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1 毫秒
1.
中文系师生为了响应党的十大发出的关于“要重视上层建筑包括各个文化领域的阶级斗争”的号召,在开展阅读和研究《红楼梦》群众性活动的基础上,于十一月二十三日召开了《红楼梦》评论大会。参加大会的除中文系师生和各系代表外,还有省革委会宣传组、教育局、文化局、《福建日报》社、新华社福建分社、福建人民出版社、福州军  相似文献   

2.
“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这是《红楼梦》卷首交代《石头记》的缘起后,作者含着血和泪题写的一首意味深长的诗句。从《红楼梦》问世以来,围绕着“谁解其中味”,一直进行着激烈的斗争。这个斗争从来就不单纯是一个学术问题,而是阶级斗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一个反映。一九七二年八月,白骨精江青,同某外国女“作家”关于《红楼梦》的谈话,一九七六年八、九  相似文献   

3.
近十年来,在《红楼梦》研究中“政治历史小说”一词风靡一时。如“《红楼梦》是一部政治历史小说,是描写阶级斗争的书”(李希凡:1974年重印的《红楼梦》一书序言);“按照马克思主义阶级观点来分析,《红楼梦》所表现的是以阶级斗争为内容的政治主题,是一部政治历史小说”(孙文光:《坚持用阶级观点研究〈红楼梦〉》。原载《红旗》杂志1973年第11期);“《红楼梦》是一部政治性很强、艺术性很高的政治历史小说”(陈熙中、故经之、侯忠义:《〈红楼梦〉——形象的封建社会没落史》。原载1973年9月22日《北京日报》);等等,不胜枚举。最近,北大中文系编的《中国小说史》第十  相似文献   

4.
一.《红楼梦》的闲文 过去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年代,认为《红楼梦》是一部写阶级斗争之书,而第四回“薄命女偏逢薄命郎,葫芦僧乱判葫芦案”为该书之总要。这种观点实在不妥。还是脂砚斋有眼力,脂砚斋是这样评的:  相似文献   

5.
把《红楼梦》第四回或“护官符”认定为《红楼梦》一书的“总纲”是“左”的艺思想的产物,是“以阶级斗争为纲”的路线在“红学”研究上的反映,这种“左”的观点目前仍有影响,应给予拔乱反正。《红楼梦》前五回是全书的“引子”部分,对全书起“提纲挈领”的作用,其中第五回,通过贾宝玉梦游太虚幻境观看“金陵十二钗”的“判词”并聆听《红楼梦》“仙曲”对书中主要人物的性格,遭遇和归缩以及全书的基本情节和结局作出总体安排,因此,《红楼梦》中第五回应为全书的“总纲”。  相似文献   

6.
《红楼梦》是一部封建社会的阶级斗争史。它在反映封建社会的阶级斗争的时候,塑造了封建社会中不同阶级不同阶层的许多典型形象。《红楼梦》中的薛宝钗,是一个反面人物,是封建地主阶级中的一个两面派的典型,一个孔孟之道的忠实信徒的典型。可是,资产阶级阴谋家野心家林彪及其死党,在他们的反动笔记里,却把薛宝钗封为“正面人物”,欣  相似文献   

7.
前几年,在“四人帮”形而上学猖獗的日子里,许多评论《红楼梦》的文章和著作,在不同程度上,都存在着片面化、绝对化的观点.这种形而上学的观点,表现在对二百多年来《红楼梦》研究历史的论述上,就是抹杀一切,一概否定.如何全面正确对待《红楼梦》研究的历史?我认为有两个问题必须澄清.本文将把它揭示出来,并进行初步的评论.其一,有的人为了说明他们关于《红楼梦》是“一部写政治斗争的书”,是“政治历史小说”的论断的“正确性”,和提出这个论断具有的“划时代的重大历史意义”,竟不顾《红楼梦》研究的历史事实,说“过去的‘旧红学派’和‘新红学派’,枉自翻腾了二百年”,却“对这部作品肆意歪曲,一口咬定《红楼梦》的主旨是‘谈情’”,“几乎都认为《红楼梦》是一部‘谈情说爱’的小说”.二百多年来,新旧红学派都把或几乎都把《红楼梦》的主旨说成“谈情”吗?说《红楼梦》是“爱情小说”,是不是都错了?称《红楼梦》为“政治小说”,是不是就是对《红楼梦》的正确评价?关于第一点,我认为并非事实.《红楼梦》问世后,受到社会的极大注意,出现了专门研究《红楼梦》的所谓“红学”.人们对《红楼梦》的主旨作了各种各样的解释,虽有不少人把《红楼梦》视为“情书”,说“《红楼梦》工于言情”,“其言情,乃妙  相似文献   

