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樊慧 《职教通讯》2012,(23):29-31
宜兴市留守农民素质基本状况是文化素质普遍不高、农业科技素质不高、市场适应能力不强。他们急需培训效果好、实践能力强的教育培训方式。因此,需要构建农民分类培训体系、创新农民培训工作机制以及完善农民整体培训体系。  相似文献   

2.
<正>作家梁晓声与莫言有一段对话。谈到农民,梁晓声对莫言说:"你对农村的现状有发言权,农民们最大的变化是什么?"莫言说:"最重要的是,农民终于自由了!自由了的农民们和他们的后代,可以直接到城市里靠打工挣现钱了。但各级政府却不可以自以为有功,我们今天给予农民的是早就应该给予他们的,而且是起码应该给予他们的。用‘给  相似文献   

3.
路遥对其笔下的任何一个农民形象都不绝对地否定,也不绝对地肯定。他把他们放置在各自的平凡生活中,通过一系列“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的琐事来展现他们的灵魂,特别是展现了老一代农民的坚韧、痛苦、不幸及对土地的眷恋。  相似文献   

4.
当代西北乡土作家笔下塑造了一批不安于现状、试图打破乡村常态来改变自己命运的年轻一代叛逆农民形象。由于现代生活的城市化、商业化主潮以及东西部差距、城乡发展不平衡等,减弱了他们在当代社会中的主体认同感,又因为没有可供借鉴的范本和经验,他们体验着更多的焦虑与困惑,加上青春的骚动,许多的叛逆都是盲目的。另外,作家们也塑造了许多理性的年轻农民,他们在现代化进军西北乡村之时,进行着西北农民的现代性转化和自我人格的建构。这些富有理性的叛逆者形象不仅对"中国农民的出路在哪里,中国农村将如何发展"这样的社会实际问题有所帮助,也对当下乡土作品中新型农民的塑造富有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5.
我校是一所地处四县(区)交界处的农村集镇重点中学。它不同于一般农村中学,又不同于城市学校。从学生来源看,基本上都是农民子女,他们纯朴、勤奋、求知欲强,但同时社会知识面不宽,行为习惯不够好。从家长对子女的期望看,老一辈农民信奉的“土地是农家的命根子”的思想,已不再灌输给他们的后代,他们宁愿自己吃苦受累,也不  相似文献   

6.
他们,指的是农民的孩子。现在的农民,除了村干部、种植养殖专业户、老弱病残这屈指可数的儿类人之外,几乎没有谁再死守着几亩土地不挪窝了。他们长年累月,或者趁着农闲,到或远或近的城市务工。务工的时候,他们被这个社会称作农民工。条件好的农民工,会把他们的孩子带在身边;条件不好的农民工,会把他们的孩子丢在乡下。  相似文献   

7.
喝一口可乐咬一口汉堡盒饭不香就倒掉对了,就倒给阿富汗农民吧他们现在正吃草亲爱的阿富汗农民战火刚刚熄灭,土地还在干裂他们把青草做成的饼揣在怀里放好,放好这是过冬的干粮这是上苍赐予的、惟一的收成亲爱的阿富汗农民我从报纸的封底看到他们双眼无神,像一群饥饿的山羊而他们的兄弟姐妹已经在饥饿中绝望地死去一个小男孩的肚子肿成了孕妇父亲指着这张图片说自己小时候和他一样那是在1960年2002年,阿富汗农民在吃草他们匍匐在冰冷的土地上庄稼颗粒无收我坐在写字楼内的电脑前为一个减肥药设计广告喝一口可乐咬一口汉堡盒饭不香就倒掉阿富…  相似文献   

8.
过去,城里人习惯了吃便宜的米面粮油和猪肉鸡蛋。我们忽略了农民兄弟的不容易。而他们的收入不能提高,城里的商品也最终卖不到农村去。整个国民经济是一个环环相扣的链条,城里人的利益,和农民的利益其实是紧  相似文献   

9.
怎样解决城市化进程中农民所遇到的困境问题,是关系到城市化进程能否顺利进行的一个重要问题,而对他们的再教育是解决城市化的农民问题的关键。在我国,在教育资源分配不公平的情况下,探索城市化中农民再教育的内容,是使农民真正成为市民的一种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0.
无论是在乡的农民还是流动的农民,他们的需求与公共产品的供给之间都存在一定的差距,农民需求相对于公共产品供给总体上处于一种“饥饿”状态。然而不同的是,在乡农民的需求仅仅是参照政府(甚或包括市场在内)的公共产品供给而言的,更主要的是公共产品供给不足的问题;在城务工农民的需求除了参照政府(和企业)的公共产品供给而外,他们还自觉或不自觉地将自己与城市居民进行比较,除了公共产品供给不足问题之外,还增加了这些流动农民在与城市居民比较中所强烈感受的不平等待遇问题;这个不平等待遇问题不再是一个简单的需求是否满足的问题,而是一个政治权利的问题,如果这个问题得不到很好解决的话,将会危及政府合法性,引致新的治理性危机。  相似文献   

