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张仲斌 《钓鱼》2005,(17):40-40
初学钓鱼时,我认为“只要是河流,只要钓饵入水,就能顺利钓到鱼”。确实,我们小时候,因河流多,鱼资源丰富,河流未遭到现在这样的污染,所以并不感到鱼难钓,但是现在随着社会的发展,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可钓水面锐减(许多自然水域被填平造房子,不少沟渠的水发黑,发臭),再想顺利地钓到鱼,就必须在各个环节上挖掘潜力,才能钓有所获。因此我在本文着重谈谈:“钓点”的开发和利用。我们知道钓点在垂钓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钓谚云:“七分钓点,三分钓技”。这足可说明:  相似文献   

2.
王志保 《钓鱼》2004,(17):40-40
我在美国住了一年钓了无数的鱼,也放了无数的鱼,但是我并不全部放。每次钓完后,总会带一两条回去,在充分享受钓“异域鱼之乐”的同时.再品尝品尝“异域鱼之味”.这岂不是乐上加乐呀?  相似文献   

3.
巧钓比目鱼     
三山岛 《钓鱼》2009,(18):56-56
比目鱼,为海水鱼中的一大类,我国海域比目鱼有数十种之多,大连近海常见的有牙片、石锵子以及小嘴等鱼,钓友习惯称它们为“扁扁鱼”。比目鱼肉质细腻,营养丰富,特别是生吃“活鸦片鱼”,口味鲜美润滑,堪称大连美食一绝。因其一年四季可钓,在钓法上又注重讲究技巧,因此,多年来一直是大连钓鱼人喜爱的“高档”对象鱼。  相似文献   

4.
《钓鱼》2008,(9):71-71
凡钓鱼者,都知道“七分钓位,三分钓技”的八字真言,可怎样才能找到最佳钓位,把钩饵放到鱼的“家”呢?凭“冬钓阳,夏钓阴”“冬钓深,春钓浅”这些经验?但大塘大库大湖,朝阳面或朝阴面,动辄几里或几十里,不可能朝某面的每处都有鱼窝,至于“钓深,钓浅”也是极难把握,到底5米是深,还是15米是深?鱼情鱼况受各种不确切、不可知的因素影响,可谓千变万化。  相似文献   

5.
才力メ钩     
高兴 《中国钓鱼》2006,(2):52-52
有倒刺钩摘鱼慢,无倒刺钩跑鱼,这一直是喜欢“台钓”人的烦恼。这里为各位钓友介绍一种新型鱼钩:“才力メ钩”。这种钩钩尖无倒刺,而是采用金属压铸技术使钩尖呈扁形,取代以往的倒刺。这种钩和有倒刺钩和无倒刺钩,既不容易跑鱼,摘鱼又快。此钩系日本制作,采用高碳超强耐磨耗性钢制作,钩条细小,钩型独特,钩尖研磨,锐利度超群。此钩可钓鲫鱼等小体型鱼,也可钓鲤鱼等大体型鱼,是“台钓”高手在竞技比赛时好帮手。  相似文献   

6.
《钓鱼》2007,(8)
在面对满塘的生口鱼时,上鱼的速度会非常快,这种状况的垂钓情景,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速钓”!一般情况下,速钓可分为“速钓小鱼”和“速钓大鱼”两种类型。但无论是速钓大鱼或是速钓小鱼,“快”字是他们的共同特性:钓饵雾化快,窝点聚鱼快,鱼  相似文献   

7.
张炎冰 《钓鱼》2009,(5):14-15
娄建国,继蔡建之后的又一位湖南籍“钓王”。2008年在一场小鲫鱼吃了零蛋之后仍以超过第2名7.5分的优势捧得第4座“光威钓王杯”。从单打一钓小鱼到对象鱼、混合鱼综合计分,许多钓小鱼的钓手总是在钓混合鱼上表现得手软。虽然得到名师指点,但娄建国的野路子风格没有彻底改变,表现在似是而非的信号放弃,让浮标、线组、钓铒成为一个整体而不是强调某一个因素。竞技有用雾化铒把鱼装到管子里的“钓铒派”,有钓不上鱼换支标的“浮标派”,有把添加剂当成长生丹的“小药迷”,娄建国则是踏踏实实做人,老老实实钓鱼。  相似文献   

8.
颜恒 《钓鱼》2005,(22):39-39
对于夏天鱼情的多变,钓鱼人的认识是比较深刻的,如“一日三迂,早晚钓边”、“金晨银昏”、“神仙难钓午时鱼”等等,都从一般规律上揭示着鱼类的生存习性和特征。  相似文献   

9.
管察 《钓鱼》2005,(12):22-22
鲫鱼是下层鱼,习惯底摄。在“台钓”出现之前,我们主要是底钓,坠钩平底,先撒窝,再根据底况和鱼的摄食偏向选择相应的钓饵。“台钓”不打窝,用诱钓合一的钓饵边诱边钓,但钓着钓着鱼上浮了,于是有钓离底、钓半水和钓一标深等钓术变化,但这是针对池塘而言。野钓或粗放型养殖水域鱼的密度低,诱鱼就不能省略了。  相似文献   

10.
手竿垂钓诱鱼打窝.一般是在钓点投些酒米、稽食之类诱饵。饵料落于水底后散开成平面铺于水底形成“平面窝”。平面窝打窝方法比较简单,是传统钓法最普遍、最常用的打窝诱鱼的方法,钓底层鱼效果较好。但钓中层鱼、上层鱼效果就比较差。有经验的钓鱼人为了提高效率,为了把中上层鱼引入水底聚而钓之,常常在“立体窝”上下功夫。  相似文献   

