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小学数学"自主学习"的教学模式,是通过课堂真实生动的情景,激发学生学习的自主热情,进行积极的学习探索,通过课堂的提问,启发学生思考、自主获得新知,进行多种训练,促使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进行调控,让课堂"活"起来,从而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相似文献   

2.
上小学数学课,只要教师掌握方法与技巧,让数学课堂"活"起来,教师就会很轻松,学生就会很快乐。小学数学教学要紧贴生活,创设生活化氛围,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强烈兴趣。无论是多彩的数学活动还是有趣的教学环节,都是引导学生畅游数学的广袤海洋,探索数学世界无尽奥秘的灯塔。要让数学课堂"活"起来,就得让小学数学课堂生活化。一、把生活带进数学课堂在小学数学的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努力创设生活化的情境,让学生快速进入学习氛围浓的气场。在扑面而来的生活  相似文献   

3.
课堂上要想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教师就要注意尊重个性,体现差异,激发活力,让学生真正的在课堂上活起来。"乐于学习"是学生活起来的前提;"思维活跃"是学生活起来的核心。"积极主动"是学生活起来的外在表现。愉悦的学习环境促进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4.
如何让课堂"活"起来是广大小学数学教师致力研究的课题。小学数学学习课堂应该是一个主动、活泼以及富有个性的过程。从师生关系设计、教学情境设计以及多媒体工具的运用几个方面,探讨让小学数学课堂"活"起来的设计对策,供有关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5.
《考试周刊》2019,(28):75-76
在小学数学课堂的教学中,教师要为学生创造和谐的教学氛围,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增加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让学生喜欢数学课堂,从而让小学数学课堂"动"起来。  相似文献   

6.
课堂活动就是教学的重要形式,是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重要途径。语文课堂中要让语文课堂真正"活"起来,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让学生在课堂上训练好听、说、读、写的能力。  相似文献   

7.
课堂教学是初中生学习的主要途径,而"活"的课堂教学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积极思考,提高课堂效率的一大法宝.作为教师,需研究教材、吃透教材、用活教材,备好学生,及时反思自己的教学,让自己的课堂真正"活"起来.  相似文献   

8.
牛虹 《时代教育》2014,(12):218
中学英语课堂教学的重要途径之一是激发并提升课堂教学的"活力"。兴趣是学习的最好的老师,采用不同的方法来激发和保持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保持课堂效果,让英语课堂活起来,让学生真正的学以致用。  相似文献   

9.
温新 《教师》2012,(5):55-55
在学习中,学生往往会感到数学学习枯燥、单调、抽象、难学。如何让小学数学“活”起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我觉得,恰当运用多媒体教学能有效地解决这一难题。  相似文献   

10.
在小学数学课堂中,教师要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采用生动活泼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小学数学课堂变得活跃起来,实现学生轻松学习,这是新课程标准对数学课堂的基本要求。  相似文献   

11.
文章从隐喻的意象图式角度分析"两"与"双"、"口"与"嘴"在语言表达中的同现限制。"两"与"双"的字形不同,它们的意象图式也不同:"两"是平分图式,"双"是配偶图式;"两"、"双"词语在言语交际中的意义和用法也就不同:选择"两"的语境强调"分而为二、两相对立",在选择"双"的语境强调合二为一、配成一对。"口"与"嘴"隐喻投射到对事物域的认识当中,但是各有侧重:"N+口"强调的是"容器通往外界的地方","N+嘴"强调的是"容器中形状突出的部分"。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孟子》中“正”、“长”、“贤”、“良”、“轻”5个形容词的语义和语法功能作较为细致的描写,试图从中寻找出《孟子》中不同的形容词在语法功能上的共性与个性,并进一步提出问题,即这些共性与个性的历时和共时的差异,以及造成这些差异的原因。  相似文献   

13.
教育研究大致经历了从哲学--思辩研究范式经科学--实证研究范式到人文--理解研究范式的历程.范式的转换不只是方法的更替,更是哲学理论背景、思维方式、价值取向、研究过程等的变更和创新.本文以众多学者的研究为基础尝试作多方面的比较.  相似文献   

14.
15.
16.
"吏"与"史"     
很多同学容易将"吏"与"史"写混,今天和大家说说怎样区别这两个字. 先说"吏"字吧.在《新华字典》中,"吏"字解释为"旧时代的官员".大家想一想,旧时代的官员们不都戴着一顶官帽吗?在古代,什么身份的人戴什么样的帽子可有讲究了,在官场中这讲究可就更多、更复杂了."吏"字上的一横不正像是那一顶帽子吗?记住这一横,不仅能分清两个字,还把"吏"字的意思记住了,一举两得.  相似文献   

17.
18.
19.
从史铁生的两部长篇小说《务虚笔记》与《我的丁一之旅》的文本出发,重点分析《务虚笔记》小说人物性格,从而通过文字表面的映像,来了解史铁生现实生活经历,发现史铁生最内里的“自我”与“印象”,阐述史铁生小说中的“质疑真实,推崇自我”的哲学思想,发掘文学与哲学的重合方式。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