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教师和家长都是孩子成长道路上最重要的人,有效的家校沟通是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形成合力的纽带和桥梁。针对当前家校沟通中出现的问题,教师需要研究和探索有效的沟通方式,推动家校形成合力,共同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萨提亚模式理论为解析家校沟通的问题提供了新的视角,更为提升沟通效果提供了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基础。因此,作为一名教师,要引导家长从思想上重视,从行为上做好表率,同时,引导家长学会尊重和理解孩子,变被动为主动,加强家校沟通,共同促进孩子健康快乐成长。  相似文献   

3.
正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离不开家长的关心与支持,学生的健康成长也离不开家长的监督和指导。教师和家长的有效沟通,可以互通孩子的真实情况,及时了解孩子优缺点,全面掌握孩子的真实需求,让家长真正成为教师教育活动的合作者,从而实现家校共同促进孩子的心身健康发展,形成家校教育合力的目标。怎样实现与家长的有效沟通,有以下几点感受与大家共享。  相似文献   

4.
吴梦娇 《家长》2023,(31):25-26
<正>家校沟通并不是“想说什么就说什么”,也有一定可供遵循的策略法则,只要家长掌握沟通技巧、明确家校沟通的要点,家校双方便能够更好地携手前行,共同打造教师顺心、家长放心、孩子开心的教育环境。沟通是衔接家校双方的桥梁,更是教师反馈教学成果,家长表达教育需求的重要契机,在孩子的成长中发挥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一项研究报告指出,家校沟通是提高学生成绩的重要方式,经常进行家校沟通可以显著提高学生成绩。  相似文献   

5.
杨秀苓 《中国德育》2006,1(2):40-44
教师和家长的有效沟通与合作可以提高教育效果,促进学生更加全面健康发展。家校沟通的途径多种多样且各具特点与优势,其中,家访的作用受到教师和家长的重视,但实际实施频率较低。因此,必须大力宣传家校合作观念,学校和家长应当做好各自的工作,教师应当采取各种策略加强与家长的沟通,提高家校合作效率。  相似文献   

6.
家庭教育是孩子健康成长的基础,学校教育是孩子走向成功的通道,两者都直接承担着教育孩子的责任。科学合理的家校共育,对处于心理和生理发育关键期的中小学生的成长极为重要。当今城镇中小学生家校共育中存在重智轻德、相互推诿甚至对立等问题,应当通过开办家长学校、增加亲子互动、提高教师素质、完善家校沟通渠道及教师评价体制等,将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紧密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实现家校共育,促进学生和谐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7.
家访是维系教师、家长、学生的纽带,是沟通学校、家庭、社会的桥梁,在学校教育中起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现在35岁以上的人恐怕多数会清楚地记得当年班主任家访的情形。事实证明,家访是行之有效的教育措施。随着时代的变迁,一种全新的家校沟通方式校访出现了。它既是家访的辅助手段,又和家访相辅相成,成为联系学校、家庭、社会的新方式。家访是教师为了促进家校信息交流,主动到学生的家中和其父母联系有关事宜的一种沟通方式。校访则是家长为了更好地了解孩子在学校的表现,主动和教师取得联系,以便更好地促进孩子发展的一种新的家庭和学校…  相似文献   

8.
正家校的有效沟通传递了教师对学生的关心、鼓励和爱护,使家长清楚孩子在校的表现,欣喜孩子的进步,纠正孩子的不足,使家庭教育做到有的放矢。在实际教学中,我注重实用"校讯通"等信息技术,努力构建了一些有效的渠道,使家校沟通的方式拓宽了,沟通的信息畅通了,家校的配合达成了,教育的效果明显了。一、利用信息技术建立切实可行的联系方式  相似文献   

9.
家校沟通是联系家长和教师之间的重要桥梁,而在家校沟通的过程中存在着一些家长对学校和教师的不理解、不信任,从而阻碍了孩子更好更有利的发展。本文通过教师对一位家长沟通交流前后态度的转变过程的记录,旨在将自己对于如何进行家校沟通过程的切身体会和看法展现出来,以期得到抛砖引玉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网络改变了家校沟通的格局,信息技术手段的运用使得当下的家校沟通更为便捷、迅速。但由于部分教师在开展家校合作时过于依赖信息技术,导致家校交流过程中出现了很多问题。作为班主任,要能看到网络沟通的利弊,合理选择家校沟通的手段,最大限度地发挥家校合作的价值,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  相似文献   

