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随着新技术的发展,手机电视拥有的受众越来越多,成为一种不可忽视的传播力量。本文试对手机电视的受众、传播内容和盈利模式进行分析,指出手机电视不会取代传统电视,但是传统电视媒体应该积极利用这种新兴形式,扩充自己的力量及影响。  相似文献   

2.
王文勋  张文颖 《现代传播》2019,(11):102-106
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迄今为止日本电视内容的海外传播已有60余年历史。近年来,日本电视内容输出额节节攀升,发展势头良好,有可能超越韩国,发展成为仅次于美国和英国的世界第三大电视节目输出国。电视内容逐渐成为推动其文化海外传播的重要力量。日本电视内容在国际传播中根据不同社会文化背景中受众的需求,准确把握受众的心理,取得了良好的传播效果。  相似文献   

3.
在手机报已经普及的今天,手机电视在国家标准出炉之后也迎来了自身发展的黄金时期。一直以来内容制作是媒介的核心竞争力,手机电视的发展也不无例外。现阶段我国手机电视的内容来源主要有两个:一是传统电视内容;二是自制电视内容。目前手机电视是以将传统电视内容搬上手机屏幕为主,主要分为新闻资讯和娱乐两大类。手机电视要想以内容取胜,突出差异化传播以吸引更多的受众,必须在自制节目内容上下足功夫。  相似文献   

4.
张凌霄  张冉 《新闻世界》2010,(8):263-264
本文探讨手机电视发展的现状和特点,从传播者、传播内容、受众和传播效果等方面分析"第五媒体"对传统媒体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新技术引领我们进入互联网时代,在新的受众观看模式、新的互动关系和新的发展趋势下,电视机构必须适应"手机为中心,多屏无线互联"的生存环境,电视的内容生产、制作传播和管理模式必须重构。管理模式应迎合生产和传播的变化进行变革。  相似文献   

6.
3G时代,手机作为一种新的传播信息和文化的载体的特点将越来越明显,手机的分众化传播特征也将更加突出。3G对于手机出版业务来说,机遇与挑战并存,我们只有实行有效的分众化传播策略:内容策略上提升内容质量、细分目标受众、增强人文关怀;宣传策略上重视创新、拓展渠道、加强针对性;技术策略上降低资费,提升速度,稳定信号,优化性能,才能更好地满足受众对手机媒介日益增长的信息需求.才能使手机成为真正独立于纸介质媒体、广播、电视、互联网之外的第五媒体。  相似文献   

7.
新媒体环境下的新闻人才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今,互联网、IPTV、手机报、手机电视,楼字液晶电视、交通载体上的移动电视、户外大型液晶电视等构成了新媒体势力的中坚力量.受众生活空间发生了很大变化,用手机上网,看电视、听广播,在公交车、出租车上看电视等越来越成为普遍的事情.随着3G技术的到来,整合互联网,手机、传统媒体的内容以及实用资讯服务的无线营销也将成为下一个阶段的新闻传播应用热点.在不断的发展中,新媒体的发展趋向不仅更加数字化,同时也有了更多细分化和小众化的魅力.  相似文献   

8.
媒介融合趋势下电视媒体的内容变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媒介融合趋势下,传统电视行业的生存和发展空间发生了很大改变。伴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电视的新境界已经成为无可避免的现实,手机电视、网络视频等新媒体不断尝试以多种传播方式挑战电视行业一直引以为傲的视频内容,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受众对媒介的消费心理和消费行为的偏移。对于电视而言,如何在生产、传播、增  相似文献   

9.
手机电视将开辟全新市场移动媒体随着技术发展和人们在移动中的信息和娱乐需求而出现。手机电视是一种个性化的信息和娱乐内容播送渠道。在这个平台上,电视台和电视节目通过手机播出,实现节目与观众之间的互动,弥补了传统电视播出单向传播的不足,用户能够方便、快捷地参与到节目中;同时也为广播电视机构寻找到与受众更加紧密沟通的渠道。手机电视的发展将大大改变人们的内容消费模式,更好地满足受众个性化、差异化和互动化的内容需求。因此,将是一种极具潜力的新媒体形态,能够开辟出一个全新的市场领域。正是看中这种媒体形式的潜力,上海文…  相似文献   

10.
林铁 《当代传播》2011,(4):81-82,86
手机电视作为一种新媒体艺术,给文艺传播带来了新的变化.手机电视的流媒体传播方式结束了电视传播的固定化模式,打破了时空限制,使文艺传播更开放更自由.手机电视通过手机功能实现用户和网络间双向信息交互,打破了传统电视被动接收的传播模式;手机电视属于“一个人的电视”,尊重受众需要,更具人性化.  相似文献   

11.
马持节 《新闻界》2007,(3):94-96
手机电视被称为新媒体先锋,一路走来,受到了业界的青睐,北京、上海和广州等地的媒体纷纷上马手机电视业务,以期抢占潮头,争夺先机。其实,任何一种媒体的诞生及其生命力,都要通过传播效果来反观,受众作为影响传播效果的重要因素,向来受到传播学者关注。手机媒体想在媒体生态中获得一席之地,并求得更好的发展,必须从受众因素分析入手,探求其必要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12.
当前,一场深刻的变革正在传统的广电业中发生,这就是媒体融合。媒体融合,即在数字化平台上,内容生产高度集中,通过对资源的个性加工,生产出不同形式的资讯产品,然后通过不同的传播渠道(电视、广播.网络.报纸、手机等)传播给受众。广电的媒体融合主要发生在传统媒体(电视、广播)和新兴媒体(网络电视、IPTV、手机电视)之间。  相似文献   

