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文艺鉴赏的尺度是以“真”为前提的,鲁迅先生的小说具有高强度的真实感,有“中国民主革命的镜子”之称。小说中多种艺术表现手法的使用,增强了这种“真实感”。  相似文献   

2.
农志立的历史小说《刘义打番鬼》、《浴血南关》和《陆军上将》,其主旨是弘扬中国人民抵御外敌侵略保卫祖国的爱国主义精神,表现革命者对革命事业忠贞不渝的崇高品德。其最突出的成就,是塑造了民族英雄刘永福、爱国将领冯子材和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勇将黄明堂等人物形象,为他们树起了文学丰碑。这些小说在表现手法、情节结构和语言运用等方面也颇具特色。  相似文献   

3.
《讲话》的诞生,开创了中国现代文学的新时期、新纪元。《讲话》指引的方向和道路,是社会主义文艺发展的正确方向和正确道路。《讲话》是活的马克思主义,贯彻《讲话》基本原则,坚持从变化的出发不断丰富和发展《讲话》精神,社会主义文艺才会兴旺发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艺,必须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文艺思想为指导,不能搞指导思想的多元化,否则,我们的文艺将会有丧失社会主义性质的可能。  相似文献   

4.
张雪敏 《天中学刊》2003,18(1):52-54
中国最早以“气”论文艺的当为公孙尼子的《乐记》。在《乐记》中,“气”的含义有两种:一是自然之气,即天地阴阳之气;一是指人的气质个性。作者主要以“气”来论述音乐的审美特征、音乐与气质情感的关系、音乐的社会作用等。《乐记》之“气”论借鉴了中国古代哲学之“气”论,并与之相通,直接启迪和影响了其后中国的“文气说”,并形成了中国文艺的“重气之旨”。  相似文献   

5.
“比”和“兴”是《诗经》中的表现手法。南宋大理学家朱熹在《诗集传》中对此作出过解释,“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也就是引譬设喻;“兴者,先言它物以引起所咏之辞也”,意思是触景生情,托物言志。后世往往把“比”和“兴”连说在一起,直接称为“比兴”。作为中国文学源头的《诗经》,它的艺术表现手法深刻地影响了中国诗歌的创作与发展,而对这种艺术手法产生的历史背景和它潜在的文化心理我们似乎还缺少深层次的探索。  相似文献   

6.
毛泽东的《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是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讲话》体现了马克思主义方法论和世界观,尤其是其实事求是的精神表现出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坚持《讲话》精神,就是坚持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精神,就是要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不断丰富和发展毛泽东文艺思想。就像邓小平那样,把毛泽东文艺思想发展到新的历史高度,使之更好地促进社会主义文艺的繁荣和发展,使文艺为改革开放、建设四化更好地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7.
一九五一年五月,新生的社会主义共和国内开展了对电影《武训传》的批判,从而掀起了新中国文学的第一次大批判高潮、这次批判运动除了其核心批判──对《武训传》的批判之外、还包括在其直接影响下产生的两次连锁批判──对肖也牧等人进行的所谓“小资产阶级创作倾向”的批判及对戏曲领域里反历史主义倾向的批判。这次批判运动规模之大·声势之猛,涉及范围之广,已经超出了正常文艺批判的范畴,而带有一定的政治批判的色彩。由于它为此后新中国的文艺批判奠定了基本模式。因而对新中国文艺产生了深远影响。在此后将近三十年的时间里,新中…  相似文献   

8.
一部文艺史学的开创性著作──评《中国古代文艺政策史》陈辽徐忠先生的《中国古代文艺政策史》,不只是填补了中国文艺史研究领域的一个空白.而且在世界文艺史中也是独一无二的开创性著作.世界史上有过好几个文明古国:古埃及国、古巴比伦王国、盼尼基国、印度国、古希...  相似文献   

9.
《陌上桑》主题新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陌上桑》的主题并非反封建的主题,诗中的罗敷并非反封建的斗士,“使君”也并非荒淫无耻之徒、仗势欺人的恶棍;《陌上桑》的主题也并非歌颂中国古代妇女的勤劳、美丽、聪明,不慕富贵,对爱情的忠贞不渝。综观乐府诗的发展史和《陌上桑》的内容、结构和表现手法等方方面面,我们就会发现《陌上桑》并非是一首爱情的赞歌,而是一首应兴娱乐之作、一首艳歌而已。  相似文献   

