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3 毫秒
1.
观察了 12 0侧股薄肌的形态及血管分布 ,发现股薄肌的平均长度为 4 1.4 2± 2 .88cm ,其肌腱长为 11.71± 2 .72cm .股薄肌的动脉平均为 3.6 3支 ,其入肌处以距耻骨联合下缘的 6~ 10cm者多见  相似文献   

2.
我院自86年3月用日本度边—21型膝关节镜应用于临床诊断及治疗共10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本组10例中,男6例,女4例。年龄:20~30岁3例,31~40岁5例,40~50岁2例。门诊镜检6例,住院病人4例。麻醉:局麻加滑膜表面麻醉5例,股神经、股外侧皮神经阻滞麻醉加滑膜表面麻醉4例,腰麻1例。镜检进路:膑下外侧三角窝处8例,膑下内侧三角窝处2例。镜检诊断:骨性关节炎3例,关节游离体1  相似文献   

3.
目 的 :观察RF -Ⅱ型椎弓根螺钉系统加横突间植骨治疗腰椎滑脱的疗效。方法 :自 1998年 2月~ 2 0 0 1年 2月采用RF -Ⅱ型椎弓根螺钉系统复位内固定加横突间植骨术治疗腰椎滑脱症 2 1例 ,男性 15例 ,女性 6例 ,峡部型 17例 ,退变型 3例 ,创伤型 1例 ,Ⅰ度 5例 ,Ⅱ度 12例 ,Ⅲ度 4例 ,滑脱部位L515例 ,L4 6例。结果 :全部病例均获随访平均 3.2年 ( 2 .4~5年 ) ,复位率 90 %~ 10 0 % ,无感染 ,无神经根损伤或神经症状加重 ,术前畸形得以改善 ,19例术前症状消失 ,2 0例 ( 95 % ) 4~ 6个月脊柱融合。结论 :RF -Ⅱ系统强度可靠 ,三维固定方式理想 ,可明显提高横突间植骨的融合率 ,是目前治疗腰椎滑脱的理想方式。  相似文献   

4.
目的 采用皮瓣、肌皮瓣、肌瓣转移手术,填塞修复因创伤,褥疮和骨髓炎所致骨缺损死腔和软组织缺损创口。方法选 择肌瓣、岛状皮瓣、岛状肌皮瓣等带蒂组织转移.直接填塞修复缺损或转移肌瓣表面植皮覆盖。结果 29例慢性骨髓炎。4例臀骶部褥疮和6例创伤后组织缺损创口.带蒂组织瓣转移手术填塞修复满意。结论 带蒂组织瓣转移手术.填塞修复创伤及感染创口疗效满意,因不需吻合血管,手术相对简单,临床使用安全。  相似文献   

5.
1 名词解释(1 )腹膜腔(2 )骨髓(3)纤维束(4)毛乳头 (结构特点、意义 )(5)脊索 (形成、意义、演化 )(6)气血屏障 (定义、结构组成 )2 填空题(1 )髋关节由和构成 ,髋关节的囊内韧带称为。(2 )咽峡由及其两侧的和舌根围成 ,它是与的分界。(3)卵管内侧端开口于 ;输卵管外侧端称为,它开口于。(4)腹腔干的直接分支有、和。(5)支配小腿肌前群的神经是 ,支配小腿肌后群的神经是 ,支配小腿肌外侧群的神经是。(6)结膜分为和两部分。(7)细胞膜电镜下的三层结构是一切生物膜所具有的共同特性 ,称之为。(8)小肠绒毛的上皮主要由细胞和杯状细胞组成。(9)…  相似文献   

6.
1 名词解释(1)腹膜腔(2 )骨髓(3)纤维束(4)毛乳头 (结构特点、意义 )(5 )脊索 (形成、意义、演化 )(6 )气血屏障 (定义、结构组成 )(7)网状结构(8)受精2 填空题(1)髋关节由和构成 ,髋关节的囊内韧带称为。(2 )咽峡由及其两侧的和舌根围成 ,它是与的分界。(3)卵管内侧端开口于 ;输卵管外侧端称为,它开口于。(4)腹腔干的直接分支有、和。(5 )支配小腿肌前群的神经是 ,支配小腿肌后群的神经是 ,支配小腿肌外侧群的神经是。(6 )结膜分为和两部分。(7)细胞膜电镜下的三层结构是一切生物膜所具有的共同特性 ,称之为。(8)小肠绒毛的上皮主要由细…  相似文献   

