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体育活动中,学生在过去的经验影响或在习惯的心理定势下,对运动中的客观物体的目标定位、大小估计、距离预测、方位判断等不可避免地会形成一些扭曲的不正确的知觉,即容易产生错觉。在体育教学中,教师一般都体会到错觉的存在,也或多  相似文献   

2.
一般情况下,人们对客观事物所产生的知觉总是正确的,它能反映出该事物的真实属性。但有时人们的知觉也会产生错误,即产生错觉。它所反映出来的事物属性有了某种程度的偏差,可能是完全错误。各种分析器活动中都可能产生错觉,通常运动中所产生的错觉以视错觉比较常见。一、产生错觉的原因: 体育活动中,运动者自身不停地活动,由于环境条件复杂而多变,所以产生错觉的可能性也较大。体育活动较常出现的错觉有:时间和速度错觉;距离和高度错觉;重量和大小错觉;方向和位置错觉;运动和平衡错觉等。  相似文献   

3.
体育教学中错觉的克服与利用●吴宏知觉是客观事物或人在一个人头脑中的主观映象。知觉的主观映象有的符合客观实际,有的不符合客观实际。符合客观实际的知觉,即正确的知觉;不符合客观实际的知觉,即我们所说的错觉。错觉现象十分普遍,不可避免地存在于各种知觉之中。...  相似文献   

4.
错觉指某种原因引起的对客观事物不正确的知觉。体育教学中,错觉现象的出现,对学生掌握运动技术、技能是不利的。但如果我们透过各种错觉现象,掌握其本质规律,巧妙地利用错觉进行教学,既可帮助学生克服畏难情绪,排除心理障碍,又可促进运动技能的掌握和运动成绩的提高。  相似文献   

5.
错觉的妙用     
错觉,即不正确的知觉。它不能如实反映出事物的原形和特征。在体育教学中,错觉现象的出现,对学生掌握运动技术,技能是有害的。但如果我们了解了各种错觉现象,掌握其规律,则又可促进运动技能的掌握和运动成绩的提高。  相似文献   

6.
错觉是人们对客观刺激所产生的一种主观歪曲的知觉。在体育运动中也存在着不少错觉现象。了解这些错觉现象,可以利用错觉的积极因素,促进训练和比赛成绩的提高;同时避免其消极因素,以减少训练和比赛中的失误。在体育运动中错觉主要有以下几种: A、高度错觉在跳高练训中把跳高架的两端支架向外移动些,会使运动员感到横杆低  相似文献   

7.
错觉是人在一定条件下对客观事物不正确的知觉。体育救学中.存在着大量的错觉现象,这些错觉现象对掌握动作技能有时是有益的.有时是有害的。如果能充分了解错觉现象.利用错觉规律,排除错觉的干扰,将有助于提高救学质量。  相似文献   

8.
错觉,指某种原因引起的对客观事物不正确的知觉。出现错觉的现象十分普遍,也必然会出现在体育教学之中,影响教学。但只要我们了解了各种错觉现象,掌握其规律,就可合理地利用错觉,提高教学效果。 一、视觉错觉 在短跑(50米)测验中,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在离终点3至5米处开始减速,有的在接近终点时干脆跳过去,严重影响成绩。如果将跑距增至55米(只要计时者明白就行),又  相似文献   

9.
错觉,指某种原因引起的对客观事物不正确的知觉。出现错觉的现象十分普遍,也必然会出现在体育教学之中,影响教学。但只要我们了解了各种错觉现象,掌握其规律,就可合理地利用错觉,提高教学效果。 一、视觉错觉 在短跑(50米)测验中,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在离终点3至5米处开始减速,有的在接近终点时干脆跳过去,严重影响成绩。如果将跑距增至55米(只要计时者明白就行),又在终点线两侧设一鲜明的标志物,如终点柱、司线、标志带、彩旗等,同时,强调学  相似文献   

10.
“错觉”类型与体育教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错觉是指对客观事物不正确的知觉。错觉的产生往往与人的已有知识、经验、外界环境条件的干扰,以及人的生理因素有关。错觉有时对掌握技术动作是有害的,但体育教师如果能了解各种错觉现象,利用错觉规律,排除错觉干扰,那么错觉对提高教学质量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时间错觉  相似文献   