11.
农民占我国人口的大多数,且长期处于弱势地位。如何解决农民民生问题。让他们分享经济发展的成果,以达到社会的利益均衡,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南通改革开放走在全国前列,经济相对发达,在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针对建国后农民受到的不平等待遇,理应以公平的原则对农民群体进行补偿,使南通农民民生问题得到更好解决。  相似文献   

12.
农村实行生产责任制后,广大农民迫切要求发展生产,劳动致富。什么是发展生产、劳动致富的金钥匙呢?是科学技术。1981年六月,涟水县成集公社的领导从全公社普查中发现,一方面农民科学种田的水平还不高,种多产量低,肥多苗不壮,药多虫不死的现象比较普遍;另一方面,农民中又有着丰富的智力资源,全社青年农民中有初、高中毕业生6405人,占全社总人口的20%。他们认为,从发展生产看,这批力量不充分利用,实在是极大的浪费,要是让这些有文化的青年再学会科学种田的本领,就能如虎添翼。于是,他们决定开办业余农技校。 1981年9月1日,成集公社业余农技校正式开  相似文献   

13.
建设新农村归根结底是为了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增加他们的收入。但是我国近年来农民的收入增长速度开始放慢,增收趋势也越来越不明显。这种状况的出现有农民自身的原因,也有国际、国内及市场大环境的影响,因此有必要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解决。  相似文献   

14.
文章通过对河南省新农民接受外语继续教育的调查分析,表明目前农村成人外语教育基础薄弱,农民整体外语教育水平不高.因此,必须采取相应措施,将外语教育纳入成人教育体系,切实提高新型农民的外语知识,提高他们的对外意识和素能,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5.
周荩 《老年教育》2014,(9):30-30
<正>每当听到父母说"活得不心安"时,我总是心如刀割,不知道如何安慰他们。他们之所以感觉活得沉重,原因是作为农民,他们不能像城里人那样每月可以拿到养老金。我的父母都已年近七旬,是地地道道的庄户人,他们大半辈子都在为子女忙活。前些年为了供我和哥哥读书,一直勒紧裤带过日子。当我们兄妹俩完成学业时,  相似文献   

16.
我省农民整体素质不高,就业竞争力差是造成其“就业低层次化,收入长期低下”的主要原因之一。不彻底解决农民受教育的问题,农民的素质就永远不能提高,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也会继续受阻,而“三农”问题的解决也就会遥遥无期。要大面积地提高农民的素质,除了让他们受到足够的教育外,没有别的路可走。因此,应该采取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7.
农民,占据着整个中国三分之二人口的名字。他们弯着腰,守着祖祖辈辈流传下来的田地,用那不太肥沃的土地养活了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他们黑瘦的身影在阳光中闪烁,当如雨的汗水滴落田间时,禾苗长出了新芽。中国农民,如低沉的大提琴,安静而沉稳。  相似文献   

18.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的农村政策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农民的收入普遍增加了。他们从自己的生产实践中愈来愈认识到科学技术的重要性,迫切要求提高科学文化水平,从而也提高了办学的积极性。在新的形势下,既不加重农民的负担,又能充分发挥农民办学的积极性,这是一个值得研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工业无产阶级在国家人口中是少数派,无产阶级革命要取得胜利,需要联合其同盟军农民。农民是社会中的大多数,他们所处的生产关系决定了他们的狭隘性和保守性,但农民和无产阶级一样受资本剥削,农民所拥有的土地终究会被资本剥夺,无产阶级的历史宿命使他们终将成为潜在的革命者。农民具有双重性的特点决定无产阶级革命要吸引并教育农民。无产阶级政党要切切实实地为农民谋利益,通过教育让农民理解自身的处境和前途,全面提高其包括政治素质在内的各项素质;在历史进程中教育农民,让农民认识到只有无产阶级才能真正代表他们的利益,并坚定地加入无产阶级的革命队伍。  相似文献   

20.
且说陈奂生     
像陈奂生这样的人 ,是我多年在农村中见到的一种农民类型 ,可以从很多农民身上看到他的某些影子 ,也甚至在个别农民身上完整地体现出来。他们善良而正直 ,无锋无芒 ,无所专长 ,平平淡淡 ,默默无闻 ,似乎无有足以称道者。他们是一些善于动手不善动口的人 ,勇于劳动不善思索的人 ;他们老实得受了损失不知道查究 ,单纯得受到欺骗会无所觉察 ;他们甘于付出高额的代价换取极低的生活条件 ,能够忍受超人的苦难去争得少有的欢乐 ;他们很少幻想 ,他们最善务实。他们活着 ,始终抱定两个信念 :一是在任何艰难困苦的情况下 ,相信能依靠自己的劳动活下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