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高血压常见于糖尿病患者并能促发各种慢性糖尿病的并发症。是造成其死亡率升高的主要原因之一。在老年组有较高的发病率且治疗颇为困难。我们对随访的68例老年糖尿病并高血压患者选择性应用降压药物治疗。并进行分析比较,其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胰岛素增敏剂罗格列酮治疗2型糖尿病伴高血压患者,评价其降压作用,探讨其降压机理.方法:34例2型糖尿病患者按血压分组,口服罗格列酮4 ̄8mg/d,共8w,测定血溏和血压.结果:罗格列酮分别降低了两组的血压水平.结论:罗格列酮在降低血溏的同时,能够明显降低血压.  相似文献   

3.
JNC Ⅵ的最新观点强调 :高血压不仅仅是血压升高 ,而且是全身多脏器病变 ;提出高血压患者危险度的分期和分期法 ,并以此决定治疗方法 ;高血压的危害不仅取决于血压的高低 ,还与是否存在其他危险因素密切相关 ;治疗应更注重个体化 ;任何年龄降压均有益 .HOT研究显示 :收缩压降至 1 8.5kPa (1 39mmHg) ,舒张压降至 1 1 .1kPa(83mmHg)为最佳降压水平 .我国高血压流行具有三高三低的特点 ,患者在治疗上存在着三个误区 .普及高血压的防治知识 ,提高高血压的治疗水平和患者的顺从性 ,是我国高血压防治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4.
高血压病是一种多因素疾病,也是典型的心身疾病,心理因素在高血压的发生发展中起到很大的作用。强烈的焦虑、紧张、愤怒常是高血压的发病诱因,单纯降压治疗因不能缓解患者心理应激和纠正其心理行为障碍而影响降压效果。本研究旨在探讨在常规降压药物治疗基础上加用抗焦虑药黛力新和心理干预对降压效果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高血压是一种慢性疾病 ,长期规则有效的血压控制 ,使高血压病患者持续地维持于正常血压状态 ,可降低脑卒中、心力衰竭和肾功能衰竭等高血压并发症的发生率及病死率。目前 ,药物治疗仍是控制高血压并预防其并发症的有效措施。降压治疗的目的就是要将患者的血压降至正常范围或可接受水平 ,减少高血压所引起的靶器官的损害 ,最大限度地避免降压药物的副作用。氯沙坦和福辛普利为两类新型的抗高血压药物且均为长效制剂 ,对原发性高血压降压有很好的疗效 ,且对肾脏有保护作用。本文对两药的作用进行比较[1,2 ] 。1 降压作用肾素 -血管紧张素系统…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健康教育对原发性高血压的辅助降压作用 ,评定健康教育对高血压患者降压效果影响与健康知识认知情况。方法 :将原发性高血压病人 40例 ,随机分为两组 ,各 2 0例 ,一组 (观察组 ) ,用药物治疗的同时配合健康教育 ,另一组 (对照组 ) ,单纯用药物治疗。结果 :观察组降压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 (p<0 .0 1 ) ;观察组对健康知识认知度较对照组明显增高 (p<0 .0 1 )。结论 :对原发性高血压病人进行健康教育 ,可提高其健康认知水平 ,有利于病人治疗和康复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波依定治疗高血压的疗效.方法对48例不同类型高血压患者采用口服波依定片剂,观察其降压效果.结果本组病人用药后血压较用药前明显下降,治疗前后比较,统计学显示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波依定治疗高血压效果肯定,副作用少,服用方便,可作为降压基本药物.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氯沙坦与氨氯地平治疗老年高血压合并痛风患者的疗效。方法将2009年5月至2010年3月期间收治的高血压合并痛风患者64例,随机分为两组,一组口服氯沙坦50mg/d,另一组给予氨氯地平5mg/d,治疗6周。观察患者服药后舒张压(DBP)、收缩压(SBP)、血清尿酸等指标的变化。结果治疗6周后,氯沙坦与氨氯地平都能有效降压和降低血尿酸水平(P相似文献   

