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根据史料考证冰雪运动诞生、发展的历史、条件以及原因;归纳分析出古代冰雪运动的原生态文化内涵和特征,从而得出冰雪运动的产生、发展源于人们的生活需要,源于社会文化的需要,源于国家文化的需要。通过一定地域的一定时代的工具文化、民俗文化、国俗文化、诗词文化、休闲娱乐文化、军事政治文化等形态诠释出冰雪运动文化发展的轨迹。  相似文献   

2.
大冬会对扩大我国冰雪运动影响的综合效应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第24届世界大学生冬季运动会是中国继北京奥运会后再次呈现给世人的一次冰雪体育盛事。它的成功举办标志着中国综合国力的殷实与政治的稳定,同时也表明了中国人民对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的渴望。通过文献资料和逻辑分析论述了中国哈尔滨举办大冬会从中国冰雪文化、冰雪经济、冰雪运动竞技水平等方面对扩大中国冰雪运动影响的综合效应。  相似文献   

3.
哈尔滨冰雪运动旅游"奥运会发展战略"构想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杨喜君  刘巍 《冰雪运动》2007,29(5):81-83
2008年北京奥运会为我国旅游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哈尔滨冰雪运动旅游应借助奥运会的举办契机加快发展。通过查阅大量的相关文献、访谈业内人士和对所得数据进行科学统计,认为哈尔滨冰雪运动旅游应抓住机遇制定"奥运会发展战略":传承北京2008奥运会"科技奥运、人文奥运、绿色奥运"的发展理念;打造哈尔滨冰雪运动旅游的品牌,进行形象设计和包装,制定2008年"北京奥运会"前后和迎接2009年"世界大学生冬季运动会"宣传策略;建立冰雪文化、体育产业支撑体系,进行全方位发展。  相似文献   

4.
谭虹 《冰雪运动》2011,33(4):57-60
中国经历了30年的努力,首次跻身于冬奥会八强,为我国以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的名义申办的第24届(2022年)或第25届(2026年)冬奥会带来了机遇和挑战,面对这一新的形势,对黑龙江冰雪项目的发展进行分析,提出提高冰雪运动的专业技术水平,建立健全冰雪后备人才的培养机制,提高运动员、教练员的综合素质等有效提高黑龙江省冰雪运动整体水平的措施,为中国哈尔滨申办冬奥会献计献策,促进黑龙江省冰雪运动水平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5.
对我国冰雪运动项目发展战略研究刍议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我国的冰雪运动水平近年来迅速提高,这已在短道速滑、花样滑冰和自由式滑雪等项目得已证明,这无疑与我国制定正确的发展战略至关重要。通过对我国冰雪运动项目发展战略研究中问题的分析,指出了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和改进的建议,旨在更快地提高我国冰雪运动的技术水平。  相似文献   

6.
杜春华 《冰雪运动》2009,31(6):58-61
提高冰雪体育项目水平,使我国的冬、夏季体育并行发展是我国真正走上体育竞技强国的关键,黑龙江省是冰雪资源大省,哈尔滨体育学院是我国冰雪运动人才培养的主要基地。建设冰雪人才培养国家重点实验室,以冬季奥运会项目的科学研究和发展我国冰雪体育产业的科学研究为重点,针对我国冰雪运动项目科学研究能力不足和我国冰雪体育人才不足等现状,提出突出学院冰雪特色、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完善学院基础建设等途径,以及发展我国冰雪体育产业的科学研究和冬季奥运会项目的科学研究等研究方向,为我国的冬季体育项目人才培养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7.
中国冰雪运动从1980年首次参加冬奥会的无功而返,到2014年索契冬奥会我国运动员携3金4银2铜共9枚奖牌荣归,经30余年几代人的努力,取得了从零开始到亚洲强国的跨越式进步。但是,相比冰雪运动历史悠久、实力雄厚的冰雪强国,我国冰雪运动在项目布局、战略规划、社会基础和教学科研等方面还存在巨大差距。本文在分析我国冰雪运动现状基础上,提出如何在已有成就的基础上,进一步夯实基础、拓展空间、充实后备力量,并通过社会化、产业化等途径实现冬季运动的可持续健康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举办大冬会对黑龙江省冰雪运动后备人才培养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蒋强  王平 《冰雪运动》2008,30(1):48-50
加强对黑龙江省冰雪运动后备人才培养的研究,已成为保证黑龙江省冰雪运动可持续发展的当务之急。如何利用大冬会这一良好契机,改善黑龙江省冰雪运动后备人才培养现状,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和探讨的课题。通过走访调查、文献资料调研与逻辑分析,认为2009年哈尔滨大冬会的举办将推动黑龙江省经济发展,扩大冰雪运动影响;改善冰雪场馆的条件与数量,使基础训练得到保证;完善冰雪运动后备人才培养体制,提高冰雪运动在青少年中的普及程度;促进各级教练员对外交流提高业务水平,推进冰雪运动后备人才培养工作。  相似文献   

