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31 毫秒
1.
周静娟 《视听界》2002,(4):55-55
广播节目主持人要研究广播语言特点,加强语言修炼,最大限度地发挥语言在广播中的作用,进而提高节目的质量。一、在语言发音上,节目主持人要说纯正标准的普通话。会说纯正标准的普通话是对节目主持人最基本的要求。广播电视  相似文献   

2.
刘力军 《新闻传播》2006,(12):62-63,65
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思想的载体。口头语言、书面语言和体态语言是构成人类语言的三种形态,广播电视主持人在工作中主耍使用口头语言和体态语言。因此,主持人的语言能力如何。直接影响着与受众的沟通。影响着节目的进程、质量和品位,影响着传播效果。主持人的语言有其自身的特点,把握语言特点,提高语言运用能力,对主持人来说至关重要。主持人语言特点,主要有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3.
正目前,播音员主持人语言不规范问题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放弃标准——港台化;视野狭隘——方言化;崇洋媚外——洋泾浜化。一、放弃标准——港台化内地与港台地区广播电视节目交流过程中,港台广播电视不仅在节目形式上对内地广播电视有很大影响,在语言上也有一定影响,造成某些播音员主持人的所谓  相似文献   

4.
张英杰 《今传媒》2012,(1):52-53
本文就主持人语言规范的目的,试论"港台腔"的影响,并分析"港台腔"现象存在的原因,简略探讨内地主持语言的创新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5.
2005年9月,国家广电总局“批转”了中国广播电视协会播音主持研委会制定的《中国广播电视播音员主持人自律公约》。《公约》特别要求, 播音员、主持人在播音、主持工作中,“除特殊需要外,一律使用普通话, 不模仿港台腔及其表达方式。”“不模仿地域音及其表达方式,不使用对规范语言有损害的口音,语调、粗俗语言、俚语、行话,不在普通话中夹杂不必要的外语。”另外,《公约》还要求主持人外形上要有所禁忌,如服饰、发型、化妆、声音,举止要与节目(栏目)定位相协调,大方得体,拒绝媚俗。  相似文献   

6.
主持人语言的概念 主持人语言是指广播电视节目主持人在节目传播过程中的语言活动,亦即主持人在节目中的语言运用。“主持人节目”规定了主持人语言的范畴,同时说明其必须符合广播电视传播规律,符合主持人节目传播特点,符合主持人职业角色规范的质的规定性。(吴郁:《主持人的语言艺术》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1999年) 主持人应该使用什么...  相似文献   

7.
困境 200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对广播电视播音用语提出;广播电台、电视台以普通话为基本的播音用语.2004年10月国家广电总局发布《广电总局关于加强译制境外广播电视节目播出管理的通知》,规定广播电视一律不得用方言译制境外广播电视节目.2005年,广电总局又发文禁止主持人使用港台腔,方言电视剧被荣止播出.闽南方言需要保护,但绝不能与普通话的推行相冲突,这是一个不能触碰的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8.
节目主持人持证上岗好最近,北京广播电视对所属电台电视台的节目主持人实行持证上岗制度,凡没有进过普通话及语言基础知识测试的主持人不及给普通话等级证书,不能上岗主持节目。作为一名热心的电视观众不禁为之拍手叫好。近年来广播电视事业蓬勃发展,配有主持人的各类...  相似文献   

9.
曹军 《青年记者》2007,(22):128-128
节目主持人的语言直接关系到节目的质量和播出的效果,并且对受众的语言面貌和水平产生着耳濡目染的影响。广播电视节目主持人在语言方面对大众起着示范、引导、熏陶的作用。节  相似文献   

10.
播音员主持人担负着净化语言、推广规范普通话的重要职责,而近些年出现的中文夹带英语词和英文缩略词的现象,也大量存在于广播电视播音主持节目当中,严重冲击着祖国语言的纯洁性和规范性。摒弃带有崇洋倾向的主持风格,理直气壮地运用自己的民族语言,大胆地使用规范的汉语普通话,已成为广播电视播音员主持人不可推卸的责任。  相似文献   

