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课程教材建设是开展扫盲后继续教育的基础工程.课程开发是教材开发和读物开发的前提和基础,也是扫盲后继续教育的核心.课程开发决定和包容着教材开发、读物开发的主体方面;而教材开发、读物开发又体现着课程开发的深度和广度.根据我国扫盲后继续教育课程、教材及读物开发的现状和问题以及新世纪新形势、新任务要求,需要从现代科技发展与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实际出发,注重课程目标的时代性;从脱盲后学习主体需要的差异性出发,注重课程内容的多元实用性;从农村经济结构发展多元化的实际出发,注重课程结构的微型化(模块化);从我国地域的广阔性和民族的多样性出发,注重课程形式的新颖性;从世界扫盲后继续教育由基础性扫盲向功能性扫盲转轨的实际出发,注重扫盲后继续教育课程开发研究的前瞻性.本文对上述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2.
课程教材建设是开展扫盲后继续教育的基础工程。课程开发是教材开发和读物开发的前提和基础,也是扫盲后继续教育的核心。课程开发决定和包容着教材开发、读物开发的主体方面;而教材开发、读物开发又体现着课程开发的深度和广度。根据我国扫盲后继续教育课程、教材及读物开发的现状和问题以及新世纪的新形势、新任务要求,需要从现代科技发展与中国农村劳动田径转移的实际出发,注重课程目标的时代性;从脱盲后学习主体需要的差异性出发,注重课程内容的多元实用性;从农村经济结构发展多元化的实际出发,注重课程结构的微型化(模块化);从我国地域的广阔性和民族的多样性出发,注重课程形式的新颖性;从世界扫盲后继续教育由基础性扫盲向功能性扫盲转舅的实际出发,注重扫盲后继续教育课程开发研究的前瞻性。本文对上述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3.
课程教材建设是开展扫盲后继续教育的基础工程。课程开发是教材开发和读物开发的前提和基础,也是扫盲后继续教育的核心。课程开发决定和包容着教材开发、读物开发的主体方面;而教材开发、读物开发又体现着课程开发的深度和广度。根据我国扫盲后继续教育课程、教材及读物开发的现状和问题以及新世纪新形势、新任务要求,需要从现代科技发展与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实际出发,注重课程目标的时代性;从脱盲后学习主体需要的差异性出发,注重课程内容的多元实用性;从农村经济结构发展多元化的实际出发,注重课程结构的微型化 (模块化 );从我国地域的广阔性和民族的多样性出发,注重课程形式的新颖性;从世界扫盲后继续教育由基础性扫盲向功能性扫盲转轨的实际出发,注重扫盲后继续教育课程开发研究的前瞻性。本文对上述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4.
课程协调员是继续教育过程中集课程开发、培训教师、教务管理人员、班主任工作诸职责于一身的特殊角色 ,肩负着实施继续教育、提高继续教育质量的重任。课程协调员的素质与能力 ,直接影响着继续教育的顺利开展。课程协调员应具备多项素质 ,主要是业务素质和心理素质。一、业务素质1 继续教育的理论知识。课程协调员必须了解继续教育的特点 ,掌握继续教育的规律 ,并懂得与之相关的心理学、管理学、现代培训理论 ,了解国内外继续教育发展的历史概况和现状 ,课程开发、课程设计思想上要有创新意识、超前意识。2 继续教育的专业知识。课程协调…  相似文献   

5.
郜岭 《成人教育》2005,(8):8-10
课程开发是继续教育中的核心问题,它直接决定着继续教育的质量;而树立科学的课程观又是指导课程开发实践的坚实基础,因此我们有必要进行课程观的研究,希望能对继续教育的课程开发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从而提高继续教育质量。  相似文献   

6.
郜岭 《继续教育》2005,19(4):21-23
课程开发是保证继续教育质量的关键因素之一,如何更好地进行继续教育课程开发,也逐渐成为研究领域中较为关注的问题。国内外的一些专家学者也先后对这一问题进行了很有价值的研究,推动了继续教育课程开发向较高层次发展,为提高继续教育的质量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7.
近些年来,我国教师继续教育课程设置的研究取得了巨大进展,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本文简要介绍了我国当前教师继续教育课程研究的现状和特点,并在此基础上展望我国教师继续教育课程研究的趋势。  相似文献   