7.
利用连续石蜡切片H.E染色技术,对太白山地区淡水涡虫的组织结构进行了观察研究,结果表明:(1)太白山涡虫的体壁外胚层细胞内有明显的杆状体分布;(2)咽壁包括三层结构,外层由单层立方上皮构成,中层分为内侧发达的环肌和外侧较薄的纵肌两部分,内层由单层柱状上皮构成;(3)精巢位于身体两侧,精巢壁主要由各级生精上皮构成,精原细胞、精母细胞、精子细胞及精子散布其中;(4)神经系统为典型的梯式神经系统,前部有蝶状的“脑”,两条纵行神经之间有横神经相连,它们向两侧发出侧神经;(5)根据太白山涡虫各个组织结构特点鉴定为日本三角涡虫。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冠心病介入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2 0 0 1.6~ 2 0 0 2 .5月 ,我院共对112例冠心病患者实施了经皮冠脉成形术 (PTCA)和冠脉内支架置入术 (CASI) ,其中 ,包括 4 3例紧急冠状动脉内支架术。结果 :本组行PTCA成功 15 0处 ,失败 4处 ,成功率 97.0 %。其中A、B型病变成功率均为 10 0 % ,C型病变成功率为 87.5 %。失败者为 4例冠脉完全闭塞 ,1例不稳定型心绞痛 ,1例急性心肌梗塞 ,2例陈旧心梗。其中 2处病变导丝不能通过 ,1处病变导丝通过后球囊不能通过 ,病变扩张前目测平均狭窄是 87.9%。PTCA后置入支架及直接支架置入共 112例 (15 4处病变 ) ,其中病变A型 6 8处 ,B型 6 0处 ,C型 2 8处 ,置入支架 15 4支 ,平均 1.1支 /处 ,即刻成功率 10 0 %。因病变较长或两支以上病变 ,有 2 4例患者置入 2只支架 ,7例置入 3只支架。急诊PTCA4 3例 ,直接PTCA4 2例 ,挽救PTCA1例 ,成功率 97.6 %。结论 :PTCA及支架植入术治疗冠心病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9.
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是小儿最常见病 ,常影响患儿的身心健康和家庭生活 ,为了减轻病痛 ,缩短病程 ,促其早日康复 ,我们采用肌肉注射聚肌胞并观察其疗效 ,取得满意效果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治疗组 30例 ,男 18例 ,女 12例 ,年龄为 3月~ 2岁 ,全部病例均表现为发热 (体温 38~39 5℃ )、精神萎靡不振和哭闹不安 ,其中咽炎 30例 ,扁桃体肿大Ⅰ°7例 ,Ⅱ°6例 ,均无脓性分泌物 ,化验血WBC5 0 0 0~ 11 0 0 0× 10 9/L N :0 4 1~ 0 6 7 L :0 5 9~ 0 33,病程 1~ 3天 ;对照组 30例 ,男 16例 ,女 14例 ,年龄…  相似文献   

