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我们讨论的是爱因斯坦的狭义相对论,所以不应把其他人的各种相对论牵扯进来,也不要把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混杂进来。也就是,在讨论的全过程中,应遵守不转移论题和偷换概念的逻辑规则,以爱因斯坦的表述和解释为依据,不人为地使问题复杂化,甚至玄虚化。爱因斯坦在其《狭义与广义相对论浅说》一书中是这样表述和解释“尺缩”与“钟慢”效应的:“我们沿K'的x'轴放置一根米尺”“,问米尺相对于参考系K的长度如何?”“但米尺相对于K以速度V运动。因此当尺在运动时比在静止时短,而且运动得越快刚尺越短。当速度V=C时我们就有1-VC22姨=0”“。…  相似文献   

2.
1、《科学》杂志(上海)2002-2期刊发了题为“引力:1687—2001”的文章,两位作者在文中宣布:“狭义相对论是逻辑自治的理论,不存在任何矛盾”。又说:“为了导出狭义相对论,爱因斯坦作了两个基本假设:所有匀速运动彼此都是相对的:光的运动例外,它是绝对的。从表面上看,这两个假设相互矛盾。爱因斯坦的挚友、物理学家埃伦费斯特(P.Ehrenest)指出,还隐蔽着第三条假设.即这两个假设是不矛盾的。”  相似文献   

3.
相对论是伟大物理学家爱因斯坦二十世纪初的杰作,它的出现表征了时空观的伟大变革,为人类更好认识物质世界作出了卓越的成就。文章主要从测量运动物体长度这个方面去认识狭义相对论的时空观。以说明长度收缩与时间膨胀是两个相互联系的相对论效应,时间与空间是一个不可分割的统一体。  相似文献   

4.
﹃ 1917年爱因斯坦把新发现的相对论应用于整个宇宙。当时,科学家坚信宇宙是无限的,是恒定不变的。可是,令爱因斯坦大失所望的是,按照他新发现的等式推测,宇宙是不断变化的。因此,他感到有必要像许多科学家那样,给他的等式加入一个“λ”项,这样宇宙就静止不变了。可是,1929  相似文献   

5.
“同时性的相对性”是爱因斯坦的相对论的一块基石,它是通过思维实验得出的,但他却抵制别人把他的相对论说成是纯粹思辨的产物,他说:“我急于要请大家注意到这样的事实:这理论并不是起源于思辨;它的创建完全由于想要使物理理论尽可能适应于观察到的事实。”爱因斯坦为论证“同时性的相对性”而设计的思维实验,从下文可见其详。  相似文献   

6.
(一)引言 今年(2005年)是联合国大会所确定的“国际物理年”,也是伟大的物理学家爱因斯坦逝世50周年,同时也是爱因斯坦发表他的著名理论,狭义相对论的100周年。狭义相对论深化了牛顿所奠定的牛顿力学,深化了牛顿所提出的时空观,从而影响到当代物理学的各个领域。人们公允地认为这是物理学领域里的大突破,亦即由宏观低速运动领域的突破,进入到宏观高速领域的突破。  相似文献   

7.
我们已经讨论过运动的绝对性与相对性,和二者之间的关系。本文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澄清相对主义引起的混淆与误导。1、从地球绕日轨道运动谈起只承认表面上的相对性,否认本质上的绝对性的相对主义,在相对论中处处都有表现。最有名的要数爱因斯坦曾多次讲过的:是太阳静止、地球绕着太阳转,还是地球静止、太阳绕着地球转,从相对论的观点来看“是没有什么原则差别的”。真的没有原则差别吗?举一例便足以暴露这种看法的荒唐:如果地球的自转可以等同于太阳的绕地球转动从而用后者来顶替前者的话,那么太阳“绕着地球转动”所对应的线速度将…  相似文献   

8.
暗宇宙的观测表明,相对论的空时理论与观念面临挑战。其实,狭义相对论关于静止钟和尺服从欧氏几何是有待检验的假定;在相对论体系中(狭义)相对性原理和宇宙学原理之间并不协调,等等;这些都表明相对论体系需要发展。事实上,从相对性原理与不变普适常数(c,R)原理出发,在德西特/反德西特空时中,可以建立相对论。爱因斯坦狭义相对论是曲率半径R趋于无限时的某种退化形式。在这类相对论中,具有两种同时性:贝特拉米坐标同时性和固有时同时性。对于前者,贝特拉米坐标系是惯性坐标系,相应的观测者为惯性观测者;自由粒子和光讯号满足惯性定律;可以定义守恒的可观测量,且满足推广的爱因斯坦关系。固有时同时性相应于共动观测;此时,贝特拉米度规成为罗伯特-沃克型度规。这表明,在这类相对论中,相对性原理与具有同样对称性的“完美”宇宙学原理之间存在内在联系,后者是前者的宇宙学依据和起源。这与马赫关于惯性运动起源的观点,在暗宇宙的意义下相似。如果观测宇宙及其未来视界渐近于罗伯特-沃克-德西特空时及其视界,3维空间是闭的,对于平坦的偏离为宇宙常数的量级;同时,观测宇宙具有熵界;存在相对于德西特宇宙背景静止的一类惯性系。当R趋于无限时,这类惯性系应仍然存在。简要叙述了如何建立具有局域德西特不变性的引力。  相似文献   

