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缘情解诗     
古典诗歌是古代诗人心灵世界的凝聚物,是诗人情感外化的产物。陆机《文赋》中说"诗缘情而绮靡",是说诗缘情而发,精妙无比。读懂诗歌的关键,便是读懂诗人的情感,而诗人情感的复杂性决定了诗歌情感的丰富性、含蓄性、曲折性、模糊性,了解诗歌情感的这些特点,对于我们读懂诗歌极有帮助。  相似文献   

2.
诗歌历来有“文学之母”、“语言的钻石”的美誉。也有人称诗歌是文学中的文学,是花中之花、蜜中之蜜。诗歌的本质特点是情绪和情感的抒发。既然语文课程标准把情感态度放在教学目标的突出地位。那么,在日常教学中,如何体验诗歌的情感态度呢?  相似文献   

3.
缘情解诗     
古典诗歌是古代诗人心灵世界的凝聚物,是诗人情感的外化。陆机在《文赋》中说“诗缘情而绮靡”,即言诗缘情而发,文辞绮丽优美。读懂诗歌的关键,就是要读懂诗人的情感。而诗人情感的复杂性决定了诗歌情感的丰富性、含蓄性、曲折性、模糊性等特点,了解诗歌隋感的这些特点,对于读懂诗歌极有帮助。笔者拟以一些高考诗歌为例进行解说。  相似文献   

4.
诗歌历来有“文学之母”、“语言的钻石”的美誉。也有人称诗歌是文学中的文学,是花中之花、蜜中之蜜。诗歌的本质特点是情绪和情感的抒发。既然语文课程标准把情感态度放在教学目标的突出地位,那么,在日常教学中,如何体验诗歌的情感态度呢?  相似文献   

5.
诗歌是最具文学底蕴的一种文学体裁,但高中学生却兴趣不大,而且觉得很难。如何培养学生对诗歌的兴趣,传承中国的传统文化呢?本文中笔者从诗歌情感鉴赏入手,介绍了几种体悟诗歌情感的技巧,通过知人论世、关注题目、把握形象和揣摩语言来降低高中生分析诗歌情感的难度,从而减小高中生和诗歌鉴赏中的障碍,让学生在感悟诗歌情感的过程中,享受美,提升个人素养。  相似文献   

6.
以情激趣,融情于景,是诗歌学习的常用方法。为引导学生高效学习诗歌,建构魅力的高职诗歌课堂,创设恰当的情境必不可少。诗歌鉴赏的目的,是引导学生理解诗歌内容、感悟诗歌情感、解读诗歌中蕴含的哲理和意境。为提升学生的审美情趣与精神境界,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有必要创设恰当的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进入到诗歌的意境和情感氛围中,去感受、体验、领悟和表达,结合教学实际经验做一些简单阐述。  相似文献   

7.
在朗诵诗歌的过程中如何让幼儿的情感自然流露?如果说文字是诗歌的肉体,那么情感就是诗歌的灵魂。幼儿如何天真、自然地表现诗歌的情感美:如何着力于幼儿对诗歌情感的理解和体验;如何让幼儿在学习诗歌的过程中入惰、入境、入诗,是我多年进行幼儿园文学启蒙教育活动思考的重点,下面谈谈我在活动中的一些感受。  相似文献   

8.
在语文教学中,诗歌教学有一定的难度,目前普遍采用的教学方法是对诗歌进行刻板的鲒构和语言分析,忽略了诗歌教学中的最重要的一环——情感教学,使之被分解得支离破碎,失去其自身的美感和完整的艺术形象。诗歌不是“无情物”,每首诗歌都饱含着作者发自内心的情感,而学生的思维有具体性的特征,生活经历又相对较少,难以把握住蕴含于作品中的情感,  相似文献   

9.
<正>诗歌是文学艺术体裁之一,而古诗中大量的精品是中华民族精神文化的瑰宝。在高中教材中有很多优秀的诗歌,加强对这些诗歌的学习,对于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情感均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但是目前高中课堂诗歌的阅读教学功利性过强,学习的目标就是分数,教师在课堂中重点讲解诗歌的表现手法和鉴赏方法,不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学生掌握的只是做题的方法,其思  相似文献   

10.
意象是中国古代诗歌的重要组成部分,古典诗歌的另一特征是音律。如果说,音律是诗歌的外在形式,而意象则是诗歌的内在情感。前者让诗歌音韵和谐,读来整饬而错落有致,而后者则让诗歌有了画面美、意蕴美和情感美。因此教学中巧用诗词意象,不失为理解诗情画意的捷径。  相似文献   

