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8 毫秒
1.
弗吉尼亚·伍尔夫是英国小说史上的一位重要女作家,也是英国意识流小说的杰出代表之一,而著名作品《到灯塔去》更是被公认为最能体现意识流思想的杰出作品。文章通过结合意识流的起源和发展,解读了《到灯塔去》这一作品中伍尔夫的意识流思想及意识流表现技巧的运用。  相似文献   

2.
《到灯塔去》伍尔夫是与体现其与传统小说分离主张的代表作。作品通过各种象征意义和人物流动的内心描写揭示了作者追求人与人之间,现实世界与内心世界和谐关系的美好愿望。本文通过分析《到灯塔去》中主导意象重复意象,逆变意象和随伴意象的建构,挖掘《到灯塔去》的艺术价值和审美价值,探求伍尔夫通过象征给读者带来的启发以及作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伍尔夫是现代派小说家中的代表人物。《到灯塔去》作为她最成功的一部小说,历来为广大读者所推崇;广大研究者纷纷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发掘该书的丰富意蕴。仔细阅读小说不难发现人物设置中隐含的俄狄浦斯情结,因此"到灯塔去",不仅是现实与欲望的冲突,而且是父子情感的对撞和交流。本文以俄狄浦斯情结为线索,分析小儿子詹姆斯与父亲从对抗到和解的精神之旅。  相似文献   

4.
《到灯塔去》是一部探索人生意义,追求光明生活的杰作。本文通过对《到灯塔去》的研读,结合作者的生活经历及所受思潮的影响,指出小说体现了作者对情感世界的否定,对理性世界和艺术世界的追求。  相似文献   

5.
在《到灯塔去》中,作者用象征手法表达了她对人的内心世界的理解与认识,象征意象作为一种叙述方式,积极地反映了小说人物的思想情感,丰富了小说的内涵,本文旨在通过分析作品形式中的象征意象、人物及结构的象征意象,揭示伍尔夫在她的代表作《到灯塔去》中所追求的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思想主题。  相似文献   

6.
《到灯塔去》(To the Lighthouse)是一部在创作技巧上别具一格的意识流小说。伍尔夫在传统小说全知叙述视角的基础上,扬长避短,创造性地运用了多重选择性全知叙述视角,不仅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创作风格,而且使得《到灯塔去》被视为伍尔夫不断探索创新写作手法的一部成熟作品。  相似文献   

7.
《到灯塔去》(To the Lighthouse,1927)是伍尔夫众多杰作中的一部。故事本身很平淡,没有什么情节,仅书名就道出了内容的一半。小说中写的去灯塔一事只是一个轻薄稀松的外壳,里面才是奇妙无比的迷宫,它的目的是串联人物的自由联想和内心独白。本文通过《到灯塔去》来探讨意识流作品在作品叙述艺术的改革与创新,在结构和创作技巧上表现出别具一格的风格。  相似文献   

8.
弗吉尼亚·伍尔夫是20世纪上半叶英国意识流小说的杰出代表,《到灯塔去》是她的代表作之一,在该作 品中伍尔夫致力于小说艺术的改革与创新,追求表现人物的内心世界,将意识流技巧成功地运用于小说创作中。文本 中形形色色、有血有肉的人物构成了小说的艺术世界。  相似文献   

9.
弗吉尼亚·伍尔芙是与乔伊斯和普鲁斯特并肩的文学大师。《到灯塔去》创作于1927年,是一篇准自传体的意识流小说。拉康在"镜像阶段"理论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一个三元组的概念:想象界、象征界和实在界。基于此,尝试运用此理论对小说《到灯塔去》进行解读,依照拉康理论,在"前镜像时期"里,主人公莉莉快乐地享受本性生活;在"想象界"里,她沉浸在拉姆齐夫人逝去的痛苦中;在"象征界"里,莉莉终于明白爱有一千种形态;最后,她与"实在界"不期而遇,她已看到了最美好的景象,进入了另一个境界。从这个视角上审视《到灯塔去》,将哲学理论与文学创作相结合,从而得到全新的见解。  相似文献   

10.
<到灯塔去>是伍尔夫的代表作之一,是一部炉火纯青的意识流小说.本文试图通过把伍尔夫生活背景资料与作品联系在一起的方式,对<到灯塔去>作理解性的文本探析.  相似文献   