8.
教师继续教育的关键环节是课程开发,课程开发的重点在于课程建设课题与中小学教育改革的热点问题的紧密联系,只有这样才能保证继续教育课程质量,才能适应教师继续教育由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转变的趋势,下面谈谈“十五”期间教师继续教育学科教学研究与实践类课程开发的十个方向,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9.
居于继续教育核心地位的课程开发首要考虑的问题应是其理论基础。继续教育的课程开发应以心理学、哲学和社会学为理论基础,同时,终身教育也庆成为继续教育课程开发的理论基础之一。  相似文献   

10.
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和基础教育的发展密切相关,面对新课改对中小学教师的全新要求与挑战,教师继续教育应采取主动回应措施,保持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同步发展。本文分析了教师继续教育课程开发的一般流程,提出了教师继续教育课程开发的举措。  相似文献   

11.
近些年,对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研究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而关于课程设置的研究尤其被人们所关注.文章选取了几种有代表性的的教育专业类杂志中有关教师继续教育课程设置的论文进行了研究,分析了目前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课程设置的现状,并试图理出研究中所出现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12.
湖北省初中体育教师继续教育的现状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着重对湖北省初中体育教师继续教育的现状、初中体育教师继续教育的课程设置及内容和继续教育培训的模式进行了研究,分析了在继续教育培训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为今后进一步做好继续教育工作提出了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3.
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跨学科综合课程开发,是一个基于全院整体教育资源。集教学、管理、研究三位于一体的大型教改项目,意在探索和创新。时代要求教师教育院校打破封闭的专业结构和学科壁垒。提供开放的跨学科培训。因此跨学科综合课程的开发与建设,便成了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领域改革的当务之急。实战与研究证明:跨学科综合课程的开发与建设。有利于提高中小学教师综合素质和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不仅是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重要方向之一。而且是串联各学科继续教育发展的基础性工作,更体现了以综合为特征的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14.
本文分析了当前继续教育课程资源建设现状,抓住知识经济时代信息技术对继续教育的促进作用,提出了信息技术环境下继续教育课程资源建设的策略,并结合目前国家对继续教育的重视和行业高校的创新实践,从三个方面探讨了继续教育课程资源建设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5.
本文针对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能力培训课程中的问题,运用智慧技能形成理论中原型定向、原型操作和原型内化几个阶段的特征,对课程进行了测、讲、摩、练、评五个环节的程序开发,提出了进行能力类继续教育课程开发应该注意界定课程类型、重视案例开发、强化训练方法等开发策略,并以此为指导形成了继续教育的培训教材。  相似文献   

16.
在新的课程理念下,广大中小学教师的角色已经从“传道、授业、解惑”这样一个单一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教学的组织者、教材的开发者和建设者、学生学习的引导者与合作者,那么,作为从事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作的培训者的角色怎样定位?对此,可能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其中的一种角色正在被大家所公认,即从事继续教育工作的培训者应该是继续教育课程的开发者,开发课程是每一位培训者必须具备的一项基本技能和必须完成的一项重要任务。因此,我们不仅要提高对课程开发意义的认识,而且还要认真研究在新课改背景下的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课程开发的一般…  相似文献   

17.
郜岭 《成人教育》2006,(5):13-15
继续教育课程开发是一项科学性较强的工作,应该由继续教育活动的管理者、开发者、受训者和培训者等四类人员组成专家小组,共同开发继续教育的课程。  相似文献   

18.
为了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精神和教育部《面向 2 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 ,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推动“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程”的实施 ,教育部启动了现代远程教育资源工程———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网络资源建设项目 ,并在全国范围内组织开发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网络课程。我院网络课程开发课题 (小学美术教学 )已获教育部师范司批准立项。一、课题申请的缘由申请小学美术教学网络课程课题 ,一是基于我国基础教育美术学科教师的现状。我国艺术师范教育近年来有了较大的发展 ,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  相似文献   

19.
通过不同年龄、学历、职称的幼儿园教师对继续教育课程的期望与现状进行调查发现,教师对继续教育课程的内容、教学方法、师资的期望与当前继续教育的现状存在较大差异,不同年龄、学历、职称的教师对继续教育课程的期望也存在差异.幼儿园教师继续教育课程设计和实施要深入了解教师的实际需求,应针对不同类型的教师提供不同类型的培训.  相似文献   

20.
继教资讯     
第七届《21世纪继续教育论坛》征文参考题目(1)创新型国家建设与继续教育(2)人力资源开发与继续教育(3)以人为本与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构建(4)科学发展观、科学人才观与继续教育(5)高校继续教育发展战略研究(6)公共政策调整与高校继续教育发展关系研究(7)各级继续教育机构与合作伙伴的关系研究(8)高校继续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研究(9)市场经济环境中继续教育课程的开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