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薛宝海 《视听界》2013,(6):126-126
9月中旬的一天,我在广东接到毕福剑的电话:“明天我在央视节目推介会上采访冯小刚,你帮我想想怎么跟冯小刚交流。”我的撰稿思路是.抓住两个关键词:冯小刚,春晚。“冯小刚”的呈现就是他的几部电影片名,也就是说,用冯小刚的电影名字来套用他跟春晚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冯小刚和他的电影在业界一直都可算得上是于个“异类”。除开他相当独特的聪明人调侃讥讽的个人风格之外,在这个功利的时代争相标榜自己的“艺术”和“化”的时候,冯小刚大概是唯一一个高举商业电影大旗,以票房为直接口号的中国电影导演。  相似文献   

3.
常华 《声屏世界》2006,(3):66-67
作为公众知情权的执行者和急先锋,媒体究竟应该如何行使“知”的权利,拿捏住“知”的尺度呢?在2004年《天下无贼》的一个发布会现场,制造了“冯氏幽默”的冯小刚导演在极力为新片做宣传时,并没有给各路娱记们什么好脸色,不仅如此,有一位娱记还险些被这位冯导搧了耳光。原来,让冯小刚大为光火的是这家报纸将他的住址报了个一清二楚,连日来不堪其扰。在这起事件中冯小刚确实有些不够冷静,但是回过头来反省一下,媒体是否把握住了“知”的尺度呢?我们不否认知情权是受众赋予媒体的权利,但知情权不能被无限放大,滥用知情权最终将侵犯他人的隐私权…  相似文献   

4.
内地的贺岁片,冯小刚即使不被称之为“鼻祖”,起码也是一个永远无法绕行的建筑。冯小刚曾在他的自传《我把青春献给你》中写到:“1997年又是一个春天,有一个导演在中国拍了一部贺岁片,神话般地传遍座座城市,奇迹般堆起了票房的金山……”我们不知道冯导演的青春都献给了谁,但可以肯定他的青春有不少都砸在了贺岁片身上。  相似文献   

5.
谢培  王迅 《新闻天地》2010,(9):47-47
冯小刚的《唐山大地震》无论是“催泪弹”也好,“伪灾难大片”也罢,“电视剧电影”也成,但它绝对是2010年最大的电影赢家。3天破亿、4天1.7亿、5天破2亿、7天破3亿、11天破4亿。截至本刊发稿,这部以1976年大人类的一场大灾难命名的电影,票房已经超过6亿——这也刷新了冯小刚和整个中国电影的票房纪录。  相似文献   

6.
冯小刚去年拍成了大陆第一部“贺岁片”《甲方乙方》,且赢得了可观的票房收入,尝到甜头的冯小刚见好仍不收,于是他执导的另一部“贺岁片”《不见不散》又敲响了今春开场的锣鼓。陈佩斯见此不甘示弱,声称要推出另一部“酝酿三年之久的倾心之作”,与其比个高低,还有些导演也正在筹拍他们的“贺岁片”,“贺岁片”已成为时下影坛的又一热点。“贺岁片”在香港较为流行,其内容大都比较简单,说白了无非是众明星凑到一起,作一番滑稽逗乐的表演,实际上是演艺界诸明星一年一度的“团拜贺岁”,给人们过年增添一些喜庆的气氛。适当拍些“贺…  相似文献   

7.
近来,书市上的“电影书”或“电视书”新书迭出,纸上的光影声色,分外的绚丽夺目。我们受众周围的媒体世界已是“读”的和“看”的一样精彩。 《手机》VS《独领风骚》 岁末年初,中国的影视界着实热闹。著名的“贺岁片大王”冯小刚在2004新年前夕又推出万众“瞩目”的贺岁片《手机》。名人就是资源,《手机》一书也显现了巨大的阅读价值,2003年12月,长江文艺出版社以20万册的豪华首印数和冯小刚的贺岁片并驾齐驱,同时推出。  相似文献   

8.
幸好冯小刚还是个明白人.抢在周星驰之前先把一个“童话”说了。因为周星驰要说的是一个“神话”。神话好听得多.而且人要比听童话的多得多;这是无可奈何的事实。  相似文献   

9.
张国立登台。话音刚落,观众席就响起一片掌声。台下坐在第一排的冯小刚会心一笑。这就是他想要的,张国立式的主持风格。幽默、亲和,接地气儿。如果仅从张国立的开场来看,几乎符合冯小刚对一台“冯氏春晚”的完美想象。  相似文献   

10.
《功夫》的强势出现.使张艺谋作品不再是中国“高品质电影”的惟一选择.长期挑战“谋记”电影威权,却始终缺乏精神感召力的内地“平民导演”冯小刚.终于找到了真正意义上的同盟者。  相似文献   

11.
读书杂想     
“非典”最厉害的时候,读书成了我们除看电视之外,休闲、娱乐、增长知识的唯一选择。在这段时间里,是书带给了我们共同的乐趣。 这是两本在“非典”的日子里很可读的书,一本是冯小刚的《我把青春献给你》,一本是洪晃的《我的非正常生活》。这两本书之所以适合在“非典”的日  相似文献   