13.
田昊 《传媒观察》2007,(10):30-31
手机,一种在移动中进行人际传播的通讯工具,由于商业的竞争和受众需求的多样化,促使其功能多样化。随着3G技术的到来,手机和电视进行了融合,手机电视——一种新的视听媒介形式诞生了,它既整合了以往媒介的传播优势,可读、可听,可看,又打破了以往传播媒介的局限,使人们随时随地都可  相似文献   

14.
如今手机已经成为大众化的传播媒体,日益冲击着传统媒体的发展.手机媒体的小众化传播有着不同于其他媒体传播的优势,人性化的信息服务、碎片化的信息传递、移动化的即时传播都让手机媒体成为信息时代的“宠儿”,逐渐赢得了受众的青睐. 手机媒体小众化传播的特点 小众化传播是手机媒体的一种信息传播方式,其特点主要包括传播内容、传播方式、传播受众三个方面.无论是传播形式,还是传播内容,受众都可以自主选择,自由空间大.正是这种人性化的传播方式,使得手机媒体的小众化传播逐渐被关注,并且得到了迅速发展.传统媒体的大众化传播已经不能满足人们对信息的需求,小众化传播恰恰是对大众化传播的一种补充与延伸,使信息的传播更加灵活、迅速、全面.  相似文献   

15.
刘丹 《东南传播》2014,(12):4-8
数字技术改变了人类传统的内容生产模式和传播模式,也改变着人们获取内容的渠道,手机由最初的通讯工具变为集娱乐、学习和社交等功能为一体的多媒体终端。随着Wi Fi的覆盖范围不断扩大,手机电视也迎来了新的发展契机。论文从MPA模式(mobile phone appropriation)出发,根据受众的群体特征,着重分析手机电视在发展过程中遇到的技术障碍和制度障碍,考量手机作为一种常用媒介终端应当如何与电视终端无缝连接。只有当手机电视突破技术与制度的藩篱,最大程度上满足使用者对于"电视"的高清、流畅等特点的需要,才能实现其良性发展态势。  相似文献   

16.
李如冰 《传媒》2019,(14):60-61
新媒体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当下不同媒介间的内容生产和传播形态有了更多的跨界和融合,使媒介越来越呈现出一种“元媒介”的特征,即不同媒介间的内容生产更加丰富多彩,传播形态更加智能化、多样化、便捷化。同时,报纸、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与互联网、手机、手持智能终端等新兴媒体在传播方式上的有机结合,方便了受众迅速找到自己感兴趣的内容。由此可见,媒介融合不仅深度改变了受众的交往方式、信息接收和认知方式,还为新旧媒体在传播内容和传播形式上的创新提供了契机。  相似文献   

17.
3G时代下我国手机电视节目探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电信业已全面进入3G时代。作为3G业务的主打应用,手机电视已成为业界、学界乃至政界关注的热点。本文以受众的视角,结合用户需求,对手机电视的节目内容、节目形式等进行调查,分析3G时代下的手机电视节目及其制作应注意的事项,为手机电视节目的探索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电视军事新闻宣传一直都具有自身独特的优势,并且已经成为军队宣传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电视军事新闻的有效传播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中发挥着自身不同的作用.但是,我们必须要十分清楚地意识到,现代科技的不断发展带动了现代传媒的不断发汗,移动电视、计算机、互联网以及手机通讯等层出不穷,这种形势大大增加了受众对信息的选择空间.与此同时,电视军事新闻的传播效果、发展趋势以及生存环境都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因此,我们必须要对电视军事新闻的传播效果进行反思,下面就对电视军事新闻有效传播问题进行思考.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随着手机多媒体技术逐步完善成熟,手机为传统媒体的发展提供了新平台。移动通信技术成为手机与传统媒体打开终端融合“大门”的钥匙。手机从人们日常生活中的通讯工具发展为全媒体信息终端融合的利器。手机电视是融合广电业、电信业与网络业的技术优势与传播理念的产物,使用具有操作系统和视频功能的智能手机成为电视节目接收终端的新型传播媒介,以其具有立体效应的多媒体传播来更加真实地反映所报道的对象,给受众带来逼真而生动的感觉。作为新兴媒体,手机电视显示出强劲的增长势头,作为全媒体终端融合的重要形态,比普通电视更具有影响力和市场潜力。  相似文献   

20.
日本手机媒体发展早,技术先进,内容传播丰富,在全球处于领先地位。本文以日本手机媒体内容传播中最能体现媒介特性、发展最成熟的手机报、手机小说为研究对象,剖析日本手机作为阅读媒体在内容组织及传播方面的特点,并提出手机媒体内容组织互动性、提供内容能吸引受众多次访问、社会责任性、对象性及内容媒介融合等对我国手机媒体发展的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