11.
《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已于2001年1月1日起施行。考察当今广播电视节目主持人的语用现状,仍存在大量的语用混乱、语用失范的现象:一、语用选择呈现低俗化趋势在一些地方台,有的节目主持人喜欢嗲声嗲气地用港台腔说话,一些主持人语调油滑,充斥低级趣味的调侃,抓住一个话题胡吹乱扯,随意发挥。虽然词汇的变化体现语言发展,但现在一些主持人对社会上出现的新语汇不作分析,不作取舍,甚至热衷于用那些反映某些落后意识的词汇。当我们在节目中听到诸如“款爷”、“小蜜”、“富姐”、“老公”、“大腕”、“二把刀”、“土老冒”、“发了”、“酷毙了”等流行语汇时,我们对大众传播媒介在语言运用方面的如此导向感到惊讶,对主持人语言的质量和节目品位  相似文献   

12.
刘慧英 《当代传播》2007,(5):114-115
广播电视作为大众传播媒体,推广普通话理应是榜样,对全社会的语言规范产生着巨大的影响.播音员和节目主持人是标准音的示范者和宣传者,他们的语音失误,不可小视.  相似文献   

13.
本文就主持人语言规范的目的,试论“港台腔”的影响,并分析“港台腔”现象存在的原因,简略探讨内地主持语言的创新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4.
广播电视节目质量是同从业者的素质成正比的,高素质的人才是制作高质量节目的基本条件。有一流的人才,才能有一流的节目。中国广播电视要在世界竞争中取胜,就要特别注意广播电视优秀人才的选拔和培养。人才.一般是指德才兼备而又具有某种特长的人。广播电视语言传播人才,是指具有广播电视新闻工作者的素质而又有语言功力的人。确切地说,是在广播电视各类节目中以有声语言为主要工作手段进行节目传播的播音员和节目主持人,即播音人才,播音主持人才。广播电视语言传播专业教育,即广播电视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教育。  相似文献   

15.
王玲莉 《今传媒》2013,(1):113-114
广播电视节目主持人对于社会大众的语言使用方式和语言规范起着示范、引导、熏陶的作用,其语言修养不仅影响到个人的媒介形象,而且直接关系到民众的语言素养。时下广播电视节目主持人的语言总体上比较规范,但仍然存在一些急需改进的地方,比如方言化、外语化、扩大化、杂交化等问题。因此,笔者以当前广播电视节目主持人语言中不规范现象为例,系统分析了这种现象的负面效应,并提出提高语言素养的几方面建议,希望对当前广播电视节目主持活动提供一定的借鉴与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刘卓 《中国广播》2012,(7):69-72
播音员主持人不仅担负着广播电视节目的播报工作,也担负着推广普通话的示范工作。当下一些播音员主持人一方面缺乏扎实的专业基本功,另一方面对于语言规范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播音员主持人语言的不规范现象并不仅仅是缺失敬业精神的个人问题,还是有着不小影响的社会问题,相关部门和人员需引起足够的重视,有的放矢地加以纠正。播音员主持人坚守语言规范不仅是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必然要求,同时也是他们应尽的职业义务。  相似文献   

17.
对于广播电视的播音员、主持人来说,必须熟练地掌握语言基本功,说标准普通话,并且注意吐字清晰,发音圆润,掌撞重音、停连、语气、节奏答恰到好处,使你要表达和阐述的内容直接舆给听众或观众,并且起到示范作用。现在有些人误以为播音员普通话标准程度要求高些,节目主持人则可以随意些,节目主持人语言只要亲切、自然、口语化就行了,其实不然,节目主持人也是推广普通话的一个重要窗口。如今许多电台主持人节目多是以直播形式出现,并且还有与听众最直接交流的听众参与节目,这就对节目主持人的要求更为严格了,节目主持人不仅要有较…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对节目主持人语言特点的研究引起许多人的关注,已经成为节目主持人研究中的一个重要内容。节目主持人是在广播电视中出场为听众观众主持节目的人。节目主持人有真实、主  相似文献   

19.
《新闻界》2016,(15):36-41
近十年来,电视节目主持人语言研究取得了较大发展。节目主持人语言特点的传统描写和分析达到一定的高度;语言学背景下的主持人语言研究的方法和手段不断更新,正在形成一定的理论范式;多学科多维度视角下的节目主持人语言研究范围和视野更为广阔。  相似文献   

20.
曾彤  吴冀平 《视听纵横》2004,(2):102-102
广播电视节目主持人不仅要会讲纯正的普通话,声音要亲切自然悦耳动听,而且还要口齿伶俐善于表达,主持节目时声音抑扬顿挫富有变化。主持人的风采也罢、个性也罢,甩不开剥不离的还是主持人的语言功夫、语言特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