10.
明代冯梦龙编撰的“三言”堪称中国古代白话短篇小说之翘楚,其中《醒世恒言》第十八卷《施润泽滩阙遇友》无论题材内容、表现手法。还是所展示的社会心理、时代特征.皆可视为明代拟话本的代表作。  相似文献   

11.
章对吴礼权博士的《中国语言哲学史》进行了评析,认为该书立足传统,努力前瞻,是一部从语言哲学的角度,全面地历史地审视中国语言科学的拓荒之作。  相似文献   

12.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其诗歌产生于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与卦爻辞的产生时代大致衔接。《周易》卦爻辞象征艺术的三大特点:鲜明性、典型性、含蓄性,已初见“比”、“兴”之端倪,对《诗经》“比”、“兴”表现手法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影响。但二又不可等而视之。卦爻辞的“象征”是一种思维方式(即隐喻思维),而《诗》之“比”、“兴”则是一种艺术表现手法。  相似文献   

13.
在中国,周扬是系统研究车尔尼雪夫斯基的第一人,他所翻译的车尔尼雪夫斯基的著作《文艺与现实的审美关系》有着广泛而深刻的影响。从影响研究的角度出发,围绕文艺与现实的审美关系,对周扬的文艺思想和与之密切相关的毛泽东的《讲话》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4.
高中《语文》第六册中《宋词二首》的“自读提示”谈到柳永时,说他“善于捕捉物候的变化,点染离情别绪”。其中“点染”二字,多被目为一般动词。其实它是一种修辞方式。点染,本来是指书画家挥笔作书作画。前者如南宋陆游《剑南诗草·掩门》云:“点染聊成字,呻吟近似诗。”后者如北齐额之推《颜氏家训·杂艺》载:“武烈太子(萧子芳)偏能写真,坐上宾客,随宜点染,即成数人,以问童孺,皆知姓名矣。”尔后,画家即以此作为笔法——点染,设已继而文艺理论家引以概括词的此种表现手法,并将“点与染分开说,而引词以证之”以词学集成…  相似文献   

15.
《红楼梦》是一座真正的艺术迷宫。它把现实生活描绘得那么逼真,而又富有诗情和哲理的韵味。读之,可感、可触,而又令人遐想、迷醉。《红楼梦》为什么能达到这样一种崇高的美学境界呢?这是一个很值得认真探讨的问题。一文艺欣赏的实践告诉我们:倘能真正把握曹雪芹建造“红楼”的艺术手法,或许就找到了进入《红楼梦》美学境界的门径。这是因为:一切艺术表现手法的“最基本的目  相似文献   

16.
《两厢记》在语言的个性化方面取得重大的成就,剧中通过人物的对话、独白、潜台词、摹拟剧中人物语言等多种表现手法。突出人物语言的个性特征。增强了作品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17.
郁达夫曾被称为“中国的佐滕春夫”。郁达夫与佐滕春夫一度友情甚笃,后因佐滕春夫发表反华小说《亚细亚之子》,两人反目成仇。但佐滕春夫作为郁达夫最崇拜的日本作家,在创作上仍然对郁达夫产生了深刻影响,特别是他的“私小说”《田园的忧郁》,更是以其大胆的自我暴露和抒情式的表现手法影响了郁达夫的《沉沧》等小说的创作。  相似文献   

18.
周俊根 《教学随笔》2011,(12):7-10,27
【课标定位】 文章的表现手法是指布局谋篇、运用表达方式和运用语言的技巧。对文章的表现手法的这几方面,《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在7~9年级的阶段目标中都提出具体的要求:“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清文章的思路,当然包括探究文章的表现手法。  相似文献   

19.
“中国左翼作家联盟”的成立,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文化革命深入”的重要标志。鲁迅《对于左翼作家联盟的意见》对作家的思想建设、文艺与革命的关系、无产阶级革命文学的远大目标等问题作了精辟论述,表现了鲁迅对于先进文艺前进方向的构想。《意见》不仅对中国新文学的发展产生过巨大影响,在今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建设中仍将发挥重要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20.
《石青嫂子》是艾芜的优秀短篇小说,发表在1947年9月的《文艺春秋》第五卷第三期上,1948年收入小说集《烟雾》,1953年编进《艾芜短篇小说集》。 小说的背景是抗战胜利后国统区农村社会的现实。当时,“在中国人民面前摆着两条路,光明的路和黑暗的路,有两种中国之命运,光明的中国之命运和黑暗的中国之命运”(毛泽东《两个中国之命运》)。苦难的中国人民多么希望享有和平民主,多么盼望从此能够安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