TⅠ型地区标志(图1)启用于1971年发行的第1套威尔士地区梅钦普票(图2)上。TⅡ型地区标志(图3) 启用于1981年发行的威尔士地区梅钦普票(图4)上。其后发行的威尔士梅钦普票大部分印TⅠ型地区标志, 少部分印TⅡ型地区标志。  相似文献   

12.
2005年5月起,我曾在本专栏连续多期发表了“世界各国首种邮票排行表“,分别介绍150年以前最早47个国家和地区发行的第一种邮票。在那以后,我没有继续这个题目,但陆续不断有纪念本国首种邮票150周年的邮票发行,看到那些设计印刷得很漂亮的票中票和小型张,不由得让我心动。大约两年前,我发现阿根廷发行的邮票(图1)和小型张(图2),便毫不犹豫地买了下来,小型张上有几枚票中票像是  相似文献   

13.
今年6月28日是郑和下西洋600周年纪念日,当年郑和访问过的马来西亚于7月21日发行一套“马中交往六百周年”纪念邮票,共4枚加1个小型张:面值30分的2枚,一枚为“郑和的宝船”;另一枚为中国明朝皇帝赐予马六甲苏丹的印玺;面值50分的为郑和与马六甲苏丹商谈贸易的场景;面值1元的是“凤嬉牡丹”图五彩瓷盘。小型张面值2元,邮资图为马六甲13-15世纪使用的2种钱币。小型张边纸图案与50分邮票的图案相同。  相似文献   

14.
英国北爱尔兰地区梅钦普票上也印有地区标志——王冠,地区标志也有TⅠ型和TⅡ型之分。TⅠ型地区标志(图1)启用于1971年发行的第1套北爱尔兰地区梅钦普票(图2)上。TⅡ型地区标志(图3)启用于1984年发行的北爱尔兰地区梅钦普票(图4)  相似文献   

15.
《上海集邮》2000,(6):26-27
小型张(包括小全张,下同)在集邮界非常流行,在邮市上特别吃香,不少爱好者专门从事小型张的收集,且自成一个体系,甚至分类作展示,颇有情趣,也很受集邮者欢迎。小型张的发行目的可以说主要是为了集邮,因为用其作为邮资很不方便,这么大的一张“邮票”(连装饰性边纸)肯定会给用邮者带来粘贴上的麻烦。基于其邮政效用有限,因此小型张的发行有其特殊性,它可以采用超高面值邮资(不必考虑是否符合某种邮政业务的邮资);可以溢价出售(比邮票面值高);  相似文献   

16.
当我写下这个小标题时,忽然想到我国的纪10《保卫世界和平(第二组)》邮票,它是三角形的,发行至今已55年了。三角形邮票最早出现在非洲的好望角,即1853年的“希望女神像”邮票。三角形以及各种异形邮票,各国陆续有所尝试,但小型张少得多。我所谓“六十年前的三角形邮票小型张”,指的是罗马尼亚1945年发行的一组2种三角形邮票小型张——纪念罗马尼亚工程师协会第16次大会。第1种绿色,所含三角形邮票打有齿孔,图案为“雷希察上空的飞机”,画了希腊神话中振翅飞翔的代达罗斯的塑像,群山环绕,天线耸立,一架巨型飞机掠过长空;第2种洋红色,所含三角形邮票不打齿孔,图案为“锡纳亚上空的飞机”,画了一个手持量规的蹲坐着的神祗,背景中高炉林立,巨大的烟囱冒着浓烟,远处有飞机飞过。这组小型张所含均为航空邮票,所以图案都离不开飞机。小型张的发行量仅3万套。  相似文献   

17.
正《集邮博览》2014年第8期所刊《对〈外国邮票上的孔子和孔庙〉一文的补充》中,将法属波利尼西亚1996年5月18日为纪念"中国’96亚洲国际邮展"而发行的无齿小型张(图1)边纸图案描述为"孔庙前华人正在进行祭孔乐舞",这是不正确的。实际上票中这座中国传统宫殿式建筑并非孔庙,而是位于波利尼西亚塔希提岛(大溪地)帕皮提市中心的关帝庙,系当地唯一的华人寺庙。与该小型张同时面世的还有一枚与小型张边纸同图的邮票(图2)。笔者借此机会提出更正,避免继续以讹传讹。  相似文献   

18.
我集到的北京邮票厂印制的《鹤》邮票第一图全张20枚(4×5),其中间横行右边纸上打有“BY”针孔标记,这是“北邮”两字的拼音首字。这是新中国邮票上首次  相似文献   

19.
读者园地     
保留边纸制作小型张极限片 要因"张"而异 制作极限片时,保留与邮票画面连续的边纸,可使邮票更完整地与片图和谐一致(参见去年第10期《小型张边纸可否留下一点?》)。笔者制作澳门《中国戏曲脸谱》邮  相似文献   

20.
1991年,牙买加为纪念“国际护士联合会国家代表大会”在该国召开而发行了一枚小型张(图1),主图是一位护士正在护理病床上的伤员,小型张上方有一段英文文字:“我亲眼目睹了她的奉献精神和勇气,深信英国不会忘记她。她护理病人,寻找伤员予以救助,并为那些杰出的死难者举行葬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