9.
徐新民 《科技文萃》2001,(5):109-110
糖尿病病人常常有高血压,这有两种情况:一种是高血压作为糖尿病的一种大血管并发症出现;另一种是原发性高血压,现在已很明确原发性高血压是糖尿病发病的危险因素之一,也就是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很容易得糖尿病。 英国前瞻性糖尿病研究(UKPDS)始于1977年,结束于1997年,结果发表于1998年9月,由英国23个糖尿病中心,对5102例新诊断的Ⅱ型糖尿病患者进行了平均为期10年的治疗与随访,他们研究的新发病的Ⅱ型糖尿病中一开始就有39%的人有高血压同时存在。此外,这项研究还有独特的一点,就是研究观察了严格控制糖尿病患者的血压,能否减少糖尿病患者并发症的危险。 研究结果得到了一些令人震惊的结果:发现严格控制血糖能降低糖尿病各种临床相关并发症的危险(如冠心病、心梗、中风等)为12%;而严格控制血压则能降低24%,表明严格控制血压的潜在临床意义某种程度上超过了强化血糖控制带来的益处。因此,今天一个合格的糖尿病医生决不会说高血压仅仅是高血压专科医生的事了。而且,对于同时患有糖尿病和高血压的病人来说,则不仅要控制血糖,更要注意血压的控制。 最具权威的美国联合委员会最新发表了一个关于高血压的第六次报告(JNC),因高血压的危害性修正(降低)了高血压诊断标准,建议尽早实行药物治疗。在药物剂型上提倡一天一次的长效制剂,这样病人会觉得方便,容易依从,亦降低了治疗的费用。  相似文献   

10.
观察在心电监护下局麻治疗急性牙髓炎,对老年高血压患者的影响,为其安全治疗提供参考。监测522名老年高血压患者在急性牙髓炎治疗前后及过程中的血压、心率等变化,将测量结果进行分析。患者血压在麻醉即刻及术中比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其中收缩压较舒张压变化更为明显。心率在麻醉即刻及治疗中均明显高于治疗前(P<0.05)。病情稳定的老年高血压患者可在心电监护下治牙,Ⅱ、Ⅲ级高血压,可据情况,静脉给药控制性降压,避免高血压危象的发生,严格掌握老年高血压患者治牙适应症,可明显降低治疗中并发症发生的风险,可提高老年高血压患者治牙的安全系数。  相似文献   

11.
高血压是临床常见的一种疾病。在药物治疗中 ,卫生部规定的新型降压药降压疗效评定标准为 :舒张压下降≥ 10mmHg且降至正常范围 (≤ 90mmHg)或舒张压下降≥ 2 0mmHg以上为显效 ;治疗后舒张压下降虽未达到 10mmHg ,达到正常或收缩压下降≥30mmHg为有效 ;治疗后血压未达到有效标准为无效[1] 。以此标准对几种抗高血压药物降压疗效进行评价。1 福辛普利的降压疗效张小玲等[1] 通过对 5 2例高血压患者口服福辛普利治疗结果显示 ,其降压总有效率为 88.4 6 % ,显效率为 4 0 .38% ,有效率为 4 8.0 8% ,无效率为 11.5 3%。绝大…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长沙市社区糖尿病患者现状,通过加大有效的干预措施治疗,减少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增强糖尿病患者的自我管理水平。方法:随机抽出两家登记在册已确诊糖尿病的患者,采用唐红梅修订的糖尿病问卷表分别进行干预组和对照组调查,运用SPSS17.0软件对数据进行描述性分析、t检验等服务。结果:两家社区糖尿病患者病情复杂,60%以上有各种并发症或合并症,合并高血压发病率为44%,为所有糖尿病并发症或合并症之最。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水平差,缺乏健康保健知识,对糖尿病相关知识的正确回答率普遍低于56%,干预后干预组的糖尿病患者主观意识、自我管理能力、对自身健康负责的理念较干预前有大大的提高。相关知识知晓率明显上升,各种并发症得到较好控制,效果显著。结论:加强各种特色的健康教育活动等干预措施能有效促进社区内糖尿病知识的传播,达到提高患者的整体认知与良好行为等自我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高血压治疗费用对高血压治疗控制率的影响,以提高高血压的控制率。方法以内科门诊近一年半以来高血压病患者看病就诊未能很好的控制血压的526例作为随访对象,按照临床高血压的治疗原则,根据患者的个体差异,血压未能控制者,适当增加原来口服药物的剂量或加服另一种降压药。结果265例患者经再次调整价格便宜的降压药物利血平后,部分患者下降明显,血压可以得到较好的控制。其中根据患者体质差异血压完全有效者达到156例,占总数的58.9%。结论针对经济困难的高血压患者,做出相应的对策将明显提高高血压患者的控制率。  相似文献   