10.
本文用 CB—HRP 逆行标记法研究了供应大白鼠左前肢部分肌肉的运动神经元在脊髓内的分布节段和位置。供应三角肌的运动神经元位于脊髓 C_4—_6节段同侧前角的腹外侧核,供应肱二头肌、肱三头肌的运动神经元分别位于脊髓 C_4—_7和 C_6—_8节段同侧前角的背外侧核,供应指浅屈肌、指总伸肌和拇短屈肌的运动神经元分别位于脊髓C_6—T_1、C_4—T_1和 C_7—T_1节段同侧前角的背外侧后核,证实脊髓颈膨大处前角外侧细胞群由腹侧向背侧依次支配肩肌、臂肌、前臂肌和爪(手)肌,支配屈肌的运动神经元位于所在核团的背外侧部,而支配伸肌的运动神经元位于所在核团的腹外侧部。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评价贲门癌术后吻合口狭窄金属内支架治疗的临床疗效 ,探讨支架留置的适应症及影响因素。方法 :10例贲门癌术后吻合口狭窄患者置放了自膨式镍钛合金支架 ,全部操作在DSA监视下进行 ,支架置入前后行食道造影对比观察。 6例接受了放疗和化疗 ,10例患者均进行了随访。结果 :支架置放成功率和支架置入后患者吞咽困难缓解率均为 10 0 % ,4例患者 8个月内死亡 ,2例于术后 3~ 6个月内出现吞咽困难症状 ,经食道镜检查 1例为肿瘤生长超过支架所至 ,1例由于支架近端黏膜过度增生所至。余 4例随访 8至 14个月 ,未出现吞咽困难。结论 :自膨式金属支架治疗贲门癌术后吻合口狭窄疗效可靠 ,并发症少 ,基本上可以代替外科手术。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经皮骶髂螺钉固定治疗骨盆TileB、C1型损伤的治疗方法及疗效。方法:自2011年2月~2013年12月采取微创经皮骶髂螺钉固定治疗骨盆TileB、C1型损伤24例,受伤后至手术时间为4~14 d,平均5~7d。所有患者均在仰卧位下先植入骶髂拉力螺钉固定后环,再根据损伤及骨折移位情况,同时行前环切开复位重建钢板内固定或微创经皮植入外固定支架固定。结果:术后随访5~36个月,平均14.5个月,骨折愈合良好,肢体无短缩、行走痛,根据Majeed疗效评定标准,优20例,良2例,可2例,术后无一例感染。可2例行多排CT扫描见螺钉部分进入骶管,患者有轻微骶神经损伤,予以营养神经治疗,3月后症状缓解,未行特殊处理。结论:骶髂拉力螺钉技术的固定强度大,稳定性好,微创,手术感染率低,是治疗骨盆TileB、C1型损伤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3.
三、对迟发性肌肉酸痛产生机制的生理学观点述评 Fullion等对迟发性肌肉酸产生时骨骼肌的超微结构进行了实验研究。在运动后的不同时间从股外侧肌或比目鱼肌活检取肌肉观察其形态变化,其内容包括:光学显微镜和电子显微镜观察、酶组织化学研究和免疫细胞学研究等。然后全部进行定性和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RF-Ⅱ型椎弓根螺钉系统加横突间植骨治疗腰椎滑脱的疗效.方法:自1998年2月~2001年2月采用RF-Ⅱ型椎弓根螺钉系统复位内固定加横突问植骨术治疗腰椎滑脱症21例,男性15例,女性6例,峡部型17例,退变型3例,创伤型1例,Ⅰ度5例,Ⅱ度12例,Ⅲ度4例,滑脱部位L515例,L46例.结果:全部病例均获随访平均3.2年(2.4~5年),复位率90%~100%,无感染,无神经根损伤或神经症状加重,术前畸形得以改善,19例术前症状消失,20例(95%)4~6个月脊柱融合.结论:RF-Ⅱ系统强度可靠,三维固定方式理想,可明显提高横突间植骨的融合率,是目前治疗腰椎滑脱的理想方式.  相似文献   

15.
60例膝外翻矫形术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膝外翻的病因、发病机制及最佳治疗方法。方法 :本组 6 0例 ,K型腿 35例 ,X型腿 2 5例 ,共计 85个膝 ;致病原因 :佝偻病后遗症 2 9例、外伤性骨折 16例、骨骺炎 7例、原因不明 8例。 85个膝均手术截骨 ,楔型截骨 38例 (5 3个膝 )、嵌插截骨 11例、杵臼型截骨 11例。大腿下段前内侧切口 4 0例 (5 4个膝 )、前外侧 2 0例 (31个膝 )。结果 :术后疗效评定优 (36例 ) 5 8个膝、良 (14例 ) 16个膝、可 (6例 ) 7个膝、差 (4例 ) 4个膝 ,其中二次矫形 1例 ,股中间肌及髌上囊粘连松解 1例 ,截骨部位不愈合二次植骨 1例。结论 :儿童为特发性或发育性及佝偻病性膝外翻呈X型腿 ;成人为骨骺外伤、感染及骨折后遗症膝外翻呈K型腿 ;发病年龄13~ 16岁最多即青春发育期 ,女性多于男性 ;只要膝外翻角度大于 2 0°、膝关节活动范围大于90°,无手术禁忌症均可手术 ,手术最佳年龄在 2 0~ 2 5岁 ,2 7岁以慎重手术 ;截骨平面在股骨髁内收肌结节上 1~ 1.5cm为宜 ,以前内侧切口为佳。手术方法为楔形、V形、杵臼形及嵌插截骨术依患者具体情况及术者熟炼程度而定。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节段性神经肌肉疗法(Segmental Neuromyotherapy,SNMT)治疗肌筋膜痛综合征的疗效。方法:选取36例肌筋膜痛综合征患者,所有患者进行SNMT治疗。每例患者在SNMT治疗前、后及治疗后1个月、3个月进行0~10数字分级量表(Numeric Rating Scale,NRS)评定。结果:SNMT治疗前NRS评分平均为8.12±1.21分,治疗后即刻降至3.62±1.64分,与治疗前比有显著性差异(P=0.000);治疗后1个月为3.36±1.78分,与治疗前比有显著性差异(P=0.044);治疗后3个月为3.28±1.42分,与治疗前比有显著性差异(P=0.044)。结论:SNMT对肌筋膜痛综合征所致神经肌肉骨骼性疼痛具有明显改善作用,疗效持久。  相似文献   

