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正>石斑鱼体型侧扁,体色或灰或褐,口大牙尖,为肉食性、定居性(不洄游)的凶猛海鱼。生活在热带、亚热带北部湾的石斑长势快,个体大,常见者二三千克,较大者10余千克,最大者四五十千克。其品种主要有黄斑、青斑、网斑和红褐点石斑等。此鱼营养丰富,口味鲜美,素有“鸡鱼”之称,为北部湾四大海鲜之首。防城港、钦州、北海等海域数量较多,为海钓人的主要目标鱼之一。每年4-6月是石斑鱼的产卵期,之后石斑鱼摄食强烈,6-11月为最佳钓期,  相似文献   

2.
钓获大鱼,创新纪录是去年台湾钓界最为引人注视话题。占据1995年台湾钓界十大新闻之半。 列为十大新闻之首的是钓友杨炎灿所获重达115千克的大石斑鱼。杨钓友在不到一年时间内先后钓起75千克、115千克、109千克和一尾33千克的石斑鱼。真不愧为钓鱼高手(注:本刊1995年第5期有详细报道)。 在刊发这条消息中,《台湾钓鱼》杂志还风趣地介绍说,“钓大鱼的消息,不仅传遍台湾,就连近邻的日本及对岸的大陆钓鱼杂志也闻讯来电闻香一下。日本钓  相似文献   

3.
溜澳钓石鲉     
陈贻萍  林润夏 《垂钓》2001,(3):68-69
我的故乡在海边,村庄的名字叫“溜澳”,与金门隔海相望。从懂事那年起,我就和大海结下了不解之缘:每逢水暖花开的时候,便和大人们到海屿岩石边垂钓,钓一种名叫褐菖鼬的鱼。村里的人都称之为“石斑鲉”石鲉柄息于近海岩石间,外貌类似石斑鱼,但与石斑鱼不同科,体积、重量也小得多,最大的每条也不过150~200克。  相似文献   

4.
溪钓石斑鱼     
溪流中的石斑鱼,雌的全身有青白相间斑马纹,称“青石斑”;雄的鳍呈暗红色,称“红石斑”。溪石斑鱼春、夏、秋三季都可钓,而以春季为最佳钓期。每到春光明媚,和风拂面,山上杜鹃披红装,田间油菜戴金冠,溪流两岸繁花似锦的时候,是溪流中石斑鱼觅食最活跃的时候,也是溪钓石斑鱼的最好季节,下钩收获必大。  相似文献   

5.
海南游钓记     
我的同学老赵是一位玉米专家,每年一到秋末他都要到海南岛去育种,一住就是一个冬天。他几次邀我过去,我都没有动心。去年,他这个“旱鸭子”得到了一个“鱼”消息,说他一个朋友从海岛上一次钓回3000克石斑鱼,还有人钓到过十多千克的马鲛鱼,又有人在海上见到过大旗鱼……一听这话,我的劲头立刻就来了,当即拍板:“春运”高峰过后,前往海南潇洒走一回,逛海南、钓“石斑”、甩“马鲛”、搏“大旗”。  相似文献   

6.
戎畋松 《收藏》2006,(10):107-108
战国时期赵铸币。是品“西刀”(图1),有人称之为“西化”“西人”,为小型尖首刀,通长12.3厘米,重4.6克。其形制瘦小,刀首倾斜角度甚大,近陡坡状;刀刃正面有两条细竖筋,背面只有一条,刀环呈椭圆形,出土时已破损。  相似文献   

7.
1995年4月29日,我和同事易达字用5米手竿,0.l毫米的钓鲫线,在外加两副海竿的“帮助”下,令人难以置信地钓起了一条重达9.9千克的大青鱼。一、惊变刹那间这天清晨,我们俩各带手、海竿一副,来到城郊一处约60亩的养鱼塘垂钓,此塘呈“吕”字形,两塘连接处系一没于水中直径为2米,长约40米的涵洞,涵洞上方是一条公路,据塘主称:此塘已有4年多未干,300克左右的大鲫鱼较多,家养的鱼如草鱼、鲤鱼、鳊鱼分别在3(X克、1000克和500克左右,偶尔也会有5000克以上的大草鱼咬钩。听罢介绍,我们选择了塘的南边鲫鱼常出没的地方打下了两块…  相似文献   

8.
周大钧 《钓鱼》2006,(19):66-66
鳝鱼好吃,营养价值也高,我国民间有“夏吃一条鳝,冬吃一枝参”,乃至“鳝鱼赛人参”的说法。据营养学研究成果表明,每100克鳝鱼肉中,含蛋白质18克,脂肪1.4克,还含有磷、钙、铁、多种维生素等营养成份,是一种高蛋白,低脂肪的滋补食品。而最新的医学研究发现,从鳝鱼肉中提炼出的“  相似文献   

9.
郑博元 《钓鱼》2013,(8):56-57
其实珍珠石斑并不是石斑,珍珠石斑鱼(Cichlasoma managuense)原产于中美洲尼加拉瓜,属慈鲷科鱼类。1988年引入台湾(也叫淡水石斑,马丽关慈鲷),是台湾南部地区普遍的淡水养殖品种。1996年广东、江西也开始养殖。珍珠石斑鱼具有生长速度快、耐低氧、产量高、抗病力强、肉质鲜美等优点。珍珠石斑鱼的体型特征是躯干两侧各有8条黑条  相似文献   