11.
李长兴 《成长》2020,(4):110-110
笔者通过论述家校沟通中存在的问题,指出在家校沟通中双方要以孩子的发展为目标,建立和谐的家校关系;老师和家长要相互尊重,建立高效的合作关系,定期就孩子问题进行沟通,帮助他们成长。  相似文献   

12.
本刊在上期“特别关注”栏目刊登武汉市育才小学家校沟通的经验后,反响强烈,很多校长、教师、教育行政干部、学生家长来稿参与讨论。我们欢迎更多的人参与进来,来稿请紧扣加强家校沟通,增强家校互信,促进家校互动,办人民满意的教育这一主题,围绕家校沟通在办人民满意教育中的作用和影响,家校沟通在班主任工作中的作用和影响,家校沟通在教师教学工作中的作用和影响,如何建立家校沟通的长效机制,如何建立家校沟通的反馈机制,家长、学校、老师应该怎样面对沟通,家校沟通存在哪些不足,教育行政部门如何推动家校沟通工作全面开展等内容组织材料。编者  相似文献   

13.
小学阶段家校沟通现状的调查结果表明,虽然教师和家长对家校沟通的必要性已有一定的认识,但从沟通频率、目的和方式上仍存在许多问题。为促进家校之间的有效沟通,应建立家校沟通的长效机制,畅通沟通渠道、拓展沟通方式、讲究沟通艺术。  相似文献   

14.
家访是沟通学校与家庭的纽带,是增进教师和家长感情的桥梁。教师家访具有促进家校合作的重要作用,利于教学管理工作的实际,只有选择最佳时机家访和采取不同家访策略,才能提高家访工作的有效性,才能促进孩子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5.
新冠疫情如同一个放大镜,将父母与长期居家学习的孩子之间的问题不断放大。心理教师组织了亲子共读一本书、绘制一张心境卡活动,一方面,帮助父母读懂青春期的孩子,减少焦虑,为家庭教育赋能;另一方面,学生也从家长创作的心境卡中,看到爱与期待,感受到关心与爱护,为心灵注入能量。同时,借助公众号、视频号与朋友圈等功能,搭建起家校“云沟通”的桥梁,促进亲子与家校之间的良性沟通与互动,家校携手,共同从问题中找寻积极资源,对学生形成多维度、全方位的教育合力。  相似文献   

16.
<正>学校教育必须和家庭教育联系起来,才能有效达成教育孩子的目的。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进程中,广州市海珠区同福中路第一小学重视探索促进家校合作的有效途径。该校建立健全了家长委员会,定期召开会议研究解决学校工作的重大问题和难点问题,并借助专用邮箱和Q群等媒介加强家校工作的日常沟通和联系;认真办好家长学校,举办家长  相似文献   

17.
加强家校沟通建立和谐家校合作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家校合作中,教师、家长、学校管理人员担任着不同 的角色。只有发挥各自不同的角色作用,建立和谐家校合作 关系,实现真正的家校沟通与合作,才能形成教育合力,取 得好的教育效果。 一、教师是家校合作的组织者 教师是家校合作过程中的主要人物,是家校合作活动 的具体策划人、组织者和参与者,还是家校沟通与合作的纽 带、桥梁、家长的朋友。教师在家校合作中,主要应采取以下 几种方法,积极与家长进行沟通与合作。 一是家长会。家长会是教师和家长交流的必要形式,是 家校沟通与合作的重要途径。一个富有成效的家长会,有助  相似文献   

18.
有效的家校合作不仅是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推进教育现代化的重要途径。教师的家校合作能力是家校合作成功开展的重要前提,是形成育人合力的关键因素。教师家校合作胜任力存在认识不足、缺乏内生动力、角色错位、工具化与功利化、缺乏沟通策略等问题。基于萨提亚家庭模式,应从深化教师对家校合作的认识并树立协同育人观念、坚定学生独特生命价值的积极信念、培养教师系统性思维、促进教师自身全面发展、加强教师沟通技术等五个方面提升教师家校合作能力。  相似文献   

19.
<正>家校协作育人,需要教师和家长成为互信合作的伙伴。对于孩子而言,父母不可替代,教师至关重要,家校之间协同合力,才能够为他们提供安定的成长环境。但协同育人的愿望,并不能自然而然地带来和谐的家校关系。这其中,沟通的语言是关键,与沟通的内容相比,沟通的语言会对沟通结果产生更重要的影响。“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  相似文献   

20.
学校和家庭是孩子成长过程中不可或缺的环境,构建和谐的家校关系,形成家校共育的格局,才能保障孩子健康成长。运用"非暴力沟通"技巧,让爱融入教育中,用爱去解决矛盾和冲突,不失为当前家校共育的良好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