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 毫秒
1.
古细菌是一类生活在今天的生物,被称为活化石细菌。它们并不是细菌,因为它们有着与细菌不同的遗传基因。它们是独立的一类生物。生物界被划分为真核生物、细菌和古细菌三大类。古细菌之所以被称为古细菌,只是因为它们是地球上最早出现的生物,并且在形态上跟细菌差不了多少,所以人们把它们  相似文献   

2.
奇变一:出现生命最早的地球生命出现在38亿年,不过它们与今天的地球生命没有任何遗传关系,它们都是“厌氧古细菌”,后来被地球上越来越多的氧气灭绝了。  相似文献   

3.
地球是否是生命的惟一摇篮?宇宙中是否还存在着其它生命乃至智慧生物?这些问题一直困扰着人类。以前认为:地球上生命的爆发主要是由地球在太阳系中所处的独特位置决定的,而在宇宙苛刻的环境中,不太可能存在生命。但现在,一些特殊的地球生命形式的陆续发现正改变着人们的看法。这些生命几乎都是微生物,它们生活的环境非常恶劣,有的甚至不逊于宇宙环境,而一旦它们离开这些极端环境往往就不能生存,这一类微生物被称为  相似文献   

4.
生命诞生于海洋在我们太阳系的九大行星中,只有地球出现了海洋。早在46亿年前,被称为小行星的天体在碰撞后形成了原始地球。约到45亿年前,海洋诞生了。在太古的海洋中热水不断喷出,最初的生命也悄悄出现,但生命并非瞬间诞生的。首先,由小行星或彗星带来的简单物质与原始大气相结合,生成了带有蛋白质和核酸的系统;这个系统接着向更为接近生物的方向进化;不久后,进行光合作用的蓝藻生成,释放出大量的氧气,大大替换了当时大气的成份。从现在看来,远古时期地球上出现的生命好像本身就拥有改变地球环境的力量。作为生命的诞生之地——海底上的热泉喷水孔十分令人瞩目。早期地球,大气的压力约为90个  相似文献   

5.
细菌是地球上最成功的物种,它们已经在地球上繁衍了30多亿年,它们为后来出现的“高等”动植物塑造了生存环境。无论千差万别的土壤、海洋、大气,还是高温的海底火山口.高盐碱的滩涂、南北极冰冠下的严寒水域,细菌无处不在。它们构成地球上“活物”质量的一半或更多。即使人类把环境破坏到子孙后代无以为继,细菌们还会愉快地生活成十上百亿年。  相似文献   

6.
细菌是地球上最成功的物种,它们已经在地球上繁衍了30多亿年,它们为后来出现的“高等”动植物塑造了生存环境。无论千差万别的土壤、海洋、大气,还是高温的海底火山口、高盐碱的滩涂、南北极冰冠下的严寒水域,细菌无处不在。它们构成地球上“活物”质量的一半或更多。即使人类把环境破坏到子孙后代无以为继,细菌们还会愉快地生活成十上百亿年。基”。它们大约2/3的重量是核酸分子,1/3是蛋白质。细菌核糖体小亚基的骨架是一条称为16S rRNA的核酸分子。1970年代后期,美国伊利诺大学的沃斯(Carl R. Woese)及合作者,建议把核糖体小亚基的核酸…  相似文献   

7.
科学家们一直都认为水是生命之源,也一直通过寻找有水源的星球去苦苦地寻找外星生物。但是或许有些外星生物的生命活动并不需要水,而且它们星球的生物环境与地球也截然相反:既没有水与大气,也没有像地球一样的强大引力等。对于地球生物来说,  相似文献   

8.
美国的科学家日前称,他们最近在研究中发现,19亿年前地球上偶然出现了一种可以利用阳光能量产生氧气的细菌,它们后来又演化出了各种植物和生命,进而彻底改变了地球生命的进化过程。  相似文献   

9.
是什么在为我们的生命负责?是生物大分子。生物大分子是指生命体内一些组织结构复杂的高分子,它们是生命活动的主要物质基础,从细菌到动植物等一切生命,都由生物大分子主宰,可以说,生命的本质归根结底在于生物在分子水平上的微观运动。生物大分子的主要类型有蛋白质、核酸(包括DNA和RNA)、多糖类、脂类,其中又以蛋白质特别重要。 “看清”它们的真面目曾经是科学家的梦想,如今这一梦想已成为现实。2002年诺贝尔化学奖表彰的就是这一领域的两项成果。生物分子革命性的解析法 在过去几年中,越来越多的生物有机体的基…  相似文献   

10.
白杨 《百科知识》2009,(10):11-13
加拿大阿尔伯塔大学的库尔特·康豪瑟尔研究小组最近发表研究结果称,在27亿年前地球上出现单细胞生物的时候,大气里的氧气突然增多。由此形成了地球环境中的“大氧化事件”,并促进了地表环境的改变和高级生命诞生。这是地球生命进化的一个重要转折点。  相似文献   

