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8 毫秒
1.
尽管所处时代和历史背景不同,但毛泽东和邓小平都就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统一进行了战略思考,提出了一系列重要的方针政策。毛泽东的“和平解放台湾”方针是邓小平“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科学构想的思想先导,邓小平的“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科学构想则是对前者的继承和发展,二者具有一脉相承性,体现了共同的思想理论原则。  相似文献   

2.
<正> 从实践的角度看,香港回归成功地落实了“一国两制”这一统一祖国的战略构想。 所谓“一国两制”,即在一个国家内部实行两种制度,“具体地说,就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内,十亿人口的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香港、台湾实行资本主义制度。”“一国两制”是中国共产党人在长期艰苦探索中提出的实现祖国统一的战略构想,凝聚了集体的智慧,邓小平同志做出了创造性贡献。这一构想的形式是实行社会主义制度、资本主义制度的共存,灵魂是两种制度共存于统一的社会主义国家内部,由此实现祖国统一。  相似文献   

3.
第一次台海危机后,为避免中美在中国领土上的直接对抗,继续推进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中共提出和平解放台湾的政策;第二次台湾危机后,针对美国分裂中国的图谋,中共对和平解放台湾政策做出现实调整,维护“一个中国”原则的长远目标取代了尽快解放台湾的近期目标;中关建交后,中共顺应形势的发展,逐渐将和平解放台湾政策发展为“一国两制”伟大构想。  相似文献   

4.
“一国两制”和平统一祖国的伟大构想是为妥善解决香港、澳门和台湾回归祖国,实现祖国统一而提出的.所谓“一国两制”是指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这个有统一主权的社会主义国家里,在坚持祖国统一的前提下,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香港、澳门和台湾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  相似文献   

5.
“一国两制”就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内,十亿人口的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香港、澳门、台湾实行资本主义制度。它是邓小平和平解决祖国统一的战略性构想,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新成果,是邓小平对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的创造性发展。 一、 “一国两制”构想创造性地发展了马克思国家结构形式理论 对照马克思主义的国家结构形式理论,社会主义国家一般采取单一制,而不采取复合制。单一制国家由若干行政区域构成,有统一的宪法和国籍,只有一  相似文献   

6.
解决台湾问题,无非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和平的方式,一种是非和平的方式。用什么方式解决台湾问题,海峡两岸存有歧见。70年代末80年代初,中国共产党着眼于现实与未来,提出了解决台湾问题的“一国两制”的战略构想。然而由于台湾问题的复杂性,“一国两制”构想未能首先运用于台湾问题的解决,而是成功地解决了香港问题。事实证明了“一国两制”战略构想的科学性与可行性。非常遗憾的是,此一构想却遭到了台湾当局与极少数别有用心人的竭力反对。他们提出与“一国两制”相对立的主张,反对“一国两制”。为尽快解决台湾问题,推进祖国统一的进程,笔者…  相似文献   

7.
新中国成立后 ,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即把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统一作为自己的历史任务之一。五十年来 ,中共对台政策发生了两次重大转变 ,即 :由坚持武力解决台湾问题转变为“和平解放台湾” ;由“解放台湾”转变为“和平统一、一国两制”。这是中共顺应历史发展趋势 ,倾听两岸人民心声的体现 ,它鲜明地表明了中共解决台湾问题的原则立场和理性的政策思想 ,成为推动两岸关系发展最重要的动力。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 ,面对国民党势力以台湾为“反共基地” ,积极策划“军事反攻” ,妄想“雪耻复国”的图谋 ,中共准备以武力解决台湾问题 ,…  相似文献   

8.
一九四九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历史揭开了新的一页。但是,由于历史和人为的原因,香港、澳门的主权仍未收复,台湾被国民党当局占据,祖国统一大业尚未最后完成。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以何种方式解决香港、澳门、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的统一和繁荣,是中国面临的一个实际而迫切的问题。为此,邓小平同志提出了“一国两制”的科学构想。即: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台湾、香港、澳门实行资本主义制度。“一国两制”的科学构想,是前人未曾有过的发明和创造,是我们党和国家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指导方针,其核心是统一祖国。(…  相似文献   

9.
邓小平运用科学的辩证思维方式和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方法,在祖国统一大业问题上,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后两三年的时间里,作了富有成效的探索,提出了“一国两制”的构想,并在实践中不断地完善和发展。所谓“‘一国两制’,就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内,大陆10亿人口实行社会主义制度,香港、台湾实行资本主义制度””’。具体地讲,就是在统一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内,根据宪法的规定,在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恢复行使主权后的香港、澳门和实现祖国统一后的台湾地区实行资本主义制度”’。重温《邓小平文选》第3卷《我们对香港问题…  相似文献   