10.
夏日钓大草     
今年5月3日,我在丰台区苇子坑玉祥垂钓园高宝成渔场,用6.3米“白系”手竿、“富司达”5号主线、3号脑线、伊势尼7号钩和以“友谊”成鱼2号颗粒为主料,白薯、“东峻”鲫鱼饵、酒泡小米为辅料配制的鱼饵,钓获一条重4.15千克的草鱼。5月27日,晴间多云,东南风2~3级,我在此渔场用同样的钓具钓饵,又钓获一条重8.25千克的大草鱼。鱼上钩后,  相似文献   

11.
邓晓辉 《中国钓鱼》2012,(12):22-23
说起钓石斑鱼,我酝酿了很久却不敢贸然下笔,因为石斑鱼属名贵鱼种,如今野生的可谓凤毛麟角,十分稀少。而我的战绩也是“丑媳妇怕见公婆”,羞于示人。话说回来,虽然“钓历”浅,但我对石斑鱼有种刻骨铭心的记忆。我曾经在厦门海堤涵洞、  相似文献   

12.
《钓鱼》2007,(10)
“黄丫”,即黄颡鱼、黄腊丁,也叫“黄丫角”;小型鱼类,大的长20多厘米,250克一条的常见,二两大小的多见;色黄,大个的有深色斑点,口扁,宽,八须绕嘴,钓上岸时常“嘎嘎”叫,胸鳍及背鳍各有一条尖锐长“角”(名由此而得)向左右和  相似文献   

13.
素有“长江三鲜”之一美称的刀鱼(另“两鲜”为鲥鱼和河豚),在今年4月初的《羊城晚报》上被报道竞卖出500克8000元的天价。同期另有报道称张家港一条重325克、长45.3厘米的“刀鱼王”拍出了5.9万元,使众人目瞪口呆了。  相似文献   

14.
岩虎学名褐菖鈾,俗称虎头鱼、石头鲈、假石斑鱼。这种鱼属暖温性底层小型鱼类,常栖息于近岸岩礁海区,喜欢贴附岩壁游走。常见鱼体长15?20厘米,体重100?200克,很少见到个体较大者。此鱼卵胎生,头部和背部带有尖锐的刺,鱼身大部分呈桔红色或暗褐色,犹如身披晚霞,体侧有多条不规则横纹,色彩艳丽。  相似文献   

15.
“一竿、一线、一钩、一标,赛过神仙”,这是阿良个人的钓鱼格言。在征服了一条13.36千克的鲤鱼之后,阿良感叹,他超越了自我。 在闽江江畔长大的阿良今年21周岁,但已经有8年的钓鱼经验,甚至还收了不少“徒弟”。2012年8月9日19时40分,阿良像往常一样来到福建省南平市水南街跳水台的闽江江段垂钓。这里曾经是个游泳场,现已废弃。此时,他还不知道,自己将与一条13.36千克的巨鲤爆发一场怎样的恶战。  相似文献   

16.
王义 《垂钓》2007,7(10):11-11
8月21日下午,鞍山市民佟先生在二一九公园劳动湖里钓获一条90厘米长、3千克重的“怪鱼”,惊煞路人。这家伙的嘴巴酷似鳄鱼,身上有鳍,众人皆不知为何物。[第一段]  相似文献   

17.
张长工 《钓鱼》2013,(7):37-37
钓鲤鱼的钓法很多,但撵“鱼星”钓鲤誊受嘻为上乘。鲤鱼找食像猪寻食那样,有用嘴巴在水底拱泥打洞的习惯,使得水面泛起许多气泡、污泥杂物。这种气泡就是“鱼星”。鲤鱼的“鱼星”与其他鱼类的“鱼星”不同,更与沼气不一样。鲤鱼的“鱼星”是:大小不一的气泡群,形似开水倒在干燥的水泥上一样,气泡群直径在15厘米左右是1千克上下的鲤鱼,气泡群泛出其直径有小脸盆口大小的往往是一条5千克以上的大鲤鱼在水底觅饵。  相似文献   

18.
鱼雁传书     
《垂钓》2001,(10):4-4
湖南万国耀钓友:我是《垂钓》的新朋友。可是一翻开它就被深深地吸引住了——“笑钓江湖”、“另类接触”和“钓鱼人笔记”令我眼界大开;“独家策划”、“钓艺选修课”使我增长了垂钓知识。而第四期的《细说钓鲤》更让我惊喜:在最近的一次垂钓中。我利用文章中的知识。钓上了五条鲤鱼。大的有2.7千克。小的也有1千克。此外,  相似文献   

19.
垂钓摭趣     
1977年1月9日,有个名叫克里斯琴的男子,在英国诺福克巴肯汉姆渡口钓到一条胡瓜鱼,仅重1.772克,是有史以来获得钓鱼冠军所钓最小的鱼,因为与他参赛的107名选手均空手而归。 1994年5月22日,吉林钓鱼能手贺应昌,在盘石县黄河水库钓获一条2.75千克的鲫鱼,因而被评为“第十届全国垂钓十佳”之一。同年4月24日,江苏南京长途客运总公司在玄武湖举行钓鱼赛,该公司宣传处长王金堂钓到一条长50厘米、重1.9千克的鲫鱼。据测定,此鱼已生长了18年。  相似文献   

20.
《钓鱼》2008,(1):71-71
12月21日,汕头南澳岛云澳镇渔民钓获一条大石斑鱼,该鱼属“青斑”。平时渔民钓到的“青斑”不外8千克至20千克,这么重的“青斑”比较少见。目前市场每公斤收购价达150元左右,钓到的这条大鱼一下子入账6000多元。渔民说,钓这条鱼难度相当大,扎入鱼身的钩子令其野性发作,渔民猝不及防被拽入海中,他马上在水中放长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