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01年全国少年体操总决赛单杠比赛情况的分析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史益平 《湖北体育科技》2002,21(1):68-69,71
对参加“李宁杯”全国少年体操总决赛单杠项目比赛情况进行了统计、分析与研究。揭示了我国少年运动员在比赛中的长处和存在问题,提出了一些积极建议,为教练员和运动员在以后的训练中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对全国少年体操总决赛吊环比赛情况的分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史益平 《辽宁体育科技》2002,24(3):14-14,18
通过对参加“李宁杯”全国少年体操总决赛吊环项目比赛情况的统计、分析与研究,揭示了我国少年运动员在比赛中的长处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一些积极建议,为教练员和运动员的训练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一九八三年全国少年体操比赛于五月二日至八日在苏州举行,这次比赛是我国在少年比赛中第一次采用既有规定动作,又有自选动作的竞赛办法(男子不采用R,0加分,起评分为9.8分,其它评分因素按国际体操规则执行,起评分为10分)。说明我国少年体操运动已经发展到了一个新的水平。从参加这次吊环比赛的22个队,73名运动员来看,由于普遍掌握了吊环大摆技术,几乎所有运动员都能完成大回环,在自选动作比赛中有15人16次完成了大回  相似文献   

4.
第二届全国青运会体操预赛之规模和水平超过历次全国少年比赛。人员多,竞争激烈,发现了苗子,看到了希望,同时也发现了问题。对指导今后训练和比赛有重要意义,必将对今后我国体操事业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5.
1989年5月10日至15日在贵阳市举行二届青运会体操预赛。参加比赛的女运动员来自24个省市,共135人。比赛执行国际体操评分规则和国家体委88年公布的少年比赛特定规则(详见[88]体训竞四字137号国家体委文件)。由于比赛规程的规定,运动员全部是1975年1月10日以后出生的,即最大年龄为14岁,而此次比赛最小的运动员只有7岁。因此,可以说这次比赛是我国体操后备力量的一次大检阅,必将对我国体操事业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纵观此次比赛,可以发现以下几个特点: 1.人员众多,竞争激烈该特点体现在团体赛、全能赛和单项决赛各个赛项上。参加团体比赛的共19个  相似文献   

6.
1994年全国青少年体操锦标赛男子双杠比赛述评山西省体育运动学校詹健唐山师范专科学校张玉刚山东省体委郭树江男子双杠是我国体操的强项,优秀体操运动员李敬曾多次获得双杠世界冠军,为我国争得荣誉,那么我国少年运动员双杠技术水平如何呢?这是我们十分关心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一、序言第六届全运会体操预赛于1987年5月20日至26日在上海举行。这是一次全国体操盛会,是对近年来我国体操发展的一次大检阅。为了了解体操技术发展的动态,把握技术发展的方向,为了寻找浙江队存在的问题和与兄弟队的差距,我们在比赛期间对浙江队参赛情况进行调查研究,从而为明确今后训练工作的重点,确立新的奋斗目标,搞好训练工作提供依据。二、调研方法本次调研主要采用现场统计法,由调研人员对每一项目的比赛情况作现场统计记  相似文献   

8.
一九八三年全国少年体操比赛于五月二日至八日在苏州市结束了。《体育报》作了题为“后继有人,景象可喜”的评论,说:“从这次比赛中可以看出近来我国少年运动员对许多项目的最新技术有了突破……”。 然而,在女子体操方面,就我们的调研数据进行分析,情况并不十分乐观,值得引起有关方面的严重关注。  相似文献   

9.
在党的十一大路线光辉照耀下,在英明领袖华主席抓纲治国伟大战略决策指引下,一九七七年全国体操技巧比赛于九月十八日至二十九日在湖南长沙举行。为了掌握我国体操发展的动向,收集有关体操的资料,开展科学研究,改进和提高体操教学与训练工作质量。我们前往参观学习并进行了调研活动。我们的主要收获体会如下: 掌握世界高难动作越来越多  相似文献   

10.
1988年全国城市运动会体操预赛于5月9日至15日在河南省开封市举行。来自全国各地20个单位,56个队,86名女运动员参加了比赛。由于比赛规程规定必须是14岁以下的少年才能参加比赛,因此这次比赛可说是对我国体操后备力量的一次大检阅。国家体委体操处非常重视这次比赛,派出了大批有经验的国际、国家级裁判参加了比赛的裁判工作。各队为争夺城运会的决赛权,都派出了最强阵容,力争进军济南决赛圈。本人参加了自由体操的裁判工作,根据现场记录统计资料和评分结果,发现比赛中存在一些值得探讨的问题,现作一简要的分析,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今年,我国首次在全国比赛中实行了国际体联颁布的1989年~1992年体操规定动作和国际体操评分新规则。本文在调研的基础上,对我国男子体操运动员单杠技术的现状进行了剖析。结果发现,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较大。  相似文献   

