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杨译文 《教书育人》2005,(1):108-108
在我的阅读生活中.能让我反复重读五六次以上的作品并不多。然而.美国作家亨利&;#183;梭罗的《瓦尔登湖》却是一个例外。而就我个人的阅读感觉来看.张知遥的译本(哈尔滨出版社2003年版)则在语境和汉语表达方式上,更符合我们当下的阅读习惯。  相似文献   

2.
在我的阅读生活中,能让我反复重读五六次以上的作品并不多。然而,美国作家亨利·梭罗的《瓦尔登湖》却是一个例外。而就我个人的阅读感觉来看,张知遥的译本(哈尔滨出版社2003年版)则在语境和汉语表达方式上,更符合我们当下的阅读习惯。1854年在美国首次出版的《瓦尔登湖》,到2004年已诞生了150周年。全世界又一次将目光聚焦于梭罗和他的《瓦尔登湖》,以致掀起了自然生活之风的新浪潮。而在中国,我们不难从图书超市中看到不同译本的《瓦尔登湖》醒目地汇聚在一起,成为让人动容的一种风景。从《瓦尔登湖》不断地被翻译出版行销的特有现象,不难…  相似文献   

3.
福建科学技术出版社1981年12月出版的《马可·波罗游记》(陈开俊等合译),是建国后此书的第一个汉译本。笔者在阅读时,发现此译本第一卷第五章有一个科学性的错误,特提出质疑,以祈译者在此书再版时改正或加以注释说明。新译本第一卷第五章第一节写道:“摩苏尔(Mosul)是一个幅员广大的王国,聚居着各种民族。一种是阿拉伯人(Arabians),信仰穆罕默德(Mahomet)的伊斯  相似文献   

4.
在学习新课标的过程中,我反思自己的语文课堂教学,发现许多不足。依据新课标的内容和要求,我认识到小学低年级语文课堂教学应该有以下几个侧重点:(1)随文识字,渗透议字方法。(2)重读轻讲,培养阅读兴趣。(3)耐心指导学生把话说完整。(4)适时、适当使用多媒体课件。(5)控制写字数量,把握写字质量。  相似文献   

5.
2004年8月,同心出版社出版了<美国语文:美国著名中学课文精选>(一套三册).该书主编张健鹏、胡足青称本书应该是中国大陆第一套系统引进的西方中学语文教材,是美国中学语文教材三部教程(<英语><拼写><文学>)之一的<文学>中文节选译本.主编考虑到阅读习惯及篇幅,删去了原教材中的诗歌与戏剧部分,节选部分保留了英文原文.我怀着很大的兴趣阅读了这套教材.掩卷回味,颇有感慨.下面是我的一点阅读感受.  相似文献   

6.
正前面老师们都已用自己的话给经典下了定义,在此就不再谈"什么是经典"了。我主要结合自己在校学习的经历来谈经典的阅读方法。我本科学的是英语,我阅读经典的第一个方法是"在中西方文化的碰撞中细细咀嚼"。在我们的翻译课(特别是口译课)上,老师常要求我们阅读中英双语读物,并仔细揣摩源语和译语进行转换的工巧之处。比如,在读曹雪芹的前六十回《红楼梦》时,老师要求我们同时阅读林语堂的译本。除林之外,老师最推崇的几位翻译家还有穆旦所译的浪漫诗(九叶派创作的  相似文献   

7.
师:同学们,文学作品,特别是经典文学作品,是适合反复阅读的,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常读常新”.今天我们就再一次重读安徒生的经典童话《皇帝的新装》,希望我们今天的重读能够给大家带来新的收获.  相似文献   

8.
五、听话的基本能力和听话能力的培养(一)集中注意,积极听话的能力及培养集中注意,积极听取别人话语的能力是听话的量基本的能力之一。在阅读活动中,人们是靠眼睛吸收文字信息的。一次看不清楚或不理解意思,可以返回去重读。而在听说话活动中,人们是靠耳朵吸收声音信息的。如果一次听不清对方的话语或没有理解话语的意思,不可能随自己的意思把已经逝去的声音再  相似文献   

9.
郭海燕 《福建教育》2023,(31):40-41
文章以师生重读《西游记》为例,阐述重读时学生阅读的角度会不同,思维的方式也会跟着改变,阅读理解也会更加透彻。教学中我们可以有意识加强重读训练,努力探寻提高学生整本书阅读品质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10.
正案头放着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扉页上还有不久前自己留下的两行字:十年后重读此书感恩,重新出发……这本貌不惊人的书,是教育局十年前发的,但它对于我,意义非凡———它改变了我的教育生活,进而扭转了我的生活方向。2003年,新课程改革刚启动,教育局就组织全县十几位"好读书"的教师成立读书班,开展教育名著阅读活动,读的第一本书即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这是我第一次拥有教育专著,作者名字似乎曾听说过,但长长的名字念起来还有些  相似文献   

