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闻与文学的张力——略论张恨水副刊连载小说特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中国现代文化传播史上,张恨水是一个非常独特的人物。通常人们视其为通俗小说大家,而他把记者当作自己终生的职业,再三说自己首先是记者,其次才是写小说的。在26年的新闻职业生涯里,他的岗位遍及内外勤及经理部,也动用积蓄创办报纸,是个多面手。他毕生的小说创作与新闻工作如影随形。张恨水小说以报纸副刊为主要流传渠道。  相似文献   

2.
张恨水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一位小说大师,而事实上,新闻记者才是他的正业,他从事新闻工作长达30年,在整个报业生涯中,他的支撑点都落在报纸副刊上。目前,学界关于张恨水新闻思想的研究不多,本文着重探讨张恨水在编辑副刊的实践中形成的主要新闻思想,包括以小说反映社会新闻事实,予副刊以鲜明的新闻性;重视副刊的舆论监督作用;主张新闻自由等。  相似文献   

3.
英国著名作家狄更斯,他以脍灸人口的《匹克威克外传》、《大卫·科波菲尔》、《艰难时世》、《双城记》等小说饮誉全球,成为一代批判现实主义的大师.然而,人们却很少知道他还是一个勤奋的报人;狄更斯不仅当过新闻记者,还办过报纸和杂志.他最初发表的作品,不是小说而是特写.狄更斯1812年出生于小职员家庭,父亲因破产入狱,他不得不去当童工.以后在律师事务所当誊写员,不久改行为新闻记者.记者生活使他对资本主义社会的丑恶现实,有了更加广泛的接触,这些都成了他小说中揭露和嘲讽的素材.狄更斯创办报刊是在他发表了《匹克威克外传》、《奥利弗尔·退斯特》、《马丁·朱述  相似文献   

4.
在意大利,销售图书最成功的部门是报纸。自意大利发明报纸每周夹卖一本小说以后,2002年全年报亭销售了约3500万册图书。 2002年,意大利《共和国日报》也采用了同种方式,同报纸一起夹卖了50种20世纪的小说,全年总共销售了2500  相似文献   

5.
地市报纸文艺副刊与其他报纸文艺副刊的关系,应该是一种交叉关系。这种既相同又不同的特点,具体应该表现在:拉开层次、扩大容量、开掘深度三个方面。一、拉开层次。地方报纸的文艺副刊,首先要使当地读者感到亲切,爱读。这就不能办成纯粹的文艺副刊。在编辑实践中,我的发现:青年读者爱文学者居多,他们的注意力较多地集中在小说、散文、诗歌等方面;小学  相似文献   

6.
作家牟崇光曾回忆过这样一桩佳话:50年代,他的第一篇小说《胜利百号地瓜》不知该投往何处,于是想到出版社是个出版文章的地方,就寄给了山东人民出版社。可是不久,他惊喜地发现——这篇小说奇迹般地登在了《大众日报》“丰收”副刊上.稿子明明寄到了出版社,为什么登在报纸副刊上了呢!——是“热心人”转去的。后来牟崇  相似文献   

7.
李伯元自1896年离开家乡到上海之后,办报基本上就是他生命的全部,从《指南报》到《游戏报》到《世界繁华报》再到《诱像小说》,每一份都是娱乐性质的报刊,在他经手后都办得很出色。本文在简单梳理李伯元的办报过程之后,尝试总结了其娱乐办报思想,认为其并非是利用报纸来满足自己写作欲望的"近代报人作家",而是在当时的特殊环境下用写作这种文学形式来发展壮大报纸的"近代作家报人"。  相似文献   

8.
《编辑原理》(THEELEMENTS O EDI-TING)是美国作家兼新闻工作者普劳特尼克所著。普劳特尼克曾以笔名发表过二十多部小说,并写过几本学术著作。他长期在新闻界工作,担任过不同报纸、杂志的副主编、主编。《编辑原理》是他积数十年新闻工作经验,特别是培养编辑新人的经验  相似文献   

9.
上个世纪的二三十年代国内最走红的作家,首推张恨水.他以《春明外史》、《金粉世家》、《啼笑因缘》等小说风靡全国,倾倒无数男女.他每天同时给七八家报纸创作连载小说,其效率才思可谓天下无敌.他不仅用连载小说救活了多种报纸,且以一支笔养活着数十口人的一个大家族,一生创作作品高达2000余万字,堪称海内第一.张恨水原名张心远,而说到张恨水这个笔名的来历,还与南唐后主李煜的名句有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一 )  储安平青年时代喜爱文学,写过多篇小说、散文和介绍外国文学的文章。早在 1936年,储安平就在上海良友图书出版公司出版了他一生惟一的一本小说《说谎者》。后来,他留英追随著名的自由主义哲学家拉斯基学习。整个抗战期间,他在湖南、重庆分别做过报纸主笔、大学教授。以他的资历,他完全有资格成为一名徜徉书斋的学者。然而,笃信自由主义的他却找到了一条“参政而不干政”,为言论自由开辟讲坛的道路。为此,他甘愿舍弃自己在学术上的进一步发展,专心投入他所选定的事业。  他也许找到了他一生的道路,然而,这也是他一生悲…  相似文献   