14.
注意高血压的服药时间,合理选用降压药物,对治疗高血压有事半功倍之效.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糖尿病患者与非糖尿病患者脑梗塞的发病原因及预后。方法:选取101例糖尿病并发脑梗塞者为实验组,163例非糖尿病发生脑梗塞患者为对照组。两组均予以常规内科治疗,包括降糖,降低颅内压,扩血管药物应用等,并对35例具有适应证的患者进行了静脉溶栓治疗。结果:两组患者在偏瘫(P〈0.05),高血压(P〈0.01),高脂血症(P〈0.05),治愈率(P〈0.05),致残率(P〈0.01)等方面相比均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结论:糖尿病并发脑梗塞组疗效及预后均较非糖尿病发生脑梗塞组差。其原因不但与血糖水平高有关,而且与糖尿病患者本身的高血脂、高血压及高心脏疾患发生率有关。  相似文献   

16.
左室肥厚是持久高血压的一种严重并发症 ,与心力衰竭、心肌缺血、室性心律失常、卒中和心脏猝死的发生密切相关 ,同时也是冠心病及心力衰竭的一个独立危险因素 ,使高血压患者死亡的危险性明显增加[1] 。本文就氯沙坦和氨氯地平治疗高血压引起的左室肥厚进行综述。1 氯沙坦对左室肥厚的疗效及治疗机制[2 ]胡瑞等报道 ,对 6 4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口服氯沙坦 5 0mg ,qd ,治疗一年后 ,患者收缩压、舒张压显著下降 ,且在降压的同时逆转左室肥厚 ,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左室舒张功能。肾素 -血管紧张素系统 (RAS)不仅参与血压调节 ,而且心脏局…  相似文献   

17.
目前 ,对高血压患者治疗已有很大改变 ,不仅要降低血压 ,而且要避免各种危险因素。临床上单一用药以及联合用药首先要考虑避免或减少药物长期使用中带来的不良反应。1 单一用药疗效比较依贝沙坦是新型抗高血压药 ,属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断药。临床研究显示 ,依贝沙坦 15 0~ 30 0mg及贝那普利 10~ 2 0mg ,每日一次治疗后的有效率虽然相近 ,但服药后在第 2~ 8周舒张压下降幅度以及收缩压的降压幅度在第 2周及第 8周明显优于贝那普利组[1] 。通过与缬沙坦的对比研究 ,依贝沙坦对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的降压疗效确切 ,患者耐受性好[2 ] …  相似文献   

18.
开搏通和双氢克尿噻是1988年美国高血压发现评价和治疗委员会提出新的阶梯疗法中第一线降压药物之一[1]。单独应用降压效果不够理想,剂量大时副作用多。双氢克尿噻适于轻度高血压。我们从1993年起采用双氢克尿噻联合开搏通口服,对48例中、重度高血压患者的疗效和副作用进行临床观察,并与单方开搏通25例作对比观察。1对象和方法1.1病例选择按文献[1]高血压分类标准,选择门诊及住院原发性中、重高血压73例。男46例,女27例。年龄40~74岁。病史2~10年。其中Ⅰ期22例,Ⅱ期30例,Ⅲ期21例。中度51例,重度22例。合并冠心病20例,高心病30…  相似文献   

19.
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在血压调节和高血压发病中都有重要影响 ,而卡托普利属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 (ACEI) ,通过影响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发挥其抗高血压作用。1 适用于各型高血压的治疗卡托普利是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有效药物 ,其逆转左室肥厚的作用已被公认。大量临床观察证明卡托普利有明显降压作用 ,可以治疗轻度和轻至重度高血压 ,亦可用于高血压急症的治疗[1] 。其降压机制主要通过 :1.1 卡托普利通过抑制血管紧张素转化酶使血浆中的血管紧张素Ⅱ浓度降低。而血管紧张素Ⅱ是肾素系统的主要递质 ,它作用于特异…  相似文献   

20.
高血压急症可以给患者带来突然的危险,组织器官发生不可逆的严重损坏,病人可能在几小时内死亡,迅速有效的降压对逆转高血压引起的终末器官损害具有重要意义.我们对2003~2004年30例高血压急症采用乌拉地尔进行治疗并观察其疗效.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