12.
竞技体校体操班女子队第一次代表我院参加了一九八四年六月在长春举行的全国少年体操比赛,经过全队的努力,取得了较好成绩。通过比赛,学到不少东西,得到不少的启示,现结合比赛情况谈谈我对少年女子体操训练的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13.
从去年七月在营口举行的辽宁省少年体操锦标赛可以看到,我省的女子少年体操运动员的训练有了可喜的进步,开始改变了我省训练粗糙,不求形体和体操意识美的缺欠,使我们看到了希望之所在。但男运动员,特别是男子少年乙组运动员,无论从难度、质量、编排等都给人每况愈下的印象。同参加比赛的人数逐年下降(见表1,2),单位逐年减少、技术水平无明显提高的势头,不能不引起全省体操工作者和各级体委的深切关注,急切需要采取有效措施加以改变。  相似文献   

14.
一、前言现代女子竞技体操要求运动员在完成动作时有“惊险性、独特性、熟练性”,对运动员掌握十分复杂的动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当前我国女子体操运动员已经跻身于国际大型比赛前几名的行列,但要保持和超过世界先进水平,后备力量的培养是相当重要的。因此,高水平女少年体操运动员的培养是关键。  相似文献   

15.
运用文献资料、专家调查和实证研究等方法,收集整理我国少年女子体操运动员力量训练的原始资料,深入挖掘我国少年女子体操运动员力量训练的特点和规律,创新性地总结、提炼力量训练的原则,即包括优先发展、突出下肢核心并全面协调发展、训练量与训练强度合理安排和专项能力主导性等四个原则;构建了力量训练的内容及相应参数模式;通过案例实证分析揭示了少年女子体操运动员不同年龄段、不同部位力量训练的负荷特征和有效的训练方法与手段,期望能为女子体操运动员的力量训练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6.
为掌握“全国体操教学训练大纲”在全国专业训练的少年中的试行情况,我们于1988年6月上旬在江西省宜春市,对参加一九八八年全国少年体操比赛的女子甲、乙组运动员进行了临场比赛的技术调查。这次调查是在国家体委作出在全国试行“体操教学训练大纲”的决定之后不久(三  相似文献   

17.
一年一度的上海市业余体校男、女运动员技术、素质、形态考核比赛,已分别于3月25日与4月1日两天内进行完毕。与往年相比,今年确实出现了少年运动员们济济一堂,比赛场上热气腾腾的景象,令人鼓舞。业余体校的体操教练员们,在全市的幼儿园和小学中辛勤地奔走,从千千万万个男、女儿童中物色体操运动员的苗子做了大量的工作。现在能有这么多的少年运动员,无疑是一个良好的开端。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随着世界体操技术的迅速发展,我国体操运动水平也突飞猛进,新动作、新技术不断出现,其中男子单杠显得比较突出。 1978年9月29日至10月7日在南京举行的全国比赛,是继今年6月在上海举行的全国体操个人赛后又一次体操大检阅。通过这次比赛可以看出我国运动员的单杠水平,无论从难度或编排上都有很大的提高,并有一批运动员在难度和质量上,已经接近或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相似文献   

19.
我国第二届青少年运动会体操预赛于1989年5月10日至15日在贵阳市举行。它是对我国少年竞技体操水平和后备力量的又一次大检阅,对推动我国体操运动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在比赛中一批有潜力的新苗脱颖而出,她们年龄小有朝气、有实力敢拼搏,并在高难度动作上有所创新和突破。贵州队几名小队员在高低杠项目上成功地完成了大回环转体180°成扭  相似文献   

20.
一、选题依据随着体操技术的发展,单杠中的脱手再握技术在七十年代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各种高难的脱手再握动作不断出现。通过国内重大比赛的调研和据有关资料介绍,国内、外一些优秀体操运动员的自选动作中无例外地都有一个或一个以上的C组脱手再握动作。而国际体操评分规则第三十条第4款对此更有明确规定:获得编排最高分的最低要求之一是至少要有一个B组的脱手再握动作。由此可以予料,脱手再握动作在单杠的成套自选动作中,今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