11.
感觉和知觉是人类基本心理过程之一,是我们认识客观世界的基础。但我们对客观事物并非每时都能作出正确的感知。错觉就是我们知觉过程中常见的障碍。所谓错觉,就是对客观事物的一种不正确的反映。我国古代“杯弓蛇影”“八公山上草木皆兵”的描写就是错觉的生动例子。  相似文献   

12.
许多体育教师都有这样的经验:进行跳高教学时,在同一高度,采用长度不同的横杆,对学生产生的心理影响是很不相同的。使用相对长一些的横杆更有利于消除学生随着横杆的逐渐升高而产生的心理恐惧。这就是利用学生的视错觉服务于体育教学的典型例子。  相似文献   

13.
生活中,我们每时每刻都会产生感觉,但这些感觉,常常有很多是错觉。就拿时间举例:你上特别喜欢、感兴趣的课,会觉得一节课很快就过去了。但要让你上一堂不感兴趣的课,同样的时间,会觉得过得很慢很长。再拿距离举例:你到一个特别愿意去的地方,走一里路很快就到了,但是让你去一个你不想去的地方,同样远的路程你就会觉得路很远。你在干工作时,今天心情好,可能一点也不累;心情不好时干同样的活就会感到很累,而且干得效果也不好。这就是错觉对人的影响。什么是错觉呢?跟事实不符的知觉、视、听、触和感觉都是错觉。由于某种原因引起的对客观事物不…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横竖错觉的对比,揭示了形成跳高视错觉的原因.另外,还针对视错觉产生的心理效应,介绍了几种增强跳高运动员跳越"高横杆"自信心的训练手段,目的在于提高运动员的跳高成绩.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横竖错觉的对比,揭示了形成跳高视错觉的原因。另外,还针对视错觉产生的心理效应,介绍了几种增强跳高运动员跳越“高横杆”自信心的训练手段,目的在于提高运动员的跳高成绩。  相似文献   

16.
<正> 在体育教学中,教师常有意识地运用正误技术动作的对比示范来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技术动作概念,必须肯定,这种教法是有一定实用价值的。但必须选择好时机。因为,在新授课的教学中运用示错法,容易对初学者产生不良的后果。学生初学动作时,主要是通过视知觉观察示范动作的主要结构,借助视知觉表象来控制调节和模仿练习,其表象愈清晰、正确,就愈能有助于完成练习。其练习中的特点是动觉感受性差,注意力极易受到不良因素的干扰。如果在这个时期演示正误动作的对比示范,在让学生建立正确技术动作的“视觉表象”的  相似文献   

17.
读罢《体育教学》2003年第4期《蹲踞式跳远教学中在沙池上放置横杆效果好》一文后,根据笔者对蹲踞式跳远的理解以及通过教学尝试,得到了和该文完全不同的结论,也就是说蹲踞式跳远教学中在沙池上不宜放置横杆。  相似文献   

18.
1 体育教学中产生运动损伤的主要原因对预防运动损伤的认识不够,思想麻痹大意,忽视了对学生的安全教育,预防措施不得力,不能认真分析和总结产生运动损伤的经验教训。教师的教学组织工作不严密,体育医务监督和学生的自我监督意识不健全,保护措施不落实,缺乏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对运动负荷不能正确估计,造成运动员负荷过大,未按照循序渐进和区别对待原则进行教学,教师对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健康状况不了解。学生的运动技术水平差,动作不熟练,没有正确掌握技术动作的要领,急于求成。技术水平差,在练习时就会产生不协调和不准确动作…  相似文献   

19.
初学跳高者由于动作概念未建立,容易对横杆产生畏惧的心理——横杆碰上去是不是很痛?于是在横杆外面用海绵缠绕起来,可以消除学生的心理障碍。另外,在帮助学生完成练习时,可防止横杆折断对学生造成的伤害。同时,在教学中充分利用横杆的"抬""扫""碰""变"四个动作来辅助跳高的训练,可使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20.
以40名排球专选班的男生为实验对象,在实施18周排球教学后,对运动员的距离知觉、高度知觉、重量知觉、时间知觉进行对比研究,分析排球教学对运动员感知觉的影响。结果发现:排球教学可以有效的提高学生感知觉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