11.
《登幽州台歌》作为登高诗有其特殊的一面,具体表现为:在诗歌内容上登高而无景,在诗歌情感上多因登高而悲怆,在诗歌形式上错落而有致。在教学中要立足诗歌的文本特质,针对学生理解的疑难点和困惑点进行设计:补充背景,初识诗人情感特质;细读感悟,品味诗人情感内核;知人论世,解锁诗人情感密码。  相似文献   

12.
诗歌的形式是复杂的,不能简单地把诗歌归结为绝对的机械组合,它具有多层次的情感形态。诗歌的情感是由多种情绪诸如爱情、政治、宗教、理想等引起的,这些情感也会交叉错位地作用于人的心境,让人在诗歌中同时读出好几种心理状态。诗意的情感是有规范的,它必须真挚,并能曲折地避免丑感而引起美感,让诗人和读者的心灵都得到释放,诗歌的多层次情感形态揭示了人类思想的复杂性与特殊性,对其进行研究,能够更好地挖掘人类内心世界的奥秘。  相似文献   

13.
诗歌与情感     
诗歌与情感紧密相关,没有情感便没有诗歌.诗歌抒情的方式,因诗人的气质、风格和诗歌的内容、题材的不同而不同.诗歌抒情大体有直抒胸臆、借景抒情、触景生情、借咏史、咏物而抒怀等四种方式.  相似文献   

14.
诗歌学习是—种美感体验活动,是一个由感受到感动的过程,是师幼共同进行的文学审美活动,幼儿能感受、体验诗歌中丰富多样的情感。在情感交流中,幼儿的,对培养幼儿的抽象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非常重要。通过对不同文学作品的多种教学实践与研究,我在诗歌教学中有了以下感受。  相似文献   

15.
正诗歌不同于普通的白话文,理解起来有一定的困难。诗歌也不是简单的表达和情感的传授,而是需要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读懂作品内在的情感。高中学习中诗歌是重点内容,同时又是难以理解的内容。高中语文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引路者,在诗歌教学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但相关调查显示部分高中语文教师在诗歌教学中也存在着很多问题。本文对高中语文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做出一定优化,以便更好地落实诗歌教学。一、改变单一的教学模式诗歌文化有其独特之处。诗歌用精练的语言和巧妙的意境拓宽读者的想象,在简单的字词中抒发着作  相似文献   

16.
情感是诗歌的生命,诗歌从本质上来说是抒情的。古代诗歌中蕴涵着丰富的情感因素,是古人吟咏其情性自然而然的倾吐。教学中,应重视诗歌情感的深度剖析,发挥情感因素的积极作用,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从而陶冶性灵。  相似文献   

17.
情感体验是诗歌教学的灵魂,诗歌教学要引导学生从多方面体验诗歌情感:1.反复阅读,多方位把握诗歌的情感基调;2.再现形象和画面,体会诗歌中丰厚的情感;3.开拓情感,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  相似文献   

18.
诗歌的美感首先来自于音律(包括节奏和韵律)。音乐性是诗歌与生俱来的品性,诗歌中语音有规律地停顿造成节奏,其声、韵按一定的规则组合而形成韵律,构成回环往复、一唱三叹的效果。当诗歌的节奏、韵律与诗人要表达的情感协调一致,诗中轻松、欢快、沉滞、急促、昂扬、舒缓等节奏的韵律变化,就反映了人的情绪的起伏波动的变化,表现的其实就是人的生命活动的节律。所以诗歌的音律美绝不是一个纯形式的因素,它是情感内容的有机组成,或是与情感内容不可分割的因素,可以称之为“情感的形式”或“有意味的形式”。阅读诗歌须吟哦,须朗诵,须于声音唇…  相似文献   

19.
诗歌作为我们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经历了千百年仍然熠熠生辉,引领华夏儿女在灿烂的诗歌星空里畅想、遨游、沉醉.现如今,诗歌作为高中语文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新时期的促进学生形成较强的语文应用能力和良好的品质,也承担着培养学生高尚的情操和健康的情感的任务.本文分析了课前预习时要搜集信息、感受诗歌中情感的具体方法,探讨了以诵读为乐趣、通过吟诵表达情感、激发情感升华的意义所在,阐述了引导启发、创设情景、构筑审美情感和通过诗歌的对比阅读以提高学生诗歌鉴量的能力.  相似文献   

20.
在所有文体中,诗歌是最能集中体现作者情感的一种文体,在阅读古代诗歌时,从诗歌的情感入手,体会作者的心绪,是读懂诗歌的一种方法。一、从注释中把握情感。诗歌的注解往往把诗歌的写作背景交待得很清楚,而写作背景常常就透露了诗人创作的心境,人生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