12.
看客 《青年记者》2004,(11):56-56
近日,在一新闻发布会上,冯小刚当着近百家媒体记者的面发火,因他的住所被《明星周刊》标示在地图上后,正常生活不断遭到骚扰, 他当场对该刊记者破口大骂,说:“我××真想抽你!”并要求合作方封杀该刊。原来《明星周刊》在一个月前做了一期“明星地图”的策划,将冯小刚、赵文卓、张铁林等近20位明星的住所标示在北京地图上,对明星住宅所在小区条件、房型及价格等做了详细介绍。可能是中国特色吧,中国明星的心理承受力也特脆  相似文献   

13.
《夜宴》正式上映,一方面是随处可见的商业广告攻势,一方面是媒体同仁对冯小刚新作颇有保留的评价。我们现在还不知道这部电影的商业价值是否能够如投资方所预期那样实现,我们比较关心的是:“大片化”和“主流化”已经变成疯狂的趋势。这几乎是不可逆的,而且也是大家一直在思索  相似文献   

14.
山西省左权县西关村,在这里,有一个年逾七旬的老人自筹资金10余万元筹建了一个抗战纪念馆:《辽县人民抗战纪实》收藏馆。由知名导演冯小刚执导的电影《集结号》在上海曾经举办过一个电影宣传活动,当时这个老人也应邀出席,在活动现场,冯小刚拉着这位老人的手跟主演张涵予介绍说:“这就是咱们电影里面谷子地的原型王艾甫老人。”  相似文献   

15.
随着冯小刚2008奥运题材的公益广告短片“全北京向上看”在全国各大上星频道播出后,网友的评论并没有集中在葛优、周迅、黄晓明等明星阵容上,讨论更多的反而是多次出现在短片中的北京某楼盘的标志场景,9部短片中该楼盘出现最短的时间为8秒,最长的达到了20秒,加上片头片尾都出现的楼盘标志和名称,商业内容几乎占到了三分之一。不少网民指责冯小刚打着公益广告的名号不断植人商业信息,这种行为无疑是在欺骗观众。  相似文献   

16.
《大观周刊》2010,(47):26-26
冯小刚的《唐山大地震》让原著作者、旅加女作家张翎走入公众视野,她的代表作《金山》日前却被网友“长江”在网络上发文指责为“搅拌式抄袭”,把多名加拿大华裔作家英文作品里的细节拿过来引用。  相似文献   

17.
王媚 《今传媒》2023,(3):99-101
“冷幽默”不同于西方的“黑色幽默”,它是在本土文化滋养下产生的中国人特有的幽默方式。“冷幽默”是含蓄内敛的表达,言有尽而意无穷,用幽默的语言形式道出荒诞的本质。“冯氏”贺岁片用“冷幽默”隐喻当代社会中一些荒诞不合理的现象,而“荒诞”源于前现代、现代与后现代思想的矛盾。审美形态是社会意识形态的缩影,从冯小刚电影中“冷幽默”审美形态的特点,也可以透视出别现代时期社会意识形态的诸多特征。  相似文献   

18.
朱巍 《青年记者》2009,(13):19-20
【现象】明星隐私权被媒体暴露在公众视野之下,不是新鲜事情。在公众知情权汇集形成的公共利益面前,绝大多数明星面对自己隐私被曝光的选择是忍让,最多就是发出类似于冯小刚“炮轰”之类的愤慨,很少有明星选择诉至法院来维护自己的权利,这是因为此类案件的诉讼多以媒体使用“公众人物”抗辩胜诉而告终。  相似文献   

19.
名人的嘴巴     
据说一张嘴就常有连珠妙语的名导冯小刚,近来一反常态地“封住嘴巴”,不接受采访也不发表评论,专心致志地投入新片的拍摄。这消息真叫人有点遗憾,生活中将从此少了很多茶余饭后的谈资,但权衡利弊,又觉得还是少一些“闹猛”,多一些沉实更好,对于影视名人来说更是如此。孔子早就说过:君子敏于事而钠于言,大概也是要少说的意思吧。一个人能够成名,大抵都是在某一专业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功,而与嘴巴的开关联系不大。例如冯小刚是执导影视闻名,金庸则以武侠小说传世。歌唱家和主持人等虽然靠嘴巴吃饭,但如果歇曲唱不红,节目打不响…  相似文献   

20.
2004年年底有一天路过书亭,见一本王朔的小说《一面说谎一面陶醉》(以下简称《一面》),封面有王朔的大照片,显著位置有两行黑体字:“2004年最受瞩目的长篇小说”“王朔历时两年潜心创作的最新力作”,封底除一幅王朔的小照片,还有作家刘震云和导演冯小刚的评论。刘震云称其为“2004年写得最好看的小说”,冯小刚说自己幸亏不写小说,不然根本就没有出头之日。因冒名伪作泛滥,我特意认真地翻阅了一下,不光纸张、排版、印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