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学会发展应坚持以会员为本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刘晓民 《学会》2010,(4):40-42
<正>会员是学会的基本组成部分,是学会得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是学会活动的基本力量。学会的计划制定和贯彻落实,要靠广大会员积极参与实践,学会的良好形象要靠广大会员去树立和维护,学会事业的发展要靠广大会员共同努力奋斗。学会工  相似文献   

2.
《学会》2003,(3)
<正> 为充分调动广大科技工作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推进机械科学技术事业的发展,奖励在推动机械科学技术进步,促进经济发展中做出重要贡献的科学技术工作者,经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工作办公室批准,中国机械工程学会设立了中国机械工程学会科技奖。其前身是中国机械工程学会于1986年设立的中国机械工程学会科技成就奖、中国机械工程学会青年科技成就奖和中国机械工程学会优秀论文奖。  相似文献   

3.
为充分调动广大科技工作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推进机械科学技术事业的发展,奖励在推动机械科学技术进步,促进经济发展中做出重要贡献的科学技术工作者,经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工作办公室批准,中国机械工程学会设立了中国机械工程学会科技奖.其前身是中国机械工程学会于1986年设立的中国机械工程学会科技成就奖、中国机械工程学会青年科技成就奖和中国机械工程学会优秀论文奖.  相似文献   

4.
刘淼 《学会》2023,(7):25-27
<正>学会名片中国电工技术学会成立于1981年,是由电气工程领域科技工作者自愿组成的学术性、非营利性法人社团,是党和国家联系广大电气工程科学技术工作者的桥梁与纽带,是发展我国电气工程事业的重要社会力量。学会现有个人会员5万多名,高级会员6000多名,团体会员1500多个,下设工作总部、11个工作委员会、64个专业委员会,与18个省、市学会保持着密切联系。学会理事会由我国电气工程科技和产业界有造诣的科技工作者和企业家组成,其中两院院士12人。  相似文献   

5.
贾连贵 《学会》2003,(12):12-14
地、市级学会是我国学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地方学会中 ,它处于省、县两级的中间环节 ,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相对于省级学会 ,它具有地域优势 ,直接面对着基层一线企、事业、科技单位 ;相对于县级学会 ,它具有人才和技术优势 ,其周围聚集了为数众多的中高级工程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 ;市级学会在产业和行业学科方面又都具有明显的地方特色。因此抓好市级学会的改革和发展 ,对充分调动广大科技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促进地方经济和各项事业的健康快速发展 ,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三明市质量技术监督协会 (以下简称市质协 )是于 2 0 0 0年初…  相似文献   

6.
刘秀华 《学会》2002,(4):19-19,21
一、紧紧围绕经济建设中心任务和全省卫生工作大局,以发展为主题,积极开展学术交流活动 科协是党和政府联系广大科技工作者的桥梁和纽带,是推动科学技术事业发展的重要力量.学会是科协组织的基础,是实现上述两大职能的重要载体和基本形式.  相似文献   

7.
赵礼铮  何学勇 《学会》2009,(4):55-57
<正>本届陕西省气象学会理事会自2002年成立以来,在陕西省科协、中国气象学会和陕西省气象局党组的领导和指导下,理事会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努力发挥党和政府联系气象科技工作者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围绕陕西气象事业发展大局,认真履行职责,充分调动广大会员和气象科技工作者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开拓进取,求实创新,不  相似文献   

8.
《学会》2021,(5)
正学会以党的建设全面引领学会事业发展,通过不断完善制度建设,持续推进党建强会计划、创建星级学会党组织等举措以党建促会建,团结引领广大科技工作者奋力谱写新时代学会事业发展新篇章。采访组围绕学会党建工作对中华口腔医学会会长、中国医师协会副会长、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教授俞光岩进行了专访。记者:学会在党建方面的工作思路是什么?俞光岩:  相似文献   

9.
2005年河北省图书馆学会工作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和党的十六大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导,努力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科学发展观,从我省图书馆事业发展的实际出发,充分发挥各专业委员会和会员单位的作用,积极组织学术活动,活跃学术研究,扩大学会的影响力,在第六届理事会的领导下,团结全省广大会员和图书馆工作者,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为推动我省图书馆事业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相似文献   

10.
严力蛟 《学会》2003,(6):33-34
<正> 浙江省生态学会挂靠单位浙江大学农业生态研究所组织与发动广大会员和科技工作者积极投身于生态事业,开展学术研究和国内外学术交流,广泛开展生态科学知识的普及和宣传,坚持以服务于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为中心,在学会工作的各个方面,做了一些工作。  相似文献   

