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教师情感是教学活动和师生交往中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它对教学行为具有很大的调控作用。师生之间的关系正是借助于情感来调节、维系,并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心理学的研究表明,教师的情感状态直接影响学生的情感状态。善于运用情感、控制情感是教师最基本的职业修养和技能,也是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关键之一。  相似文献   

2.
幼师课堂教学“学生情感控制模式”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多年来 ,我国的幼师教育基本上是以传授知识、技能技巧为主的认知教育模式 ,情感活动在课堂教学中常处于被忽视的地位。随着教育改革进程的加快以及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 ,课堂教学中的情感交往越来越引起幼师教育工作者的重视。但对于课堂教学中的情感教育 ,我们往往又易陷入这样一个误区 :片面强调教师的情感投入 ,强调使学生在课堂认知过程中伴随情感的激动 ,却忽视对学生课堂情感的调动、训练 ,忽视通过控制学生的情感来活跃其认知操作。针对此弊端 ,笔者在本文拟就幼师课堂教学中“学生情感控制模式”进行初步探讨。一、构建幼师课堂教学…  相似文献   

3.
正高效课堂是一种融学生认知建构、情感激活、教学控制与情境创设为一体的教学形态。高效课堂要求教师尽量在一堂课里让学生学到更多的知识和方法,让学生逐步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让学生的学习情感和兴趣得到进一步的丰富和加强。高效是教师课堂教学的目标,务实是课堂教学的手段。笔者认为:"轻负担、高质量、向课堂教学要效益"是高效课堂教学理念的折射和反映。  相似文献   

4.
课堂教学是教师传道、授业、解惑的主战场,亦是学生汲取知识、培养技能的最佳场地。课堂教学中的情感艺术是架设于教师与学生间的桥梁。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阐述课堂教学中的情感艺术。一、语言情感渲染情感氛围课堂教学中的语言情感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发挥语言所特有...  相似文献   

5.
课堂教学气氛是指班集体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形成的一种情绪、情感状态。纵观历史课堂教学,不难发现,有的教师精神饱满,生动传情,方法得当,有效地调动学生的情感和思想,课堂上生气勃勃;有的教师则精神萎靡,照本宣科,不考虑学生学习的情感态度,强迫"灌输",课堂则是死气沉沉。教师的情绪状态直接影响、制约着课堂教学气氛。因此,作为一名初中历史教师,要能够以真挚的情感去营造一种亲切、和谐、愉快的课堂教学气氛。  相似文献   

6.
李娜 《考试周刊》2014,(98):182-182
<正>课堂教学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掌握知识、认识客观世界的动态过程,它不仅包含教师对学生传授知识、开发智力,而且伴随师生相互交流的情感体验。以学生的认识和发展为目标的教学活动,蕴含丰富的情感,不是积极的情感就是消极的情感,或二者兼而有之,没有情感的课堂教学是不存在的。其中教师的情感是影响课堂教学效果的一个极为重要的情感因素。持积极情感的教师能给学生营造良好的课堂教学气氛,学生相应地就会有良好的学习心境,学生情绪就会高涨,思路  相似文献   

7.
语文教学的特殊性。需要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恰当地运用体态语言。它不仅可以密切师生感情,而且有助于学生理解文章内容,激发学生的内心情感。 一、组织教学--细微处流露真情 体态语言运用得好,可以使教师更好地控制和调节课堂教学。课堂教学中,教师首先要注意观察学生用体态语言表达的反馈信息:学生凝神目视教师,说明学生情绪高昂,对  相似文献   

8.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不应该只注重知识、技能方面的传授,而忽视了教师自身的情感投入。教师应该优化课堂教学情绪,促进知识、技能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和谐发展,优化课堂教学的过程,促进学生掌握方法,提高思维品质。  相似文献   

9.
民主化教学观是跨世纪教师现代意识中极其重要的构成部分。这种教学品格,是衡量语文教师心理素质和人格的尺度之一,也是课堂教学情感控制体现的关键所在。可以毫不夸大地说,唯有具备了民主化教学观,才能有正确的学生观,才能在课堂教学中表现出良好的积极的健康的情感...  相似文献   

