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世纪六年来的传记文学研究取得了新的实绩,具体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传记研究著作的新收获;二是传记理论/批评的新突破;三是传记作家/作品研究的新拓展;四是自传研究的新深化。  相似文献   

2.
中国当代传记文学的理论研究与批评,大致有这样四个方面:一、传记文学基本理论研究;二、传记文学发展历史研究;三、传记文学作家作品研究;四、国外传记文学研究与理论译介。文章比较详细地回顾了这四个方面的研究态势,对各个方面有代表性的论文、专著也作了评析,并呼唤更多的学者加盟传记文学理论研究与批评的队伍。  相似文献   

3.
本刊讯中国传记文学学会理事、中外传记文学研究会理事、荆楚理工学院文学院教授全展的《传记文学:阐释与批评》,即将由湖北人民出版社出版。这部论文集是从全展23年来研究传记文学的40余篇文章中精选出来的,分为“理论阐释”、“现状研究”、“文本批评”三辑;附录“《中国当代传记文学概观》评论小辑”,则收入国内知名专家教授对全展专著的8篇评论。北京大学世界传记中心主任、中外传记文学研究会会长赵白生教授为之作序。全展《传记文学:阐释与批评》即将出版  相似文献   

4.
中国当代传记文学的理论研究与批评,大致有这样四个方面:一、传记文学基本理论研究;二、传记文学发展历史研究;三、传记文学作家作品研究;四、国外传记文学研究与理论译介。文章比较详细地回顾了这四个方面的研究态势,对各个方面有代表性的论文、专著也作了评析,并呼唤更多的学者加盟传记文学理论研究与批评的队伍。  相似文献   

5.
文章认为,古代传记有的无传记之名而有传记之实,有的虽有传记之名却无传记之实,当然也有名实相副的传记文学。太史公创立了以人述史的新手法,使《史记》成为传记文学的典范。在分析梳理的基础上,文章进一步指出古代传记存在的不足之处。  相似文献   

6.
传记文学以真人真事为描写对象,通过文学化手段达到社会教育作用。传记文学形式多样,既有纸质图书传记,也有影视文学传记。这一文体具有信仰教育功能、励志教育功能、审美教育功能和警世教育功能。进入网络和新媒体时代,在不断开放的社会背景下,要充分发挥传记文学的这些社会教育功能,将负面的东西转化为正能量。要采取多种途径对传记文学的教育功能加以强化,加强对传记作者和受众的引导,最大限度地发挥其社会教育作用。  相似文献   

7.
传记文学的性质及功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传记文学的性质传记是从人类纪念前辈、怀念英雄中产生的一种文体。在中国古代,传记是属于历史的。《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的史部中有“传记”,但它把“传”和“记”是分开的;“叙一人之始末者为传之属;叙一事之始末者为记之属。”在西方,最早的传记作品同历史、哲学著作没有明确界线,也没有“传记”一词。“传记”一词在英国是1683年才开始使用,他们给“传记”下的定义是“特定的人的生平的历史。”这时候,人们把传记看成是历史科学的特殊的分支。《牛津辞典》给传记文学下的定义是:“作为文学分支的个别人的生平的历史。”…  相似文献   

8.
论文从不同的角度探讨分析美英传记作者们在创新的非线性思维指导下,最终放弃对传记的传统、史诗般文体的刻意追求,大胆采用后现代主义反体裁、反英雄创作模式,以灵活多变的文学性开拓反映信息时代的美英社会、文化、宗教、思维等相关因素之间互动关系的美英传记文学艺术新格局的实践和经验。在论证后现代主义文化思潮和创作模式对20世纪60年代以来对美英传记文学创作影响的过程中,作者运用辨证的批评方法,将历史分析、社会剖析与具体的文本比较分析、创作风格和话语分析结合起来阐述资本主义商品经济下美英传记的艺术自主性和后现代主义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我国的传记文学以其包容着巨大生命内蕴和历史内涵的独特魅力吸引着众多研究者。韩兆琦主编的《中国传记文学史》(河北教育出版社,1992)、陈兰村主编的《中国传记文学发展史》(语文出版社,1999)、李祥年的《汉魏六朝传记文学史稿》(复旦大学出版社,1995)等等,大都是对古代传记文学发展的一个回顾和总结。而在传记创作更为自由与活跃,传记作品更为丰富的当代,没有一部系统的著作对之加以梳理和总结,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全展的《中国当代传记文学概观》(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相似文献   

10.
英雄传记文学在建国后17年、80年代中期和90年代。曾掀起三次大的浪潮。作为英雄传记的“主流”,革命先烈传与当代英模传双峰对峙,蔚为大观。此外还有一条蜿蜒行进的“支流”,即发轫于80年代中期,至90年代兴盛的描写隐蔽战线的工作者和领导者的传记。90年代的英雄传记取得了突出成就:一是题材范围的进一步扩大,二是突破了以往作品的时代局限性。文章既对英雄传记文学创作进行了扫描,又重点探讨了张俊彪的《最后一枪》对英雄传记文学的突出贡献:(1)执着的英雄情结与强烈的叛逆色彩;(2)史笔与诗情的完美融合;(3)崇高壮美的悲剧美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