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李克荣 《青年记者》2007,(13):25-26
1991年,已步入不惑之年的我意识到共青团的世界不再是我的世界,于是,告别了大学毕业后的第一家工作单位山东青年杂志社,带着一纸调令,也带着宁愿放弃职务也决不放弃专业的执着,走上了大众日报社那高高的台阶,在青年记者编辑部作了一名很卖力的编辑。  相似文献   

2.
续写青春历程──访中国青年杂志社社长石国雄许明近年来,我对中国期刊史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收集史料的过程中,《中国青年》是我重点关注的期刊之一。因为在中国的青年期刊家族中,历史最悠久、杜会影响最大的刊物,当推《中国青年》。这本刊物的现状怎样?发展前景又...  相似文献   

3.
冯越 《记者摇篮》2005,(12):1-1
我认识的第一个记者.是辽宁日报的崔中文,那是1970年,我在宽甸县农村插队,来了一个穿黄军大衣的青年,说是到县里采访,并根据辽报领导的指示,必须顺便看一看下乡知青。中午在大队办公室里见过面之后.晚上他真走着山路,到我们青年点来了!我记得是一起吃的苞米面饼子,  相似文献   

4.
2014年,新疆青年杂志社走过了60年的发展历程。新疆青年杂志社的发展正如自治区党委常委尔肯江·吐拉洪在新疆青年杂志社成立60周年座谈会上所言,伴随着新疆共青团事业的发展,始终弘扬社会主旋律,传递青春正能量,创作了一批批脍炙人口的优秀作品,影响了一代代各族青年的成长成才,为自治区共青团事业发展和新闻出版工作作出了突出贡献。60年来,新疆青年杂志社由最初的一报,发展到如今的7刊3种新媒体,作为拥  相似文献   

5.
《编辑之友》1995,(5):9-9
适应市场竞争开创大众期刊新局面由《中国报刊月报》、《女友》、《少男少女》、《家庭教育》、《深圳青年》、《辽宁青年》、《文化娱乐》、《家庭生活指南》、《生活月刊》、《海峡姐妹》、《家庭美容健身》、《文友》、《涉世之初》等十二家杂志社联合举办的现代期刊理...  相似文献   

6.
目前,全国有几十种青年刊物。我认为,半月刊《辽宁青年》是其中办得较好的一种。《辽宁青年》是由共青团辽宁省委主办的。多年来,这个刊物始终坚持“跟党中央紧些再紧些,离青年近些再近些”的办刊指导方针,积极向广大青年进行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教育,进行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教育,进行“四有”的教育;努力宣传党的十一届  相似文献   

7.
1953年8月,我由中国青年报社调到中国青年杂志社任总编辑,一直工作到1963年9月,共10年。这期间,《中国青年》在党中央的关怀和团中央书记处的领导下,在革命长辈、作者和广大青年的帮助下,宣传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发行份数增加较快,由30多万份增长到约180万份,在青年和团的干部中有广泛的影响,而我自己也在编辑工作中得到了锻炼,现在回忆起来,许多往事仍然历历在目。兹特把一些印象较深的事记下来,作为对那段历史的纪念,同时藉以感谢当时关怀、领导和帮助《中国青年》的同志们。  相似文献   

8.
刚才,东升局长代表评估组宣布了对我省档案事业发展的综合评价意见,把我们评为先进单位,对我们的工作给予了充分的肯定。我认为这是对我们辽宁档案工作的一种有力的鞭策。同时,也实事求是地指出了我省档案工作存在三个方面的主要问题和差距。我觉得是非常符合辽宁实际的,给我们进一步指明了今后努力工作的方向。辽宁工作上的差距,应该说是不仅限于东升局长所讲的,概括起来讲有三方面:  相似文献   

9.
在全国众多的青年刊物中,《辽宁青年》是年轻人的良友知音。这份刊物,连续四年居同类刊物发行量的首位,发行量曾超过200万份。在各类“读者推荐最喜欢的刊物”活动中,多次被评为最佳杂志。《辽宁青年》始终坚持“跟党中央紧些再紧些,离青年近些再近些”的办刊宗旨,它的编辑人员以火热的社会责任感和严肃认真的工作,赢得了广大青年的信赖。  相似文献   

10.
在全国名目繁多、装帧精美的刊物中,32开本的《辽宁青年》只能算是一朵小花。这朵朴实无华的小花,东到海疆,西至雪山,纵贯南北,在上百万青年读者的心田里扎下了根。湖南临澧县一个大队团支部共有32名团员,却订了33份《辽宁青年》;东海前哨某部一个连队,平均每五个人就订有一份《辽宁青年》,没有订购的战士几乎每期都在当地新华书店购买。几年来,《辽宁青年》的发行量直线上升,达到160万份,在全国省级同类刊物中遥遥领先。  相似文献   