10.
"一国两制"伟大构想是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领导人根据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国内国际形势的变化,为解决台湾和香港回归祖国、完成祖国统一大业,在吸收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领导人关于和平实现祖国统一思想的基础上逐步提出和完善的。"一国两制"即"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简称,是由"一国"和"两制"组成的有机整体,"一国"是"两制"的前提和基础,"两制"从属于"一国"。"一国两制"伟大构想的提出实现了香港、澳门的顺利回归,为我国台湾问题的解决以及仍处于分裂状态的国家实现和平统一提供了新的思路,也为国际纷争的解决提供了一个范例,具有极强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1.
邓小平的"一国两制"构想是对毛泽东、周恩来提出的"和平解放"政策的继承和发展。毛泽东、周恩来从实际出发,在"和平解放"西藏、台湾问题上提出了暂时允许其保存现存制度的思想,这对邓小平后来创造性地提出"一国两制"科学构想具有重要的启迪意义。邓小平在四个方面深受毛泽东、周恩来"和平解放"政策的影响,又在四个方面创新发展了"和平解放"政策。"和平解放"与"一国两制"是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思想体系。  相似文献   

12.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为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统一进行了长期不懈的努力。从50年代初期的“武力解放台湾”,到50年代中期的“和平解放台湾”,再到80年代的“一国两制”和90年代的八项主张,充分反映了中国共产党三代领导集体在探索祖国统一道路上所经历的曲折历程。  相似文献   

13.
和平解放台湾,实现祖国统一,是中国共产党长期以来为之探索和努力追求的目标。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为实现这一目标进行了长期不懈的努力,中国共产党关于和平解决台湾问题的政策,经历了由“和平解放”到“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发展演变过程,这种变化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以国家民族利益为重,争取祖国和平统一的真诚愿望。  相似文献   

14.
毛泽东坚持了一个中国原则,在解放初期坚决反对美国制造的“两个中国”图谋,随着形势的变化又敦促美国政府与中国政府谈判,为和平解放台湾创造有利的外部环境,并向台湾当局展现和平解放台湾的诚意。毛泽东和平解放台湾的战略对推进祖国统一产生了积极而深远的影响;争取了部分寓居海外的国民党要员返回了祖国大陆,也为邓小平提出“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方针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5.
“一国两制”的构想,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提出并以法律形式确定的一项旨在和平统一祖国的基本国策。中国共产党人已经用自己独创的“一国两制”的方式解决了港澳问题,也必将以这种唯一可行的方式和平解决台湾问题。 反对台湾独立,谋求祖国统一,是国共两党的共同立场。国共两党的这个共同点,渊源于中华文明的精华及其造就的炎黄子孙所特有的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意识,根植于海峡两岸人民的心底,更反映了包括台湾人民在内的中国各族人民永久性的根本利益。那么,如何实现国家的统一呢?现实告诉我们,只有“一国两制”是唯一可行的方案。其可行性在于:  相似文献   

16.
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洗雪百年民族耻辱,实现祖国统一,这是大陆人民和香港同胞共同的夙愿。使这一夙愿即将变为现实的决定性因素是邓小平同志开创性地提出的“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因此,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没有“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就没有九七香港的顺利回归,也没有九七后的香港稳定繁荣,更不可能有祖国统一大业的逐步实现。 一、“一国两制”为香港和平回归提供了切实可行的途径 香港问题是历史遗留问题,是上一世纪英国政  相似文献   

17.
“一国两制”是我党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为实现祖国统一而提出的重大战略决策。邓小平同志最早明确提出“一国两制”的概念,且比较完整地对“一国两制”的涵义作出科学的阐明。邓小平同志对“一国两制”科学构想做出了不可磨灭的功绩。 一、“一国两制”是邓小平同志从实际出发,解决祖国统一的新方略 “一国两制”的科学构想是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基本原理和当代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是以邓小平同志为代表的党的领导人遵循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在尊重港澳台历史和现状的基础上提出来的。当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赞扬邓小平提出“一国两的制”构想是最有天才的创造时,邓小平同志说:“这个具有国际意义的构  相似文献   

18.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党适时地完成了从武力解放台湾到和平解放台湾方针的历史性转变,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以邓小平为领导核心的中央领导集体提出形成和完善了"一国两制"和平统一祖国的伟大构想。在这一指导思想指引下,香港、澳门顺利回归祖国,"一国两制"迈出关键性步伐,海峡两岸关系得到改善,加快和平统一祖国的历史进程。  相似文献   

19.
香港回归,标志着“一国两制’构想的巨大成功,也标志着中国人民在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一步。实现国家的完全统一,是民族的愿望,也是历史的责任。在祖国统一大业中,香港是第一站,后面还有澳门问题和台湾问题。但香港回归的过程已充分显示了“一国两制”方针的正确性和可行性,对于推动第三次国共合作,解决台湾问题,起到了率先垂范的作用。邓上平在谈到“一国两制”时指出:“世界上一系列争端都面临用和平方式来解决还是用非和平方式来解决的问题,总得找出个办法来”,而“一国两制”作为和平解决争端的一种方式,“…  相似文献   

20.
“一国两制”是实事求是的光辉范例张岚邓小平同志从我国的具体条件出发,尊重大陆、香港和台湾的历史和现实,提出用"一国两制"的构想来解决香港、澳门、台湾问题,完成祖国统一大业。这是他创造性地继承和发展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又一重大突破,是实事求是、一切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