8.
《红楼梦》是我国古典文学中一部杰出的小说.它通过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由盛而衰过程的描写,真实地反映了封建社会尖锐复杂的阶级矛盾,揭示了统治阶级的腐朽无耻、必然败亡的命运.就其概括社会生活的深度和广度来说,我们可以把《红楼梦》看作是封建社会的一部形象的历史.但是,二百多年来,《红楼梦》一直为地主资产阶级的“红学”家们所践踏.他们从人性论出发,避而不谈《红楼梦》中揭示出来的封建社会的阶级关系,总是把书中贾宝玉、林黛玉的爱情描写孤立起来,抽去它具体的阶级内容,并把它夸大为全书的主题,称《红楼梦》是什么“忏悔情场”之作,是“爱情的青春的颂歌”.把《红楼梦》看成是谈情说爱的小说,还是看成是反映阶级斗争的形象的历史,这是长期以来《红楼梦》  相似文献   

9.
论《红楼梦》中姨娘的身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在评论《红楼梦》的一些文章和著作中,给这部小说里姨娘一类的人物,定过这样的一种阶级身份:叫做“半个主子”。在“四人帮”掀起的那阵“评红”喧声之后,这种“半个主子”说很是风行一时,成了无人公开怀疑的定论。一九七四年出版、一九七六年重版的一本十五万字的署名洪广思,取名为《阶级斗争的形象历史——评〈红楼梦〉》的“评红”专  相似文献   

10.
(五)叛逆者的反封建斗争 “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一种旧的社会制度正在土崩瓦解,新的生产关系正在萌芽成长的变革的时代,它那复杂尖锐,纵横交错的阶级矛盾必然要反映到意识形态领域中来。清王朝就正处在这样的时代。作为一部形象的阶级斗争史的《红楼梦》相当真实地反映了这个时代意识形态领域的激烈斗争。这种斗争突出地表现在尊孔复礼还是反孔破礼上面。  相似文献   

11.
在批林批孔群众运动的热潮中,中文系子十月十六日召开大会,纪念毛主席光辉文件《关于红楼梦研究问题的信》发表二十周年。出席大会的除该系领导、工宣队和全体师生外,还有三明纺织厂、校图书馆等兄弟单位代表,共三百余人。纪念会上,由中文系《红楼梦》评论小组的师生宣读了四篇评论文章。《在意识形态领域加强无产阶级对资产阶级的全面专政》这篇文章指出,毛主席的信不仅总结了文艺领域中阶级斗争和路线斗争的历史经验,也深刻地揭示了整个社会主义历史时期无产阶级对资产阶级的斗争规律。我们应当遵照毛主席的教导,牢记党的基本路线,积极开展对修正主义的批判,在意识形态领域里  相似文献   

12.
“足的”,《红楼梦辞典》释为“一直的”,但从《红楼梦》本身及相关文献和方言用例来看,其确切意义当为“非得……不可”;“拾头打滚”中的“拾”,《红楼梦辞典》释为“往地上碰”,据对相关文献和方言的考证,其确切意义当为“用头钻,用头撞”;“尽着”,《红楼梦辞典》释为“总是”,但其在《红楼梦》中还可释为“本来已经……偏又……”;“咱们”、“我们”在《红楼梦》中存在特殊用法,即分别用为“排除式”和“包括式”;“别要”是“不要”连说混音形成“别”之后,在剩余因素尤其是原式的影响下“要”音复原的新旧嫁接形式。  相似文献   

13.
毛泽东一生推崇《红楼梦》在学界产生巨大影响,促成红学成为三大显学之一。毛泽东要把《红楼梦》当作历史来读,他信手拈来《红楼梦》事例,连类比喻,说明深刻革命道理,异彩纷呈,表现了他的革命红学观。他从文学上解读《红楼梦》,表现了和《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一致的思想。晚年的“吊膀子”是为了“掩盖政治斗争”说,无疑是认识《红楼梦》的偏颇之见。  相似文献   

14.
毛主席经常教导我们,要做一个自觉的革命战士,就必须学习和研究理论、现状和历史,必须对中国的今天和昨天进行周密的调查研究,这样,才能了解阶级斗争的发展规律,掌握革命的主动权,夺取革命的胜利。我们阅读和研究《红楼梦》,从根本上讲,也是为了这个目的。也就是说,我们要把《红楼梦》当作历史来读。在中国历史上绵延长达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已经永远地成为过去。正如毛主席所说:“封建主义的思想体系和社会制度,是进了历史博物馆的东西了。”生活在今天的人们,特  相似文献   