17.
不同的蛋氨酸水平对雪峰乌骨鸡肉用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用 1日龄的雪峰乌骨鸡 ,满足其他营养素的条件下 ,在基础饲粮中分别添加 0 0 0 % ,0 0 6 % ,0 12 % ,0 18% ,0 2 4 %的合成蛋氨酸 ,配成 5组饲粮 ,分别饲养五组试鸡 ,测定其肉用性能指标 ,其结果表明 :0~ 4周龄 ,胸肌沉积率 :0 18%组分别显著高于对照组及 0 0 6 %组 腿肌沉积率 :0 12 %组、 0 18%组、 0 2 4 %组分别显著高于对照组 ,0 0 6 %组极显著高于对照组 5~ 8周龄 ,屠宰产量 :0 12 %组显著高于对照组 胸肌沉积率和腿肌沉积率 :0 12 %组、 0 18%组分别显著高于对照组 腹脂沉积率 :0 12 %组显著低于对照组 因此 ,在代谢能为12 32MJ/kg、粗蛋白质为 2 1 0 0 %的营养水平下 ,认为雪峰乌骨鸡 0~ 4周龄适宜的蛋氨酸水平为 0 4 8% ;在代谢能为 11 92MJ/kg、粗蛋白质为 19 4 0 %的营养水平下 ,5~ 8周龄适宜的蛋氨酸水平为 0 4 2 %  相似文献   

18.
上学的路上     
1----~E或F著 辫耋幸福、快乐地(迅6 I吐3 l巡地l 1 0)I址蛆I缈她I L 2.上学的路上有山1 5 6金5 I 5.旦l 4~6—0 6 I l 5. 0 l I一条小 河, 美丽 哎4鱼5 6~0 6 l 5J1西4 3 l 2. 1 l 2.美丽 哎又清 澈。“ l“ l厂————_、l坐蛆l坐山l蛆蛾I 8(每当 我 从这’里走 过,c第当 我 在这 里 流 连,照』3 J蔓』地对我笑,小河对我游蓝天,白云荡清U 6 l(像彩蝶,(伴)小鱼儿,(伴)啦。1 1乐。波。’6 )像彩蝶,小鱼儿,l(Ⅱ(伴)像白(f半)白云1啦l 6.花我6 I j 否一I儿笑 我就是 那墨 I§ 云河夸 我就 是 那鼬I G 2就是彩 蝶,就是小鱼儿,6.啦我…  相似文献   

19.
目的 :通过分析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PCI)对急性心肌梗死的急诊介入治疗方法 ,探讨急诊PCI对急性心肌梗塞的治疗策略。方法 :入选 2 0 0 1.6 .2 3~ 2 0 0 2 .5 .10日入院的ST段抬高的急性心肌梗塞 ,发病时间在 12h内 ,行急诊冠状动脉造影的急诊PCI。结果 :入选急性心肌梗死患者 4 4例行急诊冠状动脉造影 ,男 34例 ,女 10例 ,年龄 (6 0 .1± 11.3岁 )。行急诊PCI的有 4 3例 ,IRA前向血流达到TIMI3级为 90 .9%。单支、双支及三支病变分别占 2 2 .7%、2 9.8%、4 0 .9% ,左主干三支病变占 6 .8%。其中左主干 +三支病变组死亡一例 ,其余 4 2例均放入支架无IRA的急性或亚急性再闭塞 ,住院期间无心肌缺血再发 ,无复流现象 4例 ,约占 9.1%。结论 :急性PCI是开通梗死相关血管的最佳方法 ,应积极开展。  相似文献   

20.
腰椎间盘突出症在疼痛科就诊率较高。笔者在临床中应用骶管注射治疗34例,效果可靠,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病例共34例,其中男26例,女8例,年龄39~68岁,病史1~7年。就诊以坐骨神经痛为主,表现为腰部酸痛或钝痛,逐渐由臀部放射至大腿后部、小腿外侧、足背、足趾及足底外侧,偶有麻木或感觉异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