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郭蓓 《报刊之友》2014,(9):54-55
通过对老人摔倒的新闻报道进行内容分析,文章论述了新闻媒体对摔倒老人的标签化建构,发现新闻媒体在对摔倒老人的报道中戴着有色眼镜,给摔倒老人贴上了“碰瓷”、“讹诈”等标签,从而使公众对这一群体的认识带有偏见。这种潜意识成为了“老外撞倒大妈”事件引起逆转性报道的内在依据。文章解析了新闻报道对摔倒老人标签化建构的过程与影响,提出去标签化的方法与途径。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有关老人摔倒的新闻,频频出现在各种媒体上.老人摔倒,无论扶或不扶,都能成为热点新闻.“道德考问”成为此类新闻的惯用报道角度:或质疑围观者“冷漠无情”,或痛骂“老人变坏”.在这样两极化的报道中,媒体一味以“道德”为角度来煽情,似乎“老人变坏”或“人心冷漠”已成为社会风气.但事实真是如此吗?媒体的报道真实、客观吗?本文以2015年8月30日“开封老人雨中摔倒溺亡”事件为例,分析报道角度对陈述客观事实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扶起摔倒的老人,本是社会生活中极为常见的一幕.然而,近年来随着“扶老人被讹”事件不断曝光,“扶不扶摔倒的老人”已经成为道德领域与新闻报道的一大热点问题.这种情况的出现,与社会转型期的道德滑坡有关,但一些媒体在此类报道中没有站牢客观中立的立场,而是倾向于选择负面角度传递信息,先人为主地刊发了大量倾向性比较明显的报道,也是“扶不扶老人”成为道德困境的一大原因.  相似文献   

4.
在北京很多个十字路口,都曾经出现过这样一幅场景:一位步履蹒跚的老人推着自行车慢慢地走着,却突然在一些慢行车辆后,动作麻利地摔倒在地。司机下来搀扶他,老人却怎么也站不起来……这个老人就是被网友戏称为"碰瓷专业户"的孙林。如今,孙林已经记不得自己重复上面的动作多少次了,从第一次真被汽车撞得骨折到把"撞汽车"当成养家糊口的生计,孙某用了10年的时间。  相似文献   

5.
今年上半年,一段“老人摔倒,178人跨过无人扶”的视频在互联网上被疯狂转发,引起网友的广泛议论,有些网民甚至拿这件事和前年的“小悦悦事件”相提并论。在“太冷漠”的指责背后,央视《焦点访谈》的记者经过深入调查还原真相:事实上,在老人摔倒之后,现场很多人并没有冷眼旁观,之所以没有扶老人是怕造成二次伤害。一段无声又快放的网络视频“过滤”掉了这件事的真实情况,将舆论引向了另一方向,误导了受众。  相似文献   

6.
"彭宇案"的主审法官,事后因此案备受指责。有人说,"彭宇案"让"社会道德滑坡30年",以致社会已沦落到老人摔倒求救,要先对围观者高呼"免责声明"的地步。我们可以指责围观者冷漠,也可以哀叹世风日下人心不古,可扪心自问,如果我们在现场,会伸出援手吗?  相似文献   

7.
我们看到,媒体在报道有关“老人摔倒反诬救助者”的事件中,很少去进行扎实的调查,还原事情的经过及影响。一些报道甚至不去采访一下当事人,这样的报道出来后就难以谈得上客观、公正和全面,它只把事情的一个方面或表象呈现给人们,  相似文献   

8.
我们看到,媒体在报道有关老人摔倒反诬救助者的事件中,很少去进行扎实的调查,还原事情的经过及影响。一些报道甚至不去采访一下当事人,这样的报道出来后就难以谈得上客观、公正和全面,它只把事情的一个方面或表象呈现给人  相似文献   

9.
朱娜 《传媒观察》2014,(6):10-10
正2013年12月2日,很多网站都醒目地挂出"老外街头扶摔倒大妈被讹"的类似稿件,一时间舆论哗然,不少热血青年更是替这位"纯真"的外国人抱打不平。在当前国内环境中,好心搀扶摔倒老人却反被敲诈的事情并不鲜见,因此网友都一边倒地斥责大妈丢了国人的脸。然而第二天,新京报记者的一番调查,还原了事情的真相:原来老外不仅不无辜,还很猖狂,视频中用流利的中文辱骂坐在地上大妈的画面十分刺眼。  相似文献   

10.
仁者无敌     
在英国,有位孤独的老人,无儿无女,又体弱多病,他决定搬到养老院去。老人宣布出售他漂亮的住宅。 购买者闻讯蜂拥而至。住宅底价8万英镑,但人们很快就将它炒到10万英镑了。价格还在不断攀升。 这时,一个衣着朴素的青年来到老人跟前,弯下腰,低声说:  相似文献   