15.
反党野心家、阴谋家江青,近几年来,在大做其女皇梦的同时,还念念不忘《红楼梦》。她对《红楼梦》一窍不通,却恬不知耻地自我吹嘘是什么“半个红学家”,到处大谈其“红学”,肆意歪曲和篡改毛主席关于《红楼梦》的指示,利用《红楼梦》进行阴谋篡党夺权活动。她还贪天之功为己有,公然把伟大领袖毛主席在一九五四年亲自发动和领导的批判《红楼梦》研究中胡适派资产阶级唯心主义的斗争,说成是由于她的“发现”而发起的,真是猖狂到了极点!  相似文献   

16.
去年九月,我们遵照毛主席关于要重视上层建筑领域的阶级斗争的指示,积极投入批林批孔的政治斗争,承担了《论语》批注的战斗任务,在孔学“圣经”头上开刀。为什么要批判《论语》这本书伟大领袖毛主席在领导中国革命,同中外反动派作斗争、同机会主义路线作斗争的同时,都反复地教导我们要批判孔子,而历史上一切行将灭亡的反动派和历次机会主义路线的头子都是尊孔的,叛徒、卖国贼林彪就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孔老二的信徒。《论语》是孔老二思  相似文献   

17.
关于《红楼梦》的思想意义,长期以来争论甚多。近年来,在一些新发表的评红文章中,对于过去曾经流行的所谓《红楼梦》是“四大家族兴衰史”、“封建社会没落史”等说法提出了疑问。有的文章认为,《红楼梦》产生在清朝乾隆中期,既然反映了封建社会的崩溃,是封建社会的“兴衰史”、“没落史”,那么,为什么《红楼梦》诞生之后,封建社会仍然存在和发展了一百五十来年呢?为什么在此期间,封建社会还出现了某些中兴、繁荣呢?这些研究文章提出的问题是值得重视和研究的。本文愿就此问题做一些新的探讨。  相似文献   

18.
在批林批孔运动蓬勃开展的大好形势下,我们中文系七二级师生以批林批孔为纲,开展了评论我国著名的古典小说《红楼梦》的教学活动。经过一个多月的奋战,同学们集体写出了五十多篇评论文章和《怎样阅读<红楼梦>》的小册子。接着,为了更好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立场、观点、方法来评价《红楼梦》,使评《红》活动同社会现实的阶级斗争紧密结合起来,我们遵照毛主席关于“文科要把整个社会作为自己的工厂”的教导,在系党总支的领导下,组成十一个学习小分队,走出校门,分赴桂林橡胶厂、橡胶机械厂和大埠公社等二十多个单位广泛开展社会调查和召开评《红》座谈会。据不完全统计,我们召开座谈会和调查会有六十多次,参加活动的工农兵代表有五百多人。工农兵对我们所写的文章和小册子提出的修改意见达二百多条,使我们在政治思想上受到了深刻的教育,业务上也得到了提高。  相似文献   

19.
“旧红学”的“抉微”和“索隐”《红楼梦》经程伟元和高鹗订补刊行之后,象插上了翅膀一样,很快“遍于海内”,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众所周知,在清乾隆、嘉庆年间研究《红楼梦》就成为一种专门的学问——“红学”。从《红楼梦》问世到“五四”运动这一个半世纪中,各个阶级和阶层的人对《红楼梦》从不同角度作出种种评论。人们把“五四”前的这一个半世纪中的《红楼梦》研究统称为“旧红学”。旧红学家,有案可稽者不下二百。他们或谓《红楼梦》为“经书”、“情书”,或谓《红楼梦》是“传己”、“传人”,各执一词,聚讼纷纭,从而形成种种派别。先是评点派苦心孤诣,要抉剔出作品的“微言大义”和“千里伏线”;而后,索隐派广征博引,想从作品中求索出“所隐之事,所隐之人”。  相似文献   

20.
关于《红楼梦》主线问题,学术界意见纷纭复杂,莫衷一是。而把握《红楼梦》的主线是认识《红楼梦》的主题及其思想价值和美学价值的关键。因此本文将50年代以来,有关《红楼梦》主线的各种见解加以疏理,以供红学研究者参考。从50年代起,红学界开始提出了《红楼梦》的“主线”,或称作“中心线索”的问题。1980年前后,围绕《红楼梦》主线问题,展开了热烈的争论。从那时到最近,不断有人对这一问题发表有卓见的文章。据笔者所见,迄今为止有关《红楼梦》主线的看法,大致可以归纳为三类:(一)“单线”、(二)“双线”、(三)“三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