11.
《图书情报通讯》2009,(2):17-18
为全面、客观地总结和反映河北省图书馆学会第六次会员代表大会以来各市学会、各系统委员会、各会员单位及广大会员的工作成绩,进一步调动广大会员的积极性,增强学会的凝聚力,促进我省图书馆事业的繁荣和发展,经河北省图书馆学会六届八次常务理事会研究,决定在第七次会员代表大会期间开展河北省图书馆学会先进学会、先进会员单位、优秀会员和优秀学会工作者的表彰活动。  相似文献   

12.
《学会》2014,(1)
<正>前言学会是科学共同体的重要组织形态,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管理创新的重要协同力量,承担着联系广大科技工作者、推动创新驱动发展、促进科技人才成长、传播科学文化、参与社会管理等重要职能。加强学会能力建  相似文献   

13.
李元元 《学会》2023,(11):18-25
<正>学会名片中国材料研究学会成立于1991年,是代表中国新材料领域的跨学科、跨领域、跨行业的学术性社会团体。学会现有个人会员12万余名、团体会员510个,二级分会58个,主办中英文期刊10种。多年来,学会团结广大新材料科技工作者,积极助推中国新材料事业发展,在学术、智库、科普、产业、国际交流、科技奖励、人才培养、标准制定等方面开展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  相似文献   

14.
<正>学会是科协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团结联系广大科技工作者的重要载体,如何创新学会工作模式,搭建桥梁,实现学会能力的提升,充分发挥基层学会的科技引领作用,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起到科技支撑作用,是当前学会工作的重点,也是学会工作的难点。本文以四川省泸州市科协所属学会为例,对地市级学会创新和服务能力的提升作一思考。一、泸州市学会工作基本情况四川省泸州市科协现有市级学会(含协会、研  相似文献   

15.
《学会》2020,(4)
中国针灸学会(简称"学会")自成立以来,在推动我国针灸医学事业发展、凝聚人才、服务人民群众健康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尤其是近年来,学会在中国科协指导和支持下,探索总结出坚持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坚持以服务科技工作者为根本、坚持党建与业务融合发展的学会发展新模式,持续提升学会服务科技工作者能力,在服务科技工作者中不断提升学会服务社会、政府能力,受到广大针灸科技者好评。  相似文献   

16.
《学会》2021,(5)
正新时代强化科协组织和全国学会政治引领吸纳功能,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科协组织和科技社团的政治要求和重大部署。五年来,学会以党的建设全面引领学会事业发展,通过不断完善制度建设,持续推进党建强会计划、创建星级学会党组织等举措以党建促会建,团结引领广大科技工作者奋力谱写新时代学会事业发展新篇章。采访组走进中国航空学会,就学会党建工作方面的经验与成就进行探访交流。2020年8月10日,  相似文献   

17.
简讯     
《科协论坛》2014,(9):62-63
<正>中国航海学会与台湾中华海洋事业协会建立合作交流机制应中国航海学会的邀请,台湾中华海洋事业协会理事长徐国裕一行3人近期专程访问了中国航海学会。近日,中国航海学会理事长徐祖远与徐国裕一行在北京中国航海学会进行了会谈交流。本次交流是中国航海学会与台湾地区民间航海学术团体交流合作的延续,所建立的合作交流机制为推动双方长期、稳定和深入的交流奠定了重要基础,也为中国航海学会与台湾地区其他航海类民间学术团体的交流提供了范本、搭  相似文献   

18.
李宗昌 《学会》2009,(11):50-54
<正>当前,学会事业发展正面临着重要的战略机遇期。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国科协成立50周年纪念大会上的重要讲话,对学会工作提出了新要求;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大战略对学会工作赋予了新任务;  相似文献   

19.
夏东荣 《学会》2017,(7):21-28
学会是学术性社团,是以围绕学术为核心而组织起来的社会组织,学术交流是学会的重心工作,也是广大会员最为看重和认可的学会活动。一方面,学术交流探讨不仅使问题研究得到进一步深化,有力地推动学科理论的发展,也是产生新学科的重要源泉;另一方面,学术交流是形成和彰显学会功能的重要途径,学会的各项功能也只有在各种学术交流中才能得以实现。因此,学术交流一直以来都作为衡量学会工作的重要标准,它不仅体现了学会的内在活力,更重要的是体现了学会发展的内在推动力。  相似文献   

20.
史月 《学会》2023,(10):22-25
<正>学会名片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成立于1983年,现已发展成为拥有70个分支机构、1700多个会员单位的全国性学术社团组织。这些分支机构和会员单位,像根脉一样植入了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全过程,推动学会成为党和政府联系广大高校和高教工作者的桥梁纽带、高等教育理论研究和成果推广的重要阵地、专家学者和关心高等教育事业各界人士交流合作的重要平台、服务高等教育对外开放的重要力量,在创新高等教育学术研究、服务高等教育改革发展、参与高等教育治理、探索新时代全国社团组织发展模式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积累了宝贵经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