11.
王跃进 《钓鱼》2007,(6X):25-25
一般来讲,钓新鱼、钓小鱼钓组灵敏点好;钓猾鱼、钓大鱼应迟钝些。其实新鱼、小鱼因没有上当吃亏的经验,钓手在垂钓时只要把钓组弄个八九不离十就行,但猾鱼、大鱼久经沙场,九死一生,而谨慎多疑,所以在垂钓时钓手就应当在“鱼”身上多费点心思了,投其所好,欲擒故纵,总之是要减少疑惑,丧失警惕,让其“吃一堑”的记忆库里找不到能引起警觉的“存盘”,  相似文献   

12.
对一位钓手来说,你的对象是鱼。但是你若将鱼仅仅当做餐桌上的一盘菜,那你将失去比菜更多的东西。这“菜”,花点钱到高钓池一蹲,一会儿工夫,就可钓上来一大堆。什么叫“高钓池”?就是鱼的密度高,上鱼上得快,还有就是鱼价高。当然,这对工作忙,没有时间钓鱼,但又想过钓瘾的人来说,到这种高钓池甩两竿,也不失为一种解馋的方法。但更多的钓友不愿到这些“双高”的鱼池垂钓,  相似文献   

13.
张莉 《钓鱼》2005,(16)
28岁的山东青岛钓手朱继东真是个“福”星小子!8月5日 ̄7日,他在高手如林的2005全国钓鱼锦标赛银川站“老鬼杯”钓鱼比赛上鸿运高照,一路“过关斩将”,不显山、不露水,顺顺当当地将个人总成绩冠军“拿下”,获得了3万元奖金!朱继东真的是有福气!这不,318名钓手参加比赛,三个赛项即手竿钓鲫鱼、手竿钓混养鱼、抛竿钓混养鱼共10场比赛,抽签决定钓位时他幸运地抽了4场大边,还有一场虽然抽了中间钓位,可一旁的钓手当了“逃兵”,钓位空着!你瞧瞧这运气好的!特别是第二天早晨,朱继东参加手竿钓鲫鱼赛,因为当天气压低,造成鱼翻塘,不上鱼,大赛组委会…  相似文献   

14.
“回锅鱼”是指职业钓池中屡被钓了放,放了再钓,已对钩和饵产生高度警惕的鱼。“回锅鱼”食饵没有一定的规律性可循,对竞技钓鱼人来说是个难以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刘禹耕 《钓鱼》2004,(15):19-19
钓鱼书刊上不只一次地刊登介绍“钓草”的要领,使许多初学钓鱼的人少走了许多弯路,从而缩短了从钓不到鱼到钓得到鱼这个尴尬的过程。据笔者30年的垂钓实践,知道了钓鱼要钓草只成功了一半,有意识地找草而钓,就像只知道哪个塘口有鱼,但具体怎么钓还有许多讲究一样。  相似文献   

16.
夏雨龙 《垂钓》2004,(1):22-24
在“台钓”风靡大陆之前,长竿短线钓法一直占据着手竿钓法的“半壁江山”,北自封疆大漠,南至热带边陲,长竿短线带给无数钓鱼人提竿——绷线——上鱼的乐趣。  相似文献   

17.
王政刚  王力春 《垂钓》2001,(6):28-28
听说辽宁辽中县北胡台河套泡子里有大鱼,老王这个钓了十多年鱼的“钓痴”可就有些按捺不住了。2000年8月19日是星期六,惬意的西南风吹走了盛夏的燥热.也吹得一拨儿钓鱼人的心里直发痒痒,这不.天刚蒙蒙亮,老王便和几个钓发收拾钓具,全副“钓”装地骑上摩托车,浩浩荡荡直奔北胡台河套。  相似文献   

18.
于文福 《钓鱼》2009,(12):52-53
2009年5月12日星期二,为农历的四月十八,是最大的大活汛子。早晨4时30分,我骑上自己的小轻骑,用了不到40分钟,就到了黄海的大孤山海域。明明报的是晴天,却飘起了蒙蒙细雨。放“圈”家的老乡直说:“天下雨了,鱼还能钓吗?”我的回答是“没事”。我说没事,心里却没底。因为,天是阴沉沉的,风是冷飕飕的,雨是淅沥沥的。当挖足了海蛆,收拾妥当了乘“圈”,下到海里,潮水已经淹没了挖海蛆的地带。去北粮港东南角往日被我们称之为“鱼仓”的地方钓目标鱼——黄黑鱼,根本不需要两脚蹬“圈”,只要控制着“圈”靠近海岸的边缘边钓边动,一旦感觉无鱼可钓,借着北风能直接吹送到目的地。  相似文献   

19.
冬钓夕拾     
马汉 《钓鱼》2009,(23):66-66
寒流来袭,一夜之间,雪花纷飞。俗语说:“九月九鱼封口,立冬莫往塘边走。”雪天钓鱼一向被认为是钓坛的一大难事。可所谓“渔者”,即“愚者”,往往就有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执着。要是在冬天钓出个名堂,钓出个情趣,钓出个神清气爽,就更能显示钓者的心境。  相似文献   

20.
张炎冰 《垂钓》2002,2(1):70-71
江苏吴建平钓友:我钓鱼时间不长,但特别爱看渔谚,应用起来有些效果好,有些就难说了。比如“春钓滩”指的是钓位,却没有说明是钓什么鱼,而“三月三,鲤鱼上河滩”就说得很明确。“水浑钓浅,水清钓深”,是不是还有季节性的限制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