9.
提起相对论和爱因斯坦,不管是物理界的学者,还是知识不多的门外汉都会翘起大拇指,由衷地发出一声赞叹。1905年,爱因斯坦提出狭义相对论,1916年,广义相对论闯入人们的视线,这两年对物理界来说都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相对论的建立从根本上改变了物理学的面貌。它从本质上修正了由狭隘经验建立起来的时空观,深刻地揭示了时间与空间的本质属性,即揭示了时空的可变性、时空变化的连续性,树立了新的时空观、运动观、物质观,使物理学在逻辑上成为完美的科学体系。这一理论被后人誉为20世纪人类思想史上最  相似文献   

10.
狭义相对论是由爱因斯坦在前人的工作基础上创立的时空理论,它是对牛顿时空观的一种修正和拓展,从光速不变的原理出发,重新建立的一种崭新的相对论时空观。  相似文献   

11.
自爱因斯坦发表狭义相对论以来 ,人们把菲兹杰惹——洛仑兹收缩认为是一种观察效应 ,洛仑兹本人在 1 92 2年就说过 ,收缩是可以用照相方法拍摄下来的 ,爱因斯坦也说过 :“一个静止状态量看起来是球形的刚体 ,在运动状态时 ,从静系来看则变为旋转椭球形状了”,……“一切运动着的物体从静系来看都缩成扁平的”以下我们从狭义相对论的基本概念及有关测量的意义出发 ,对高速运动物体的测量形象和视觉形象作一讨论。1 狭义相对论关于测量的意义狭义相对论中关于长度和时间的测量概念 ,对于正确理解相对论的结果和意义是十分重要且必不可少的。我们通常所说的运动尺子缩短成运动时钟变慢显然不是用经纬仪通过三角测量的方法来量度的 ,因为尺子的两端是高速运动的。也不是用标准尺追上并跟着运动尺子测量它的长度的。因为 ,如果用上述测量方法所测得的只是相对静止的尺子的长度。至于测量运动钟的走时率也不能固定在一个地方用望远镜或通过别的手段来不断与自己的钟比较快慢 ,因为完成别的讯号传播是需要时间的 ,况且高速运动的钟的位置又在迅速地、不断地改变。我们所看到的或测量到的并不是运动钟此刻的时间。那么 ,到底用怎样的测量方法才是合理而又不与狭义相对论的...  相似文献   

12.
宇宙中的一切,时刻都处在运动和变化之中。“变”是绝对的;“不变”则是相对的。爱因斯坦的“狭义相对论”是建立在“光速不变原理”这一基本假设之上的,并由此推论出:光速是宇宙中的“极限速度”。根据这一原理,现代物理学公认,光子的静质量等于零。笔者则认为,宇宙、世界都是物质的,一切物质都有质量。质量是物质存在的标志之一、是物质存在的充分必要条件。光子也是一种物质,它具有动能已被理论和实践所证实。有鉴于上,试问:既然光子的静质量等于零,那么又何以能谈它的动能?无论理论还是实践都证明:热光源发出的光,其频率…  相似文献   

13.
爱因斯坦当年提出相对论,为他博得了巨大的声望。不过理论毕竟要经过检验才能被科学界承认。于是,爱因斯坦提出可以利用“引力透镜”证明自己的相对论。引力透镜就是指,当光线经过大质量的天体附近时,会因为受到强大的引力而发生弯曲,就好像光线穿过凸透镜发生弯曲一样。1919年,英国科学家爱丁顿带领考察队在日食时观察到太阳对星光的这种弯曲作用,从而证明了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时至今日,天体物理学家依旧把望远镜对准引力强大的区域——那些遥远的黑洞,希望能够发现引力更多的秘密。引力能够让光线弯曲,这在当年曾经是一个疯狂的想法,但是…  相似文献   