11.
移动机器人技术研究现状与未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移动机器人的发展进程移动机器人的研究最初发展与20世纪60年代。它是由斯坦福研究院的研究院士共同开发的一种叫做Shakey机器人可谓是第一代移动机器人[1]。该种机器人能够实现简单的逻辑推理,并实现和交流人之间的识别。不同的环境影响着机器人的自主推理的准确度,因此,加强对这一方面的智能化技术的运用成为了重点。在Shakey机器人的之后,移动机器人就开始出现了步行机器人,这是一种能够克服外界实物的影响,比如地面不平整,在有着相对较为弯曲的通道中也可以进行运动。之后,  相似文献   

12.
叶芳 《东南传播》2015,(2):102-104
本文以"老人摔倒"新闻为例,对媒体在该类报道中的新闻框架、媒体审判、沉默螺旋等问题进行深入分析,提出媒体应不断提高专业水准和职业修养,主动承担媒体责任,彰显社会主流价值。  相似文献   

13.
"迷信说/人不能/从湿衣服下面走过/晾衣竿割碎/深巷的天空/有水滴落/一个倚着拐杖挪步的老人/又能怎样/生长在陋巷/除了从这里进进出出/别无选择/日复一日/注定在这里摔倒/一生终了。"那是傅好文镜头中正在消失的上海景象。正是坐落在这样的一个世界里,它很快就不复存在,但这不能成为我们忘记它的理由  相似文献   

14.
礼彬 《新闻天地》2011,(2):27-29
重庆15岁的初二学生万鑫因为.好心扶起摔倒在地的老人,被对方及子女反咬一口,坚称他就是肇事者。在对方多次要求赔偿无果后,先后两次将万鑫推上被告席。一审时,因原告证据不足,法院驳回了诉讼请求。老人不服判决再次上诉,2010年8月3日,重庆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公开开庭审理这起引人关注的案件。然而,面对从四方八面赶来为万鑫作证的16名证人,老人开庭当天临时决定撤诉,终究邪不压正。  相似文献   

15.
珍惜生命!     
记得曾读过这样一个故事:在一座临终关怀医院里,住着一位年过古稀的老人和一位20多岁的年轻人,年轻人的双目因车祸而看不见任何东西了,他的脾气非常暴躁。医生说他的眼睛如果再不治疗,病毒就会延伸至整个身体,而眼睛的治疗除了医生高超的技术外,还需要患者本人有强烈的求生意志。而他认为自己再也治不好了,就自暴自弃不配合医生的治疗。一天,那位老人突然对小伙子说:“如果你在我这个靠窗的位置上,就算你看不到这红花绿草,也可以听到楼下幼儿园的小宝贝们的欢快笑声,瞧,他们在玩捉迷藏。……”年轻人却不理不睬。但老人从此日复一日,每天都…  相似文献   

16.
报纸刊登的社会新闻照片,吸引读者的不仅仅是生动的画面,更在于它具有强烈的思想性。请看以下这个镜头: 一位80多岁的老人不慎摔倒街头,围观者众,却无人相助。后来6个小学生路过这里,上前扶起了脸部红肿、嘴淌鲜血的老大爷。当时,绵阳日报记者龚旭、刘留正在街上采访,见此情景,怦然心动,敏捷地拍下了这个场面(如图)。据记者叙述,当时旁观的一男人说:“这么大年纪了,跑出来做啥子?”另一女人说:“摔成这个样子,哪个敢管,万一沾上就糟了!”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屡见于媒体的"扶老人"纠纷,已经让"怕被赖上"成为人们挥之不去的心理障碍。曾经轰动一时的南京"彭宇案"里,出手相助的好心人反而被指"做贼心虚"让人们得出了这样一个结论:面对摔倒的老人,伸手就意味着危险,"自私"倒出于自我保护。"彭宇案"的主审法官,事后因此案备受指责。有人说,"彭宇案"让"社会道德滑坡30年",以致  相似文献   

18.
<正>《中国传媒科技》:目前在国外有很多的阅读内容不是由人类编写的,而是由计算机算法完成的,未来会不会滋生一个新的产业?刘兴亮:这个肯定会有。以前我们也有很多雏形,比方说自动生成一个界面、一个目录,这是比较容易实现的事情。还有一种是我可以填写内容,然后自动汇录成一篇文章。它就是一个程序,你给它一些条件,条件一旦符合,立马触发这个程序,程序就可以生成一个结果。对机器人来说,就是按设定的程序,自动生成了一个东西,仅此而已。你可以把它想象成  相似文献   

19.
5月10日,国内的众多媒体转载了一组发生在厦门的新闻照片。这组照片记录了5月9日下午,一名骑车人冒雨经过福建厦门市厦禾路与凤屿路交叉路段时,因自行车前轮突然陷入一水坑,身体失去平衡而摔倒的全过程。新闻事件尽管不大,但是引发了剧烈的争论。一方认为,记在明知有水坑会对行人造成伤害的情况下,竟然守株待兔看着路人落难,这种做法,  相似文献   

20.
对于信息时代的儿童而言,互联网已不仅是一般意义上的工具——它既是儿童生命体的延伸,又是儿童心理成长的新型场域。借助虚拟现实技术和个人化电子装置,儿童的身体在不断再造的过程中呈出种种异态:生理身体可以无限延伸,文化身体的型构不再契合生理身体生长的线性序列,技术身体的临场可以取代生理身体的在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