11.
第一次读《活着》,是四年前,我擦干泪水感慨道:这是我看到的最好的小说。四年后,重读《活着》,压抑而恣肆的泪水对我说:这是我看到的最好的小说。  相似文献   

12.
<正>对于经典的文学作品,卡尔维诺曾说,经典是我们常听人说“我在重读”而不是“我在阅读”的那类书。当然,“重读”不是重复性的阅读,而是能够唤起你更深层的思考和审视,从而获得不同的理解和启迪。就像老舍先生的《骆驼祥子》,每读一遍,就会多一些心灵的碰触。《骆驼祥子》是老舍辞职后作为专业作家创作小说的“第一炮”,主人公祥子不仅被残酷的现实剥夺了物质生存条件,更有生活理想被剥夺后的精神堕落。但这个充满悲剧的基层“炮灰”缘何让《骆驼祥子》一炮就打响的呢?  相似文献   

13.
<正>【阅读的简要过程与本书的核心思想】杜威,20世纪美国乃至世界最有影响力的一位教育家,一位撼动教育、给教育带来一场深刻革命的教育家。赵祥麟、王承绪编译《杜威教育名篇》,是为了引领更多的人重读杜威。我赶上了趟儿,翻开《杜威教育名篇》,重读杜威,与书中经典理论一次次地碰撞共鸣,内心感到前所未有的震撼和冲击。文中没有华丽的辞藻,没有高调的谈论,没有生涩的理论,只有用朴素的文字向教育者道出一句句至理真言,传出一份份至诚至真的善意。透过杜威  相似文献   

14.
随着课程改革的逐步推进,大量的现代经典作品进入语文教科书,适当考课内现代文阅读的呼声逐步高涨。2004年中考,考课内现代文阅读的省市明显增加。下面这道试题,是2004年一个国家级课改实验区的中考课内现代文阅读试题,让我们一起看看。[试题举例]在生活中,戏剧和影视节目带给我们丰富多彩的视觉享受和五味杂陈的感受。请重读《威尼斯商人》(节选),完成1-2题。  相似文献   

15.
重读之书     
书海浩渺,在短短的一生中,我们不可能读完世界上所有的书。如何阅读是一件头疼之事,是读100本无用之书还是重读50本好书?且看叶灵凤先生的重读之书。  相似文献   

16.
迟红 《海外英语》2014,(14):121-123
众所周知,海明威是20世纪美国著名的作家、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海明威的作品大多被译成中文,有的作品的译本还不止一种。对于这么一位有影响力的美国近代作家,翻译界也表现出了足够的重视。但每次阅读海明威作品的译本,总会觉得有些欠缺。其作品有独特的风格,而这种魅力,在译本中却很少体现。该文选择了2012年由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的汤永宽的译本、2012年由黄山书社出版的林之鹤译本以及2010年由外研社出版的蔡静的译本作为研究对象,从而进一步理解海明威的写作风范。  相似文献   

17.
(一) 在过去几十年的教育工作实践中,我有较长时间是在福州一中担任校长职务。有一个课题,一直萦绕在我的头脑里,这就是:作为一所社会主义中学,怎样办,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为了寻求答案,我带着实践中遇到的各种问题,认真阅读了一些马列的书、毛泽东同志的书;此外,我还注意研究一些资料。在我阅读的资料中,二次大战后一些主要国家的经济发展史,对科学技术的预测和描述开阔了我的眼界,我一次又一次地回味,并思考它们对我国教育,特别是对中小学教育有哪些  相似文献   

18.
米琪热线     
我的出路在哪里?米琪:今年是我最失败的一年,中考是我最失败的一次考试:我没有达到高中的录取分数线,我的分数上幼师是够的,可惜我又没有报考。现在我该怎么办?似乎所有的路都堵死了:上高价高中,亲友和爸妈都不同意,说我基础差,扔那么多钱也跟不上,白搭;外出打工他们又不放心,说我性格单纯,别碰上坏人。他们的意思,让我重读一年,再拼一拼高中。可下一年教材都要换新的,再考,我有把握吗?对不起,我的脑子都乱了:我是重读好,上高价高中好,还是干脆出去闯荡打工?米琪,你帮帮我好吗?给我指一条路!小宋  相似文献   

19.
岳麓书社2003年9月第1次出版的《蒋廷黻回忆录》,系蒋廷黻先生(1895—1965,湖南邵阳人)1965年退休后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口述自传的中文译本(1979年  相似文献   

20.
这篇《天鹅脱险》原载印度的《五卷书》(季羡林译),原题为《聪明的天鹅》。为便于小读者阅读,我对译文做了改写。 《五卷书》是印度古代很有文学价值的一部故事(童话、寓言)书,故事里的主人公多为动物,有“世界上第一部童话书”之称。季羡林先生在《五卷书》译本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