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3 毫秒
1.
章在对黔西北地区农村社区土地利用现状研究的基础上,找出引发中西部民族地区农地流转的症结所在以及现今农地流转的必然性。认为农地制度缺陷、土地报酬递减是导致民族地区农地流转的根本的、深层次的原因,而婚丧嫁娶、劳务输出则是引发农地流转的表层原因。  相似文献   

2.
农村土地流转是实现农地规模化、产业化和现代化发展的前提。促进农村土地流转对解决"三农"问题将产生重大作用。当前我国农地流转面临诸多困境——多带有趋利性、低效性、被动性、无序性,大部分地区流转速度慢,比重较小。如何通过规范和引导,推进农地流转,是当前亟需解决的问题。本文试图找出农村土地流转的现实障碍因素,破解我国农地流转困境,有的放矢,构建市场、政府、农户三者协调一致,高效、规范、有序运行的流转机制。  相似文献   

3.
主要采用实地调研、数据定量分析的方法.对四川省部分地区的农地流转情况进行了综合分析-得出了农地流转是由劳动力转移、政府政策、农业产业化发展状况、农户思想、观念等共同作用的结果,并为促进农地有序、稳定、合理地流转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劳动力和土地作为经济社会的两大要素,二者的配比直接影响社会经济效益,因此其同步发展也是经济良性运转的关键指标。目前我国劳动力流动与农地流转发展不协调,农地流转滞后于劳动力流动,且西部地区滞后程度最大;劳动力流动对农地流转的推动作用也不同,东部地区最大;劳动力流动与农地流转的关联度不同,中部地区最高。造成这些关联特点的原因主要有人均耕地面积有限、农业机械化水平较高、农村居民社会保障水平较低及制度性障碍等几个方面。因此,有的放矢地尝试从不同的区域角度探讨二者同步发展的破解路径是非常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5.
随着农村土地改革的深入开展,农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悄然展开。襄阳地区农地流转呈现以下特点:城市郊区农地流转快于农村土地流转;现时的农地流转比过去的流转规范。在农地流转过程中存在下列问题:农地流转的面积不大,速度不快;农地流转的程序不规范;存在村委会截留土地流转费的现象。要解决农地流转过程中所面临的问题,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加大土地流转必要性的宣传,提高农民对土地流转的认识;大力扶持乡镇企业,鼓励创办经济实体;建立和完善农村社会保障机制,解除农民的后顾之忧;大力发展农村文化,丰富农民的文化生活;普及农村土地流转法律法规常识,提高土地流转的质量。  相似文献   

6.
农地流转是安徽省产业结构的优化、农村经济发展的有效手段之一.通过对农地流转概念进行介绍,对安徽省在转移产业过程中的农地流转制度创新状况进行分析,研究了农户结合公司、转让、转包、代种代耕等土地流转形式,并对安徽凤阳小岗村土地流转、合作化经营、企业化经营等多种模式的优缺点进行分析,得出结论.不同地区应结合自身的情况,因地制宜的选择适应当地特点的土地流转模式,有效提升农民的生活质量以及经济收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相似文献   

7.
农地流转可以提高农地资源配置效率,促进土地可持续利用,缓解"三农"问题。黔中农地利用受多种不利因素影响,迫切需要发展农地流转,盘活农地资源。通过对黔中区域的安顺市西秀区部分农户进行调研,发现该区农地流转处于发展初期,土地流转中受到市场主体地位边缘化、流转模式单一和缺乏中介等因素影响,文章从农户的角度出发,分析原因,提出解决问题的策略。  相似文献   

8.
经济、法律、社会、生态等因素均能导致农地流转纠纷的产生;农地流转纠纷多元化解决机制对维护农民土地承包权益,促进农地有序、稳妥流转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但其仍有亟待完善之处.农地流转纠纷多元化解决机制的原则、功能与外部环境优化,能将农地流转纠纷纳入法治轨道,推动现代农业发展及新型农村经营体系的建立.  相似文献   

9.
我国工农业收益悬殊,农村劳动力大量向非农转移,农地闲置,是促发农地流转的主要诱因.整个农户流转行为表现出区域性,流转模式多样性,呈现“去粮化”趋势.社会经济制度、农户自身禀赋和自然资源禀赋是流转行为的主要影响因素.目前学界在农户流转行为形成机制、新农村建设宏观背景下的农户流转行为以及农户流转行为长期定位调查等方面的研究还有待深入.  相似文献   

10.
在农地规模化流转的过程中一系列制度的完善和构建极其重要。文章从宏观的制度环境是农地规模化流转的基本前提、微观的流转规范是促进规模化流转的必要条件、政府的服务制度是农地规模化流转的重要因素等几个方面对我国的农地流转、农地规模化发展加以研究,并提出了促进我国农地规模化流转的对策,力图为我国农地规模化经营、农业现代化经营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1.
论农村土地抛荒与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业发展新阶段,农村土地抛荒严重,并呈现蔓延扩大趋势。土地抛荒造成土地资源浪费,阻碍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土地抛荒原因固然与农业比较效益低、农业生产条件差等农业内部因素有关,也与现行的农村土地制度存在弊端有关联。解决农村土地抛荒问题既要深化农业内部改革,更要改革现行的土地制度,推动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土地使用权流转全国普遍实行,形式多样,并取得良好效果,但也存在不少问题,必须采取有力措施,完善流转机制,推动土地使用权流转健康发展,从而从根本上解决农村土地抛荒问题。  相似文献   

12.
13.
14.
认识、研究和掌握动作技能迁移的学习规律,对教材的选编、教学过程的合理组合及教学方法的灵活运用,提高教学与训练的科学化水平具有深刻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5.
16.
针对中职学生作文无病呻吟、无情可抒的现状,提出"让作文情动于衷"目标,主要通过"让作文有情可抒,让作文有情敢抒,让作文情动于衷"等三个步骤实现。  相似文献   

17.
农田系统的生态环境是评价农村生态环境质量的重要方面。河北省是我国农业大省,其农田系统的生态环境健康对实现农田可持续利用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文献资料法,从水资源安全、化肥、农药和地膜使用以及农业机械化方面阐明河北农田系统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结果发现:农田水资源量总量不足,水质有待提升;农田化肥和农药施用量大,地膜用量大;农业机械化水平较高,存在潜在的环境问题。针对河北农田系统的生态环境问题,提出以下改进措施:强化农村污染源头防控,推进节水灌溉,贯彻实施科学用水相关政策法规;控制化肥、农药和地膜的施用;推进农机具的低碳化,保护农田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18.
Histories of Jewish education have utilized modern techniques and styles with admirable skill: Pedagogic progress in methodologies, psychological studies of Viennese and Swiss provenance, social studies bearing on environmental statistics — all of these resources have served their purpose. One resource of importance has been neglected because of documentary paucity: autobiographies of educators and students.  相似文献   

19.
20.
"以德治国"思想从社会主义国家治理的战略高度来审视道德在市场经济体制建立过程中的双重功效,认识道德在中国现代社会转型中的社会整合功能,提出道德在国家治理制度化发展中的作用,标志着党的"德治"思想正从激情转向理性、从政治运动转向制度化建设、从一般原则要求转向理论的创新,这是党在国家治理中的战略新举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