10.
本文分析了在课堂教学中施以情感教育方式的特点,论述了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如何把握情感与教学相结合的角度和尺寸,提出了在重视教师情感的感化作用、影响学生心理健康及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等几方面的建议和方法。  相似文献   

11.
杨威 《现代教育论丛》2002,(3):30-32,29
“人非草木,孰能无情”。情即情感。教师是人,学生也是人;教师有情,学生也有情。教师和学生这两个互动主体共同参与的课堂教学活动,是一个知识传递、认知发展的过程,自然也是一个情感与情感交融的过程。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和学生都以自己的情感投入,在进行师生情感交融的同时,影响着课堂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2.
李培 《河北教育》2007,(9):38-38
在英语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积极的情感态度,来影响学习者的学习行为和学习效果呢? 1.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传统的课堂教学就是教师作为传授者、组织者、控制者,向学生传授知识并组织和控制课堂教学的进程,老师是绝对的权威,学生是被动的知识接受者。这种教育观念长期存在,必然导致课堂教学缺乏情感交流并陷入一种无言的状态,导致学生上课参与意识不强,学习兴趣不浓。  相似文献   

13.
刘永艳 《考试周刊》2013,(52):176-177
教师情感是影响课堂教学效果的一个重要因素。其情感在课堂教学中的表现形态是多方面的。教师情感影响课堂教学过程中的心理气氛,影响学生学习积极性,影响学生的智力活动。因此,要取得好的教学效果,教师必须正确认识情感因素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并学会调控。  相似文献   

14.
王键铭 《甘肃教育》2009,(21):39-39
在高中物理课堂教学中,我们常发现教师只重视对物理概念和规律的讲解和应用,却不能充分把握教材中的情感因素,忽视了教师自身的情感投入和对学生的情感教育,课堂教学显得枯燥、乏味,学生不能作为主体积极参与教学活动,致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过程中,智力和能力得不到充分发展。为了解决好上述问题,有效提高物理课堂教学的效果,笔者认为在高中物理课堂教学中教师要重视情感因素的渗透。  相似文献   

15.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情感教学的引入能给整个课堂教学效果带来意想不到的收获。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情感教学能帮助教师更好地讲授课堂教学内容,促进教师和学生更好地沟通交流。本文就情感教学融入小学数学课堂进行了全面素描。  相似文献   

16.
课堂教学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掌握知识,认识客观世界的动态过程,它不仅仅包含教师对学生传授知识,开发智力,同时也伴随着师生相互交流的情感体验。因而,以学生的认识和发展为目标的教学活动,蕴含着丰富的情感。不是积极的情感,就是消极的情感,或二者兼而有之,没有情感的课堂教学是不存在的。教师的情感随着课堂教学的开始而产生,伴着课堂教学的深人,它存在于课堂教学的始终。所以,教学过程也是一个情感过程。要做到“以最好的教学效果,来达到学生的最理想的一般发展”,就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进行充满激情的创造性劳动。情感…  相似文献   

17.
在如今的课堂教学气氛中存在着教师高压控制课堂、学生学习兴趣不浓、班集体学习风气不良等问题,教师因素、学生因素和课堂物理环境因素导致了这些问题的存在,教师应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用积极的情感感染学生、建立积极的教师期待、掌握熟练的课堂管理技术以营造有效的课堂教学气氛.  相似文献   

18.
教学过程是一个教师教与学生学同时进行的过程。在此过程中,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情感交流、情感互动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化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课堂教学中的情感因素,培养学生热爱化学的情感,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和学习热情。  相似文献   

19.
课堂教学是教师和学生运用教学媒体在一定时空中的活动.课堂教学有时问的延续就有它展开的序,在这个有序的活动中就有了教师与学生,教师、学生与化学信息,教师、学生与环境之间情感与情境的交流.而且这种序和情感的交流贯穿整个课堂教学的始终.  相似文献   

20.
冯和平 《学周刊C版》2019,(24):113-113
初中语文教师恰当得体地运用教学语言能够对课堂教学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在使用教学语言时,教师要有所选择,不使用无效的、消极的语言;教师要做到有重点,有情感并且控制语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