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徽学研究自上世纪80年代兴起以来虽然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但是仍然缺少美学维度的考察。徽州人创造了丰富灿烂的审美文化,蕴育着丰富的美学思想,徽州的文学、戏曲、绘画、篆刻、雕刻、建筑等艺术凝聚着徽州人的审美趣味和美学追求;徽州的美学家们在不同的艺术领域中表达出自己的美学观念。重视徽学研究的美学维度,对于把握徽州人的精神创造性、有效阐释徽州的文学和艺术作品、发展当代审美文化以及进一步深化徽学研究等方面,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源远流长的徽州文化,积聚着徽州审美文化的形式美和意蕴美.由徽州文化中孕育出的徽州牌坊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传统形式意味.它鲜明的建筑艺术美学不仅仅传递着特定的历史文化信息,也显示了独特的建筑艺术价值,从形式与意蕴的美学角度对其进行分析,赋予了牌坊本身不一样的意义与价值.  相似文献   

3.
学术界在徽学学科的基本理论问题研究上取得了不少成果,但也存在诸多问题和值得深化之处。徽学的学科性质属于专门史学科中的区域史。徽学研究的对象(即研究的时空范围),大体是北宋末年至民国建立前徽州人在徽州本土和在全国其它地区所创造的历史文化。徽学的学科体系主要包括四个方面:徽学研究资料的搜集、整理和研究,徽学基本理论与方法的研究,徽州历史文化的整体研究和理论研究,徽州历史文化的专题研究和个案研究。徽学研究既有重大的学术价值,又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从严格意义上说,"徽学"(即"徽州学")不等于"徽州文化"."徽学"是研究徽州文化的学科名称,"徽州文化"是徽学研究的对象与内涵.徽州文化是伴随"徽州"这一地域的产生而逐渐形成的,有2千多年的历史(春秋战国之际开始设置,如从宋宣和年间始称"徽州"算起也有800多年历史);而作为一门现代意义的学科,真正意义上的"徽学"的形成则在20世纪80年代.  相似文献   

5.
徽州文书遗存数量众多、类型多样、内容丰富,是徽学研究的第一手原始文献资料.有学者甚至将徽州文书的发现称为是继甲骨文、汉晋竹简、敦煌文书和明清档案之后的“中国历史文化第五大发现”. 安徽师范大学图书馆是全国收藏徽州文书档案的主要单位之一.为进一步推动徽学研究的发展,李琳琦教授等对馆藏徽州契约文书进行了整理和研究,其阶段性成果《安徽师范大学馆藏千年徽州契约文书集萃》(以下简称《集萃》)2014年12月由安徽师范大学出版社影印发行.《集萃》共10册,装帧典雅,印刷精美,所影印的契约文书清晰、爽目.  相似文献   

6.
马莉 《华章》2008,(15):74-75
徽派建筑、徽州三雕、徽砚、徽州竹器、青花瓷、书画……一个个熟悉的名字,建起了一个丰富瑰丽的徽文化世界.新的时代伴随着艺术的不断更新和发展,对原徽派装饰艺术保护、传承、创新.发展,形成新徽派装饰艺术.对其的开发将是极具个性特征的地域艺术文化在新时代的发展,弘扬徽派传统装饰艺术,开发更多高附加值的新徽派装饰艺术产品.  相似文献   

7.
黄山学院学报是由安徽省教育厅主管、黄山学院主办的综合性学术期刊。社会科学类主要刊登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建设、哲学、政法、经济、历史、文学、徽学、徽商、徽州文化、徽州社会经济史、旅游研究、世界遗产研究等方面的学术论文;  相似文献   

8.
对于徽州学,即使不能统一看法的话,也没有关系.人们游览庐山尚且"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何况博大精深的徽州历史文化,我们又怎能做到"一律"?对徽学的定义,最有代表和影响的有这样几种观点,一是已过世的张海鹏先生,他在<"徽学"漫议>一文中写道:"什么是徽学?徽学即徽州学,或曰徽州文化.  相似文献   

9.
徽州审美文化的"徽派"特征具有重要的精神内涵,它是徽州文学、艺术审美风貌产生的内在根据,是徽州人审美精神世界的本质体现.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对伦理至上的道德理性和经世致用的实践理性并重;第二,崇尚锦绣辉煌的宏富之美的审美取向;第三,追求宁静致远、淡雅高古的意境之美的艺术风格;第四,尊崇中国传统"天人合一"的天然之美;第五,拥有"勇于进取,敢于创新"的开拓精神.这是徽州审美文化的精髓,相关研究对当下安徽文化振兴以及中国审美文化建设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10.
徽学研究所前身是安徽师范大学 历史系明清史研究室,成立于1983年。1994年改名为徽商研究中心,主要从事徽州商人和徽州文化的研究。2000年3月正式成立徽学研究所,主林研究方向包括徽商、新安理学、徽州教育、徽州方言等。研究所主要成员有王廷元,王世华,周晓光,李琳琦教授等,所长周晓光教授。另聘请兼职教授4人,招收徽学方向研究生7人,80年代以来承担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项,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基金6项以及多项省社科和省教育厅科研究课题。已出版徽学研究蓍作6部,在《历史研究》、《中国史研究》、《光明日报》、《中国文化研究》、《学术月刊》等 国内重要报刊上,发表论文150多篇。其中《明清徽商资料选编》获安徽省第一届社会科学成果一等奖,国家古籍图书二等奖,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安徽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  相似文献   