11.
成为男子汉是儿子的成长目标,也是父亲对儿子的希望。由于儿童的生活际遇不同,他们的成长道路也不同。常星儿从父与子关系的视角展开叙述,揭示了当代辽西儿童在成长过程中所呈现出的某些共性问题,特别是父与子之间关系的问题。透过这些关系我们看到了传统文化在儿童成长过程中所具有的重要作用,同时作家还表现了儿童对传统的父辈文化的超越,这是时代在儿童成长过程中留下的烙印。  相似文献   

12.
协作关系的建立是儿童道德从他律自律转化的关键环节。协作关系的建立使儿童超越了自我中心阶段,建立了真正的道德关系,产生了强烈的道德需要,感受到了社会性愉快、道德理性得到了发展。独生子女家庭道德关系的特殊性使其协作关系的建立呈现出一些独有的特点,包括独生子女在家庭内部难以建立真正意义的协作关系;在家庭外部建立协作关系时会遇到因自身能力原因而产生的障碍;在缺乏协作关系基础上产生的他律性道德的某些特征会或多或少地影响其自律性道德的发展,并由此使独生子女道德发展在学龄前期和学龄初期出现暂时的相对滞后性。  相似文献   

13.
小说《烧马棚》是威廉·福克纳短篇小说中的经典之作。笔者在细读文本的基础上,分析故事中主要人物父亲阿伯纳与儿子沙多里斯在血统与道德观念上的冲突与矛盾。福克纳塑造了父子两代人的典型人物形象,父亲代表的是福克纳塑造的斯诺普斯的形象,而对应的儿子则是扮演沙里多斯的角色。其中也不乏少穷富白人的冲突情节。  相似文献   

14.
从卡夫卡的微型小说《起程》的文本分析入手,认为起程的味道是孤独和恐惧,追寻的目标是身份和空间,追寻的原因是民族心理的隐性基因和父子关系的显性状态。  相似文献   

15.
论曹禺剧作中的父子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曹禺剧作中的男性形象大体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懦弱型”的儿子,一类则是“权威型”的父亲.作为对立面的父与子,强与弱的反差造成了父子之间的冲突缺少一种斗争的张力,因而曹禺剧作中的“父子冲突”始终未能真正形成.而曹禺的这种创作倾向是与他的个性气质、家庭环境、童年生活及民族文化心理等诸多因素相关的.对曹禺而言,他的创作可能无法超越自身的情感体验.  相似文献   

16.
劳伦斯的《儿子与情人》描写了母亲与儿子之间爱恨缠绵,欲罢不能的情感体验。他们互相依恋的情感是一种建立在畸形的、变态的母爱中形成的一种情结情感。文章试图对这种畸形的变态的母爱的形成、表现、根源及对母子俩的影响和意义进行探讨,并以此来警醒现在家庭中存在或将会发生这种情况的家庭教育.  相似文献   

17.
本文在解析传统文化之伦理关联基础上,以师生关系为视角,探究传统文化教育思想中之师生关系所蕴涵之价值基础及其伦理关联,并认为"师徒如父子"之伦理逻辑必然包含师生关系之伦理钳制价值目标,从而导致对教师之德行、智能之权威假设,于规范教师言行之际,强行导引学生之言行合于道德规范。其中,虽存在诸项理性价值缺失,但确乎于教育理念中渗透了必要之道德伦理滋养,师生关系之现代转型实则意味着从传统之身份强制道德关系转为权利对等法律关系。  相似文献   

18.
大凡优秀的小说,其语言信息含量是很丰富的,章以《水浒》为例,特别是以阐释《水浒》中“子母”、“母子”的意义为切入点,归纳出捕捉小说语言信息的途径有:一是联系具体的人物形象,捕捉语言信息。二是从上下的联系,捕捉语言信息。三是从生活常情出发,捕捉语言信息。  相似文献   

19.
主体性教育背景下,师生关系是一种人际关系,师生交往遵循民主平等的人际交往原则。听、思、说,是我们做人的基本标志和基本权利,讲授法中民主平等地对待学生,就是要尊重和实现学生相应的权利,辨证统一地处理讲—听关系,这能根治“一言堂“或”填充式“,从而使讲授法焕发出新的教学生命力。  相似文献   

20.
纵观古代历史,自周代起,避讳之风贯穿了我国封建社会两千多年。魏晋南北朝时期有关避讳的制度更严于前朝,然而此时却出现了“父子不嫌同名”的矛盾现象。陈寅恪和万绳楠先生皆认为此现象的产生为信道所致。本文通过先假设、再论证的方式,说明信道与“父子不嫌同名”没有必然关联,进而指出其现象存在的可能原因,并以此说明在历史研究中注意避讳学知识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