11.
关于地球上的生命起源,科学家有多种假说,其中一种是“太空胚种说”,认为地球上的生命来自宇宙中的其他星球,它们跟随着陨石来到地球,并在地球上开始了演化之路,从细菌一直进化到人类。现在,有一些科学家开始用新的眼光来看待太空胚种说,他们觉得,如果在史前时代,其他星球的生命能够到达地球,那么为什么地球上的生命不能到达其他星球呢?  相似文献   

12.
转基因技术     
地球上的生物是多种多样的,大到恐龙、鲸鱼,小到细菌、病毒。然而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几乎都以DNA(或RNA)来储存遗传信息,而且这些生物的DNA基本结构是相同的。在这样的基础上,现代生物工程技术可以使人们像连接不同颜色的绳索一样把不同生物的DNA连接到一起。转基因技术与细胞信息的改变有关,简单地说就是将一种物种的目标基因人工地植入到另一物种的细胞内,从而使被植入细胞的原有信息发生部分改变,被植入物种的遗传特性发生变化。转基因作物在认定的操作下稳定整合有这种外来DNA(基因)的作物。这一过程通常也叫作…  相似文献   

13.
正在所有生命起源的假设中,人们普遍认同的一种是:当地球上形成了稳定的大陆板块,古老的生命逐渐出现,那时液态的水圈是热的,甚至是沸腾的。而现生的一些极端嗜热的古细菌和甲烷菌可能最接近于地球上最古老的生命形式。然而,科学家最近的研究发现,早期的地球可能不是我们所想象的那样炙热。生命第一次出现时,我们的星球可能已经处于极其严寒的冰河时代之中,这也说明了生命可能并不是孕育于"炎热海洋"这个子宫里。  相似文献   

14.
未来,即使发现了类似地球一样的太阳系外行星,我们恐怕也无缘从近处一睹“芳容”,因为它们实在离地球太遥远了。但难道我们对它们的了解只好就此止步了吗? 得益于观测技术日新月异的进步,未来10年,太阳系外的行星将会应接不暇地涌进我们的视野。它们中多数可能是类似木星的气态巨行星,因为此类行星质量巨大,最容易被观测到,但也会有类似地球的、主要由岩石构成的行星,而且质量可能是地球的好几倍。我们不妨把后一类行星称为“超级地球”,这类行星目前已经发现30多个。它们是宇宙中外星生命家园的理想候选者。  相似文献   

15.
外空生物学     
外空生物学(exobiology),也称空间生物学,外星生物学,地外生物学。顾名思义外空生物学是研究地球以外(包括其他星球上的)生命形式和生命过程的科学。人类的空间探索器几乎以太阳系中的九大行星均进行过探测,并多次到达月球和火星。多数外空生物学家试图从这些研究中检测到地球上已进化的生物的基本组成结构和环境因子。已有的研究表明微生物可  相似文献   

16.
RNA,这是比DNA对于生命更重要的大分子,也是比DNA更早登上舞台的大分子。生命的戏剧从RNA开始。 46亿年前,在刚刚形成的原始地球上,大自然进行着惊心动魄、威武雄壮的活动。天空中雷鸣闪电,地面上火山爆发,喷出大量气体和熔岩,太阳发出的强烈紫外线,来自宇宙空间的射线无遮无拦地射向地面,它们结合起来向原始大气进攻。随着地球的冷却,水蒸汽凝结成雨点,大雨磅礴而降,形成原始海洋,大气中各种不同有机物被雨水冲刷下来,落进原始海洋中,成为所谓的“热稀释汤”。  在这样的原始海洋中,降到水中的有机物数量非…  相似文献   

17.
火星在很多方面与地球都非常相似,因此科学家一直相信火星曾出现过适宜生命存活的环境。但最近两名美国的科研人员在分析了附落在地球上的两块火星陨石后,认为火星很可能从未出现过适宜生命存活的温暖环境,因为这个星球已经被冰冻了近40亿年。  相似文献   

18.
<正>我认为,地球发展到一定的阶段,就会有高级智慧生命诞生。人类在地球上出现应该是必然的,因为地球环境的变化把人类变成了今天这个样子。如果远古时期地球的环境是另外一个模样,那么出现的高级智慧生命可能不是现在的我们,而是另外一种生物,这种生物不一定是灵长类,也可能是其他具有社会性的动物,比如有着超级头脑的狼等等。  相似文献   

19.
<正>包围地球的空气称为大气。人类生活在地球大气的底部,一刻也离不开大气。大气为地球生命的繁衍、人类的发展,提供了理想的环境。它的状态和变化,时时影响到人类的活动与生存。  相似文献   

20.
正世界上生命力最强的动物有哪些?也许大家会想到"小强"蟑螂。实际上,地球上生活着比蟑螂更为强悍的动物,那就是被称为自然界最伟大幸存者的水熊虫。现在,它除了以强悍的生命力著称以外,科学家发现,它还是偷走其他生物DNA的"大盗贼"。强悍的生命水熊虫是属于缓步动物门的一类小型动物的俗称,因为它们看起来像多腿、可爱又笨拙的小熊。有记录的水熊虫种类大约900种,它们很小,体长一般在1毫米左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