11.
报纸刊登连载小说,由来已久。我国最早开辟“连载”专栏的报纸,当推1882年创刊的上海《字林沪报》。接着,1903年创刊的上海《国民日日报》也设连载栏目,该报连载的小说《南渡录演义》,因鼓吹反对清代贵族统治而在社会上产生较大影响。之后,各报选刊连载的屡见不鲜。著名讽刺小说《官场现形记》、《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等最初也是在报纸上连载发表的。  相似文献   

12.
一些报纸上的小说连载,颇受广大读者喜爱,成为这些报纸长期坚持不懈的传统栏目,增加了报纸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在报业竞争愈演愈烈的情况下,如何继续搞好党报的小说连载?如何使其既品位高雅又寓教于乐?《大连日报》小说连载编辑肖正写来的《引人入胜寓教于乐》一文,从“书海捞‘金’,增强服务性”、“精心删编,倡导雅文化”、“不拘一格,融入知识性”、“寓教于乐,追求高品位”四个方面,介绍了他们的做法和经验,较有新意,值得一读。  相似文献   

13.
报纸的副刊,在中国,有一百年以上的历史。它是由报纸的编辑们,在新闻的后面,刊载少量的旧体诗词和散文、随笔、小说等文学作品,逐步发展起来的。  相似文献   

14.
报纸连载小说,最早见于清末的报纸上,如《老残游记》等。以后随着报业的发展,连载小说便成了报纸的传统栏目,也涌现出一大批专门为报纸撰写连载小说的文人。他们的作品被称为报人小说,在文坛上也占有一定地位。我国一些著名作家也非常重视在报纸上连载作品。如鲁迅的《狂人日记》,巴金的《家》等,都在报纸上连载过。夏衍曾说过,你的作品要有影响就在报纸上  相似文献   

15.
报纸的副刊,在中国,有一百年以上的历史.最初,它是由报纸的编辑们,在新闻的后面,刊载少量的旧体诗词和散文、随笔、小说等文学作品,逐步发展起来的.但随着时代的进步,新闻事业的发展,现代报纸的副刊形式也在进行着悄然变化.  相似文献   

16.
麦苗碧绿,菜花灿黄,春夏之交的一个和风吹拂、杨柳轻摆的艳阳天,我与刚刚写完自传体小说第三卷的浩然相会在京津之间的金三角泃河之阳的三河平川。 老友相见,言语投机,无所不谈。 浩然是著名作家,但他是从记者、编辑走过来的,是从报纸、杂志  相似文献   

17.
台湾武侠小说名家萧逸勤奋笔耕,专心创作。他说:“35年来我没有上过一天班,做过一天事,全靠写武侠小说过日子,后来全家旅居美国,也是靠一枝笔打天下。”萧逸从23岁开始写他的处女作《铁雁霜翎》,想不到一炮而红,不但被报纸采用,还被香港拍成电影。35年来他完成小说56部,其中60万字以上  相似文献   

18.
《编辑原理》(THE ELEMENTS OF EDITING)是美国作家兼新闻工作者普劳特尼克所著。普劳特尼克曾以笔名发表过二十多部小说,并写过几本学术著作。他长期在新闻界工作,担任过不同报纸、杂志的副主编、主编。《编辑原理》是他积数十年新闻工作经验,特别是培养编辑新人的经验而写成的一本新书。《编辑原理》涉及内容  相似文献   

19.
早在现代报纸媒体初现时,报纸副刊的定义是新闻正刊的补充,补遗,增补,是supplement,是news的补充。传统副刊多集中于偏重文学色彩的诗歌、散文、小说、小品文等。  相似文献   

20.
一部小说,最能打动人的是血肉丰满的人物形象,最能感染人的是人物的喜、怒、哀、乐。小说与新闻,二者虽然截然不同,但新闻也可以借用小说的写作手法,使人物形象跃然纸上。为什么要用小说写作手法写新闻?我以为一张报纸中,以人物为主体的新闻作品,虽然不像其它消息那样占有大量版面,但任何报纸都离不开此种题材的作品,很多先进模范人物首先都是通过人物新闻这种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