9.
以冰雪运动发展的前期基础和现实短板为切入点,明确我国冰雪运动发展的战略目标与任务,形成战略性推进路径。认为:我国冰雪运动的发展存在冰雪竞技运动综合实力偏弱、冰雪服务供给质量不高、冰雪市场发展面临多重困境、冰雪运动专业人才紧缺等问题。未来我国冰雪竞技运动的发展应:以开放为主线,均衡冰雪竞技项目发展;以共享为核心,满足群众冰雪运动发展需求;以标准为方向,强化冰雪产业服务创新;以疏通为基调,构建冰雪专业人才培养渠道。  相似文献   

10.
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进行归纳与分析,通过对我国冰雪运动文化发展的梳理、现代冰雪运动文化特征的全面探讨。研究认为我国冰雪运动文化发展具有大众化程度不高,区域发展不平衡,产业化基础薄弱,对传统冰雪运动文化的内涵挖掘不够等困境,并提出从加强思想文化的挖掘和推广,加强冰雪运动文化的物质基础保障,强化大众媒体对冰雪运动文化推广的作用,创新传统冰雪运动器物文化等方面来发展我国冰雪运动文化。  相似文献   

11.
“3亿人参与冰雪运动”是我国体育事业发展中新的既定目标.通过对既有文献资料进行逻辑分析和专家访谈,认为“3亿人参与冰雪运动”的本质是以冬奥会为契机促进大众冰雪运动参与,但是此目标在经济基础、政策基础和文化基础等方面存在理想与现实的差距.为了实现“3亿人参与冰雪运动”的目标,应当重新理解和规划冰雪运动,政策保障大众冰雪运动参与,合理推进冰雪产业发展,加快推广冰雪运动步伐,从而在北京冬奥会时真正实现“3亿人参与冰雪运动”.  相似文献   

12.
北京冬奥会的全面筹备与成功举行,有效带动了我国群众冰雪运动热潮,但在后冬奥时期,如何进一步实现群众冰雪运动的优化发展仍是十分重要的课题。通过借鉴H-O-S理论,在对比我国同冰雪体育强国存在的差距基础上,结合实际情况构建我国群众冰雪运动发展水平模型。提出要重视加强我国冰雪资源的整合能力,扩充冰雪资源储量,通过同步整合群众冰雪运动的内部、外部资源,围绕场地建设、产业布局、人才培养、市场细分、高端制造、冰雪活动等多个方面,科学制定整体发展策略,以期实现我国群众冰雪运动的高质量发展,推进冰雪强国和健康中国建设。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烟台市冰雪旅游目的地的资料整理,结合与我国冰雪旅游资源大省(市)的对比分析,对烟台市冰雪旅游资源的数量等级、主导类型、赛事节庆活动、客源市场、基础设施等现状进行了综合研究.结论如下:烟台市是中低纬度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唯一的冰雪资源富集区,冰雪旅游目的地以滑雪场为主,根据环境条件、服务对象等可以划分成4种主要类型;市域内滑雪场数量较多但空间集聚效益不强;与哈尔滨、乌鲁木齐、北京-张家口等冰雪旅游城市对比后发现,自然气候劣势是制约其发展的主要因素,也受到等级规模混乱、赛事节庆活动匮乏等其他因素的影响;冰雪运动主导型滑雪场的雪场设备及基础服务设施具有先进水平,同时在客源市场上拥有更为显著的时空压缩优势.最后对烟台市发展冰雪旅游提出了多项建议.  相似文献   