11.
(一)1988年,是我工作中遇到困难最大的一年。1987年8月17日,中共中央书记处十二届第352次会议讨论了红旗杂志领导班子问题,并通过了《中央组织部关于红旗杂志社领导班子调整的请示》。会后,发了中共中央犤1987犦128号、132号文件:同意熊复同志辞去红旗杂志社总编辑职务,红旗杂志社的工作暂由副总编辑苏星同志主持;免去马仲扬同志副总编辑职务、免去林肖硖同志的顾问职务。这件事我丝毫没有精神准备,恐怕熊复也没有精神准备。这样,实际上《红旗》已经没有领导班子了,由我一个人负责了。当时外面正盛传《…  相似文献   

12.
新·深·精·活·美———我与《党的生活》的追求●黑龙江党的生活杂志社常务副总编杨贵方〔编刊情怀〕1987年12月,我被任命为黑龙江《党的生活》杂志的常务副总编。总编由省委组织部副部长兼任,事实上我全面主持杂志社的日常工作。当时,《党的生活》已有一定的...  相似文献   

13.
曾经,年发行量达到260万份、在全国具有轰动效应的《辽宁青年》杂志,近年来却显得备受冷落,一时风光不再。据中国期刊协会2001年的统计数据显示:《辽宁青年》的发行量还剩下不到60万份——以前顶峰时的零头还不到。笔者行文之前特意找到中国期刊协会2000年、1999年、1998年、1997年发行量超百万的期刊名单,都不见《辽宁青年》的芳踪。  相似文献   

14.
此生注定要和书刊结缘。早在上初中时,我就萌生当编辑的梦想,如今回想起来,似乎还能体会到那时候看到《读者文摘》、《辽宁青年》等杂志或一本好书时的满心欢喜。在我年幼的心灵中,日后能成为编辑,编一份像《读者文摘》那样的杂志,或者开一家书店,守一屋好书,和爱书人分享好书带来的快乐,都是很惬意的人生选择。没想到事隔多年,我真成了编辑,有了“是骡子是马拉出来遛遛”的机会。  相似文献   

15.
中国图书馆学会于2004年11月5日至9日在浙江绍兴举办了第二届青年学术论坛,我有幸参加了本次论坛。作为到图书馆工作时间不长的一名年轻工作者,专家们精彩的主题发言,与会者围绕图书馆精神、特点、工作、信息等方面的讨论,使我有了一次难得的学习机会,感受到了浓浓的图书馆情结。我想把我的收获和体会在这里与图书馆年轻的同行分享、讨论,以促进我们青年馆员对图书馆工作发展的认识,以增加工作的责任感。  相似文献   

16.
原来的《中国青年》杂志社编辑部共有编辑45人。每编发一期《中国青年》,45名编辑全部上阵。由于责任不明,仍显人手不够,有时甚至难以如期发稿。今年,杂志社对编辑工作进行了改革。由社领导指定三位编辑室主任,由他们自行“组阁”,分别组建三个编辑室,每室各为八名编辑人员。从七月份开始,一个编辑室承包一期,三个编辑  相似文献   

17.
2008年12月16日,为了完成《辽宁文化大革命纪实》的编写工作,省委办公厅、省政协陈巨昌、俞勃两位同志来我馆查阅文革时期档案资料。  相似文献   

18.
去年底,中国编辑杂志社给我来函,要我为今年的第一期刊物作一卷首语。命笔之际,对过去的一年不禁有所感慨:信息技术迅速发展,新旧媒体竞争共存,出版发行深化改革,编辑工作任重道远。[第一段]  相似文献   

19.
【目的】在出版传媒融合发展中,做好新时代青年宣传思想工作,培养实现民族复兴的时代力量。【方法】文章采用文献解读整理、综合分析等方法。【结果】阐述了出版传媒引领青年思想进步的历史意义和现实背景,分析出版传媒与青年的关联性,梳理了新时代青年的思想特征,提出出版融合发展引领青年思想的路径。【结论】结合时代背景,总结出青年宣传思想工作要始终坚持正确的宣传方向,融合优势互补,分门别类,因材施教,掌握前沿技术与新兴领域的发展动态,系好青年的人生第一粒扣子,解决好青年后顾之忧,构建顺应时代新人成长的发展格局,引领青年行稳致远,把小我融入大我,积极投身于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伟大事业中。  相似文献   

20.
重返新闻界     
重返新闻界徐忠友一名记者,只有当他离开新闻界时,才知道那是件非常痛苦的事。我就有一段这样的经历。今年年初,经友人举荐,我离开了曾经工作过多年的报社,从西子湖畔来到北京一家杂志社工作。到了新单位以后,我发现这是一本面向企业的,印刷非常精美,但里面刊登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