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创设合理的教学情境,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积极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方式,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2.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借鉴建构主义理论开展问题式学习,能够把学生的思维带入一种特定的问题情境,能够为学生提供积极主动参与教学活动的机会。有利于培养学生在语文学习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利于学生掌握语文学习的方法,提高学生搜集、整理、利用信息的能力;有利于增强课堂教学中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从而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发展的主体。  相似文献   

3.
《考试周刊》2019,(A3):74-75
小学生正处于身心成长发育的初级阶段,在数学教学中应该注重对学生进行思维上的开发,引导学生围绕问题进行积极主动的思考,突破以往固定的思维模式,通过发散式的思考,探索解决问题的多种方法,这样有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也有助于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培养。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中,应该积极的革新教学模式,要结合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提高学生知识的掌握质量,可以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培养学生发现、思考和解决问题的习惯,还要积极引导学生拓展思维和归纳总结,从而有效培养学生多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切实提高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4.
高莲霞 《黑河教育》2012,(11):44-44
在化学教学中,教师根据化学教学目标,采用一定的方法点拨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是提高化学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和核心问题。在新课标教学中,教师点拨得法,能创造一个生动活泼,发人深思的学习情境,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减少学生学习上的“分化”,提高学生整体学习水平,更有利于学生思维品质的形成。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呢?  相似文献   

5.
在课堂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是较为有效的教学手段。创设问题情境教学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又能培养学生的物理分析能力,开拓学生的创新思维。教学实践证明,问题情境的创设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能够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反思"的能力。本文就营造高效物理课堂,试图通过问题情境创设的角度寻求高中物理教学突破口,以期能改善高中物理教学现状。  相似文献   

6.
初中生思维处于转型期。初中物理实验,实施生活化教学,有利于学生更好地学习物理知识,有利于培养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生活问题的能力。在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的生活化实践中,教师要树立生活化的教学理念,创设和生活息息相关的实验情境,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7.
当前大学课程教学过程中,往往以"灌输式"的被动性学习为主,缺乏对学生主动性学习能力的培养。而主动性学习有利于学生更好地掌握所学知识、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以及创新能力的培养都具有重要意义,因而加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主动性学习的培养非常重要。本文针对目前大学课程教学中存在的忽视学生主动性学习能力培养上产生的问题以及如何培养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8.
思想品德课要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教育,必须提高课程的吸引力和针对性,将情境教学引入思想品德课堂,创造符合学生身心特点的教学情境,这样才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探究的热情,从而获得情感体验,达到思想品德课教学的目的。情境教学有以下几大优势:一是创设情感教学情境,有利于学生形成积极主动学习的心理氛围;二是创设符合学生年龄特点的教学情境,有利于提高学生关注度,培养自主学习、探究学习的能力;三是创设符合社会实际的教学情境,有利于培养学生合作学习和人际交往能力。归纳起来,情境教学主要有四种方法:创设问题式情境、材料式情境、资源式情境和活动式情境。  相似文献   

9.
新课程的实施,带给我们新的教育理论,给教学工作注入了活力,也给学生创造了一个主动发展的环境.学生的学习方式要从接受式学习向探究性学习转变,教学目标从传统的知识技能目标发展为“三维”目标,新的教学理念下的数学教师应该是一个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在教学实践中,笔者对探究式教学作了以下实践与探索:①营造有利于探究式学习的氛围;②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的探究欲望;③创设思维情境,启发学生发现和解决问题的思路和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④通过动手实验操作,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⑤精心设计变式分层练习,使学生在运用知识中形成技能,培养学生迁移与创新的能力.  相似文献   

10.
教学中加强思维训练,有利于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学生能力。初中物理教学中如何进行思维训练呢?一、创设情境,启发思维创设情境是根据教学内容将学生引入一定的问题情境,或是使学生的学习能在和现实情况基本一致或相类似的情境中发生,或是向学生呈现与当前学习主题的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