14.
全国冰雪运动学术报告会在哈尔滨召开由中国体育科学学会运动训练学会、中国滑冰协会、中国滑雪协会和中国冰球协会联合主办,黑龙江省体育科学学会具体承办的第三届全国冰雪运动学术论文报告会于1988年1月4日至7日在哈尔滨召开。全国冰雪界的专家、学者及有关部门领导140多人出席会议。大会共收到论文124篇,入选70篇,其中大会报告15篇,小会报告55篇,还有部分论文在会议期间进行  相似文献   

15.
正作为黑龙江省唯一一所专业的体育高等学府,哈尔滨体育学院始终以鲜明的冰雪特色办学优势为黑龙江省和国家冰雪体育事业发展贡献着力量。目前,哈尔滨体育学院是全国为数不多的具有冰雪特色的高级人才教育中心,并建有全国唯一的冰雪运动文史馆。从哈体院走  相似文献   

16.
我国冰雪运动后备人才匮乏的原因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培养大批优秀的冰雪运动后备人才,是促进我国冰雪运动水平加速提高的一个极其重要的条件。但是,近年来冰雪运动后备人才匮乏的现象愈加严重,不仅影响了我国冰雪运动事业的发展规模和水平的提高,也是我国冰雪运动管理和体制改革中的一个薄弱环节,其原因何在?应采取何种对策?因此,我们采用问卷对黑龙江省“八五”期间,冰雪运动后备人才的基本情况进行专题调查,并走访咨询国家冰雪运动管理中心及有关省市体委主管冰雪运动的负责人,在此基础上就这一问题谈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17.
备战2022年北京冬奥会和建设健康中国,关键人才的培养至关重要,其中冰雪运动损伤预防与治疗人员更是关键人才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提出增设“冰雪运动康复学”硕士研究生培养二级学科,培养具有扎实的运动科学和医学等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掌握传统与现代运动康复技能及科学研究能力的高水平冰雪运动康复专业复合型应用人才.一方面实现预防和治疗运动员在各种冰雪运动中出现的伤、病、残疾及功能衰退,保持和促进运动者功能恢复,从而重视冰雪运动员在平时运动训练中健康问题,确保运动员有更好的身体素质参加比赛.另一方面,在“健康中国2030”规划建设进程中,培养适合我国大众冰雪运动特色的康复人才,实现“康体结合”,满足我国冰雪运动康复紧缺人才的巨大需求.  相似文献   

18.
《冰雪运动》杂志编委会议于1987年10月23—24日在哈尔滨举行。出席这次会议的有顾问编委19人,编委12人,通讯员11人,特邀代表15人,共计57人。召开这次会议的目的是,总结自1984年第一次编委工作会议以来,《冰雪运动》杂志在为我国冰雪运动服务上所取得的成绩和经验,并根据形势发展的需要,安排部署  相似文献   

19.
撑橇是中国冰雪器械的奇葩,撑橇运动是中华大地上正在酝酿、蓄势待发的一项新兴的冰雪运动.通过资料研究法,结合研发及竞赛实践,通过介绍撑橇以及撑橇运动的发展历史与特征,强调撑橇以及撑橇运动的对中国冰雪运动的创新价值,总结出其推广的必要性.且通过其发展现状论证撑橇在国内外推广的可行性,指出通过撑橇协会、竞赛、俱乐部、广场社区、学校、媒体宣传等途径实现其推广,以促进我国冰雪运动乃至世界体育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利用冰雪文化促进哈尔滨城市发展策略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5,他引:1  
吴志刚  李博 《冰雪运动》2007,29(2):83-86
通过对哈尔滨冰雪文化优势的考察,了解哈尔滨冰雪文化经过长期发展形成的主要特征,使人们重视冰雪文化在哈尔滨城市发展中所起的作用,并提出相应建议,旨在使哈尔滨冰雪文化得以传承并弘扬,推动哈尔滨城市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