11.
妈祖信仰形成了大量不同时期风格多样的妈祖造像。这些造像,系统地展示了妈祖形象变化发展的历史轨迹,溶入了各时代人们对妈祖形象的理解,是造像师们的审美心态和时代审美倾向共同作用的结果,既秉承了中国传统神像造型艺术传统,同时记录了妈祖的造型演变和民众的文化审美理念,成为妈祖信仰文化中重要的艺术文化资产。从妈祖造像语言的发展脉络中,我们可以窥视到中国民间造神的演变过程;从妈祖造像中,我们可以解读出中国神像造像美学意涵的广大精微。  相似文献   

12.
徽文化门类众多、内容广博,和寿春楚文化同为安徽具有地方特色的区域文化,在现今新文化产业大发展的背景下,具有地方特色的区域文化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与发展。皖南古建筑的类型样式与设计风格既融会了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精髓,又创造出极其鲜明的区域特色和个性特征,皖南古建筑不仅融入了皖南地域的自然景观,而且蕴藏着徽文化丰富而深邃的人文内涵,体现着徽文化的审美取向。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电视艺术和审美文化相关论说的研讨和借鉴,借助中国电视媒介环境的分析,试图从多元、重构、审美生产、审美消费和审美批评等方面探讨新时期中国电视艺术的审美文化建构,希望以此促进中国电视艺术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红歌兴起是我国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人们群众对中华优秀民族精神的一种盼归。红歌具有深厚的群众基础,是人民群众对革命年代斗争精神的缅怀和纪念,是我们时代的精神食粮,体现了时代的主流价值观,实现了教育与娱乐的有机结合。从审美价值看,红歌内涵丰富,体裁多变;创作简洁,旋律优美;演唱阵容庞大,形式多样;能有效培养审美感知力,增强审美观念。  相似文献   

15.
美学研究对提高人们的审美欣赏能力,提升审美经验和审美心理,促使人们情操的审美化,尤为重要.文学创作是人类社会生活的一种复杂意识活动的结晶,凝聚着人们的审美体验和审美追求,是主观与客观、理想与现实、再现与表现的高度统一体.文学创作是运用形象、意象、象征和想象等手法反映和创造客观现实,所塑造的成功文学形象是感性与理性、形式与内容的统一,具有特殊的审美价值.  相似文献   

16.
徽州地区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极具地方特色的地域文化,其中徽派篆刻是徽派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具有独特传统魅力的徽派篆刻艺术,其确立了文人篆刻艺术的历史地位,实现了向篆刻造型欣赏艺术的重大迈进。笔者通过把传统古典的篆刻文字图形艺术加以提炼演变,拿出其符合现代审美标准的精髓部分并加入徽派元素,从而构成新图形的多种创意方式及作品来加以阐述。  相似文献   

17.
中华武术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以中国传统文化为理论基础,在中国传统美学理论的指导下,积淀了丰厚的美学内涵。本文从中华武术美学的发展历史为研究起点,总结出了武术的美学内涵,即武术之美包括"意"、"象"、"象外之象"三个组成部分,并进行了概括性的分析。  相似文献   

18.
从文化的角度切入 ,鲁迅小说是在近代文化冲突中对传统文化的一次审美观照。在自觉的审美抉择之下 ,鲁迅以小说的形式进行着文化的反思与批判。这种审美的批判为人们反思传统文化提供了一个新的基点 ,也为文化的转型与再生开辟了新的可能性。这是鲁迅小说中丰富的文化内涵之体现 ,也是鲁迅小说的文化价值之所在。  相似文献   

19.
晋城青莲寺是艺术、科学与文化等有机融合的综合体,凝结着伟大深湛的艺术,渗透了与时俱进的科技,折射出丰富细腻的文化,为从不同阶段研究青莲寺科技、艺术与文化提供了较为详实的文献资料从科技、历史、文化等多方面、多角度对青莲寺进行深入的研究,可以使人们加深对它的认识、理解与爱护,对保护青莲寺这一古建筑遗产、建筑文化传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蔡元培先生提出的以培养完全人格为目标的近代美育观,不仅对中国近代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而且为我国现阶段的高等教育提供了不少有益的启示。当前,审美教育在中国高等院校中没有得到应有重视,这不利于高校学生审美人格的形成。根据蔡元培美育理念,高等教育应重视审美教育,通过组织美的教学、建设美的文化、营造美的环境等方式塑造美的学生,切实提高当前高校人才培养的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