14.
不少人存在盲从心理,对权威的论断深信不疑,往往不去推敲其正确性,这种心理是科学发展的大敌。其实,“权威”也是相对而言的,任何权威也都会犯错误,因此对权威的论断也应科学地对待,否则科学就只能停留在原来的水平。一个人只有善于运用批判性思维,才能发现某理论的不足,去伪存真,进行创造革新,科学才有新的突破和发展。爱因斯坦在13岁时,首次碰到光速问题,从那时起这个问题就一直不断激励着他不停地思考:倘若一个人以光速跟着光线跑,那将会看到什么结果呢?对这一问题的研究便产生了狭义相对论。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有这么一条原理:一个运动的…  相似文献   

15.
许少知先生的《“同时性的相对性”是个伪命题》( 2 0 0 0年第 9、1 0期 )的确有其独到之处 ,是对相对论挑战批评的好文章 ,但也显露出它自己的局限性。的确当今权威是 (四维 )相对论性时空观 ,但不能说它是权威就应该打倒 ,就应该说它是“伪命题”。同时性相对性及解释正如许先生所说 ,爱氏的狭义相对论正是依靠“同时性的相对性”这一概念才推导出来的 ,为了证明其成立 ,爱因斯坦的确假设 :正当火车以速度 V向右行驶时 ,火车的 A′B′M′分别与路基的 A、M、B相重合 ,其中 ,MM′为中点。在此时 ,雷电在 A、B上空同时击一下 ,因 M是 …  相似文献   

16.
一艘以接近光速行进的潜水艇,究竟会浮在海里还是会最后沉下去?这是一个悖论,是由爱因斯坦相对论引出的著名的“潜水艇悖论”。巴西圣保罗州立大学的科学家马察斯最近宣布彻底破解了这个悖论。他在新一期美国《物理评论》杂志上发表的研究成果认为,那艘潜水艇最终将沉入水底。根据爱因斯坦的相对论,物体的长度在运动方向上会产生收缩。举例来说,一列以近光速飞跑的火车,在站台上静止的观察者眼中会变短;而在火车上的乘客看来,以接近光速后退着的站台却收缩了。而所谓“潜水艇悖论”指的是这样一种理论假想情况:首先假设一艘完全浸没在海里的…  相似文献   

17.
<正>相对论是20世纪中所提出的最伟大的理论之一,不过它能解释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现象吗?相对论可以解释许多宇宙现象。如时空中物体如何运动;预言黑洞的存在;光线因引力而弯曲;水星运动的轨道等等。而且爱因斯坦的理论还产生了许多惊人的现象。例如,如果宇航员的速度相对地球来说很快的话,那么地球上的人会发现宇航员那里的时间流逝得更慢,这种现象称为时间膨胀。  相似文献   

18.
读者来信     
长期以来我总希望能弄清相对论的内容本质,因为它已是现代物理学的基础。我不能满足于仅仅知道相对论的时空观和一些公式,希望找到一个物质图像与之相对应。初识相对论是在我很小的时候,至今印象依然深刻:一本科普读物描述了一个小男孩乘坐一束光线到太空中作神奇的旅行。相对论的基本原理说:坐上宇宙飞船,能让尺子变短,时间变慢,甚至可回到过去。这些出自于正规教科书的玄妙理论,从孩提时代开始,就一直是我立志探索物理学究竟的强大动力。不知经过多少次反反复复的学习与思考,时至今日我才知道,相对论的时空观和其他一些结论,另有更合理的…  相似文献   

19.
我们知道,对质量的不同看法,是相对论力学和经典力学的重大分歧之一。经典力学中,一个物体的质量是恒定不变的,与物体的运动状态无关;相对论力学则认定,一个物体的质量是可变的,与其运动的速度有关,即m=mo/!1-v2/c2(1)式中m为运动质量,简称动质量;mo为“静止质量”,简称静质量。(1)式通常被称为“质速关系式”,是相对论力学的基本公式。然而,笔者认为,经典的质量观是正确的,相对论的质量观是错误的,理由如下。(1)相对论性质量违反力学相对性原理。为便于论证,我们假设有一个“静止的”惯性系k和一个相对于k系以速度v运动的惯性系K′系静止…  相似文献   

20.
袁一 《发明与创新》2005,(12):36-36
相对论诞生100年来,争议不断,毁誉参半。肯定者说,一切都已经过实验检验,相对论已成定论“,无庸置疑”。否定者说,……相对论的矛盾重重“,漏洞百出”。热烈的争议,当然是推动科学发展的大好事,但是争议持续100年了,这种各行其是、永不定论的局面总得有个解决的时候。这篇文稿,不再重复各方面已经论之有理的观点,而是引用大师们的话代作评论,并按照S(R狭义相对论)与G(R广义相对论)的论点的相互矛盾来启迪思路,以回答一个问题——怎能说相对论已“无庸置疑”?一、大师们的质疑:首先,我们可以从《爱因斯坦文集(》商务印书馆)中读到爱因斯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